最早有关于宁夏情况的记载的著作是《诗经》。《诗经》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这部诗歌总集在成为“儒家经典”之前,通称为“诗”。《诗经》中收录的诗歌代表了2500年前的约500年间我国中原地区的诗歌创作的成功作品,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即春秋时代,开始将这些诗歌汇编为一集,共收录诗歌305篇。后来孔子在提到这部诗歌总集时称为“诗三百”。这些诗歌的内容十分广泛,从各个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有不少篇章揭露了当时政治的黑暗与混乱,奴隶主贵族统治集团对广大奴隶的压迫与剥削,其中有不少暴露时政弊病的作品。对广大人民的劳动和爱情生活也有所反映。有一些作品提供了关于周的兴起、周初经济制度和农业生产情况的重要资料,特别是那些以纪实为主的诗篇本身就是用韵文写的历史,提供了周王朝对周边各部族用兵的具体情况。《雅》和《颂》中的一些篇章是典型的记事诗。这些诗所反映的内容与历史记载没有多少区别。《诗经》中的许多篇章是研究周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风俗习惯、部族起源、周部族和周边部族关系等的重要史料。《诗经》中作品的语言是后人研究古汉语的生动丰富的语料,特别是研究古音韵的极其珍贵的语料。
《诗经》是先秦最重要的典籍之一,它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源头,对中国两千多年来的文学发展有深广的影响。长期以来对这部诗歌总集一直给予很高的评价。在这部诗歌总集中,将收录的诗歌分为《国风》(160篇)、《小雅》(74篇)、《大雅》(31篇)、《颂》(40篇)。《颂》又分为《周颂》、《鲁颂》、《商颂》三个部分。《颂》所收录的都是当时的庙堂祭祀乐歌,即在举行重大的祭祀活动时演唱的颂歌。古人对“颂”的解释是“颂者美胜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商颂》包括五篇颂歌,其中的第五篇的题目为《殷武》。“殷武”指商的第二十二代国君武丁。商王朝的第十代国君盘庚将商王朝的国都迁到了今河南省安阳市的小屯村,后世把小屯村遗址称为殷墟。因此迁都小屯村后商朝也称为“殷商”。商朝的第二十二代国君武丁被称为高宗,在位59年。传说武丁幼年时期生活在民间,因此他知道从事农业劳动的艰辛。武丁继位之后重用傅说、甘盘两人为大臣,力求巩固其统治地位,在其统治地位获得巩固的基础之上,商对周边的鬼方、羌方曾多次用兵,又南击荆蛮。鬼方也称鬼方氏,在殷商时期鬼方氏活动在今宁夏的盐池和陕西北部一带,是商的强敌之一。武丁在位时曾与鬼方进行了3年多的战争,《易》中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的记载。武丁在周人的祖先的帮助下,才阻止了鬼方对殷商的侵扰。武丁的妻子之一的妇好,是见于历史文献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将军。妇好曾征集13000余人征伐西方的羌夷、土方等部族。关于妇好其人,近几十年来的考古发掘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1971年在河南省安阳市的小屯村发掘的一座殷商墓葬里出土的青铜器中有106件上铸有“妇好”两字,特别是两件铜镜及其它生活用品都证明了妇好就是墓主。这就意味着墓葬中出土的青铜器实物证明了妇好其人的存在,其中的部分生活用品类的实物则证明了其女性的身份,尤其是从墓葬中发掘出的青铜鼎的规格证明墓主妇好的身份是王后一类的人物。墓葬中出土的一件玉人的头上有羊角形饰物,其形制像羌部族人的习惯装束,从侧面证实了妇好曾与羌人战斗过,这样的经历在妇好的一生中占有一定的位置。这些出土文物印证了文献中关于商王朝与氐羌进行过长期战争的记载。
武丁在位时,曾先后对北方的土方、南方的虎方、西方的羌、东方的夷多次用兵。对周边的各部族的多年征战,扩大了殷商王朝的影响,也扩大了殷商王朝的统治范围,从而使殷商王朝进入了极盛时期,周边的各部落都定期朝见商的国君。《商颂·殷武》的第二章的内容就是具体赞颂武丁时期的盛况的颂歌。
维①女②荆楚③,
居国④南乡。
昔有成汤⑤,
自彼氐羌⑥。
莫敢不来享⑦,
莫敢不来王⑧,
曰商是常⑨。
“注释”
①维:只有,仅有。②女(rǔ):你,你们。③荆楚:即楚地。④国:国家,国家的。⑤成汤:商朝的开国国君,契的后代,子姓。夏朝的末代国君桀无道,汤起兵赶走夏朝的末代国君,自己取而代之,遂得天下,国号曰商。⑥氐羌:氐,我国古代生活在西方的古老部族,称西戎,商朝时期分布在今甘肃和宁夏南部、青海、四川一带。羌,我国古代生活在西方的古老部族,分布在今甘肃和宁夏南部、青海、四川一带。⑦享:进献贡品。⑧王:朝见,王者为天下所归,诸侯朝见国君亦曰王。⑨常:尊尚、帮助。曰商是常,即曰商是尚者,唯商是助也。
诗中的“维女荆楚,居国南乡”点出了武丁首先向在殷商国土之南方的荆楚用兵,扩大了统治范围,增强了国力。下面的诗句则转向了“昔有成汤,自彼氐羌”,即在商王朝的第一代国君时在与氐羌的征战中取得过很大的胜利,商王朝的势力范围已达到氐羌等部族活动的地区。氐羌是活动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古老的民族。武丁时期经过了与活动在今陕西北部与今宁夏盐池一带的氐羌的一支鬼方3年多的战争,终于使氐羌各部族大都臣服于商王朝,形成了西方各部族都向商王朝进贡,定期朝见商王朝国君的局面。诗中用以上具体事实说明在武丁时期商王朝的统治势力已很强大,统治范围已达到了今甘肃东部和宁夏南部地区。生活在这一地区的氐羌各部族已经和商王朝保持着经常性的往来关系,氐羌各部族把经常向商王朝进贡视为常规,他们尊商王朝为尚者,视为他们的保护者。在短短的几行诗中,用直白的语言表现了商王朝的强盛,用“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两句诗形象地写出了商王朝的周边各部族“自彼氐羌”均臣服于商王朝的局面,这些部族都如期进贡。定期朝见国君,充分体现了商王朝与周边各部族的紧密联系。因为《殷武》是《商颂》中的一章,毫无疑问,是商王朝在庙堂中举行祭祀时演唱的,诗中的“昔有成汤”之句中的“昔”字点出自此句以下的诗句是为祖先成汤歌功颂德的。这里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歌颂的是开国国君成汤的功绩,这首颂歌是后来的人歌颂祖先成汤的;当然也可以这样理解,是歌颂武丁的。因为武丁在商朝的历史上也是以开拓疆土而出名的国君,他的功绩可以和商的开国国君相提并论。这样理解也符合古人关于“颂”即“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的解释。无论从哪一方面理解,有一点是很明确的,就是活动在今宁夏境内的氐羌与殷商的关系已很密切,氐羌各部族把商王朝视为尚者,他们要如期向商王朝进贡,要定期朝见商王。商王朝的活动范围在成汤时期就已达到了今宁夏的南部地区。
我们今天在正史的记载中很难找到关于商王朝与周边各部族往来的更具体的记载。在《诗经》中有一章记载商王朝和周边各部族的关系,特别是记述商王朝与活动在今宁夏地区的氐羌各部族联系的具体事实的篇章已实属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