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11700000008

第8章 儿童启蒙经典《三字经》

南宋时期的1223年8月17日,这一天,庆元府鄞县的吏部郎中王撝喜得一对龙凤胎。他将一双儿女以麒麟和凤凰命名,分别取名为王应麟和王应凤。王应麟天性聪敏,最讨父亲的欢心。他9岁就能通读六经,19岁就中了进士,成了家族的骄傲。王应麟对“程朱理学”很感兴趣,在为官的同时也没有放松勤读经史。王应麟似乎和麒麟一样,生来就是一身正气。在他担任衢州西安县主簿的官职时,因为年龄小而被一些人看轻,所以在纳赋税时故意延迟,想给这个年纪轻轻的小主簿一个下马威。

结果,王应麟毫不马虎地将所有故意拖延赋税的人都上报给了郡守,要求将他们绳之以法。当地县民从此知道这个脾气倔强的小官吏不好欺负,从此就再不敢故意捣乱,对他十分畏服。

王应麟后来步步晋升,但这股正直的勇气一直未减。由于他不喜欢像别人那样圆滑处世,无意中得罪了不少人,后来,因为不想包庇污吏而遭到报复,曾经几度被罢官。

宦海沉浮,让王应麟颇感力不从心,但自小以理学自律的他并没有一走了之,而是咬牙为了国家大计在官场上苦苦支撑。

南宋之后,王应麟到远方隐居起来,不愿复出。虽然自身安然无恙,但山河破灭使王应麟痛心,他写文章时甚至只写甲子不写年号,用以怀念南宋。

在默默无闻的隐居时光里,闲逸的生活慢慢冲淡了王应麟心头的惆怅,但他胸中始终有一股郁结之气,硬硬的哽得他喉头难受,让他在无数个夜晚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到底是在惦记什么呢?王应麟自己也搞不清楚。等他将近古稀之年,自觉时日无多的时候才猛然醒悟,自己实在是不甘心啊!

回想一生,从昔日的毛头小子再到踌躇满志的年轻县官,甚至再到后来的礼部尚书,自己哪一刻不是想着能以学识改变天下黎民的命运,让国家昌盛呢?

彼时虽有小人为伍,却也有君子在侧,总有一份希望值得去拼搏。可惜后来江山破灭,故国不在,自己的一腔壮志也彻底无处抒发了。王应麟有些后悔,又有些愤懑。眼看自己的年岁渐渐增大,想着再出去闯荡一番是不可能了,不免唏嘘长叹。王应麟看见了在宅院里嬉闹的孙子孙女,心想,既然“平天下”的志愿已然无望,但至少要把自己的一生所学所想简要地整理出来,留下些东西给自己的后人。如果子孙中能有人从中获益,一生不改君子豪气,它日在黄泉下,自己也就能瞑目了。

王应麟收起了几案摊开的本本著作,准备下笔。写什么呢?他抬手挠挠头,不小心把墨水甩到了脸上。他的一个孙女看见爷爷满脸墨汁,捂着肚子笑翻了天。

孙女银铃般的笑声,使王应麟回忆起了幼时伙伴们唱歌谣的情景,那时候,自己和妹妹也是这么爱玩爱闹,唱着歌诀跑来跑去。这时,他的脑海灵光突现:对,就把这些写成三字歌诀吧!

王应麟毕竟是通古博今的大儒,博学多才,对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都有非常深入的研究。举重若轻的大家手笔写出的这部“三字歌诀”,当然是非同凡响的。

后来,这本融会了我国文化精粹的“三字歌诀”,就成了后人所说的蒙学传世经典《三字经》。

《三字经》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历史知识、天文地理、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时人觉得该书内容很好,纷纷翻印,因此广为流传,历久不衰。

比如“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和“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是说明季节和方位的;“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俱”,是说人具有七情六欲等情绪体验和心理意识;“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概括说明了动物的种类和特征,不用多解释,幼儿一看就能明白其中的内容。这些贴近幼儿生活的知识,对幼儿的熏陶是显而易见的。

《三字经》三字一句,两字一韵,不禁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它像一首诗一样,背诵起来如同唱儿歌,用来教育子女琅琅上口十分有趣,又能启迪心智。

《三字经》短小的篇幅,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

比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是说每个人出生的时候,天性都是善良的,但长大了以后,受环境的影响,习性就会不一样。这句话说对儿童的教育非常重要,后天教育得好,方法正确,就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反之,就会有不好的结果。

再如“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就是著名的“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的故事。一迁,是因孟家附近是坟场,孟子就学人做丧事;二迁,是因邻居是肉商,他就学人卖肉;三迁,迁到了学校附近,孟子上学了,那里人文环境良好,孟母很满意,认为这才是能够教育好孩子的地方。

有一日,孟子逃学回来,孟母一气之下把已织到一半的布剪断,说:“你现在这样,就和我剪断这匹布一样,前功尽弃。”孟子听从了母亲的教诲,从此以后,发奋读书,终于成为一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与孔子合称“孔孟”。

《三字经》中,类似这样有趣又有意义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可以说每12个字就是一个故事,虽然字数不多,但其中都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和无穷的哲理,是一本值得所有孩子一读再读的好书,也是可以相伴孩子们左右的良师益友。

从明代开始,《三字经》不仅在国内流传,更踏上异国他乡,是国际影响最大的蒙学读物。

世界上最早的《三字经》翻译本是拉丁文,这个首功当属意大利人利玛窦的老师罗明坚。利玛窦是位首开中意文化交流之先河的使者,但是他的老师罗明坚却鲜为人知。当年就是这位罗明坚带着利玛窦来到我国,并指点他学习我国文化。

罗明坚是历史上第一位研究汉学的欧洲人,早在1579年,他就来到澳门学习中文,他首先接触的就是《三字经》。

这本讲述道德培养和学习精神及涵括文史的“小书”让他很快就进入传统儒家文化的领地,他深感这本《三字经》的文化价值和对西方文化界的启发作用,于是他从1581年就开始着手翻译,并将译文寄回意大利,他在附信中还写道“时间仓促,拉丁文译文也很不通顺”。虽然此书当时没发表,但历史仍清晰记录下他的这份不凡辛劳和开创之功。

正是这位自称是“我们已被视为中国人”的意大利学者,更将《四书》、《大学》翻译为拉丁语,成为当时欧洲贵族学习东方文化的珍贵资料。

王应麟当然没想到,自己这本启蒙书,在200多年后,竟由一位素不相识的意大利人翻译为“番文”,漂洋过海,来到“番邦”,还成为这些洋人认识“中国文化”的入门必备书。

在意大利人一字一句地朗读《三字经》的那会儿,俄罗斯人也开始与这本小书不期而遇,他们意想不到的是,这本小书竟在日后的俄罗斯历史上产生了不可低估的文化作用,并成为大诗人普希金钟爱的“中国读物”。

1727年,沙俄政府派遣一批人士到我国学习儒家文化,来到这片神奇的东方土地后,他们首先要研读的就是这本薄不起眼的《三字经》。这本字仅一千、涵括万物的神奇小书,令本来有点傲慢的欧洲人渐生好奇,而其中默不知名的一位学生罗索兴更埋头将它翻译为俄文,后竟入选培训教材,成为当时文化界的流行读物。

1779年,彼得堡帝俄科学院又公开出版了列昂节夫翻译的《三字经及名贤集合刊本》,因其内容与当时女皇叶卡捷林娜二世推行的讲求秩序的“开明专制”等政治策略不谋而合,政府遂正式“推荐给俄国公众”使其走向民间。

不过,真正令《三字经》深入俄国民心的是“俄国汉学之父”俾丘林。他曾在北京生活14年,深谙经史,更明晓《三字经》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影响,他在1829年推出《汉俄对照三字经》。此书甫一推出,果然立即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俄国教育界在当时也正好在讨论儿童教育问题,《三字经》中“孟母三迁”等典型例子,让这些满口高雅法语的贵族们惊讶于早在2000年前这个毗邻大国的一位母亲早就探索出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于是,《三字经》成为“俄国人阅读中文翻译本的指南”,并成为当时社会流行读物。

此外,其他众多不同国家如英国、美国、法国的汉学权威在介绍我国传统经典时,大多都将《三字经》与《论语》、《孟子》等儒家圣人经典并列推介。他们这种出自非功利色彩的选择,正好道出《三字经》不可小觑的文化意义。所有这些,都折射出《三字经》所蕴含的令人无法绕开或轻视的文化分量。

经过数百年的流传,《三字经》从乡间走向宫廷内外、走向世界各地,其间的曲折历史和历代学者的心血与贡献可谓纸书难尽。

总之,《三字经》作为儿童启蒙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缩影,其内容涵盖量非常丰富、全面。《三字经》能让世界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它对世界文化的贡献可谓垂裕千秋,造福后代。

同类推荐
  • 万事不求人手册(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万事不求人手册(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以下几方面告诉大家一些日常生活琐事的处理注意事项:居家建造、理财购物、机械购用、安保防护、权益保护、法律咨询、家庭医疗、喜庆辞令、实用文书等。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诗经)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诗经)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业精于勤(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业精于勤(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世界文化百科

    世界文化百科

    各民族的古老文化中都有解释自身起源的故事,并且无一例外地将人类的起源归功于神的创造。在欧洲和中东,人们对《圣经》里关于上帝“创世”,并创造人类祖先亚当和夏娃的神话深信不疑。
  • 俞源:神奇的太极星象村

    俞源:神奇的太极星象村

    俞源古村落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俞源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奇异的布局,罕见的古建筑群和精致的木雕、砖雕,以及一个个不解之谜吸引着国内外众多游客。俞源古村落凭借其独特的建筑风貌、重要的历史价值、深厚的文化积淀、浓郁的古韵氛围必将逐渐成为我国旅游业中独具魅力的新市场。本书从神奇的太极星象村入手挖掘其古村落特有的魅力。
热门推荐
  • 云战绝恋

    云战绝恋

    南京魏家三兄弟,老大魏国华轰炸机飞行员,老二魏毓华军统局特工,老三魏中华报考航校被拒绝,阴错阳差成为神秘的八路军气象兵,不料,自己的女上司竟然是仇家的女儿苏抗!她原是大哥的未婚妻,二哥暗恋的女神,魏父命丧苏父枪下,两人劳燕分飞。意外邂逅旧爱复燃,相约抗战胜利结婚。魏中华在与苏抗冲突不断的岁月里,倚天作剑叱风云,潜入敌后建秘密气象站侦察气象、抢夺气象器材和气象资料,以气象武器打击侵略者,迎来抗战胜利。魏中华对苏抗冰释前嫌,认她为嫂,盼大哥到延安迎娶她,等来的却是国军轰炸机投下的炸弹,炸断了两人的姻缘。魏中华替兄赎罪,欲娶苏抗为妻。爱慕他的女气象兵甘草黯然神伤。婚礼那天,魏国华驾机起义来到延安……
  • 万历流民

    万历流民

    因为捡肥皂,而穿越到万历当了流民。为了生存,他不得不开始了自己的冒险之旅。
  • 斗妖逍遥游

    斗妖逍遥游

    楚游天看着四个女子,凉爽的海风吹来,她们的头发随风飞起,粉色、紫色、淡绿色和淡蓝色的纱裙随风飘动,显得更是美丽迷人。他又望着四周茫茫大海,心中想自己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竟然能和四个貌若天仙的女子一起泛舟在大海上,普天之下,又有哪个男子能像他一样,若是没有妖界侵犯人界,他该有多逍遥快活。
  • 四大鬼门

    四大鬼门

    举头三尺有神明,千里神州鬼弄影。人们向来供奉神明,扫鬼出门。可有些人不同,他们逆天行事,供奉“招鬼冥器”,自成一派,称为“鬼门”。鬼门又分如沙,流油,烈纸,埋银四大鬼门。自古以来,门下众人称为“鬼使”,他们与鬼合作,各取所需。但鬼门门人发着死人财,多有死于非命,因此,“招鬼冥器”就是一把双刃剑,稍有不慎,就会死得不明不白,一命呜呼哀哉。少年程昊峰被鬼“弄了一下影”之后,稀里糊涂的当上“鬼使”。但他这个“鬼使”当得比较窝囊,没多久就翘辫子了。
  • 那些仙缘

    那些仙缘

    一个姥姥不亲舅舅不爱、还整天想要娶媳妇的矮穷挫能干点什么?“啥?你说什么都能干!”
  • 十里牡丹

    十里牡丹

    她,战舞,战仙家族最后一个妖(战仙名曰:战仙战仙,战胜仙),聚集天下妖力为一身化作眉心一点朱砂,妖力却被她母亲将她生下时的胎盘所封。他,苏木枫,苏家最不起眼的庶子,以一张假面贴于脸上,苟活至今。胎盘断,妖力回天地崩,裂缝出牡丹谢,还牡丹她仰天狂笑:“我战仙一族一世繁华,岂是你一小小庶子想灭就能灭的?”她淡淡一笑,倾国倾城,原来,你就是苏木枫,那个对我万般好的人。三生石旁,奈何桥边,谁的牡丹,为我盛开?
  • 绝世倾狂宿命之女

    绝世倾狂宿命之女

    是宿命让我来颠覆这个世界,唯我独尊是我的追求。上天赋予了我的能力,我便用它改变我的人生。你强我比你更强,你弱我比你更会装弱。我的心,正在走向强者的路上。我的实力不需要你来质疑。是我的,我将永远守护。恨我的,弃我的都来吧!
  • 逆天小丹妃:帝尊做鼎炉

    逆天小丹妃:帝尊做鼎炉

    神秘鼎炉,牵连两界恩仇。一朝穿越,情定紫灵大陆。她本是平凡学生,却穿越成可怜之女,被皇子退婚,被夫人暗害。他本是帝尊无敌,却被人暗害,附体鼎炉,流落地球,飘荡百年。于是,她与他相依为命,患难与共,崛起紫灵大陆,成就万世帝业。只是,这一世,他甘愿做她鼎炉。“只要能被你抚摸,别说做鼎炉,做夜壶都行。”帝尊贱贱的笑着说。
  • 混沌七星塔

    混沌七星塔

    众神之墓守墓者韩家弟子韩炎,为寻找解决家族灭绝问题的办法,走入韩家禁地,遇到了世界上仅存的唯一一个神——孙悟空,一个可以穿越无数时空的神,得到了一个宝物——混沌七星塔,来到了流云大陆。混沌七星塔,起作用便是抽奖,一层一个种类,功法,宠物,坐骑,丹药,宝物,材料,奴仆。
  • 落宇纪元

    落宇纪元

    相信我,这并不只是一个游戏。它会影响你,影响到这个世界。快点认真起来吧,这是你自出生便拥有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