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16700000042

第42章 乐山卧佛

乐山大佛举世闻名,它依山体雕凿而成,通长71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然而,鲜有人知的是,乐山大佛所在的凌云山及与其相依的乌龙山、龟城山连在一起,仿佛一座更加巨大的卧佛。

1989年5月11日,广东省顺德县冲鹤乡62岁的潘鸿忠老人到四川乐山游览。当他乘船返回时,偶然地回首对岸古塔,见塔的周围正搭架重修。此时天气晴好,山水云天颇具画意。于是他举起了照相机,拍了一张风景照。5月25日,回返家乡的潘先生将照片拿出来看,友人们都称赞不已。潘先生也在一旁审视,当看到那张古塔风景照时,他突然感到照片中山形恰如一健壮男子仰卧,细看头部,更是眉目传神。老人兴奋不已,示以众人,无不称奇。潘先生将此照片印制多份,寄往有关部门。一天,四川省文化厅文化通讯室甘德明收到了潘先生拍摄的乐山巨佛照片。这位从事文化事业几十年的老人,手执照片,禁不住地叫出声来:“这不的的确确是一尊卧佛吗!”从照片上看去,实有一巨佛平平静静地睡躺在江面上,仰面朝天,高突的前额,圆润的鼻唇,四肢皆备。尽管如此,但是仅凭一张照片并不能确证其事,甘德明决定前去进行专门考证。

随后,一支由甘德明等人组成的乐山巨佛考察队出发了。考察队首先向潘老询问了拍照的时间、地点,及当时的情景。经过一个月的仔细考察,终于在名叫“福全门”的地方照下了巨佛身影。据考察者认为,唯有此地才是最佳的观赏地点。从乐山河滨“福全门”处举目望去,清晰可见仰睡在青衣江畔的巨佛的魁梧身躯,对映着湍流的河水,巨佛似乎在微微起伏。那形态逼真的佛头、佛身、佛足,分别由乌尤山、凌云山和龟城山三山联襟构成。

仔细观察佛头,就是整座乌尤山,其山石、翠竹、亭阁、寺庙,加上山径与绿荫,分别呈现为巨佛的卷卷发鬓、饱满的前额、长长的睫毛、平直的鼻梁、微启的双唇、刚毅的下颌,看上去栩栩如生。

再详视佛身,那是巍巍的凌云山,有九峰相连,宛如巨佛宽厚的胸脯,浑圆的腰脊,健美的腿胯。

远眺佛足,实际上是苍茫的龟城山的一部分,其山峰恰似巨佛翘起的脚板,好似顶天立地的“警丘柱”,显示着巨佛的无穷神力。

总观全佛和谐自然,匀称壮硕的身段,凝重肃穆的神态,眉目传神,慈祥自如,令人惊诧不已。全佛长达4000余米,堪称奇绝。

然而,更令人称奇的是,那座天下闻名的乐山大佛雕像,恰恰耸立在巨佛的胸脯上。这尊世界最高最大的石刻坐佛,身高达71米,安坐于巨佛前胸,正应了佛教所谓“心中有佛”、“心即是佛”的禅语,这是否为乐山大佛所暗示的“天机”呢?

乐山巨佛作为旅游重要景观可确定无疑了。那么,它是怎么形成的呢?这是留给世人的一个大谜。现在有一种推断:据《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冰”者即为李冰,是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的创建者,“离堆”就是乌尤山。那么,应该在2100多年前古人就凿开麻浩河,造就了巨佛的头。唐代僧人惠净为乌尤山立下法规:任何人不得随意挪动和砍伐乌尤山的一石一草一树一木,代代僧众都视此为神圣不可违犯之法规。因而才保证了乌尤山林木繁茂,四季常青,使“佛头”千年完美无损。民间曾传说:唐代观音菩萨的化身叫“面然”,就是指“乌尤大士”之意。那么,是否那时人对乌尤山即是“佛头”已有所悟了呢?

但据研究乐山大佛文化和文物部门的专家们介绍,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和听说关于巨佛的文字记载和民间传说。那么,巨佛是纯属山形地貌的巧合吗?但为何佛体全身人工的刀迹斧痕比比皆是呢?又为什么在1200多年前的唐代开元年间,海通法师劈山雕凿乐山大佛,偏偏选中了凌云山西壁的栖鸾峰,并雕在巨佛心胸处呢?

当今,乌尤寺的僧人,身居佛中却未知巨佛,一经点破,再看乌尤山,竟犹灵佛所致。

除了巨佛形成之谜以外,再就是“福全门”之谜了。据四川省文化厅考察组报告说,要看到楚楚动人的巨佛身形,其最佳位置只有一处即“福全门”。其他任何一处观赏的效果都不是最好,或是看上去身首异处;或是佛头不清;或是佛身不全。是不是先人故隐“玄机”,以“福”喻“佛”,其寓意指唯在此处,才可观赏到巨佛全身的“佛全门”呢?

如今到乐山观光巨隐睡佛的游人络绎不绝,不仅国内如此,而且国际游人已开始慕名而来,尤其是考古学者,更是兴趣盎然,期待他们终有一天能解开巨隐睡佛之谜。

同类推荐
  • 探索神秘的大自然:春夏秋冬的奥秘

    探索神秘的大自然:春夏秋冬的奥秘

    春夏秋冬是大自然四种不同的面貌,春有春的颜色,秋有秋的风采,夏有夏的热度,冬有冬的精神。春天的来临是悄无声息的,孟浩然的《春晓》如是说: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但春的面貌是“掩盖”不住的,冰雪融化,草木萌发,飞鸟归来,处处呈现生机和绿意。夏季,万物繁荣,草长莺飞,鲜花怒放,处处“热情如火”。秋季,一片秋高气爽,处处欢歌笑语,虽然临近寒冬,但收获的喜悦仍然溢于言表。冬季,银装素裹,冰雪连天,万物蛰伏,一片沉寂和冷清。年复一年,春夏秋冬四季周而复始在时间中穿行。
  • 创造与发明

    创造与发明

    钟表、眼镜、电话、火车、汽车,这些在我们生活中耳闻目睹的事物,看似平常,但这些发明创造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创造与发明》集中介绍了一些影响世界及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发明创造及中外历史上知名的发明家。
  • 五千年中外名人之谜全集(中国卷)

    五千年中外名人之谜全集(中国卷)

    中国是一个孕育浓烈神秘色彩,深厚文化底蕴的古老的国家,千百年来,那些曾显赫一时,呼风唤雨的名人在华夏大地上演一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故事,同时也留下了许多令人匪夷所思的不解之谜。本书力求再现历史原貌,揭秘名人疑案背后的真相,使读者能够更清晰、更全面地了解五千年来中国名人的真实与传奇的故事,在满足读者好奇心的同时,增长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了解和激发进一步探索历史名人谜团的兴趣。
  • 开发地球最后的处女地(科普知识大博览)

    开发地球最后的处女地(科普知识大博览)

    要想成为一个有科学头脑的现代人,就要对你在这个世界上所见到的事物都问个“为什么”!科学的发展往往就始于那么一点点小小的好奇心。本丛书带你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通过这次旅行,你将了解这些伟大的发明、发现的诞生过程,以及这些辉煌成果背后科学家刻苦钻研的惊心时刻。
  • 科学家眼中的可怕未来

    科学家眼中的可怕未来

    未来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这是很多人都十分好奇的问题。在这本书里,科学家为我们预设了诸多不可思议的猜想。比如,科学家预言,50年后人可以从动物身上移植器官,还可长生不老;1000年后,人有可能变成“大怪物”;几百万年后,男人可能消失,而地球也可能走到尽头……这些都可能变成现实吗?我们在预言中找寻答案。预言,有可能是谎言,但也可能会成为现实,就像达芬奇曾在绘画中预言过今天的飞机和坦克一样。预言不是迷信,而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猜想。读懂预言,我们才能够真正了解人类的命运和那个未知的世界。
热门推荐
  • 中国消失的服饰

    中国消失的服饰

    本书内容包括服装的“出现”与“消失”;冠冕之制:终结于帝制时代的章服;百姓衣裳:岁月中演进的男子服饰;红袖裙裳:不断变化中的女子服饰等。
  • 异兽养殖者

    异兽养殖者

    口吐毒气的癞蛤蟆,脚踏火莲的蚕宝宝,弄水唤潮的小黄鸭,散发金属魅力的大公鸡,充满自然气息的梅花鹿,隐蔽身形的白蛐蛐,追山赶月的小麻雀,威武霸气的战争巨兽……老祖重生,引领万兽,峥嵘再现!!!!
  • 十年苦恋一世伤

    十年苦恋一世伤

    十年苦恋,一世伤生死相依,两茫茫因为爱你,所以手放开
  • 做个“色”女人

    做个“色”女人

    这是一本色彩百宝书——高品位女人的经典美丽读本。但愿你能从中获得你想要的色彩知识,成为那手执色彩仙女棒,拥有神奇色彩魔力的时尚色女郎;亦因此而成功晋级高品位女人之列,成为新生女性的楷模。
  • 洪荒长梦

    洪荒长梦

    大触就该有大触的傲慢,小菜鸡就该有小菜鸡的自觉——话是这么说不假,所以隔壁纵横把我小说退了说是逼格低我是不怎么敢哔哔的,我这不是圆润狗带了么?您要是觉得小说蒙太奇式的场景切换,牵强到不行的情节和说个话都不加冒号实在不和您口味请评论区骂上俩句立即右上角,这是我们小学生最后的矜持。对了,这是一部仙侠类型的轻小说。
  • 封仙魔

    封仙魔

    九州正阳一脉以除魔为己任,牺牲后辈子孙性命化作封印之鼎困魔王魔天,岂料魔天最终逃脱,可他肉身被毁,神识不固,只能依附弱小之身得以存活,正阳后裔身困魔王,是顺从吞噬,还是逆反自救,且看他如何封魔,封仙,封大道!《没有模仿,没有跟风,踏踏实实写一本自己心中的仙侠故事!》
  • 裂穹梦凡

    裂穹梦凡

    面对未知的方向,他们是去是留?亿万年前拼命守护的东西,亿万年后可还是那般重要?原来,一切都变了,时间是药也是毒?他们都曾对着苍天发问,“何人能永生,谁人能不死,你可曾流过泪?”
  • 洛克王国之远古的契约

    洛克王国之远古的契约

    天快黑了,暮色将笼罩大地,黑夜的主宰即将降临。天神已经复苏,光明即是黑暗。混沌的生灵啊,觉醒。天地即将毁灭,光与暗,善与恶,一切将不再分明,世界等待曙光和黎明。今生的相遇,是巧合,也是——命中的注定。
  • 欢乐傀儡师

    欢乐傀儡师

    一心想当上英雄的书呆子安东尼,因为敌国入侵不得不踏上救国之路。疯狂的国王、多情的公主、暴力的女汉子、狡诈的阴谋家……面对险恶的敌人,安东尼全然不怕:他自横来他自狂,我只跟你讲道理!本故事轻松有趣,只希望大家看了本故事可以开怀一笑,工作学业的疲劳一扫而空。
  • 定庵诗话续编

    定庵诗话续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