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北宋时期,北方游牧部落不断闯到宋境内来抢东西,而且还杀人、放火,让很多很多人没有房子往,没有东西吃。当时的北宋政府,宦官专政,军备废弛。面对外敌的侵袭,河南安阳汤阴县的岳飞,在国家危难之际,一心想尽自己的义务,决定投军,保家卫国。
在战争实践中,岳飞变得越来越成熟,显示出超凡的军事才能。他主张“连结河朔”,希望黄河以北的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敌军,以收复失地。
从1128年遇元帅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他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以至于敌人也不得不佩服地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他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杀不拆屋,饿杀不打掳”。所以岳家军所到之处,民众无不欢欣围观,“举手加额,感慕至泣”。
岳飞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他与将士同甘苦;待人以恩,常与士卒最下者同食。士卒伤病,岳飞亲自抚问;士卒家庭困难,让相关机构多赠银帛;将士牺牲,厚加抚恤。因此,岳飞深得兵民爱戴。
岳飞一贯反对消极防御战略,主张积极进攻,以夺取斗争的胜利。但是以宰相秦桧为主的保守派却一意求和,以12道金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1142年1月,岳飞被加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时被害。
岳飞被害后,狱卒隗顺冒死将岳飞遗体背出杭州城,埋在钱塘门外九曲丛祠旁。隗顺临终前,才将此事告知其子。1162年宋孝宗即位之后,岳飞的冤案终于平反。隗顺之子告以前情,宋孝宗诏命将岳飞礼葬在西湖栖霞岭。1178年,谥岳飞为“武穆”,宋宁宗时追封为“鄂王”,宋理宗时改谥“忠武”。
岳飞在战争中联合军民,保住了南宋半壁河山,使得人民免遭敌军的蹂躏,人民对岳飞感念备至。加之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人们厌倦了战争,极度渴望过上幸福安康的日子。所以,关于岳飞的传说在民间一直都盛行不衰。
据说,岳飞小时候家里非常贫穷,但是他很喜欢看书,尤其是喜爱看打仗的书,他立志,长大以后做一个大将军,率领一支军队去保家卫国,不让自己的国家受到别人欺负。他经常帮助母亲干农活,所以他的身体练得很结实,他还经常帮助邻居们干活,周围的大人们都说他是一个又健康又聪明的孩子。
后来,小镇上来了一个叫周桐的老人,岳飞听说他的武艺非常高强,就和一些小朋友跟他练起了武术。由于岳飞训练时不怕吃苦,从来不像其他一些小孩子那样偷懒,所以,武艺长进得非常快。
过了几年,岳飞长成一个大小伙子,也学得了一身本领。这时,国家正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面对侵略者的袭扰,岳飞忧心忡忡。不久之后,他决定投军。临行前,岳飞的母亲把他叫到跟前,说:“现在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打算呢?”
“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岳飞斩钉截铁地说。母亲虽然不舍,但是听了儿子的回答,却十分欣慰,因为“精忠报国”正是自己对儿子的殷切希望。她决定把这4个字刺在儿子背上,让他铭记在心。
于是,岳飞解开上衣,露出脊背。随后,母亲在他后背上刺了“精忠报国”这4个字。从此,“精忠报国”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飞的后背上。
岳飞投军后,因作战勇敢很快升为秉义郎。这时宋都开封被敌军围困,岳飞随副元帅宗泽前去救援,多次打败敌人,受到了宗泽的赏识,称赞他“智勇才艺,古良将不能过”。
岳飞是历史上有名的孝子。他把母亲接到军营中后,侍奉唯恐不周,每晚处理好军务,便到母亲处问安。当母亲生病时,他亲尝汤药,跪送榻前,连走路都微声屏气而行,生恐吵扰了母亲休息。凡遇率军出征,必先嘱咐妻子李娃,好好侍奉母亲。岳飞认为:
若内不能克事亲之道,外岂复有爱主之忠?
岳飞虽是武将,但他文采横溢,有儒将风范。他爱好读书,书法颇佳,时人称“室有邺架”、“字尚苏体”。他还爱与士子文人交往,“往来皆高士”。他写的《小重山》不似《满江红》那样豪情万丈,可却是借琴弦抒发着心中无言的呐喊。岳飞这一生,为国家浴血沙场,赤胆忠心,不为功名,其高风亮节,令世人感佩。
岳飞是著名的民族英雄,为历代人民所敬仰。明代中期,岳飞的故事开始广为流传,岳飞也开始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这时期表现岳飞故事的小说、戏剧如《精忠记》、《武穆精忠传》、《精忠旗传奇》等都有岳飞背上刺字的描写,刺字版本不一,最普及的则是“精忠报国”。
明成化年间创作的《精忠记》,也曾提及岳飞背脊有“赤心救国”字样。
明嘉靖年间的《武穆精忠传》中记载了另外一种说法,说有一次岳飞见汤阴家乡有人因生活所迫,聚啸山林,为了自勉和勉人,于是请工匠在背上深刺了“尽忠报国”4个字。
明末,由李梅草创,文学家冯梦龙改定的《精忠旗传奇》称:
史言飞背有“精忠报国”四大字,系飞令张宪所刺。
“岳母刺字”的故事最早见于清乾隆年间,浙江小说家钱彩评《精忠说岳》,该书第22回的标题是“结义盟王佐假名,刺精忠岳母训子”。内容为,岳母恐日后有不肖之徒前来勾引岳飞,倘若一时失爱情传说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除了有史书记载的爱情主题作品外,还有一类民间流传的爱情故事,这类故事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充满了艺术魅力。比如《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我国民间的爱情故事传说,是指在我国民间以口头、文稿等形式流传最为宽广、影响最大的神话传说。它们和其他民间传说故事构成了我国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广大民众的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
感天动地的牛郎织女很久以前,我们祖先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每当日落之后,他们就会仰望头顶上那片璀璨的星空,久而久之,人们发现每个星辰以及日月都有着一定规律,就对其产生了浓厚兴趣。最先,我们的祖先就将这些天文知识刻在甲骨上,无论是对太阳、月亮、行星、彗星、新星、恒星,还是日食和月食等罕见天象,都有着悠久而丰富的记载。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就有了有关牵牛星和织女星的记载。根据我国宋代著名类书《太平御览》卷31引西晋周处的《风士七月初七日,其夜洒扫于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以祈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
此处的“河鼓”和“织女”,指的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据民间传说,牵牛星是谷物之神,织女星则是天帝之女桑蚕之神,谷物神和桑蚕神都是我们这个农耕民族的先民极为重视的神祇。那时的人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7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星宿。而牵牛星和织女星每到初秋七月份时,两星的运行就显得最为突出。
人们还发现,牵牛星在织女星的东方,中间有白蒙蒙的像云一样的东西,断断续续从北到南横过天空,人们把它叫作天河。天河东南面有排成一条直线的3颗星,中间一颗很亮,两旁的光亮较弱,看去与中间一颗距离恰好相等。这3颗星叫天平星,也叫挑担星。
这中间的那颗最大最亮的就是牛郎星,也叫作牵牛星。它的光亮稍稍带点黄,不及织女星那么亮。于是,出于对自然的崇拜,人们在这两颗星星的基础上,将它们人格化了,民间便出现了大量关于牛郎和织女的传说故事,并一步步趋于了完美。
话说牵牛被贬之后,落生在了一个农民家中,取名叫牛郎。后来因为父母早亡,他便跟着哥嫂度日。但是,哥嫂待他非常刻薄,要与他分家,最后只给了他一头老牛和一辆破车,其他的都被哥哥嫂嫂独占了。
从此,牛郎和老牛相依为命,他们在荒地上披荆斩棘,耕田种地,盖造房屋,勉强可以糊口度日。这一天,老牛突然开口说话了,它对牛郎说:“牛郎,今天你去碧莲池一趟,那儿有些仙女在洗澡,你把那件红色的仙衣藏起来,穿红仙衣的仙女就会成为你的妻子。”
牛郎见老牛口吐人言,又奇怪又高兴,便问道:“牛大哥,你真会说话吗?你说的是真的吗?”老牛点了点头,牛郎便悄悄躲在碧莲池旁的芦苇里,等候仙女们的来临。
不一会儿,仙女们果然翩翩飘至,脱下轻罗衣裳,纵身跃入清流。牛郎便从芦苇里跑出来,拿走了红色的仙衣。仙女们见有人来了,忙乱纷纷地穿上自己的衣裳,像飞鸟般地飞走了,只剩下没有衣服无法逃走的仙女,她正是织女。织女见自己的仙衣被一个小伙子抢走,又羞又急,却又无可奈何。
这时,牛郎走上前来,对她说:“答应做我妻子,我才能还给你衣裳。”织女定睛一看,发现牛郎正是自己日思夜想的牵牛,便含羞答应了他。这样,织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
他们结婚以后,男耕女织,相亲相爱,日子过得非常美满幸福。不久,他们生下了一儿一女,十分可爱。牛郎织女满以为能够终身相守,白头到老。可是,王母知道这件事后,勃然大怒,马上派遣天神仙女捉织女回天庭问罪。
这一天,织女正在做饭,下地去的牛郎匆匆赶回,眼睛红肿着告诉织女:“牛大哥死了,他临死前说,要我在他死后,将他的牛皮剥下放好,有朝一日,披上它,就可飞上天去。”
织女一听,她明白,老牛就是天上的金牛星,只因替被贬下凡的牵牛说了几句公道话,也被贬下天庭。但织女心中纳闷,它怎么会突然死去呢?织女便让牛郎剥下牛皮,好好埋葬了老牛。
正在这时,天空狂风大作,天兵天将从天而降,不容分说,押解着织女便飞上了天空。这时,织女听到了牛郎的声音:“织女,等等我!”织女回头一看,只见牛郎用一对箩筐,挑着两个儿女,披着牛皮赶来了。
慢慢地,他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了,织女可以看清儿女们可爱的模样了,孩子们都张开双臂,大声呼叫着“妈妈”。
眼看牛郎和织女就要相逢了,可就在这时,王母驾着祥云赶来了,她拔下头上的金簪,往他们中间一划,霎时间,一条波涛滚滚的天河横在了织女和牛郎之间,无法横越了。
织女望着天河对岸的牛郎和儿女们,直哭得声嘶力竭,牛郎和孩子也哭得死去活来。他们的哭声是那样揪心,催人泪下,连在旁观望的天神们都觉得心酸难过。
王母见此情此景,也为牛郎织女的坚贞爱情所感动,便同意让牛郎和孩子们留在天上,每年七月七日,让喜鹊在天河上搭桥,牛郎和织女相会一次。从此,牛郎和他的儿女就住在了天上,隔着一条天河,和织女遥遥相望。
牛郎和织女鹊桥相会的美丽传说,寄托了古代人们对有情人长相守的一种美好向往和愿望。
其实,在我国古代的文献中,牛郎和织女最初是作为两个星星的名字而出现的。这两个星名最早见于《诗经·小雅》中的《大东》篇,诗中将牛郎称为牵牛。
古人之所以关注天上的星星,是因为星星在夜空中位置的变化可以用来标农时、记时令,而牵牛、织女两星则是作为秋天到来的标志受到古人瞩目的。
这一点,在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历法《夏小正》中就说得很明白:“七月……初昏,织女正东向。”一句“织女正东向”,蕴含了牛郎和织女七夕会天河这一故事的全部秘密。
到了东汉时期,无名氏创作的《古诗十九首》中,有一首《迢迢牵牛星》,描写了牛郎织女凄美的爱情故事,诗中写道: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牵牛、织女已是一对相互倾慕的恋人。
在文字记载中,最早称牛郎、织女为夫妇的,应是南北朝时期梁代的肖统编纂的《文选》,这时“牛郎织女”的故事和七夕相会的情节,已经初具规模了,由天上的两颗星,发展成为夫妻。
但是在古人的想象中,天上的夫妇和人间的夫妇基本上是一样的,因此,故事中还没有什么悲剧色彩。在东汉应劭编纂的《风俗通义》中有一段记载:
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无故皆髡,因为梁以渡织女也。
这表明,在当时,不仅牵牛、织女为夫妻之说已被普遍认可,而且他们每年以喜鹊为桥、七夕相会的情节,也在民间广为流传,并融入了风俗之中。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故事在继续丰富和发展。在《荆楚岁时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哀其独处,许配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一会。
牛郎织女的故事发展到此,就起了较大的变化。由于牛郎织女婚后贪图享乐,“废织衽”,因而激怒了天帝,受到惩罚。这便给故事带来了悲剧气氛。
那么,为什么在后一个传说中,要加进老牛这个角色,并使它在故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呢?因为牛是农家宝,农民热爱耕牛,甚至还在耕牛身上寄托着自己的生活理想。
当生活的理想遭到阻碍时,农民容易产生救助于牛的幻想,希望牛发挥神奇的力量,帮助自己渡过难关。同时,把动物人格化,也是各种民间传说经常采用的艺术手法之一。
牛郎织女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民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对美好爱情的向往,追求和崇尚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让人们相信爱情来之不易,让人们更加珍惜爱情的难能可贵。
孟姜女为情郎哭断长城传说在秦灭六国之后,实现了中原的统一,但是北方匈奴的势力还很强。为了维护统一,巩固新生政权,秦始皇开始修筑长城,以阻挡匈奴铁骑的入侵,保护北方边境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长城是个浩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全国总人口的二十分之一。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由人力完成,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十分艰难。于是民间就流传出了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据传说,秦始皇为了防止匈奴人南掠,征调全国青壮劳力,加紧修筑长城。在被征调的人当中,范喜良就是其中的一个。
为了躲避服役,范喜良乔装改扮,偷偷地逃跑了。他一路劳顿,饥渴难耐,这天恰好路过孟家庄孟老汉家的后花园,就翻墙到园中稍作歇息,恰好惊动了园中散心的孟姜女。
孟姜女又惊又恼,急忙找来父母。孟老汉对这个私进自己后花园的人非常生气,问道:“你是什么人,怎么敢私进我的后花园?”
范喜良急忙连连请罪,并向孟老汉一五一十地诉说了原委,边说边向孟氏父女连连告罪。孟姜女见他还算知礼,看上去人也忠厚老实,很是喜欢,一颗芳心暗许。孟老汉对范喜良也很同情,便留他住了下来。
过了些日子,孟姜女向父亲表明心意,孟老汉心里也喜欢这个知书达理的小伙子,听了非常赞成,就对范喜良笑着说道:“你现在到处流落,也无定处,我想招你为婿,你以为如何?”
范喜良乍听愣了一下,急忙推辞说:“这可不行呀,我是一个逃命的人,居无定所,只怕会连累小姐。”
可是孟姜女心意已决,非喜良不嫁,范喜良看在眼里,心里面早就明白孟姜女的心意,他不忍看她为了自己而伤心,就答应了这门亲事。孟老汉乐得嘴都合不上了,就挑选个吉日,给他们完婚。
孟家庄有一个无赖,平时喜欢拈花惹草,无所事事,见孟姜女长得如花似玉,就起了歹心,多次上门求亲想抱得美人归,但是孟老汉坚辞不允,几次下来,他便怀恨在心,伺机报复。
听说了孟姜女即将成婚的消息,这个无赖气更是不打一处来,急忙派人打听事情的原委。得知范喜良是逃避劳役才到孟家庄的消息,便偷偷地到官府去告了密,并亲自带着大队的官兵前来抓人。
这时的孟家还蒙在鼓里呢,两位新人刚刚新婚3天,仍沉浸在新婚喜悦之中,忽然“哗啦啦”一声,大门被撞开了,一群官兵冲了进来,不由分说便把范喜良绳捆索绑,就要把人带走。孟姜女急忙扑上去,却被官兵一把推开,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夫君被官兵带走了。
从此以后,孟姜女日夜思念自己的夫君,茶不思,饭不想,每天忧伤不已。孟家老汉看着日益憔悴的女儿,心疼地偷偷抹眼泪。
转眼间,冬天到来了,刺骨的寒风呼呼作响,接着又大雪纷纷,天寒地冻。
一天夜里,孟姜女梦见范喜良身穿单薄的衣衫,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满眼乞求地望着孟姜女。醒来之后,望着皑皑白雪,想着自己的丈夫修长城,天寒地冻,无衣御寒,便日夜赶着缝制了一件棉衣。孟姜女做好了棉衣,天刚蒙蒙亮就告别了父母,千里迢迢踏上了为夫送棉衣的路程。
孟姜女一路上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更不知饥渴、劳累,只知道昼夜不停地往前赶,心里却只想着和夫君团圆的甜蜜。
这一天,孟姜女终于来到了长城脚下。她看到民夫数以万计,可就是望不见自己的夫君。她逢人便打听,有个好心的民夫告诉她,说范喜良早就因为过度劳累而去世了,而且被埋在长城里筑墙了。
孟姜女一听,心如刀绞,便求好心的民夫引路来到范喜良被埋葬的长城下。她坐在城下,悲愤交加。想到自己千里寻夫送寒衣,尽历千难万险,到头来连丈夫的尸骨都找不到,柔肠寸断,放声悲哭。
孟姜女对着城墙昼夜痛哭,不饮不食,如啼血杜鹃,望月子规。这一哭感天动地,白云为之停步,百鸟为之噤声。哭了十天十夜,忽听“轰隆隆”一阵山响,一时间地动山摇,飞沙走石,长城崩倒了800里,这才露出范喜良的尸骨。
这事惊动了秦始皇。秦始皇大怒,下令把孟姜女抓来。秦始皇一见她生的貌美如花,便欲纳她为正宫娘娘。
孟姜女怒视着秦始皇,说:“要我做你的娘娘,得先依我三件事:一要造长桥一座,十里长,十里阔;二要十里方山造坟墩;三要万岁披麻戴孝到我丈夫坟前亲自祭奠。”秦始皇想了想便答应了。
没过几天,长桥坟墩已全都造好,秦始皇身穿麻衣,排驾起行,过长城上长桥,过了长桥来到坟前祭奠。祭毕,便要孟姜女随他回宫。孟姜女冷笑道:“你昏庸残暴,害尽天下黎民,如今又害死我夫,我岂能做你的娘娘,妄想!”
说完,孟姜女便怀抱丈夫的遗骨,跳入了波涛汹涌的大海。一时间,浪潮滚滚,排空击岸,好像在为孟姜女悲叹。
孟姜女的故事来自《左传·襄公二十三年》中的齐国武将杞梁的妻子,无名无姓,史称为杞梁妻,书中记载:
齐侯归,遇杞梁之妻于郊,使吊之。辞曰:“殖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于罪,犹有先人之敝庐在,下妾不得与郊吊。”齐侯吊诸其室。
就是说杞梁之妻要求齐侯在宗室正式吊唁杞梁。其中既没有哭,也没有长城或者城墙,更无城崩、投水等情节。“哭”的情节早在《礼记·檀弓》记曾子提到杞梁死焉,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刘向的《说苑·善说篇》加上”崩城的内容,接着刘向在《列女传》中又加上“投淄水”的情节。一些诗词也有对杞梁妻的描述。三国时曹植在《黄初六年令》中说“杞妻哭梁,山为之崩”。敦煌石窟发现的隋唐乐府中有送衣之曲“增加了送寒衣的内容。唐代贯休的诗作《杞梁妻》首次将故事时间移动到秦代,并将”崩城“变成”崩长城:
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筑人筑土一万里,杞梁贞妇啼呜呜。上无父兮中无夫,下无子兮孤复孤。一号城崩塞色苦,再号杞梁骨出土。疲魂饥魄相逐归,陌上少年莫相非。
这时的内容和后来的传说故事已经差不多了。杞梁后来讹化成万喜良或范喜良,其妻成为孟姜女。从元代开始,孟姜女的故事被搬上舞台,成为众所周知的一大民间传说。随着孟姜女故事的流传,各地兴起了建庙热。孟姜女最早的庙建于北宋时期,河北徐水和陕西铜川都发现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和清代嘉庆年间重修姜女庙的碑刻。
孟姜女的故事不仅流传的时间漫长,受其影响的地域也十分广泛。不同的地方根据当地的民俗和民众的不同兴趣取向,对这个故事进行了各种改造,使孟姜女的传说具有了鲜明的地域色彩。
许多方志都把孟姜女说成是本地人,临淄、同官、安肃、山海关和潼关都有孟姜女的墓冢。清末上海拓建马路时,曾于老北门城脚掘出一石棺,中卧一石像,胸有“万杞梁”3字,是明嘉靖年间上海建城时所埋。
孟姜女和范喜良是古代劳动人民塑造出来的两个典型人物。南宋名臣文天祥曾经在孟姜女塑像旁书写楹联:“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这当是中允之论。
孝行感天的董永配天仙汉代时,在湖北孝感有一个闻名的孝子,姓董名永,他的家境非常贫困,父亲还身患重病,不久之后就撒手人寰了。
父亲去世后,董永无钱办丧事,只好以身作价向地主借钱,埋葬父亲。丧事办完后,董永为了尽早还钱,就去地主家做工。在去地主家的半路上,董永遇到一位美貌的女子,要董永娶她为妻。
董永想到自己家贫如洗,还欠地主的钱,就死活不答应。谁知那女子左拦右阻,说她不爱钱财,只爱他人品好。董永无奈,只好带她去地主家帮忙。
那女子心灵手巧,织布如飞。她昼夜不停地干活,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织了300尺的细绢,帮助董永还清了地主的债务。在他们回家的路上,走到一棵槐树下时,那女子便辞别了董永。
正所谓“百行孝为先”,董永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他的事父至孝的故事,被人们当作典范。而在流传过程中,董永故事也随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渐渐由孝子故事演变为爱情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并逐步趋于完善。这个民间故事的演变,反映了人们丰富的思想感情。
相传董永的父亲为董秀,会打铁铸造、木工制作,住在武陟大董村。后来大董村被沁河冲毁后,就迁到小董村。在很小的时候,董永的母亲不愿受恶人欺压自尽而死。
董秀只好担着一根扁担,挑着董永和行李,逃难到山西高平,打铁为生。董秀手艺好,为人忠厚,很受当地人欢迎。
在高平住了几年,董秀还给董永找了后娘,母子感情也亲如骨肉,后来一家人搬到长安居住。西汉末年,王莽继位,长安动荡不安,董秀又生了病,于是就萌生了归意,携带妻儿回到武陟小董村,一年以后病故。
当时董永才12岁,心里非常悲痛。村里人见他们家太穷,愿意出力帮他把父亲埋了。董永非常孝顺,说父亲当了一辈子木匠、铁匠,死了连口棺材都没有,做儿子的宁可自己当推磨工,也要给父亲买棺木下葬,奉养继母。
从小董村往东有个付村,村里有个财主,人称付员外,在小董集镇上有商号。经商号老板说合,付员外买棺材帮董永埋葬了父亲,董永便到付家终身为奴,当推磨工。
从此,每天天不亮,董永就起身往付村做工,晚上提着饭罐回家照顾继母,时间久了,在田间走出一条小路。
种田人虽爱惜土地,但因为董永行孝,很受感动,就把董永走的小路保留下来。就连小路上的小草也被感动了,早上向东倒,晚上向西倒,不绊董永的脚。
董永的故事越传越远,感动了朝廷,感动了上天,并感动了王母娘娘的一个女儿七仙女。七仙女在下凡村的落仙台处下凡后,便在董永回家的路上与他在槐荫寺的一棵大槐树下相遇,七仙女说无家可归,要与董永成亲。
董永说自己卖身为奴,娶不起媳妇,说不敢相攀。但七仙女说愿意跟他受贫寒,便以槐树为媒,土地为证。董永不信,除非土地爷现身作证,老槐树开口说话。
于是老槐树开口说他们是前生姻缘,给他俩当媒人,董永和七仙女便在槐树下成亲。
听说七仙女要为董永赎身,付员外百般刁难,给她乱丝,让她在3日之内织出黄绫百匹。
七仙女大显神通,一夜之间织好了100匹花团锦簇的黄绫,3天就织出300匹。从此,换得了董永的自由,过起了男耕女织的幸福日子。
没过多久,玉帝发现七仙女下凡,就差天兵天将把她追回天庭,如有违命,就将董永碎尸万段。
七仙女不忍丈夫无辜受害,只得将自己的来历向董永说明,并在槐荫树上刻下“天上人间心一条”的誓言,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返回天庭。
这个故事承载了人们太多无法实现的人生梦想,所以魅力无穷,长盛不衰,永远都是那么深入人心。
虽然《董永与七仙女》故事传说的原生结构并没有改变,但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甚至思想内涵都在不断地丰富和创新。
孝感地区流传的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在孝感深深扎根,发育成熟,堪称优秀的民间口头语言艺术作品。通过说唱、戏曲等多种样式的艺术创造走向全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既是我国孝文化的集中体现,又是神奇幻想同人间现实巧妙融合的优美艺术作品。蕴含着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具有珍贵的历史研究价值。
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传说,千百年来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可谓家喻户晓,是中华民族广为流传的著名民间传说之一,在国外也有一定影响。它不仅体现了孝行这一传统美德,也反映了人们对爱情的渴望,对婚姻自由的追求。这个美丽的传说将流传千秋万代。
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双飞相传东晋时期,浙江上虞有一个民风淳朴的小村庄,名叫祝家庄。祝家庄有一个姑娘叫祝英台,她生得聪明又美丽,不但会绣花剪凤,还喜欢写字读书。祝英台长到15岁的时候,就一心想到外地的私塾里去读书。于是,她就假扮成男子,丫环扮作书童挑着书箱,离开家求学去了。
在赶路的途中,祝英台和丫环二人感觉有些累了,就来到路旁小亭子里休息。这时,路上走来一个书生和一个书童,也到亭子里来歇脚。他们互相问候,祝英台才知道这位书生叫梁山伯,也是到学馆求学的。
祝英台和梁山伯谈得十分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于是,两个人在亭子里结拜成兄弟,梁山伯比祝英台大两岁,于是祝英台称梁山伯为兄,梁山伯称祝英台为弟,随后几个人便高高兴兴地一同上路了。
祝英台和梁山伯来到学馆,拜见了老师。老师见到这两位聪明英俊的少年来求学,很是高兴,把他俩安排在同一张课桌上学习。
一开始,老师和同学一直也没有发现祝英台是女儿身份。可是祝英台女扮男装的事,早被细心的师娘看出来了。师娘把祝英台叫到跟前,说破了真相,祝英台要求师娘保守秘密,师娘答应了,并对这个聪明的女孩子更加细心关照了。而祝英台有什么难处和心事,也都来对师娘讲。
时间飞逝,一晃3年过去了。一天,祝英台接到家信,说她父亲病了,要她赶紧回去。祝英台向老师请了假,又来找师娘。说她和梁山伯同学3年,梁山伯为人诚恳热情,学习勤奋,她已经深深地爱上了他。她把一个玉扇坠儿交给师娘,托师娘做媒,等她走后,为她向梁山伯提亲。
祝英台将启程回家的时候,梁山伯一定要亲自送她。他二人一路上相依相随,总是不愿意分手。祝英台要向梁山伯表露自己的爱情,又不好意思直说,就只好打许多比方来启发梁山伯。
他们二人走到河边,看到河里有一对鹅,祝英台就唱道:
前面来到一条河,河里游着一对鹅,公鹅就在前面游,母鹅后面叫哥哥。
老实厚道的梁山伯没有听懂她的意思,祝英台只好无奈地继续往前走。途中祝英台又唱了好几首比喻男女爱情的歌,但是梁山伯还是没有明白。祝英台开玩笑说:“你真是一只呆头鹅!”
祝英台又指着池塘里的一对鸳鸯唱道:
青青荷叶清水塘,鸳鸯成对又成双,英台若是红妆女,梁兄啊,梁山伯叹了一口气说:“可惜你不是女红妆啊!”祝英台见梁山伯还是不明白,便说:“我家有个九妹,我和她是双胞胎,长得和我一模一样,我愿做媒,让九妹和你结为夫妻,你愿意吗?”
梁山伯本来就很爱祝英台的才貌,一听说九妹和她生得一模一样,就高兴地答应了。
梁山伯和祝英台两人相送了十八里,来到江边,才恋恋不舍地分手了。临别的时候,祝英台和梁山伯约定在七月七日到祝家相亲。梁山伯望着江对岸祝英台的身影越来越远,渐渐地看不见了。
等祝英台千里迢迢回到家里,父亲的病早就好了,他让祝英台换成女孩子的装束,不让她再外出读书了。这时,恰巧有一家姓马的大财主来求亲,父亲就把祝英台许配给马家的儿子。
祝英台知道后,坚决不答应这门亲事,她对父亲说自己已爱上了梁山伯,并且托了师娘做媒。可是父亲反对说:“从来儿女的婚姻都是由父母做主的,女孩子自己在外面找男人,像什么话?”不由分说,硬要祝英台嫁给马家的公子。
梁山伯自从那天送别祝英台后,回到学馆,继续用心读书,竟把七月七日去祝家提亲的事忘得一干二净。直到师娘拿着玉扇坠儿来,说明祝英台托她提亲的事,梁山伯才恍然大悟,知道了祝英台原来是个女的,她说的九妹就是祝英台自己!梁山伯立刻向老师请了假,赶到祝家去和祝英台会面。
梁山伯来到英台家里,看见祝英台完全恢复了女子打扮,显得更加美丽可爱。他说出师娘为他们提亲的事,哪知祝英台一听这话就大哭起来,她说:“梁兄啊,你为什么这么晚才来呀?我父亲已经硬逼把我许配给马家了!”
梁山伯一听,俩人就抱头痛哭起来,他们互相发誓,无论谁也不能破坏他们之间深厚的爱情,两个人要永远在一起。
他们的哭声被祝英台的父亲听见了,祝员外怒气冲天地跑上楼来,把梁山伯赶出家门,将祝英台严加看管起来。
梁山伯回到家里,因为想念祝英台,茶不思饭不想,很快就病倒了,病情越来越重,不久就离开了人间。临终之前,他告诉家里的人,他死后要把他埋在从祝家通往马家去的路边。
很快,马家迎亲的日子就到了,花轿抬到了祝家的门口,吹吹打打好热闹。可是祝英台却哭哭啼啼,怎么也不愿意上轿。在她父亲的命令之下,硬把祝英台推进轿子抬走了。
花轿抬到半路上,忽然来了一阵大风,吹得抬轿人走不动了。这时丫环告诉祝英台,前面就是梁山伯的坟墓。祝英台不顾别人的阻拦,走出轿来,一定要到梁山伯的墓前去祭悼。
祝英台来到梁山伯的墓前,放声大哭,痛不欲生,全身扑到坟上,哭拜亡灵,结果因过度悲伤,痛心而死。祝英台去世后,就葬在梁山伯的墓地东侧。
人们无不为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真挚爱情所感动,就将他们的故事口口相传。而在传播的过程中,故事情节又发生了很多的变化。
传说,当祝英台来到梁山伯的墓前,放声大哭的时候,霎时间,天地间电闪雷鸣,风雨大作,坟墓忽然裂开一条大缝,祝英台喊着梁山伯的名字,一下子就跳进坟里去了。
没过多久,雨停了,云开了,天空出现了一道彩虹。只见一对美丽的蝴蝶从坟头上飞起来,飞向了自由的天空,所经之处,花儿漫天开放。人们都说,这对蝴蝶就是梁山伯和祝英台变化而成的。
“梁祝”的传说已经耳熟能详,不仅版本很多,而且流传到国外。五代十国至宋代时期,唐代著名诗人浙江余杭人罗邺的七律诗《蛱蝶》,已被高丽王国时的人辑入了《十抄诗》,其中有“俗说义妻衣化状”的诗句,指的就是梁祝的故事,并且衣化为蝶。
到宋代,高丽人编辑的《夹注名贤十抄诗》,不但收入了罗邺的《蛱蝶》诗,而且在注释中加上了一段《梁山伯祝英台传》。这是目前看到的最早流传到国外的梁祝故事,而且从“女扮男装”到衣裳“片片化为蝴蝶子”,比较全面完整地叙述了梁祝的传奇故事。可见,梁祝文化早已走向世界,历史久远。
梁祝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1000多年,可谓是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自古以来,有无数人被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惨爱情所感染。
梁祝传说是我国最具魅力的口头传承艺术,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我国汉族民间传说。它是民间文化的积淀,代表了人民大众的心声,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婚姻自由的追求。从古到今,有无数人被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惨爱情所感染。
白蛇为报恩修炼嫁许仙那是在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国君信奉佛教,在不到百年的时间内,在杭州境内兴建了150多座寺院与数十座塔幢,一时间僧侣众多。其中,建于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之上的雷峰塔,是香火最为繁盛的一座寺庙,也是后来“西湖十景”中“雷峰夕照”的所在地,风景异常优美。
后来,吴越国降宋之后,市井乡野的说书艺人就在雷峰塔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一步步地衍化出了一个传奇的故事。
据说,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有一年在西湖的断桥边卖汤圆,当时还是幼年的许仙买了一粒汤圆,吞下后三天三夜不想吃东西,不得已只好跑去找吕洞宾。
吕洞宾把年幼的许仙抱上断桥,抓住他的双脚倒拎起来,小汤圆就滚下西湖去了。正巧被在断桥的下边修炼的一条白蛇接在嘴里。原来白蛇吞的是吕洞宾的仙丸,于是增添了500年修功,就此也与许仙结下了缘。白蛇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白素贞。
白素贞悄悄地降落到西湖苏堤。她顺着苏堤走去。走到映波桥边,看见有个老叫花子,手里拎着一条小青蛇。白素贞觉得可怜,就从老叫花子的手里买下了青蛇。后来,青蛇为了感激白素贞的救命之恩,就和白素贞在西湖住了下来,给自己取名叫小青。
这年的清明时分,白素贞和小青正在西湖边上欣赏春光,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两人被淋得无处藏身。正发愁,觉得头顶多了一把伞,转身一看,只见一位温文尔雅、白净秀气的年轻书生撑着伞在为她们遮雨。
白素贞和这个书生四目相交,心中欢喜,彼此产生了爱慕之情。白素贞得知书生就是当年那个有缘人,没过多久,两人便结为夫妻,并在镇江开了一间“保和堂”药店,小日子过得幸福美满。
由于保和堂治好了很多很多疑难病症,而且给穷人看病配药还分文不收,所以药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远近来找白素贞治病的人越来越多。
那时,在西天有一只乌龟,每天都躲在如来佛莲座底下听经。乘如来佛讲经歇下来那一会儿,便偷了他的3样宝贝,金钵、袈裟和青龙禅杖,变成一个和尚并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叫法海,跑到凡间来了。
一天,法海和尚来到了镇江金山寺,暗地里使个妖法,害死了当家老和尚,自己做起方丈来了。他嫌金山寺香火不旺盛,便在镇江城里散布瘟疫,想叫人们到寺里来烧香许愿。
但是,保和堂施的“辟瘟丹”、“驱疫散”很灵验,瘟疫传不开来。法海和尚气得要命,就扮成化缘的头陀,寻到保和堂药店来。
法海和尚走到保和堂药店门前,邻近一打听,知道保和堂的灵丹妙药都是白娘子开的方。他再仔细往里张望,看那身穿着的白娘子,原来这不是凡人,而是白蛇变的。
正巧这时白素贞上楼。于是,法海敲起木鱼,大模大样地进店里来,朝许仙合起手掌,说:“施主,你店里的生意好兴隆呀,给我化个缘吧。七月十五金山寺要做盂兰盆会,请你结个善缘,到时候来烧炷香,求菩萨保佑你多福多寿,四季平安。”
许仙听他讲得好,就给他一串铜钱,在化缘簿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法海和尚走出门口。
转眼七月十五就到了。许仙独自一人来到金山寺,他刚刚跨进山门,就被法海和尚一把拉到禅房里,强求许仙拜他为师,离开白娘子。
许仙心想,娘子对我的情义比海还深,如今有了身孕,我怎能丢下她出家做和尚呢!这样一想,他无论如何也不肯出家。法海和尚见许仙不答应,就把他关了起来。
在保和堂里,白素贞正焦急地等待许仙回来,久久不见音讯,她心急如焚。后来终于打听到原来许仙被金山寺的法海和尚给留住了,白素贞赶紧带着小青来到金山寺,苦苦哀求,请法海放回许仙。
法海见了白素贞,冷笑道:“大胆妖蛇,我劝你还是快点离开人间,否则别怪我不客气!”白素贞见法海拒不放人,无奈,只得拔下头上的金钗,迎风一摇,掀起滔滔大浪,向金山寺直逼过去。
法海眼见水漫金山寺,连忙脱下袈裟,变成一道长堤,拦在寺外。大水涨一尺,长堤就高一尺,大水涨一丈,长堤就高一丈。
白素贞有孕在身,实在斗不过法海,后来,法海使出欺诈的手法,将白素贞收进金钵,并在南屏净慈寺前的雷峰顶上造了一座雷峰塔,将金钵砌进塔中,把白蛇镇压在塔下,自己便在净慈寺里住下来看守。
《白蛇传》的故事早期因为以口头相传为主,因此派生出不同的版本与细节。有的版本有白蛇产子的情节,还有版本有后来白蛇之子得中状元,祭塔救母的皆大欢喜的结局。但这个故事的基本要素,一般认为在南宋就已经具备了。
其实,《白蛇传》最早成型故事记载于明代冯梦龙的《警世通言》第二十八卷《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清代初年剧作家黄图珌的《雷峰塔》,是最早整理创作的戏曲,他只写到白蛇被镇压在雷峰塔下,并没有产子祭塔就清乾隆年间的1771年,戏曲家方成培改编了三十四出的《雷峰塔传奇》,共分4卷,第一卷从《初山》、《收青》到《舟遇》、《订盟》,第二卷是《端阳》、《求草》,第三卷有《谒禅》、《水门》,第四卷从《断桥》到《祭塔》收尾。
除了删除《描真》等无关紧要的戏份,方成培还将《药赋》中介绍145种中药的剧情删去,又新增了《夜话》、《端阳》、《求草》、《断桥》等戏,丰富了剧情,大为该戏增色。
清代中期以后,《白蛇传》成为常演的戏剧,当时演出《白蛇传》是京剧、昆曲杂糅的,但也有以昆曲为主,同时可以看出,《白蛇传》中祭塔的情节产生的时代较晚。
白蛇传说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民间文艺的宝库。它故事离奇,人物生动丰满,其中的白娘子是我国艺术长廊中一个重要的典型形象。白蛇传说所反映的南宋以来不同时期的主要社会思想、信仰与价值观及民族深层心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对于白蛇传说的发生地杭州而言,白蛇与断桥、雷峰塔及西湖等自然和文化景观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使杭州和西湖都具有了更为丰厚的文化内涵。每逢端午佳节,镇江有游览金山的习俗,参观白龙洞、法海洞,青年男女跪拜白娘娘,誓表永远恩爱。
后世的《白蛇传》故事,更体现了人们爱憎分明、善良质朴的美丑观,而人们也以此为原则,进行白蛇传故事的创作。从白蛇传故事中可以看到它的变异性,也可以从白蛇传故事中看到人们善良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