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江南旧有名”是唐诗中赞誉宁夏的自然环境之美的脍炙人口的名句,正是这句诗使“塞北江南”作为宁夏引黄灌区的美称流传至今。这个名句被人们传诵了1000多年。这句诗之所以被人们长期传诵,是因为它概括了黄河在流经宁夏境内时以势不可挡的威力,在银川平原上自由奔腾,并在两岸平原上留下了号称“七十二连湖”的湖泊群和许多大片的湿地,形成了颇有江南水乡泽国特色的自然景观,概括了自秦以降,特别是自汉武帝以来的不同历史时期在宁夏境内黄河两岸的平原上直接引黄河水灌溉农田,发展农业,千百年的积累,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自流灌溉设施这一独特的人文景观。经过元、明、清3个历史时期,不仅完善了历史上的引黄灌溉水利设施,如汉延渠、唐徕渠两大直接引黄河水的自流灌溉系统,还增建了新的直接引黄河水的灌溉系统,在水利科学和水利工程技术方面不断创新,使引黄灌溉水利设施建设、水利工程建设的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具体内容和以引黄灌溉为题材的文学创作成果构成了宁夏地方文化的一朵奇葩——水利文化。
自唐以来,引黄灌溉、湖光山色历来都是有关反映宁夏的诗歌永不衰竭的题材。在明庆靖王朱栴编纂的宁夏首部地方志《宁夏志》中收录的嘉禾人林季芳的《雪中访陈讷翁》和河间人张子英的《宁夏》是出现较早的有代表性的两首以引黄灌溉为题材的诗。《雪中访陈讷翁》写的是冬景:
踏雪冲寒访讷翁,茅庵深住汉渠东。
客边扶病恩难忘,阙下观光话不穷。
米饭漫炊云子粒,菜羹同煮水晶葱。
安居饱食身无恙,知命由天乐岁丰。
这首七律首先紧扣题目中的“访”字,在首联点出了本诗所反映的事件发生的时间“踏雪冲寒”,即在寒冷的大雪天,地点是在汉延渠东的荒郊野外之地。第二联写被访者的状况,虽是扶病迎客,但在说话时有很多暗示表明被访者精神状态很好。第三联直接描述待客的饭菜简单但是新鲜,用慢火煮的米饭颗颗米粒清晰可辨,菜羹中的葱新鲜如水晶一样。尾联表明受访者“安居饱食身无恙”,因遇丰收年而感到快乐满足。在这首诗中诗人用明白如话的口语,通过对典型细节的描述,形象地写出了因有汉延渠这道引黄灌溉渠而使得这里五谷丰登的具体实例。
张子英的诗《宁夏》指出安宁平静的环境是在引黄灌区发展农业的必要条件:
边城突屼映云霞,画戟门开武士家。
河水东流苍海窟,贺兰西上碧天涯。
雨滋花草嘶晨骏,风卷旌旗彻暮鸦。
今喜太平无事日,汉渠引水种桑麻。
这首诗与前一首诗的格调迥然不同,这首诗的基调是歌颂太平盛世,从正面表现汉延渠在当地发展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汉延渠是宁夏引黄灌区的一道古老的引水大渠,在诗的结尾强调了只有在太平盛世引黄灌溉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到了明朝中期以后,把汉延和唐徕两道渠并列作为吟颂宁夏引黄灌溉题材的诗歌更是屡见不鲜,如杨守礼的诗《观两坝》:
闸分天上水,工自古人奇。
农亩沾春阔,渔舟待月迟。
汉唐能保障,天地亦何私。
惭愧观风客,年年注意时。
这是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时任副都御使、宁夏巡抚的山西蒲州人杨守礼写的一首诗。在这首诗中道出了汉延渠和唐徕渠的历史悠久,对宁夏的具体作用和重要性。汉唐二渠的进水闸坝皆为元朝人董文用、郭守敬旧制。都是用木料构筑的,由于使用年代久了,已经腐朽。明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江西婺源人,进士,时任宁夏佥事的汪文辉提出了“易石为砥柱”的主张,奏请改筑。朝廷批准了他的上奏。汪文辉爰划方略,审势绘图,每坝设六闸,始以石易木,工巧备至。汉闸刚建成,汪文辉即擢升尚宝卿而离开了宁夏。巡抚罗凤翱徼佥事解学礼、周光镐继续这项工程,用了6年时间才完成了汉唐渠的闸坝易石工程。嘉靖间曾任宁夏巡抚的山西蒲州人王崇古的诗《田父叹》对汉唐二渠在宁夏的作用进行了全面的记述:
驱车历夏郊,秋阳正皓皓。
遵彼汉唐渠,流泽何浩渺。
高卑相原隰,沟浍互环绕。
闸坝时启闭,壅汇助施巧。
河决堤倾,禁弛滋贫狡。
乘春戒修防,灌溉及秋杪。
时和霜落迟,九月熟晚稻。
方忻岁事丰,悠悠感穹昊。
日暮济河梁,夹河泣父老。
指顾沿河屯,一望涨行潦。
河西田埂没,青苗变水藻。
河东垦沙田,夏旱黍半槁。
二麦幸登场,秋淫闻伤涝。
隔垄异丰歉,比邻共忧悄。
公家急刍饷,输积戒不早。
有子三四人,诸孙咸少小。
长男戍蓟门,二子守边堡。
胡虏时凭陵,生死安自保。
幼男方长成,屯田共兄嫂。
老夫挽粮车,诸妇刈秋草。
不愿衣食饶,唯愿免苦栲。
俗忌多生男,男多生烦恼。
堂下千里隔,民瘼难具道。
予志在案攘,听之伤怀抱。
丰岁已百艰,凶年转饿殍。
扶边无良策,仁民古所宝。
草奏乞皇仁,宽徭勤恤犒。
坐令狁襄,列镇谢征讨。
再颂浊河清,穷边歌熙皞。
这首诗以明代地方主政官吏的口吻述说汉唐二渠对宁夏引黄灌区的重要作用。在明代宁夏地处戍边之地、以耕种为生的田父还承担着戍边和为戍边者提供给养的重负,因此对于地方官来说,引黄灌溉历来都是他们的大事,是时刻都须重视的关系国家安危的重大问题,切不可掉以轻心!
清王朝在宁夏建立统治机构之初就十分重视引黄灌溉问题。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时任巡抚宁夏都御史的黄图安就奏请重修汉唐渠口,并且写了《汉渠春潮》一诗赞颂了汉唐渠的灌溉之利,指出地方官吏要把每年的春工当大事抓:
朔塞井疆自古闻,渠成时雨锸成云。
源开星宿天边至,浪泛桃花陇亩分。
千里荒边饶灌溉,万家渴壤尽氤氲。
分来河润成肥沃,疏浚春工莫惮勤。
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宁夏水利同知王全臣再次大修汉唐两坝,劈黄河五分之一为渠口,并逆流筑长四百五十余丈、宽二十余丈的迎水坝一道,使渠口入水畅利。从此,在黄河中逆流筑迎水坝成为宁夏引黄工程的重要技术措施并流传于后世。守备沈鸿俊作《渔家傲》一词记其事:
凿口导河吞泄利,
大渠膏泽浓如醴。
闸敞薰风波错绮。
东渡水,
交流穿过蟠龙尾。
灌沃原田三百里,
边氓乐业如归市。
上下命官分抚字。
舆图启,
银疆奏绩天颜喜。
这首词的上阕歌颂了大修的引黄灌溉工程雄伟壮观、给三百里沃原带来的巨大利益;下阕写修筑的引黄工程给在三百里沃原上辛勤耕作的农民带来了巨大的实惠,宁夏的地方官员上奏朝廷,当朝天子看了工程图都会喜笑颜开。
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侍郎通智、御史史在甲再次重修,延长引水坝为三里零七丈,并于大坝正闸五里处建造了三十丈的滚水石坝,增设四孔退水闸一座。在正闸墩上和宁夏府城(银川)西门桥柱上刻画分数,测量水位兼察泥沙淤澄情况,在唐徕渠底布埋准底石12块,以作清淤标准。时任监收同知的王全臣写的《唐渠口迎水堤告成》一诗对在唐徕渠渠口修筑引水坝工程作了全面具体的描写:
欲引滔滔用不穷,先将百丈筑河中。
频移巨石填包匦①,顿使天吴②徙水宫。
白塔③矶前标底柱,青铜峡内卧长虹。
从今万顷桑麻足,可是区区一障功。
洪流出峡走奔雷,一道长堤筑水隈。
只为矶头排浪去,漫将人力挽他回。
雪涛即看层层入,田鼓应闻处处催。
利导曾无奇异策,惟敎渠口有唇腮。
“注释”
①匦(guǐ):匣子。②天吴:古代传说中的水神。③白塔:此处的白塔指青铜峡的一百零八塔。
这首诗的开头写筑坝的目的和位置,紧接着描绘工程的浩大,引水坝修成后出现的新景观。然后层层递进,点出了修筑唐渠口引水坝的实际效果——“万顷桑麻足”的根本原因在于一道引水坝的功劳。从峡口流出的水声如雷轰鸣,引水坝把奔腾而来的浪头引进了引水渠,保证了渠水充足。最后用鱼腮的作用作比喻指出了修筑引水坝是因势利导的良策,河水小时保证渠口的进水量,河水大时从坝上流过,保证了引水口的安全。
在汉延渠之下旧有3处暗洞,专用于下泄各渠的余水。由于使用年代久远,经多年水浸而报废。监收同知王全臣于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重新进行修葺,并且以石材代替原用材料。这一工程的完成免除了夏秋之交因排水不利而余水泛滥造成的灾害。竣工之后王全臣赋诗以纪之:
河流远引汉唐中,双拖白练舞长虹。
唐来西绕兰山麓,汉延绵亘唐之东。
中间万顷纷挹注,余波总向湖中聚。
群湖宛转东归河,汉延堤高截去路。
古人立法妙有余,地底钻穴透汉渠。
就下能消群湖水,仿佛沧溟泄尾闾。
慨自河迁唐口咽,蓄之乌有焉用泄。
纵然古洞迹犹存,一任泥沙久埋灭。
大清渠开水洋洋,迎水堤成势更狂。
田间水满翻为虐,到处泛滥嗟怀襄。
寻得古洞皆木植,支撑渠底苦无力。
经营石甃洞惟三,奥若蛟宫不可测。
石梁潜架邃且幽,坚牢稳载汉渠流。
任他灌溉盈沟浍,暗把狂澜细细收。
老农欣欣喜相告,年来鸣蛙产釜灶。
三洞赖我使君修,夏不旱兮秋不涝。
曾闻河源来自天,一曲伏流路几千。
或是天吴聊小试,暂移鳅穴到银川。
纷纷行客频过此,惊看渠底水。
道是策马历东阳,一派宫商清人耳。
使君政暇可郊行,洞侧清凉好驻旌。
为听澶湉河中去,尽是三渠击壤声。
予也闻之深愧谢,功以幸成劳奖借。
开渠修洞踵先贤,但愿岁岁宜禾稼。
这首诗用平实的语言先总括摆出了汉延渠有3处暗洞,是古人创造的排水的妙法,然后细致地介绍了暗洞的作用,重修的原因和重修工程完成后的效果,带来的效益。在清朝的前期,对自元明以来已经过了多次改造的宁夏引黄灌溉系统又进行了更大规模的技术改造,特别是对汉唐二渠的引水口采取了重大改进措施,如修筑石质迎水坝,在河底修筑石质的滚水坝等,同时也开始了更大规模的水利开发和新的灌区农业开发的系统工程,这也是开始对银川平原的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开发。
在对汉唐二渠进行技术改造的同时,王全臣于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开凿了大清渠,以济汉唐二渠间高田不能均灌的问题。蔡升元作《题大清渠二首》以记其事(选其一):
两渠中划大清渠,畚筑无劳民力纾。
心画万家沟洫志,胸藏一卷水经书。
岚光树色晴川外,鸿影鸥波夕照余。
浑似江南好风景,岂惟灌溉遍村墟。
这首诗指出了开凿大清渠的意义在于所有的地方都能得到灌溉,使宁夏平原到处都“浑似江南好风景”,各处田地都能得到灌溉之利。宁夏籍进士、翰林朱轼的诗《书王司马渠图碑阴后》是对蔡生元诗的引申:
奔腾浩瀚出毫端,唐汉新渠次第安。
三闸平分均水势,长堤突兀挽狂澜。
城倚东壁知灵武,云锁西山识贺兰。
自是韩陵石一片,行人莫作图画看。
这首诗也可以说是“胸藏一卷水经书”的脚注。充分肯定了清初王全臣对引黄灌溉设施修复扩建的成就与对水利工程技术发展的贡献。后四句诗“城倚东壁知灵武,云锁西山识贺兰”一联诗中嵌入“灵武”、“贺兰”两个地名,说明宁夏城的地理位置的优越,然后指出王全臣在完成了汉唐渠口的改造之后将渠口的工程绘图刻于石碑的意义在于不仅给后人留下了一幅图,而且给以宁夏城为中心的引黄灌区保留下了永世造福的工程技术。“韩陵石一片”的典故来自南朝梁庾信的“惟有韩陵一片石堪共语”。韩陵指韩陵山,在河南安阳市东北。北魏高欢曾败尔朱兆于此,并在此建定国寺旌功,南朝梁庾信入北方,评论北朝人物说了此语。这首诗的结尾的成功之处就在于用韩陵石这个典故巧妙地点明了题目的含义,也说明了“渠图碑”的作用。
宁夏籍人、康熙癸丑武进士、曾任湖广提督的俞益谟作《过大清闸》一诗:
唐汉平分万里流,中添一道入青畴。
沿堤柳絮糁铺密,刺水秧针组织稠。
长霓涛翻桥闸外,虚亭额映塞垣秋。
春风策马频来往,几度低回去复留。
这首诗犹如一幅风景画,写出了开凿大清渠以后,在汉唐二渠之间新出现的水浇地的面貌。描绘了大清渠闸放水时形成的壮观景致,仅仅选取了几个典型的画面,但足以说明开凿大清渠带来的灌溉之利。诗人面对大清渠开凿后出现的新景象不忍心离去,因而“几度低回去复留”。
继开凿大清渠之后,又于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开凿了惠农渠和昌润渠。这两道渠都是由侍郎通智和单畴书等奉旨肇开。通智,满洲人,兵部侍郎。奉旨开惠农、昌润二渠,又奏修唐汉二渠。单畴书,山东高密人,曾任宁夏道,历升户部侍郎,奉旨偕通智来宁夏修理渠道。通智写的《惠农渠碑记》和《钦定昌润渠碑记》两文全面详细地记述了这两道大渠的开凿始末。
在宁夏引黄灌区的青铜峡河西灌区的灌溉渠中惠农渠是相对地势最低、渠道最长的一道灌渠。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康熙皇帝下诏,令原在黄河西岸滩地驻牧的蒙古部移驻黄河以东,空出的黄河滩地称为查汗托护地。这片滩地沃野膏壤,但因汉唐二渠的引黄灌溉的水量有限,余波不及查汗托护地,蒙古部移走以后便旷为牧野。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雍正皇帝命兵部侍郎通智、户部侍郎单畴书会同督臣岳钟琪经营这片土地,就是开发查汗托护地,具体措施是开大渠解决引水灌溉问题,改牧野为种植桑麻之腴田,同时沿黄河西岸筑长堤,以防黄河涨水时的狂澜的威胁。通智他们进行了实地勘察,决定由叶升(叶盛)堡陶家嘴南花家湾开口引水,至平罗县的西河堡入西河(即柳陌河),全长200里。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七月开工,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竣工。竣工后上奏皇上,雍正皇帝赐名“惠农渠”。因为是皇帝赐名,在民间则按习惯称为“皇渠”。虽然在宁夏的地方志中明确记载为惠农渠,但“皇渠”更流行。后来则因“皇”与“黄”同音而演变为“黄渠”。
“昌润渠”与“惠农渠”同时开凿,皆为侍郎通智和单畴书奉旨肇开。通智在《钦定昌润渠碑记》中指出:“大渠之东南隅,滩形广阔,水难遍及。有黄河之支流名六羊河者,口形如列指,斥游数里,复合为一,逶逦而北,经大小方墩,越葫芦细,历省嵬城,而仍归于大河。沃野腴壤,绵亘百余里。因迤黑龙沟而西,故水势顺下,漫无停蓄,不能引之滩中,河之下流遂淤。率诸执事,循其已然之迹,顺其势而利导之。凡湃()岸之倾圮者,培之使平,河流之淤塞者,浚之使通。爰于渠口建正闸一,曰‘昌润闸’。外设退水闸,曰‘清安’,使水有所泻,以备岁修堵口也。内设退水闸,曰‘清畅’,使水有所分,以杀湍流涨溢也。相地制宜,分列支渠二十余道。中多高壤,不能尽达,复设逼水闸三,曰‘永惠’、‘永润’、‘永屏’。束之使其势昂而盈科而进。仍由故道以入于河。诸闸既建,俱跨桥以通耕牧往来。”“渠两旁俱插柳秧,资其根力以固湃()岩。自此启闭以时,蓄泄有方,而大渠以东遂无不溉之田矣。钦定名曰‘昌润渠’,以昭示来兹。”通智在这篇碑记中交代了开凿昌润渠的缘由、位置、渠的走向、开凿的方式以及附属设施,指出渠名为钦定。还作《昌润渠工竣恭纪》一诗:
黄河别派六羊①通,石闸巍然跨彩虹。
激起众流增浪力,引开曲水灌田功。
川辉原润千村聚,野绿禾青一望同。
从此遐荒欢鼓腹,群歌大有慰宸衷②。
“注释”
①六羊:指黄河的支流六羊河。②宸衷:宸(chén),帝王的代称。宸衷,帝王的心意。
这首诗的前两句形象地写出了由黄河支流六羊河改造而成的昌润渠的宏伟气势,以下4句从不同侧面描写了昌润渠竣工后出现的壮观景色。结尾两句具体写出了开凿以后的效果。
宁夏水利同知费楷以《昌润渠工竣恭纪》为题赋七律一首颂渠开成后的壮观景致:
圣朝川渎①孕灵晖,支引河流石启扉。
三峡连穿惊浪吼,双龙起控怒涛飞。
町畦绣错烟云润,原野膏深草木肥。
一道六羊绵泽远,贺兰环匝②有光辉。
“注释”
①川渎(dú):大河。②匝(zā):环绕。
这首诗先点出清初以来就很重视引黄灌溉工程,虽然黄河流过青铜峡时惊浪轰鸣,但汉唐二坝的修筑就像两条巨龙控制了怒涛。后4句诗写出了开凿昌润渠后查汗托护地的新貌,这道渠带来的利益是长远的,贺兰山更是有力的保障。
单畴书也写了《昌润渠工竣恭纪》一诗,多侧面地描绘了昌润渠的效益:
辟土逶迤三百里,建闸开渠跨诸美。
告成先竣六羊工,导流吸引黄河水。
黄河之水远且长,溉田灌亩法为良。
奔流进下疾如驰,蟠龙一束十尺昂。
昼夜波涛声浩浩,势激闸门溅飞瀑。
豪通支派悉分流,膏腴万顷撤西徼。
绣壤如云稼更多,万家沾足泽滂沱。
即今荒服①易康衢,圣治应比唐虞②过。
“注释”
①荒服:古五服之一。指离王畿2500里之外的地区,为五服中最远之地。②唐虞:唐,传说中尧所建的朝代。虞,传说中舜所建的朝代。此处的“唐虞”指尧舜。
这首诗与前一首诗虽均以昌润渠竣工为题材,但后一首是从多侧面进行描写,因而显得更细腻,更形象。开头两句写开凿昌润渠的作用是使300里的牧野变为膏腴之亩,主要工程是开渠建闸,接下来的两句诗是对“开渠”的具体说明,所谓开渠实则是对黄河的支流六羊河进行改造疏导,使这条黄河支流变成了引黄河水灌溉农田的引水灌渠。这是利用自然条件趋利避害的成功的实例。后面的诗句从各个侧面描写了昌润渠开凿以后出现的各种壮观景象。
惠农渠和昌润渠的竣工表明在康熙、雍正时期对宁夏引黄灌溉工程的修复改造和对银川平原的农业开发告一段落,也标志着延续了2000余年的宁夏引黄灌区的开发基本完成。在雍正皇帝钦定名称的惠农渠和昌润渠这两道引黄灌渠开凿的同时,也开始了移民开发查汗托护地的系统工程。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在新开发的查汗托护地设置了新渠和宝丰两个县,在置县的同时确定了社会管理的基层单位——堡。
据《乾隆宁夏府志》载:“宁夏堡寨,或以人名,或以事名,以地名。明洪武初,尽徙宁夏之民于他所,其后复迁谪秦、晋、江淮之人以实之,分屯建卫筑堡以居,因即以其屯长姓名名堡,若叶升、王、李祥、张政之类是也。以地名者,大抵据扼塞,驻军屯以遏寇虏,若镇河、平羌之类是也。以人名者什六七,以事名、以地名者什二三。灵州、中卫则以地名者居多。”这段话反映了雍正四年以前宁夏确定堡寨名称的基本规律,具体地反映了明代在宁夏地区都是以军屯制度管理社会的。依据这个规律来考察明代确定的社会管理的基层单位,清初宁朔县所属23个堡寨,其中以姓名名之的有14个。在平罗县的老户地的14个堡中以姓名名之的堡名有9个。这个现象反映了明朝时期宁夏的农业是典型的军屯农业。明朝实行卫所制,分屯建卫筑堡供屯垦者居住。清朝则彻底放弃了明朝的社会管理体制,实行府县制。雍正时期先后在宁夏地区置宁夏、宁朔、平罗、中卫等县。在开发查汗托护地的同时采取统一规划的方式确定了53个堡:通宁堡、通朔堡、通贵堡、通昶堡、通吉堡、通义堡、通成堡、通伏堡、清水堡、六中堡、五香堡、沿河堡、渠中堡、简泉堡、上宝闸、下宝闸、西河堡、南长渠、北长渠、惠北堡、万宝屯、万宝池、西宝池、通润堡、通丰堡、东永固、西永固、永固池、宝马屯、聚宝屯、市口堡、尾闸堡、上省嵬、下省嵬、沿堤堡、永屏堡、庙台堡、内红岗、外红岗、东永惠、西永惠、六羊堡、东通平、西通平、渠阳堡、灵沙堡、东永润、西永润、通惠堡、渠口堡、交济堡、内外正闸、内外双渠。但仅作为社会管理的基本单位,大多并没有筑堡。堡名的确定也没有采取明朝的习惯做法。在新确定的53个堡中有41个分布在新开凿的大渠两侧。在惠农渠两侧的有26个,其中以闸桥的名称为主体的堡名称有19个(如通义堡、通伏堡、通成堡、尾闸堡等),以支渠名为堡名的两个(南长渠、北长渠),以与大渠有特定位置关系取名的5个(如渠中堡、市口堡等)。在昌润渠两侧的15个堡名中以闸桥的名称为堡名的主体的7个(如东永惠、西永惠),以特定地形特点为堡名的3个(如灵沙、红岗),以流经的黄河支流名为堡名的1个(六羊堡),以与昌润渠的特定位置取名的5个(如渠阳堡、渠口堡等)。在位于贺兰山东侧附近的12个堡中以河、池的名称取堡名的4个,以闸桥的名称为堡名的2个,以特定方位确定堡名的3个,以历史上屯垦点的名称为堡的名称的主体的3个。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查汗托护地新开发区的大部分堡的名称与新开凿的大渠和大渠上的水工建筑有密切关系,以其他方式确定的堡名也多与水有关。这也反映了清朝开发查汗托护地时把水利建设放在首位。围绕水利建设为新确定的堡寨冠名的做法更突出了清朝实行的是发展农业与农村的建设同步进行的政策。地名的确定反映了管理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这在宁夏的地名史上也是十分有趣的现象,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新开发的查汗托护地在宁夏的地方志中称为新户地。在新户地开发农业的同时,结合水利设施建设进行道路交通建设。新户地的堡名的特点是方位参照物十分明确,与道路交通的关系很密切,因此许多堡的名称本身往往就有提示方向的作用,虽历经200多年,新户地的堡的名称没有改变,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仍把许多堡名作为提示方向的标志使用。这在宁夏的地名史上也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地名学中有研究价值的现象。
在明清两代的宁夏诗歌创作中,以引黄灌溉为题材的诗篇出现了不少,但明清两代的诗歌表现手法有明显的区别。在明代的以引黄灌溉为题材的诗多数是以“宁夏八景”中的咏题为题而吟的抒情诗,大多都属于绝句或律诗;清代的以引黄灌溉为题材的诗多数为纪实性的针对具体事件而作的记事诗。其表现手法大多为概括具体现象,通过描写形象来表现所咏诵的事物。清乾隆辛卯科(公元1771年)进士、《乾隆宁夏府志》的主要编纂者、宁夏籍人杨浣雨所作的歌行体长诗《长渠流润》是一首较有代表性的佳作。这首诗犹如把一幅比较全面、形象具体地展现有2000多年历史的宁夏引黄灌溉工程图摆在了读者的面前,说它是“天下黄河富宁夏”这一赞语的图解也不过分。诗人对以宁夏银川平原河西灌区的历史、引黄灌溉工程在宁夏农业发展史上的巨大贡献,为宁夏引黄灌溉事业作出过贡献的历史人物等的概括均使人不得不折服。在这首诗中五七言句式和歌行体的形式交错运用,大量地引用典故和历史资料,使得全诗结构紧凑,虽有文绉绉的书生气的味道,但却是瑕不掩瑜,这首诗语言精练而表达准确仍不失为难得的佳作:
汉宣昔有言①,河润及九里。
良吏福我民,美泽差方比。
塞垣一望但飞埃,黄蒿灭没沙崔嵬。
大河遥徙积石②回,到此衍漾堪浮杯。
遂有磊落掀天才,转从屈注声如雷。
汉曰汉延唐唐来,大清惠农今代开。
天潢倒吸怒龙口,浊浪急喷长鲸鳃③。
虹桥历历明水树,蜃气④霭霭浮楼台。
平畴散入花万井,山郭斜带青千堆。
马迁河渠书,道元水经注⑤。
当时疏凿人,可惜不能具。
史称虞诩与郭璜,
唐宋嗣者推李杨,
古籍漫汗不可详。
元有董郭明有汪,
驱石筑堰绩用康。
王司马、通侍郎,圣朝伟业相辉光。
察汗弃壤通理疆,绣畦北尽省嵬⑥旁。
岁粟十万输天仓,嗟哉美利何洋洋!
长渠之润于斯长,万民所怙惟循良。
浚淤泄涨高其防,俾我农人(孙子)⑦乐未央。
君不见,
南阳纵横旧畎⑧亩,召杜至今歌父母。
“注释”
①汉宣昔有言:典出《史记·河渠书》。自汉武帝筑宣房宫后,“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封禅泰山之后,发卒数万,塞瓠子决河。瓠子,黄河在山东鄄城境内的支流。自今河南濮阳南分黄河水东出,经山东鄄城、郓城南,折北经梁山西、阳谷东南,至阿城镇折东北经茌平南,东注济水。汉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黄河决口,大水涌入瓠子河,使瓠子河泛滥成灾,东南由巨野泽通于淮、泗、梁、楚,使这一带连年成灾。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发卒数万人塞瓠子河,亲临现场,令群臣随从皆背柴草塞决口。汉武帝作瓠子歌二首,其第二首从正面叙塞河之事,祝其成功,造福于民。筑堤塞河决口成功之后,在堤上建造宫殿,名为“宣房宫”。②积石:指积石山,即阿尼马卿山,在青海省东南部,延伸至甘肃省南部边境。为昆仑脉中支。③天潢倒吸怒龙口,浊浪急喷长鲸鳃:典出李白《古风》(见020页)。④蜃(shèn)气:《西游记》第十五回:“你知道龙生九种,内有一种名‘蜃’,蜃气放出,就如楼阁浅池。”其实古人所说的蜃气就是海市蜃楼,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海旁蜃气像楼台,广壄(野)气成宫阙然”。古人误认为是蜃吐气而成。此处是比喻大渠开闸放水时的流水喷涌现象。⑤马迁河渠书,道元水经注:“马迁”指司马迁,“河渠书”指司马迁的巨著《史记》中的一个部分《河渠书》。“道元水经注”指郦道元的传世之作《水经注》。《水经注》是我国的第一部记述河道水系的专著,北魏郦道元著,该书记载了我国的大小水道一千多条,是公元6世纪前我国全面而系统的综合的地理学著作。引用的书籍多至437种,还记录了不少汉魏间的碑刻,文笔绚烂,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⑥省(xǐng)嵬:指省嵬城。西夏时所建,在今石嘴山市惠农区下庙乡,为惠农渠入黄河处。⑦此部分为七言诗,疑“孙子”二字为衍文。⑧畎(quǎn):田间水沟。畎亩,田间。
这首歌行体诗交错使用了多种句式和表现手法,写法灵活多变。用精练的语言概括了宁夏引黄灌区悠久的历史和经久不衰的美泽。全诗以汉武帝亲临现场塞瓠子河决口并筑宣房宫的典故开始,追溯宁夏引黄灌溉的开端,概括地赞颂了宁夏引黄灌溉造福于民的历史功绩。接下来的14句诗先描述了宁夏多风沙的自然条件,从遥远的积石山奔腾而来的黄河进入宁夏境内后,水量很大,于是更显出强大的威力,流水的声响如雷。汉朝就开凿了引水灌渠,唐朝开凿了唐徕渠,在清朝开凿了大清渠和惠农渠。这些大渠在开闸放水时,更是展现了“天潢倒吸怒龙口,浊浪急喷长鲸鳃”的壮观景色,进而展开想象,激流掀起的浪花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在天空中形成一道彩虹,又像是变幻莫测的海市蜃楼。接着又把视野转向无边无际的田野,整齐平坦的庄稼地就像是无数开满了鲜花的井田。广阔的绿油油的田野和远处连绵起伏的贺兰山的轮廓构成了一幅巨大的画面,极目远望,如影如幻,美轮美奂。
这首诗的第三部分指出,虽然司马迁在他的史学名著《史记·河渠书》中有“自汉武帝筑宣房后,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山谷以溉田”的记载。在郦道元的《水经注》中也有“河水又北流,过北地郡富平县西。河侧有两山相对,水出其间,即上河峡,谓之青山。河又北经富平县故城西。河又经北周薄骨律镇城。城在河渚上,赫连果城也”,“河水又经典农城东,世谓之胡城,富平县即此也。河水又北经典农城东,河水又东北经廉县故城东。河水又与北枝津合。水受大河,东北经富平城,所在分裂,以溉田圃,北流如河。”但可惜的是上述两种典籍中都没有关于开凿引黄灌渠的人物的具体记载。
宁夏引黄灌渠的历史悠久。《汉书·匈奴传》载:“骠骑封于狼居胥山……汉渡河,自朔方以西至令居,往往通渠,置田官吏卒。”据《后汉书·西羌传》载:虞诩奏复朔方、西河、上郡。使谒者郭璜激河浚渠为屯田。虞诩为东汉陈国武平(今河南鹿邑西)人,汉安帝时为朝歌(今河南汤阴县西南)长,后任武都(今属甘肃)太守。永和初迁尚书令。永建四年(公元129年)时任尚书仆射的虞诩向汉顺帝上《请复三郡疏》:“臣闻子孙以奉祖为孝,君上以安民为明,此高宗(指商朝国君武丁)周宣(指周宣王)所以上配汤武也。禹贡雍州之域,厥田惟上,且沃野千里,谷稼殷积,又有龟兹盐池以为民利。水草丰美,土宜产牧,牛马衔尾,群羊塞道。北阻山河,乘厄据险。因渠以溉,水舂河漕,用功省少,而军粮饶足。故孝武皇帝及光武筑朔方,开西河,置上郡,皆为此也。而遭元元无妄之灾,众羌内溃,郡县兵荒二十余年。夫弃沃壤之饶,损自然之财,不可谓利;离河山之阻,守无险之处,难以为固。今三郡未复,园陵单外,而公卿选懦,容头过身,张解设难,但计所费,不图其安。宜开圣德,考行所长。”汉顺帝采纳了虞诩的建议,派遣谒者郭璜督促徙者归其县,既而激河浚渠为屯田。这就是诗中所说的“史称虞诩与郭璜”的引黄灌溉的事迹。到了唐代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洮州临潭人李听官至左骁卫大将军,以功兼御史大夫及夏、绥、银、宥节度使,改任灵州大都督府长史、盐灵节度使。在其辖区境内有光禄渠,因年久失修而废塞岁久,李听屯田以代转输,开旧渠,溉田千余顷,有效地解决了戍边军队的粮草供应问题。在宋太宗时拜单州刺史的汾州西河人杨琼在至道初改任防御使,历河外都巡检使,导黄河灌民田数千顷。这一措施使灌区出现了增户口、益课利的新局面。李听与杨琼就是诗中所说的唐宋嗣者李杨。
元代在宁夏地区最大的工程就是修复引黄灌溉的水利设施。诗中指出的“驱石筑堰”是指在修复引黄灌溉的水利设施时采用了新的技术,即采用宁夏当地的石料代替原先所使用的木料修筑暗洞,开了在宁夏的水利工程中采用石料的先河。这无疑是宁夏地区水利建设方面的历史性的进步,这些技术措施至今还在使用。在诗中列举的在元代为宁夏引黄灌溉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有董文用和郭守敬。据《嘉靖宁夏新志》载:“迄元世祖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藁城人董文用为西夏中兴等路行中书省郎中,始复开汉延、唐徕、秦家等渠,垦水田授民,寻以浑都海兵乱,渠复淤塞”。郭守敬,顺德邢台人,中统中张文谦荐其习水利,巧思绝人。元世祖召见,授提举诸路河渠。后加授银符河渠副使。至元元年从张文谦行省西夏中兴等路。由于受兵乱影响,宁夏古渠皆废坏淤浅而不能输水。郭守敬更立闸堰,皆复其旧。古渠在中兴者,一名唐徕,其长四百里;一名汉延,长二百五十里。它州正渠十,皆长二百里,支渠大小六十八,灌田九万余顷。二年授都水少监。汪文辉,婺源(今江西婺源县)人。嘉靖进士,隆庆中官御史,出为宁夏佥事。汉唐二坝,原先以用柴草和木料为材料修筑。汪文辉改用石料,工程更加牢固。修屯政,蠲(juān)浮粮,建水闸,流亡渐归。他将原来用木料修的泄水暗洞改为用石料修筑,为后世所采用。郭守敬和汪文辉在改进宁夏引黄灌溉设施、筑堰修漕等方面的技术措施为后世人留下了许多实用的方法,成为明清以来常用的水利工程技术。
清王朝从康熙时期就开始对宁夏引黄灌溉设施进行了全面整修,并先后新开凿了大清渠、惠农渠、昌润渠三大灌渠。王司马,即王全臣。司马,官名,明清因称府同知为“司马”。王全臣时任宁夏水利同知,故以“司马”称之。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宁夏水利同知王全臣开凿了大清渠。这道大渠介于汉延渠和唐徕渠之间,在大坝堡马关嵯开口,至宋澄堡归入唐徕渠。大清渠的开凿解决了汉唐两渠间高田不能均灌的问题。通侍郎,即兵部侍郎通智。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皇帝命兵部侍郎通智、宁夏道单畴书,会督臣岳钟琪经营查汗托护地,开大渠以资灌溉。创造了光辉的业绩,使查汗托护地由放牧之地变成了可以灌溉的整齐的绣畦,最北边达到了银川平原的北端省嵬城旁。每年有10万计的粟进了皇家的天仓。这就是修复古已有之,有悠久历史并积累了丰富、独特的农业技术,有传统地域特点的农田水利工程和灌溉技术的宁夏引黄灌溉工程,并开凿了新的引黄灌渠的伟业。真可谓长渠之润“美利何洋洋!”
这首诗的结尾借用“召父杜母”的典故与开头部分的“良吏福我民”相呼应,表达了诗人的愿望。西汉的召信臣和东汉的杜诗先后为南阳太守,民间常称道他们。召信臣,西汉九江寿春(今安徽寿县)人。汉元帝时历任零陵、南阳太守,曾在南阳利用水泉开通沟渎,并筑堤闸数十处溉田三万多顷,后任少府。杜诗,东汉河内汲县(今属河南)人。汉光武帝时为御史。建武七年(公元31年)任南阳太守,曾发民工修治陂池,广开田地,有利于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由于召信臣和杜诗都有惠政,民间称道他们说:“前有召父,后有杜母。”旧时称颂有惠政的地方官为“召父杜母”。俗语“父母官”就源于这个典故。本诗用“召父杜母”这个典故演化出的诗句“南阳纵横旧畎亩,召杜至今歌父母”既表达了对曾为宁夏引黄灌溉事业作出过贡献的历史人物的赞扬,也表达了对后世主政宁夏引黄灌区的地方官的厚望。巧妙地道出了“父母官”这个成语的来历。这个结尾和开头相呼应也体现了这首诗在写作艺术方面的成功之处。
宁夏引黄灌区实际是由河西灌区、河东灌区和卫宁灌区3个独立的灌区组成的。因河西灌区的灌溉面积最大,从西夏始,位于河西灌区中部的宁夏城就成了宁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因而河西灌区也就成了宁夏引黄灌区的主要部分。但历史最悠久的引黄灌溉设施首先是在河东灌区出现的。历史上有汉3渠:御史渠、尚书渠、光禄渠。唐朝有光禄渠、特进渠、汉渠、胡渠。在史志上这些古渠大多记载于朔方或灵州的辖境之内。可是到唐朝以后,这些渠名就很少见于记载了。元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始有“秦渠”的记载。明《嘉靖宁夏新志·水利》中有“迄元世祖至元元年,藁城人董文用为西夏中兴等路行省郎中,始复开汉延、唐徕、秦家等渠”的记载。在该志卷之三有“秦家渠,古渠名也。自黄河开闸口,长七十五里,灌田九百余顷”的记载。明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监察御史周宏禴阅视宁夏边务时言“河东有秦汉二坝,请依河西汉唐坝筑以石”。后以进水口不利,宁夏巡抚崔景荣令以石砌成,水始通。渠口原系土底,每年岁修费工费料。清康熙时参将李山改用石料砌筑进水口底,从此岁省工料甚多。
汉渠,又名汉伯渠。在明《嘉靖宁夏新志》中有“汉伯渠,自黄河开闸口。长九十五里,洪武初浚立,灌七百三十余顷”的记载。清康熙时中路同知祖良贞浚深闸底。清乾隆时,灵州知州黎珠根据当地绅民颜施才的建议,将汉渠原进水口让与秦渠,另开进水口。在《嘉庆灵州志迹》中收录宁夏监收同知王全臣作《同徐听庵李环溪游闸上戏分田塍二韵》:
一
为惜膏腴等石田,聊因就下引涓涓。
渠开荒野资群力,桥锁奔湍效往贤。
灌溉才周千顷地,氤氲密动万家烟。
旁流复导阑干外,综错高低景亦妍。
二
渠成水到泻云塍,即看农工处处兴。
喜动两河观察使,事闻分陕大中丞。
殷勤命作千秋计,措置欣逢比岁登。
亭榭桥梁齐就绪,须知终始有师承。
这两首诗是在游汉伯渠引水口时,面对引黄灌溉的效益而发感慨。“田”韵诗点明引黄灌溉是先贤的举动,其千百年来的维修改造始终有师承关系。“塍”韵诗则是指明渠成水到,处处有农工的辛劳,水利工程是千秋大计,始终要重视前人留下的经验。
卫宁灌区指今中卫、中宁引黄灌区。这是一个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引黄灌区。卫宁灌区的美利渠、羚羊三渠、七星渠是主要的引水渠,也是见于古籍记载的引黄灌渠。
美利渠原名蜘蛛渠。据明嘉靖癸卯科举人,宁夏籍人王业在《美利渠记》中载:“中卫有蜘蛛渠,即今美利渠,长亘百里,经始开凿,志遗莫考。”明嘉靖时,宁夏抚军毛伯温开凿新口引水入渠,改名美利渠。清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西路同知高士铎调工重新开凿,在南岸筑石坝,把引水口上移,黄河的水少时使引入渠口的水量并不减少;黄河涨水时,大水从石坝上漫过,对引水口的安全并无影响。在这次整修渠口的同时,并把渠口下游的迎水桥用石料修建,还建进水闸及泄水闸。因此,美利渠又有了石渠之称。《中卫县志》中收录《石渠流水》一诗:
渴壤常资灌溉功,分流原自大河中。
滔滔不息含生意,万折谁知竟必东。
这首诗首先点明中卫古渠美利渠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进一步指出美利渠是直接从黄河引进流水,是引黄灌溉渠。后两句诗强调美利渠充满了生机,滔滔不息地灌溉着中卫的沃壤,更遵守水流千转归大海的规律,多余的水仍然归入大河东流。
建在美利渠上的官桥也是中卫的一景,《中卫县志》中收录《官渠新水》一诗:
鸣沙启宇逼西戎,浩浩车书万里同。
水近银川堪鼓楫,桥如京洛好乘骢。
观澜顿涤烦嚣尽,祈谷频闻八蜡通。
一自浩波盈玉塞,年年钟鼓宴新宫。
这首诗的前两句首先点明,中卫县在宁夏的地位,在历史上中卫从开发之日起,就是出于捍卫中原安全的前哨之地,早就与中原文化紧紧联系在一起。用“书”在全国各地的作用相同这个现象作比喻,是说明中原文化早就在中卫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三四句先说从中卫可以从黄河上行舟到邻近的银川。在美利渠上建了桥,因为有桥骑马去宁夏城就像从洛阳到长安一样方便。此句中用“京”指代长安城。五至八句围绕在桥上看到的美利渠的流水产生的联想:由看到了滔滔流水而忘却了一切烦嚣,进而联想到了丰收后的蜡祭的场面。在古汉语中“蜡”与“腊”通。由“浩波”联想到由于有黄河水的浇灌,使边陲要塞充满了生气,联想到了每逢年节塞上处处锣鼓喧天的欢乐景象。
七星渠是中卫黄河南岸灌区的一道古渠。创修年代无可考。但在地方志中有明代修改以灌屯田的记载。清康熙年间复经西路同知高士铎督修石口,增设“流恩”、“盐池”二闸,挑浚萧家、冯城二沟除山洪之患,渠乃通畅。在《中卫县志》中收录云南石屏人罗元琦作《星渠翠柳》一诗:
垂杨垂柳倚平潴,拂水拖烟翠浥裾。
梅雨乍添新涨满,踏青人上七星渠。
前3句均写景,结尾句嵌入渠名“七星渠”,并巧妙地指出,这道古渠是踏青的好去处。在最合适的地方表明,由于这道古渠的引黄灌溉,这里变得非常美丽。
宁夏引黄灌溉区是经历了2000多年的不断开发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引黄灌溉体系,是我国古代在四川都江堰、广西灵渠、陕西郑国渠之后出现的第四个水利工程,是从建成使用至今的两处古代水利灌溉工程之一。宁夏引黄灌溉区由3部分组成。但有共同的技术体系,形成了有相同特色的人文景观,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水利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