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17000000068

第68章 认清对方的真实面目

如果你把自己的思想隐藏起来,却想去了解自己的一切,那是办不到的。

革尼撒勒湖畔有一次人山人海,人们来听耶稣讲道。这一次,耶稣还是用比喻讲解天国的道理。耶稣说:“天国好像人撒好种在田里。农民在田里撒好种子后,就回家休息去了。当夜,一个鬼鬼祟祟的人影出现在这片农田中,这个人也在农田里撒起种来。这是怎么一回事呢?难道白天那些撒种的农夫们没有干完活,需要这个人晚上来帮忙吗?不,不是的!这个深夜跑来撒种的是农田主人的对头。他撒的种子不是好种子,而是稗子(一种野草)的种子。他是故意来捣乱的。”

几天后,农夫们回到田里察看时,他们很高兴,看到嫩绿的麦苗已经破土而出,整个田地绿油油的一片。可是,当他们再仔细看,他们脸上的笑容消失了,换上的是疑惑的神情。

原来他们发现在麦苗中间夹杂有许多稗子,这一下可把农夫们搞糊涂了。于是,他们回去问农田的主人说:“你给我们的种子不是好种子吗?怎么会长出稗子来呢?”

农田的主人回答说:“肯定是我的仇敌做的,是他把稗子的种子撒在我的地里的。”

农夫们接着问主人:“要不要我们把野草拔出来?”

农田的主人稍微想了一下,回答说:“不用了,恐怕你们除草时,不小心把麦子的幼苗也一起除掉了,暂时让麦苗和稗子一起生长吧。等收割的时候,再把野草分出来,捆起来留着烧,把麦子存进仓库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耐心,不盲动,最终我们一定能够认清对方的真实面目。

识人难识心,在待人处世过程中,说不定哪个环节稍不留心就会被别人算计,为了安全起见,最好方圆做人、八面玲珑,以免遭到他人迫害,请看一看下面的故事:

曾经有位武林高手,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个破旧的寺庙中发现一名男婴。武林高手出于一片好心,把婴儿带回了家,并准备将他养大成人。随着男孩一天天长大,他将全身武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男孩。可男孩生性顽劣,对师父的养育之恩不但不思图报,反倒认为养他育他的师父是他成名途中的绊脚石,留着只会碍事。最终他凭着年少力勇,用师父传授给他的绝学将师父杀害,达到他罪恶的目的。

针对这一现象,有人可能会说:“这毕竟是少数。”的确,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这种情况的发生。分析其中的原因不难发现,故事中的武林高手实在是太“实在”了,他只顾把毕生的绝学都传授给这个劣徒,可没想到自己的性命却断送在他亲手养育的徒弟手里。如果追究这件事情中的对错,做师父的应该承担很大一部分责任。自古以来就流传着一句话“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父”,而这位武林高手却忽略了这一点,换句话说就是没有防备他人的心,没有完全认清对方的真实面目,因此落得悲惨的下场。与此相反的还有一个关于猫与老虎的寓言故事:

传说中老虎曾经向猫拜师学艺,猫出于仁慈做了老虎的老师,教它们发威、怒吼、卷尾、剪、扑等绝技,但猫考虑到自己与老虎相比,各方面都不占优势,为了以防万一还是留了一手以便保身,因此没有把爬树的本领传授给老虎。果不其然,老虎不久就翻了脸,想要把传授绝技给他的猫老师作为盘中餐,猫灵机一动蹿上树顶,老虎抬头张望却无计可施。

试想,倘若猫没有留一招爬树的本领,还能活下来吗?恐怕早已经成了老虎的腹中物。做什么事如果不留一手,事后难免会受制于人。

综上所述,好人和坏人都一起在世界上生活,要想把这两种人完全区分开来,的确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如果有一个人真的要这样去做,他很容易就会犯错误,而且是很大的错误。虽然目前我们很难区分这两种人,但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只要我们时时小心刻刻注意,就一定能明辨是非,远离烦恼。

不可跟那些自称为信徒,却淫乱、贪婪、拜偶像、辱骂别人、醉酒或者盗窃的人来往,跟这样的人就是同桌吃饭也不行。

同类推荐
  • 别让敏感害了你

    别让敏感害了你

    敏感,往往是不幸的开始对疼痛敏感的人,针扎一下就会痛哭流涕,这是正常的无法控制的生理反应,尚且情有可原。而内心敏感则是一种主观心理,一个太过敏感的人无法获得最纯粹的快乐,每天都活在自己的想象中,对外界的人和事都“草木皆兵”,长此以往,就会被敏感困住手脚,自然而然地,成为一个人诸多不幸的开始。
  • 领导用人36计(管理者自助书系)

    领导用人36计(管理者自助书系)

    无须质疑,在日常工作中,管理者每天都要面对和解决一个基本问题驾驭下属。无论是发号施令、调兵遣将,还是指挥作战等,都是在驾驭下属。
  • 世界最具智慧性的哲理故事(3)

    世界最具智慧性的哲理故事(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哈佛情商提升课

    哈佛情商提升课

    无论是在一切快速膨胀、充满喧闹与张扬的时代,还是在经济退潮、繁华落尽只剩孤独的时代,我们最需要的,都是情商。它让你看清自己,发展自己理解他人,有益于他人,在自我与社会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
  • 谁是下一个演说家

    谁是下一个演说家

    你演说的能力决定了你事业成就的大小和生活的品质的高低。主持会议需要演说,商务谈判需要演说;接受采访需要演说,鼓励员工需要演说;凝聚人心需要演说,化解矛盾需要演说;宣传动员需要演说,改革创新需要演说;汇报工作需要演说,加薪晋职需要演说;竞聘上岗需要演说,工作述职需要演说;问题解释需要演说,说明情况需要演说;介绍产品需要演说,自我推荐需要演说;沟通思想需要演说,建立人脉需要演说;激发士气需要演说,征服他人需要演说。
热门推荐
  • 佛说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

    佛说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Golden Bough

    The Golden Bough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虫虫来了

    虫虫来了

    二十一世纪的小混混楚昊天,因买了一个不知名的珠子而遭雷劈,穿越到了修真大陆,又在修真大陆偶得天地奇宝万祖虫令,从此开始了一场不一样的征服之旅......
  • 金刚顶瑜伽降三世成就极深密门

    金刚顶瑜伽降三世成就极深密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不败镇主

    不败镇主

    异世降临……重生到一个新的世界里面……人生的重新开始……然而,这个世界是如此的复杂,只有强者才能在这个世界上面立足。这群强者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够强!……这里没有最强,只有更强,林东的生命里面终于有了他在前一辈子要追寻的道路了。
  • 一品驸马爷:盛宠公主不好惹

    一品驸马爷:盛宠公主不好惹

    她是大良最尊贵的公主,何曾想过自己心心念念的夫君会杀死自己与腹中的孩儿。含泪重生,今生她不会弃了一手底牌。那位来历不明,却总是一次一次救她的人,乱了她的心。他拿着她锦帕擦掉脸上的血迹“我叫宋渊,渊兮,似万物之宗的渊。”;他毫不犹豫的从山崖跳下救她“没想到,第一次抱住你,也可能是最后一次抱住你了。”;他站在梅树之下折一枝寒梅,青色墨竹长衫,嘴畔一抹温柔笑意“珠儿,等到你长大,我便回来了。”他是来历不明的乞丐宋渊,他是武状元文探花的宋大人,他是紫色官服白玉冠的驸马宋子深;她是大良长公主之女沈绫珠,她是性子倔强的沈家珠儿,她是朱色宫装金凤簪的元珍公主沈皎皎。女主重生,男主穿越。绝对宠文!
  • 雪荷花

    雪荷花

    我们在车上邂逅,就此两人携手同游。一朵小小的雪荷像雪山一样洁白无瑕的承诺,我却亲手把它埋葬。三年的细水长流,一个误会,一个意外,却使你我饱受形单影只的痛苦,当误会解除的时候,你又在哪里与我仰望着同一片夜空。我知道,我错了,面对不可挽回的错误,我甘愿品尝苦果。人不在,心相连,我们是否还能相守把曾经的痛苦为幸福奠基。你是上帝派来的天使,当我再一次踏上我们共同走过的足迹,我期待着前方你那静静飞翔的身影。美丽的雪荷花为谁凋零,纯洁的天使为谁折断翅膀投下人间只为守护,我又该如何去坚守执着。再一次的相遇,我是否还有勇气全力奔跑去努力追逐你为我甄选的祝福。还是等待下一次的相遇!
  • 冷少的首席宠妻:99次说爱我

    冷少的首席宠妻:99次说爱我

    千金小姐墨璟初一夜之间却沦为丧家奴,还被高冷男买回家好生伺候?!一夜好眠,他借她的身体散发着雄性荷尔蒙,“看不出来,你年纪不大,心机不小。”冷少尘挑着她的下巴,愣是给了她一记白眼,什么!我心机大呢!明明我吃亏;“这种寄人篱下的滋味好受吗?”他再次挑唆,“不要靠近我”他对她一次又一次的爆发着欲望,“怀了孩子又怎样?我是不会娶你的。”她逃,他追,“孩子是我的!你岂能说走就走!”甜蜜新文,虐心上线,快来入坑!
  • 东皇太一异界证道

    东皇太一异界证道

    一片新生的鸿蒙空间之中,混沌未开,生灵未现,生于洪荒的东皇太一魂入其中。“你说你要在天界建造众神殿,以管理世界?抱歉,我要在这建天庭。”“你说你要在冥界建造无底深渊,以收纳幽魂?抱歉,我要在这建地府。”“你说这里不是洪荒,要有自己的特色?呵呵,谁拳头大谁说了算,不服来干!”
  • 末世降临之活着

    末世降临之活着

    末世降临,一个本来生活在社会主义最底层的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并没有因为世界的突然的变化而有什么改善,本来就存在的背景问题,门第问题该存在的还是继续存在,他只能在生活的折磨下继续前进,用尽全身力气给自己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直到最后他才发现这个时候他已经站在了整个世界的顶点!在这个过程中他只有一种态度“请不要质疑我的人生,因为我在用尽全力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