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13800000022

第22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子贡问道:“有一个字而可以终身奉行的吗?”孔子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恕”是一种推己及人的情怀。一个内心怀有仁德的人,即使不能成全别人,起码遇事不能给他人下套子,自己不愿意干的事,不能推到别人头上,把麻烦和痛苦转嫁到别人头上;而应该在替自己打算的时候,也设身处地地替别人想一下。能够做到这一点,并且能够坚持,就可以算得上心底有仁义了,能让自己在任何人面前都问心无愧,活得光明正大,活得舒心自然。

孔子关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对于为政者,孔子反对“居上不宽”,要求对下级“赦小过”。上级要根据制度规定的职责范围使用下属,不要逾越,为政者使用民力时,应像祭祀天地祖宗那样慎重、虔诚,不要轻率妄为,这些都是对为政者行恕道的基本要求。对一般人而言,要求“躬身自厚而薄责于人”,即多自责,少责人,以及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等等,都是“恕”的体现。

据《贞观政要》记载:在贞观四年,唐太宗李世民有一次与臣属魏征谈皇帝的行事原则问题。李世民说:“扩建修饰宫殿屋宇,游玩观赏池台,这是皇帝所希望的,但不为百姓所希望。帝王所希望的是骄奢淫逸,百姓所不希望的是劳累疲惫。其实,劳累疲惫恐怕是人见人弃的事;孔于曾经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看来劳累疲惫的事,确实不能施加给百姓。我处于帝王的尊位,富有天下,处理事情都能设身处地,才真正能够节制自己的欲望。如果百姓不希望那样做而硬要做下去,一定不能够顺应民情。”魏征说:“陛下素来怜恤百姓,常常节制自己去顺应民情,臣听说:‘拿自己的欲望去顺应民情的就会昌盛,劳累百姓来娱乐自己的就会灭亡。’隋炀帝贪心无厌,专门喜好奢侈,每当有关官署供奉营造稍不称心,就用严厉的刑罚处罚。上面喜好做什么,下面必定做得更厉害。上下争相奢侈放纵没有限度,终于导致灭亡。这不仅是史籍有着记载,也是陛下亲眼看见的。陛下如果认为欲望满足了,那么现在不仅仅是满足了,而是应该节制欲望了。如果认为欲望还不能满足,那么再超过这样万倍也不会满足。”太宗说:“你讲得很好!不是你,我岂能听到这些话?”

有一年,公卿大臣上奏说:“按照《礼记》,夏季最末一个月,可以居住高台上筑成的楼阁。现在夏热未退,秋季的连绵大雨才开始,皇宫里低矮潮湿,请陛下营建一座楼阁来居住。”下属们巴结皇上,不可谓不用心良苦,要为李世民修建一座避暑的行宫,还引经据典,搬出《礼记》来,李世民见到奏章后说:“我患有气喘病,哪里适宜住低下潮湿的地方?修一座行宫避暑,按理说也不为过,但是如果同意了你们的请求,浪费实在多。从前汉文帝准备建筑露台,为爱惜相当于10户人家财产的费用,就不再兴建。我德行赶不上汉文帝,而耗费的财物却超过他,难道说得上是作为百姓父母的国君的德行吗?”尽管公卿再三坚决奏请,李世民始终没有答应。

李世民是通过节制自己的物欲来体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的。其实遵循恕道并不仅是此一项,能够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对别人合理的欲念予以理解,对别人的过失施以宽容等等都是“恕”,或者说都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美德的延伸和扩展。

清朝康熙年间,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张英,有一天接到母亲自安徽桐城老家写来的一封信,信中诉说家里正准备扩建院宅,却因地皮问题而与毗邻而居的叶家产生了矛盾。因为叶家也想建房造屋,因此两家相持不下,水火不容,信中隐约有要求张英用名位官威来压服叶家的意思。

张英看完信后,沉思再三,急就了一首诗来劝他母亲。诗是这样写的: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英的母亲和家人见信后,深明义理,马上主动地把将要砌建的院墙让后三尺。叶家的人知道情况后,愧疚之余,也立即把正想修建的院墙退后三尺。因此,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街巷。此事一时之间传为佳话,至今在桐城尚有被人所乐道的“六尺巷。”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的标准,其实是很多人可以做到的,而且一切人一生都用得着的,上至帝王,下至黎民百姓,都可以也应该以“恕”字规范自己,要求自己。相信这样一来,不仅能与人为善,而且人也会与“我”为善。

同类推荐
  • 男人的资本大全集

    男人的资本大全集

    本书吸收借鉴了多个领域的成功者的经验,然后进行总结、筛选,最终采纳了最有代表性的成功者的亲身经历,来论述取得成功的捷径。本书将告诉读者什么样的男人将会拥有一切,什么样的男人最具生存优势。
  • 历代名相智慧今用

    历代名相智慧今用

    一百余年来的才人俊杰,为什么对曾国藩推崇备至? 笔者带着这个疑问,遍读曾氏著作,并参阅相关历史,方略得其味,不禁为曾国藩的才识智慧惊叹不已:其人精通儒家进取之道,又深悟道家无为之理,一身兼两家之长,而举一反三,自成一格,堪称集中华传统文化之大成者。
  • 困难的克服(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困难的克服(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人之所以高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深知逆境出人才的道理,所以当有人问他,那位跟他学画的青年能否成为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时,他便坚定地回答:“决不可能!因为他每年有6000英磅丰厚的收入呢!”贵是否可以这样说所谓专注,就是把意识集中在某个特定欲望等上的行为,并且一直集中到找出实现这项欲望的方法,而且成功地将之付诸实际行动并成功达到目的为止。非常的恒心、毅力、自信心和欲望等是构成专注行为的主要因素。,实现价值的真正动力是基本需要的满足。由于它一直被忽视,我们确实有必要承认它至少是这类因素中的一个,并且是特别重要的一个。在摩尔的著作中详细描述了需要的满足和挫折决定兴趣的几种方式。只在于人能思考……
  • 每天一个益智游戏

    每天一个益智游戏

    《每天一个益智游戏》精选了国内外365道最具独创性和趣味性的经典益智游戏。这些游戏难易有度、形式多样,能够锻炼和培养人们的创造力、想象力、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是成为优等生必不可少的课外读物。
  • 明察秋毫(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明察秋毫(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明察秋毫原本是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用来形容人能洞察事理,明白是非。如今社会万象纷繁复杂,五光十色的现象层出不穷,明察秋毫这项能力更显重要。让我们在本书精彩动人的小故事里,在轻松的阅读氛围中,感悟人生,完善修养,收获智慧,走向完满。
热门推荐
  • 神探夏洛克

    神探夏洛克

    遗失的名画,不翼而飞的物品,一个个扑朔迷离的事件,看似毫无头绪,却暗藏玄机。
  • 凤颜旧泪倾城

    凤颜旧泪倾城

    凤凰台上一舞,入了谁的眼;回眸一笑,倾了谁的容颜?年华似水,不变情意绵绵;韶华易逝,已是沧海桑田。凤落凡尘,转世为凤栖国的公主,只因有着倾世容颜,被迫远嫁异国为妃。出嫁那天,十里红妆,刺痛了他的心,他说“舞儿,我带你走可好?”她拒绝了他,转身进了花轿,泪如雨下,轩哥哥,我用一生繁华,换你一世长安....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死境之人

    死境之人

    这本书写来给我自己看的,我可能出了点问题,精神上的
  • 都市君主

    都市君主

    傅君是天下第一大帮帮主的私生子,差点被人所害,幸得被人所救还收他为徒,教他本领,教他识子。可在他17岁的时候却被丢到一名名叫‘紫中高中学校’。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事件……
  • 宿论

    宿论

    一个时代的结束是另一个时代的开始,茫茫人海里谁会因你而驻足。唯有不断向前才能找到自己的归宿与宿命。
  • 半壁玉珏,等待等待

    半壁玉珏,等待等待

    【片段一】“对不起,再见了”苏添钰笑着,却不达眼底“为什么,你以为我是什么,撩完就走吗”“南半珏!你够了,我受够你了,我不爱你了”苏添钰含泪离开。真的对不起,我最爱的你。我如此的肮脏,又怎么和你在一起。【片段二】六年后“阿钰,我没有......”望着眼前深情的慕轩,她却恨透了他。【片段三】南半珏在苏添钰额头上轻轻一吻,女子被抱起:“老婆,我们回家”
  • 仙劫之上邪

    仙劫之上邪

    千年的回眸只为看你一眼终于再次抚上那倾城的容颜身躯冰冷前说的最后一句却是我愿与君绝
  • 重生之男校女生

    重生之男校女生

    一场意外让林若菲重生回到了1999年,为了能阻止爸爸林福寿在2000年被工作搭档陷害入狱,林若菲女扮男妆混进了男校,准备找出仇家的儿子以备不时之需。在男校里,林若菲发生了一连串的搞笑事件后,却得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局......
  • 五佛顶三昧陀罗尼经

    五佛顶三昧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