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万物都一起蓬勃生长,我从而考察其往复的道理。那万物纷纷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静,清静就叫做复归于生命。复归于生命就叫自然,认识了自然规律就叫做聪明。不认识自然规律的轻妄举止,往往会出乱子和灾凶。认识自然规律的人是无所不包的,无所不包就会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符合自然才能符合于“道”,符合于道才能长久,终身不会遭到危险。
这一章并不是专讲人生,而是主要讲认识世界,当然也包括认识人生。但无论是认识人生哲理,还是认识客观世界,其基本态度是“致虚”、“清静”、“归根”和“复命”。
先说“致虚”。虚无是道的本体,但运用起来却是无穷无尽的。“致虚极”是要人们排除物欲的诱惑,回归到虚静的本性,这样才能认识“道”,而不是为争权夺利忘了“道”。“致虚”必“守静”,因为“虚”是本体,而“静”则在于运用。致虚守静中的致虚即是心智作用的消解,消解到没有一点心机和成见的地步。一个人运用心机会蔽塞明澈的心灵,固执成见会妨碍明晰的认识,所以致虚是要消解心灵的蔽障和理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致虚必守静。透过静的功夫,乃能深蓄厚养,储藏能量。
何谓“归根”、“复命”?“归根”就是要回归到一切存在的根源。根源之处,便是呈虚静的状态。而一切存在的本性,即是虚静的状况,还回到虚静的本性,就是“复命”的思想。老子复命的思想,乃就人的内在之主体性、实践性这一方面做工作。他们以为人心原本清明透澈,只因智巧嗜欲的活动而受骚乱与蒙蔽。故应舍弃智巧嗜欲的活动而复归于原本的清净透明的境地。
“复命曰常”,这个“常”是通常、经常、正常、平常,推衍开来,也有常情、常理、常规、常例等意思。老子既然把静、虚空、虚无、无为等作为生命的正常存在形式,则所有并作、芸芸、丰盈、作为,便成为生命的不正常存在形式。但无论形式上是正常或不正常,而生命最终将通过不同方式回复到他(它)们的根源处,则是万物之存亡的常情常理。作为人类(动物或植物当然不能理解这种道理),知道了这个常情常理后——则无论他是采取修道者通过摒弃欲望和作为来达到“复命”,还是通过生命力的尽情宣泄而最后走向复命——都可以算是明达了,这就是老子所说的“知常曰明”。明,即明了、明达、明智、明白,都是通晓的意思。既然知道了物之生死的常情常理,当然就不必心存任何痴愚的幻想,完全可以按照自己所乐于接受的方式来选择自己活着时候的生活方式以及生命最后的结束方式。事实上,生时的安静如果与死后的沉静没有什么本质以及结局上的不同,则生死对于他们也就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了,一切都顺其自然,这当然应该算是明达。
老子本章强调了“虚”、“静”、“复”、“复命”、“常”、“知常”、“明”等概念,它们是一组意义逐渐深入的排比组合,也可以说它们是一组高深哲理的逻辑排列。也就是说我们只有了解到大道沉静无为的根本,将事物的一切来源弄清楚,自然而然就可以包容一切,也自然而然地摆脱掉了欲望的束缚。
一个心胸开阔的人,能视黄金如粪土,把万贯家财作为仗义行事的资本;一个心胸狭窄的人,会把鸡毛蒜皮的小事看作天那么大,在财产上也如守财奴那般只守不出。心胸开阔的人,必须具有豁达的人生观,以义作为取舍,仗义而疏财,但绝不挥霍浪费。一个人的心胸是需要后天培养的,心胸豁达往往是成功事业的基础。
如果一个人的心胸过于狭窄,在遇到不顺心之事、听到不顺耳的话语时,就怒不可遏,见到强于自己者就嫉妒,“恨人有,笑人无”,结果只会有损自己的形象,危害事业,使自己的气质秉性受到破坏,极大地伤及了嫉妒者自身的元气与身心。
“智慧应用一”
有一所能看到大海的地势较高的中学,上课时从教室就能看到变化无穷的大海。
那年约有80名新生入学,其中大多数是那些与大海搏击的渔民们的子弟。一位新来的老师第一次给新生们上课。
“起立。”
大家都站起来。因为是新生,所以都很认真,教室出现瞬间的寂静。
但是,有一名学生耍滑头未起立。
“站起来,刚入学就是这种态度可不行!”
老师的语气显然非常严厉。
这时,传来一个声音:“老师,我站着呢。”
是的,他是站着,但是由于这个同学个子太矮,看着他像是坐着。
糟糕!老师顿时觉得做了对不起同学的事。
她为自己的粗心感到不安,一时竟不知说什么。如果在此道歉,反而会更加伤他的自尊心。于是,这位老师当时只说了声“对不起”,周围的学生都笑起来。
下课后,老师本想找个机会道歉,但忙乱之中竟把此事忘掉。
第二天,天空晴朗无云,春天的大海碧波荡漾,老师又给这个班上第二次课。
“起立。”
又是瞬间的寂静。这时,忽然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
“老师,我站着呢。”
是那个矮个子同学,他站在椅子上,微笑着。老师却只觉得眼前发暗。从微笑中,老师看出他这样做并不是讽刺,也没有抵抗情绪的表露。
仿佛在说:“老师,我不在意,不要为我担心。”这样一种体谅,使这位老师的心口感到一阵疼痛。
晚上,老师怀着复杂的心情给同学拨了电话。
“老师,别在意,别在意。”传来一个爽朗又充满稚气的声音。
老师长久无语,只祈盼明天的天空还是晴朗无云,大海依旧碧波荡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