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11400000013

第13章 对力的认识与运用

古代力学

力学知识源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劳动。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力学知识,取得了丰硕成果。

古代力学所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力学法则,对物体的动静状态及重心和平衡有着深刻的认识,还在简单机械运用方面涌现了许多关于斜面、杠杆、滑轮的发明创造,又在固体物理学方面发现了弹性定律和研究了晶体。

这些科技成果,拓宽了物理学研究领域,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力是物理学中很重要、很基本的概念,它的形成在物理学史上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后来物理学家才对它作出准确的定义。

我国古人通过对力的研究,掌握了基本的力学法则,还认识到浮力原理、水的表面张力、虹吸现象及大气压力等,并留下了丰富的史料。

曹冲是曹操的儿子,自小生性聪慧,五六岁的时候,智力就和成人相仿,深受曹操喜爱。

有一次,东吴的孙权送给曹操一头大象,曹操带领文武百官和小儿子曹冲,一同去看。曹操的人都没有见过大象。这大象又高又大,光说腿就有大殿的柱子那么粗,人走近比一比,还够不到它的肚子。

曹操对大家说:“这头大象真是大,可是到底有多重呢?你们哪个有办法称它一称?”这么大个家伙,可怎么称呢?大臣们纷纷议论开了。大臣们想了许多办法,一个个都行不通,真叫人为难了。这时,从人群里走出一个小孩,对曹操说:“父亲,儿有一法,可以称大象。”曹操一看,正是他最疼爱的儿子曹冲,就笑着说:“你小小年纪,有什么法子?”曹冲把办法说了。曹操一听连连叫好,吩咐左右立刻准备称象,然后对大臣们说:“走,咱们到河边看称象去!”众大臣跟随曹操来到河边。河里停着一艘大船,曹冲叫人把象牵到船上等船身稳定了,在船舷上齐水面的地方,刻了一条痕迹。

再叫人把象牵到岸上来,把大大小小的石头,一块一块地往船上装,船身就一点儿一点儿往下沉。等船身沉到刚才刻的那条痕迹和水面一样齐了,曹冲就叫人停止装石头。

大臣们睁大了眼睛,起先还摸不清是怎么回事,看到这里不由得连声称赞:“好办法!好办法!”现在谁都明白,只要把船里的石头都称一下,把重量加起来,就知道象有多重了。

曹操自然更加高兴了。他眯起眼睛看着儿子,又得意洋洋地望望大臣们,好像心里在说:你们还不如我的这个小儿子聪明呢!

曹冲称象的方法,正是浮力原理的具体运用。其实在浩瀚的我国史籍中记述了各种各样的力,其中不乏有趣的故事,古人对力的认识是值得称道的。

在甲骨文中,“力”字像一把尖状起土农具耒。用耒翻土,需要体力。这大概是当初造字的本意。

《墨经·经上》最早对力作出有物理意义的定义:力是指有形体的状态改变;如果保持某种状态就无需用力了。

墨家定义力,虽然没有明确把它和加速度联系在一起,但是他们从状态改变中寻找力的原因,实际上包含了加速度概念,它的意义是极其深刻的。

战国初期成书的《考工记·辀人》最早记述了惯性现象。它描述赶马车的经验:在驾驭马车过程中,即使马不再用力拉车了,车还能继续住前行一小段路。

对重力现象最早作出描写的是《墨经·经下》。它指出,当物体不受到任何人为作用时,它做垂直下落运动。这正是重力对物体作用的结果。

在力学中有一条法则:一个系统的内力没有作用效果。饶有趣味的是,我国古人发现和这有关的现象惊人地早。

《韩非子·观行篇》中最早提出了力不能自举的思想:“有乌获之劲,而不得人肋,不能自举。”据说是秦武王宠爱的大力士,能举千钧之重。但他却不能把自己举离地面。

东汉时期王充也说,一个身能负千钧重载,手能折断牛角,拉直铁钩的大力士,却不能把自己举离地面。然而,这正是真理所在。

力气再大的人,也不能违背上述那条力学法则。因为当自身成为一个系统时,他对自己的作用力属于内力。系统本身的内力对本系统的作用效果等于零。

在我国关于浮力原理的最早记述见于《墨经·经下》,大意说:形体大的物体,在水中沉下的部分很浅,这是平衡的缘故。这一物体浸入水中的部分,即使浸入很浅,也是和这一物体平衡的。表明墨家已懂得这种关系。他们是阿基米德之前约200年表达这一原理的。

浮力原理在我国古代得到广泛应用,史书上也留下了许多生动的故事。据记载,战国时燕国国君燕昭王有一头大猪,他命人用杆秤称它的重量。结果,折断10把杆秤,猪的重量还没有称出来。他又命水官用浮舟量,才知道了猪的重量。

除了用舟称物之外,用舟起重是我国人的发明。这方面的例子也有很多。对于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古人也有认识。表面张力是发生在液体表面的各部分互相作用的力,它是液体所具有的性质之一。表面薄膜、肥皂泡、球形液滴等都是由于表面张力而形成的。据记载,明熹宗朱由校玩过肥皂泡,当时人称它“水圈戏”。方以智说:“浓碱水入松香末,蘸小蔑圈挥之,大小成球飞去。”水的表面张力虽然不算大,但是如果把像绣花针那样的比较轻的物体小心地投放水面,针也能由于水的表面张力而不下沉。我国古代的妇女们就利用这种现象于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进行“丢针”的娱乐活动。

明代学者刘侗的《帝京景物略·春场》中在记述“丢针”时写道,由于“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这些话表明当时的人们已经提出了表面张力的物理效应的问题。

古人对大气压力也有认识。虹吸管一类的虹吸现象,就是由于大气压力而产生的。虹吸管,在古代叫“注子”、“偏提”、“渴乌”或“过山龙”。

东汉末年出现了灌溉用的渴乌。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用一根去节弯曲的长竹管饮酒,也是应用了虹吸的物理现象。宋代曾公亮在《武经总要》中也有用竹筒制作虹吸管把被峻山阻隔的泉水引下山的记载。在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我国古代还应用了唧筒。宋代苏轼的《东坡志林》中,曾经记载四川盐井中用唧筒来把盐水吸到地面。

正是由于广泛使用了虹吸管和唧筒一类器具,有关它们吸水的道理也就引起了古代人的探讨。比如南北朝时期成书的《关尹子·九药篇》中说:有两个小孔的瓶子能倒出水,闭住一个小孔就倒不出水。

这个现象完全是真实的。因为两个小孔一个出水,一个可以同时进空气,如果闭住一个小孔,另一个小孔外面的空气压力就会比瓶里水的压力大,水就出不来了。

唐代医学家王冰曾经用增加一个小口的空瓶灌不进水的事例,说明是因为瓶里气体出不来的缘故,这也是符合实际的。

宋末元初道教学者俞琰在《席上腐谈》卷上中又补充了前人的发现。他说在空瓶里烧纸,立即盖在人腹上,就能吸住。

这就是现在大家熟知的拔火罐,由于纸火把瓶里的一部分空气赶出瓶外,火熄灭后瓶里就形成负压,也就是说造成一定的真空,瓶外的空气压力就把瓶紧紧地压在人腹上。如果把这种造成一定真空的瓶放进水里,水就立即涌入瓶里。

明代学者庄元臣在《叔苴子·内篇》又补充了一个例子,他说把空葫芦口朝下压入水中,就会发现水并没有进入葫芦里,这是因为葫芦里有空气的缘故。

同类推荐
  • 我是西门庆

    我是西门庆

    一个都市少年,意外穿越成西门庆,开始了北宋风流暧昧生活,潘金莲、李瓶、蔡倩等一个个风华绝代的美女先后走进他的生活,武大郎、武松也来凑热闹,这下麻烦可来了,是选择做个风流快活的纨绔子弟,还是做个-----
  • 大会馆

    大会馆

    笔名漆雕醒,小说作家,曾从医,成都市作家协会会员,第六届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发表中短篇小说三百多万字,出版长篇小说《四面边声之黄金坟场》、《解毒师》。工作QQ:664361437
  • 日暮歌

    日暮歌

    没落公子许夕照在走投无路之下混入皇宫假扮太监,历经一系列机缘巧合,竟成了崇祯皇帝的贴身侍从。从心思摇摆不定几次想要逃离皇宫,到决定对崇祯不离不弃誓死相随,许夕照始终立于崇祯身侧几步之遥,见证着这个内忧外患,战乱不绝的时代,见证着十几年间起起落落,风风雨雨的明末历史,陪伴着这位有喜有悲、有笑有怒,或与历史评价不尽相同,却无比真实的崇祯皇帝,走完了大明王朝最后的一段岁月。
  • 三国一骑绝尘

    三国一骑绝尘

    为了在最为混乱的东汉末年存活下来,阴谋、阳谋、兄弟、反目,一步步的成长起来。江山么?我根本不稀罕,那迟早是我儿子的。江山,美人,我骁骑桓全都收下了!待天下大定,我必携美而去,一骑绝尘!每天保底两更,能不能爆更就看兄弟们的了。
  • 绿林老大

    绿林老大

    这个威风凛凛的大汉一见了王重翻身便拜,口中叫道:“哥哥,请收我上山。”……
热门推荐
  • 威不足道

    威不足道

    他,是顶级世界维和警察,戎马一生想剔除邪教徒,但却战死沙场,没能实现最终理想,甚至尸体都找不见;他,不过是个“垃圾”,他不肯修行,不过是不想伤人,反被骂做“废物”。他好心救下个小女孩子,却被打的骨头破烂,惨不忍睹。怎么了?不是说好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么?怎么了?!天理呢?且看传奇的、崎岖的陆丰穿越异世雄起之途,看着他身处奇异世界,如何的一顿一步地踏出新的梦想之路,验证真理的存在,感悟不一样的人生,走向传奇的巅峰!尽管受尽苦难和折磨,追梦的心终究不会被染色。欢迎您垂眼一瞄本作品,感谢您的支持!
  • 穿越之极品兄弟

    穿越之极品兄弟

    好吃懒做的秦明跟他的好兄弟杨傲,通过一次意外成功穿越到了异世界“九州”大陆。这是脑中想起“双修系统成功找到宿主”。以后秦明将会是什么样的生活,怎么带着好兄弟杨傲叱咤“九州”。
  • 梦魇与离殇

    梦魇与离殇

    灵魂的残缺,宿命的追逐!孤儿?军人?杀手?学生?魁首?门主?谜一般的男Ren,无尽的黑暗深渊中竭力保持着内心一丝曙光......梦魇,离殇,迷茫,挣扎,恐惧,沉沦,悲伤,绝望,傍徨,既世间黑暗邪恶诸于我身又何妨?无愧!无惧!无悔!何为命运?我命即便不由我,也休想让我之心屈服。—叶冷。病态的思想,邪奕的性格,万般是非全凭本心!战梦魇,断离殇!斩彷徨!邪临天下,我心飞扬!诉衷肠,何故皆遍体鳞伤?惜时光,何故皆郁郁悲凉?生命赋予的种种!何故寒风萧瑟只留凄凉?何故世间处处彷徨?
  • 汉末无贼

    汉末无贼

    山贼水贼马贼,羌贼越贼夷贼;黄巾贼白波贼,黑山贼泰山贼;董贼袁贼曹贼,碧眼贼大耳贼;民贼奸贼国贼;谁特么在说谁是贼?天下熙攘,皆为利往。英雄枭雄笑谈中,魑魅魍魉皆凡人。今人穿越回汉末,当起秋风扫犁庭。
  • 倾城小仙么么哒

    倾城小仙么么哒

    呃······只是想去外面玩玩,怎么莫名其妙地撞上了个妖孽?好吧,她千语认了!只是想去买根棉花糖,怎么突然被某个世子拎回府中?她千语再次认了!只是想去一个酒楼(其实是青楼)炫耀颜值,却被人抓去当皇宫的妃子,还是叛军安排在皇上身边的卧底?认了认了认了!她千语都认了!
  • 罪之妖孽

    罪之妖孽

    人、魔、妖三界,只为一个半人半妖又能驾驭魔力的少年开始动荡,这等妖孽的存在,又岂是三界可以容忍之物,为了生存,他不知躲过了多少死神的锁链,为了那种族的鸿沟,伊人近在眼前,却得不到祝福,不!我不要!我要踏着那些想杀了我的人的尸体,我要踏过鸿沟!我要站在最高的地方,让尔等膜拜,我就是我,我就是这个世界的主导者!!1
  • 失宠王妃狠嚣张

    失宠王妃狠嚣张

    她,神秘组织杀手,一朝穿越成为冥王朝的三王妃,新婚当日,新郎将她拒之门外,冷情的她,掩嘴一笑,转身华丽的离开,既然他不情愿娶,她也不稀罕嫁。他,冥王朝当朝三王爷,心中所爱却非她,暴戾嗜血的他,想方设法的折磨着她,不想她的一颦一笑却已深刻的刻画在自己脑海里。那被仇恨蒙蔽的爱,直到失去了方想珍惜,他是否能够找寻到她?重新拾回两人之间的爱?当嗜血的他对上冷情的她,两人之间的痴恋又该何去何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春宫错

    春宫错

    “师父,这招叫什么?”“唇枪舌剑。”“师父,那……那这个呢?”“双龙戏珠。”“唔……这又是什么?”“啊!直捣黄龙!”……
  • 愚谷集

    愚谷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绯瞳恋

    绯瞳恋

    她——九天玄女,他...他...他们都义无反顾的爱上了她……她决定一个一个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