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亭记归有光
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曰:昔吴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佑,亦治园于其偏。迨淮南纳土,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尝登姑苏之台,望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之所建,阖闾、夫差之所争,子胥、种、蠡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庵与亭何为者哉?虽然,钱缪因乱攘窃,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之后,不与其澌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
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
僧人文瑛,居住在大云庵,被水围绕,原是北宋文人苏舜钦起造的沧浪亭所在之地。他屡次请我写一篇《沧浪亭记》,并说:“从前苏舜钦的记文;是记述沧浪亭的胜迹,请你记下我所以要重建沧浪亭的原因。”
我说:从前五代吴越国建国时,广陵王钱元瓘镇守吴中,城西南地方修筑南园子,他的亲戚孙承佑也在旁边建造园林。一直到吴越国把淮南地方献给宋朝时,这些园林还没有荒废掉。苏舜钦开始在此建造沧浪亭,后来是些僧人居住在此地。这就是沧浪亭变成大云庵的缘由了。大云庵建成后二百年,文瑛寻访古代的遗闻旧事,在该亭荒废残破的基础上恢复修建了苏舜钦所建沧浪亭的旧貌,这样,大云庵又变成了沧浪亭。
古今时事的变化,朝廷与市场也发生变故。我曾经登上姑苏台,眺望浩渺的太湖,苍翠的群山,太伯、虞仲所创建的国家,阖闾、夫差所争逐的地盘,伍子胥、文种、范蠡所经营的事业,现在都已经没有,那庵与亭又算得了什么呢?话虽然这么说,钱镠乘乱夺取这一带,保持据有了吴越一国,国富兵强,延续四代,子孙亲属乘机享用无度,所造宫馆园林,盛极一时。而苏舜钦所重建的沧浪亭,竟被僧人如此看重。由此可见士人要想千载美名流传,不与冰块溶化似的生命一起消逝,其中是有一定的道理存在的。
文瑛好读书,喜好诗歌,与我们这类人交游,大家称他为“沧浪僧”。
背后不议论他人是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易于发现别人的缺点、错误,而时常对自己的缺点浑然不觉,就像人们常说的:“自丑不觉,人丑笑煞”。一旦发现别人的过错,就在背后指指点点,数落再三,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伤人六月寒”“积毁销骨”,足见人言可畏。
在社交处世中,如果时常人前人后的议论他人是非,害人不浅,最终必将害己。所以,为了人际关系的和谐,请先立正自己,做一个坦诚的人。中庸思想要人们在与人相处时,要讲“诚”“信”,既不失言也不妄言,这也只有真正的君子才能做到的。
对背后轻易议论他人是非,古人都是十分慎重的。曾国藩说:“凡事后悔己之隙,与事后而议人之隙,皆阅历浅耳。”曾国藩的意思就是:凡事后或背后议论他人是非的,都是涉世未深的表现。事实上,事后议人,也于事无补;背后议人,也于人无功。朋友之间,同事之间,夫妻之间,都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如果对方有什么过错,你大可以当面指出,并不需要在背后指责或抱怨。
后汉时期,有个叫马援的人,世称伏波将军。他在给他兄长的儿子写信时这样说到:“我要你们听到人家的过失,如同听到父母的名字,耳朵可以听,但嘴上不能说。喜好议论人家长短,妄评政事法令的是非,这是我最厌恶的,宁死也不愿子孙有这类行为!龙伯高敦厚、周密而谨慎,口中没有挑剔别人的语言,谦虚、自制而节俭,廉明公正有威望,我爱他看重他,希望你们仿效他。”这段话是马援将军教导子孙以“诚”为本,能“诚”则不妄语,能“诚”则不架空,学做真正的君子,得从不妄言开始。
清代山阴人胡兆龙就是一个不轻言人长短的人。当时,胡兆龙为翰林院庶常。有一天,同馆的学士们都相交出去游玩,惟独胡兆龙依然在里面看书。顺治皇帝不知有什么事就来到翰林院,看到胡兆龙正在认真的看书,也没打扰,就在他身后站了好长时间。胡兆龙偶然回首见到皇上,大惊而起,伏身下拜。顺治笑着问他:“其他人呢?怎么就你一个人在啊?”胡兆龙虽然知道其他人的行踪,却这样回答说:“大家都已经完成了今天的任务,都回家有事了。只我微臣愚钝,学习常常都落在他们后面,所以只好私下补习了。”顺治笑着说:“我知道他们在干什么。正在外面下棋饮酒呢。”回宫后,顺治立即传旨,升胡兆龙三级官职为侍读。
背后议论他人过失,就好像用黑暗驱逐黑暗。在议论者那里,可以得到一时发泄胸中块垒的快感,但在被议论者那里,他得到的只是伤害。人都是有报复心的动物,如果你在背后与人议论他人的是与非,他肯定会记恨在心,一旦有机会,他就会把你变成被议论者,而等待你的也只是永久的伤害。
李鸿章是曾国藩的学生。他的才气是曾国藩所欣赏的,但是曾国藩觉得李鸿章有些虚伪。有一次,李鸿章假装有病不吃早饭,曾国藩知道后就对他说:“既入我幕,我有言相告,此处所尚惟一‘诚’字而已。”李鸿章为之悚然。可见李鸿章后来的功业,未尝不是曾国藩一番苦心所成就的。所以,人只有做到心“诚”、行“诚”、言“诚”,也才能真正得到人缘,别人也才愿意与你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