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历朝皇帝,无论是临朝听政,召见臣工,宴赏外藩等活动,都要端坐龙座。皇帝坐时很注意形态端正舒雅。他们对皇子自幼也有严格的全面教育,以使其仪表堂堂,不失礼仪规范。为了显示天子的威严,皇帝宝座是有定制的。皇帝从政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内的宝座,通称“金云龙宝座”。各大殿宝座均附有紫宸台。
后妃十二宫内,正殿内亦设宝座,称为“掖宫宝座”,此种宝座皆安设在平台上。每宫一座,金雀鸟花纹,这是供皇贵妃、贵妃、妃、嫔等用的宝座,又称“金雀宝座”。平时在宫中园内,皇帝临幸所到之处,自然也要有宝座侍候。
此外,还有专供帝后们外出游幸坐用的随侍宝座。这种宝座由太监们担而随行,皇帝欲坐时,即可立即安设。此种宝座有藤编者,有象牙者,亦有花梨木或鹿角所制者,其形状均如椅。鹿角宝座是由整枝鹿角交叉而制成,形状特异,堪称珍品。凡随侍宝座,有启闭式,似民间所常用的“马扎”,为帝后们在热河山庄时所用;另有不能启闭者,为乾隆帝所创制,此种宝座的四周,多刻有御制诗文。
清制规定,凡宝座上均设置坐褥、迎手等,不同季节,换用不同质地。宫殿内宝座的坐褥,夏秋季为棉龙缎,冬春季为紫貂制成。缎褥中用棉絮、鹅绒(即南海鹤绒)或灯芯草充实。惟三大殿及文华、勤政、乾清宫内三宝座坐褥,冬季不用紫貂,而用黑豹皮。
清代各大殿宝座有等级之别,太和殿宝座,为清早期制作。宝座最高处170厘米,座面略呈半圆形,横长160厘米,最宽处80厘米,高69厘米。正面靠背雕火珠卷云纹,两旁有6根圆柱围成半圆,前低后高,柱上圆雕9条金龙,屈曲勾连缠绕,姿态生动。下部为一长方形须弥座,雕以花牙板和拖泥。通身以金漆修饰,放置在紫宸台上。紫宸台即宝座下的木台,太和殿的紫宸台,高158厘米,有7层台阶,北观前出三陛,左右各出一陛,皇帝宝座放置于上。其式如玉辇宝座。宝座后树有七扇连体金漆屏风,中屏最高,达300多厘米,两旁对称低落,以圆雕和浮雕的金龙群体及云纹修饰,是宫中最大、工艺最精、装饰最华贵的宝座屏风,陈设在最高等级的太和殿中央,只有在新皇帝登极和朝贺大典等大型典礼时使用。清朝历代皇帝都是以升上太和殿这个宝座,为正式取得最高统治权力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