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兵制
府兵制的破坏
唐初,府兵番上,戍边大抵能按时轮换,勋赏也较聿厚,有些富人将当兵作为猎取功名利禄的途径之一。从高宗、武后起,由于同突厥、吐蕃、奚、契丹的频繁战争,始有久戍之卒,以致“壮龄应募,华首未归”,勋赏不行,地位下降。应授的勋田也少授或不授,当兵无利而有害,因此富人千方百计逃避兵役,只有穷困者被迫服役。番上制度也遭到破坏。宿卫府兵被卫佐当作奴仆,替其姻戚家干活。百姓耻作“侍官”,为避其役自残手足者常有;边将为侵吞财物,把府兵残酷地折磨致死。
随着土地兼并的发展,均田制日趋破坏。府兵之家因不免杂徭,贫弱不堪,大批逃亡,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府兵制难以继续实行。于是,唐王朝被迫采取了一些措施以资弥补。如先天二年(713)诏令将过去21岁入军、61岁退役,改为25岁以上入军,50岁放归。若频繁被征召,则10年可解除兵役。开元五年(717)诏令碛西诸镇,服役以四年为限,并适当减免其家杂税,其他边军依旧以三、二年为限。愿意留在当地者,赐给一些财物。开元十二年遣使巡视,将边兵中年老病弱者,给粮放还。又一再发布诏令,禁止买卖口分、永业田,抑制土地兼并,检括逃户,但均无济于事。
募兵制的代兴
1.弓广骑
为解决宿卫缺兵,开元十年(722),宰相张说奏请募士。翌年,取京兆、蒲、同、岐、华府兵及白丁,加上潞州长从兵,共有12万人,号“长从宿卫”,每年二番。命尚书左丞萧嵩与州吏共同挑选,州县不得任意驱使。开元十二年更名“弓广骑”。又诏诸州府若缺马,由官府和兵士共同补购,负担不起的,则给牧监中的马。开元十三年,扩骑分隶十二卫,每卫万人,分六番值宿。均选募下户白丁、宗子、品子中体格健壮、身高五尺七寸以上者,不足则取八等户五尺以上者,免其征镇、赋役。其户籍由兵部、州、县和卫分掌。
当时,京兆弓广骑有6.6万人,华州6000人,同州9000人、蒲州1.23万人,绛州3600人,晋州1500人,岐州6000人,河南府3000人,陕、虢、汝、郑、怀、汴六州各600人,内弩手6000人。其编制是:十人为火,五火为团,均置首长。又择材勇双全者为番头。弓广骑必须熟于弩射。凡是伏远弩自能施张,纵矢三百步,四发二中;或擘张弩二百三十步,四发二中;或角弓弩二百步,四发三中;或单弓弩百六十步,四发二中,均算及第。
开元十六年二月,改弓广骑为左右羽林军飞骑。白天宝年间以后,扩骑之法又稍破坏,至天宝八载(749),诸折冲府已无兵可交,宰相李林甫奏请诸军均召募。由于六军宿卫募自市井,缺乏军事训练,当安禄山叛乱之时,两军稍一接战即溃不成军,一败涂地。弓广骑的产生实际已由征兵制转入募兵制,已具有雇佣兵性质。
2.长征健儿
在宿卫府兵被募兵取代的同时,边军也逐渐实行召募。开元十六年唐王朝规定:长征兵分五番,每年遣一番回家休假。开元二十二年,又把长征健儿中的老弱病残者放还故里。开元二十五年,诏令诸道节度使从征戍者及客户中召募愿作长征健儿的人,除一般待遇外,长年免赋;其家口若愿往,则给田宅。因长征健儿的家用粮和春冬衣由官府供应,故又称官健,官健已具有职业兵的性质。
3.团结兵
团结兵又称团练,为地方军。其兵员从当地丁户殷实、身材强壮者中挑选。享有蠲免征赋的优待。春夏归农,秋冬集中训练,每日供给口粮、酱菜。允许在家练弓习矢,每年差使按期考核。如有战事,则应召出征。
武则天时,团结兵已在一些缘边诸州组建。万岁通天元年(696)九月,令“山东近边诸州置武骑团兵”。圣历元年(698)腊月,“河南、河北置武骑团”,每150户出兵15人,马1匹。唐玄宗时,团结兵进一步扩充。先天二年(713),敕河北诸州加团练兵马,由本州刺史掌管。开元八年(720),唐玄宗以使人不忘争战为由,遣使于两京及诸州组成10万团结兵。其兵务求骠勇骁悍,蕃、汉兼收,蠲免番役差科,专门围伍教练,学习的内容有攻取进退之法,以及封建礼教思想等。
团结兵在各处均有设置,仅名称有所差异:关内有团结兵,蜀中的黎、雅、邛、翼、茂五州有镇防团结兵。剑南节度使统团结营,该营在成都府城内,有兵1.4万人,马1800匹。上元元年(760)九月,改荆州为江陵府作为南都,置永平军团练兵,称万人军。
随着团结兵在全国各地被广泛组建,唐王朝专设团练使以掌管之。至德(756—758)之后,始有团练使之名。乾元元年(758)置团练守捉使、都团练守捉使,大的领十几个州,小的仅领二、三州。安史之乱后,诸州均置团练使,其下设副使、判官、推官、巡官、衙推各一个,团练使以安民为上考,惩奸为中考,得情为下考。唐代宗时,宰相元载让刺史皆兼团练守捉使。杨绾秉政后,又“罢团练守捉使,惟澧、朗、峡、兴、凤如故”。唐德宗建中以后,行营亦置都团练使,团练使兼治州刺史。在防御突厥、吐蕃和契丹等内扰,平定藩镇叛乱及镇压农民反抗的斗争中,团结兵都是协助正规军作战的重要力量。如开元十五年十二月,唐玄宗命陇右道及诸军团兵5.6万人,河西道及诸军团兵4万人,会同关中、朔方兵,聚集会州御吐蕃。
募兵在宿卫禁军和边兵中完全取代府兵,这是唐朝军制的划时代变革。不过,募兵之法由来已久。早在李渊父子晋阳起兵时,就开始募兵。建唐后,在继行府兵制的同时,辅行募兵之法,用来弥补兵源不足,以适应对内、对外战事的需要。募兵制作为一项正式制度,在开元、天宝年间完全取代了府兵制。直至唐亡,宿卫禁军和边军等一切兵员均来自于召募。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天下健儿、团结、弓广骑等已达57.4733万人,宪宗元和年间,达83万,至穆宗长庆时,达99万。实行府兵制的开元之前,每年供边兵的衣粮费不过200万两;改行募兵制的天宝以后,每年军衣用布1020万匹,粮食190万斛,平均三户或二户养一兵。庞大的军费开支成为朝廷和百姓沉重的负担。另一方面,由于招募之兵不是土著居民,无宗亲牵累,因而徇利枉法,易被长期握兵的将帅所利用。
五代十国军制
五代十国是继唐末藩镇之乱后,封建割据、国家分裂的历史时期。由于战争连年不断,朝代更迭频繁,各个政权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措施,致使军事制度比较混乱。又因五代十国多为节帅创建,故军人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占有显著地位,有兵就有一切,因此当权者无不极端重视军队。此时期的兵役制度基本上沿袭唐中叶以后的募兵制。其军队主要由中央禁军、方镇兵和乡兵组成。
中央禁军
中央禁军是保卫皇宫和都城的部队,也是封建国家的常备军,由精选的勇士组成,其装备精良,待遇优厚,战斗力强。朝廷在镇压敌对势力,防御外来侵扰时,除征发方镇兵外,主要依靠这支武装。中央禁军在需要时也出戍地方,禁军将领也可兼任节度使之职,因而权高震主和禁军作乱之事屡见不鲜。为加强集权统治,禁军将帅多委任皇室成员或心腹大臣担任,直隶于皇帝。
除一般禁军外,亲军也是中央禁军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欧阳修说:“五代为国,兴亡以兵,而其军制,后世无足称焉。惟侍卫亲军之号,今(北宋)犹因之而甚重”。最初的侍卫马步军由梁太祖设置,它是在宣武镇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时选富家子弟有材力者置帐下,称“厅子都”,组成亲军。其配置的弩杀伤力很强,张一大机,则十二小机皆发,用连珠大箭。此外亲军还有左右长直等。
梁建国后,以上述亲军为骨干,整顿并扩充为中央禁军。开平元年(907)四月,梁太祖改左右长直为左右龙虎军;左右内卫为左右羽林军;左右坚锐、夹马、突将为左右神武军;左右亲随将马军为左右龙骧军。九月,新置左右天兴、左右广胜军,仍以亲王为军使。翌年十月,又新置左右神捷军。十二月,把左右天武和左右龙虎军,左右天威和左右羽林军,左右英武和左右神武军的名称相互调换。前朝所置龙虎六军,谓之卫士,至是以天武、天威、英武等六军,易其军号而任勋依旧。中央禁军还有左右亲从、左右亲骑、左右云骑、左右控鹤、控辰、拱辰和突阵等。
中央禁军的编制是,诸部分左右厢,厢各有主帅,称都指挥使(亦称厢主)。厢下置军,军设都指挥使(亦称军主、都校)和都虞侯。中央禁军的统兵体制是袭自唐制判六军诸卫事,六军置统军,诸卫置将军。侍卫马步军最高将领是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下置副都指挥使、都虞侯、马军都指挥使、步军都指挥使,后梁所创这一军制,对后世影响很大。
梁太祖对侍卫亲军非常重视,经常亲至校场教阅,屡幸左右龙虎军,常自率亲军南征北讨。至梁末帝时,侍卫亲军已远非昔比,神威、龙骧、拱辰等军,由京师游民、小贩组成,不堪一击。
后唐中央禁军沿袭梁制。唐庄宗时,“选诸军骁勇者为亲军,分置四指挥,号从马直”。中央禁军由收编的后梁禁军、李克用所置亲军和唐庄宗新置者组成,计有从马直、马前直、前直、帐前、黄甲、铁林、保卫、金枪、捧日、神威、雄威、剑直(一作长剑)、龙骧、控鹤、银枪效节、护驾马军、神武、龙武等。唐明宗时,重新设置侍卫亲军马步都指挥使,并对中央禁军进行了一些整顿。如长兴三年(932)三月,敕卫军神威、雄威及魏府广捷以下指挥改为左右羽林,置四十指挥,每十指挥立为一军,每军置都指挥使一人,兼分左、右厢。后唐闵帝应顺元年(934)三月,改左右羽林四十指挥为严卫左右军,龙武、神武四十指挥为捧圣左右军。不久,唐末帝又改捧圣马军为彰圣左右军,以皇子重美判六军诸卫事,以各道骁果充实禁卫。
石敬瑭曾任后唐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兼六军诸卫副使,起兵太原时,麾下有不少出戍河东的中央禁军。以晋代唐后,全盘接收了后唐中央禁军,却废弃了判六军诸卫事,侍卫亲军成为皇帝御林军总称。天福初,置侍卫司掌侍卫亲军。改拱宸、威和及内直等军并为兴顺,又改奉德两军为护圣左右军。河东和滑、相、镇等州由禁军将领兼任节度使。
后汉中央禁军是由刘知远从太原带来的元从亲兵(“北来兵”)和收编的后晋禁军组建的。其编制和指挥系统承袭后晋之旧。不同的是,有的禁军职务名额稍异,如侍卫步军都指挥使不只一员。中央禁军有左右羽林、左右龙武、左右神武、小底军、散员、控鹤、护圣、奉国、内殿直和东西班承旨等。
周太祖对中央禁军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广顺元年(951)四月,改侍卫马军为龙捷左右军,步军为虎捷左右军,“诏诸州于州兵内选勇壮并家属赴京师”。翌年底“改左右(威)卫复为左右屯卫”。并新置殿前司,其下设殿前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和都虞侯,同掌殿前班直。班直是皇帝最亲近扈从。侍卫司的龙捷马军、虎捷步军,殿前司的铁骑马军、控鹤步军,是中央禁军的四支主力。此外还有招收、弓箭直、弩手、大剑直、殿前、散员、左右龙武、捧圣、彰圣、神武、随驾都部署和殿前散都头等。
周世宗时,对侍卫亲军进行了较彻底的整顿。显德二年(955)十二月,改东西小校为东西班承旨。以伐蜀所获蜀军为怀恩军。显德四年(957)四月,以南唐降卒“分为六军,共三十指挥,赐号为怀德军”。新置殿前都点检,位在殿前都指挥使之上,是侍卫亲军最高统帅。殿前都指挥使专掌殿前兵,侍卫皇帝左右,马军都指挥使总领侍卫司马军,步军都指挥使总领侍卫司步军,宋代三衙即仿照这种形式而立。殿前诸班称内殿直,设指挥使、都虞侯、承旨和左右番行首等。500名侍卫组成一旅。侍卫亲军分左右军,各有巡院,以押系囚犯。
十国的中央禁军与五代基本相同,多以创建者的亲军(牙兵)为基础组建而成。
前蜀的中央禁军由王建亲军威信都、貔虎都等组成,太子宗懿判六军,开永和府,选朝士为僚属。其后宦官唐文“典禁兵,参预机密,事无大小,皆取决于手”。同光二年(乾德六年,924年)十月,宦官王承休请择诸军骁勇者1.2万人,置驾下左右龙武步骑四十军,其军需装备优厚于其他诸军。
后蜀建立前,孟知祥拥有左右牙等兵16个营,共1.6万人,建后蜀后,节度使多领中央禁军。孟昶时为惩戒安思谦等人的跋扈专横,以山南西道节度使李廷等10人分典禁军,又分卫圣、匡圣步骑为左右十军。此外中央禁军还有亲卫马步、捧对控鹤和奉銮肃卫等。
闽的中央禁军是王审知以王潮的元从部队为骨干组建的。惠帝时,又利用王审知的元从设拱宸、控鹤二都,杀擅权的判六军诸卫事李仿,以建王继严权判六军诸卫。康宗执政时怀疑、排斥拱宸、控鹤二都,罢继严官职,命季弟继镛代判六军,去其诸卫字号。另募2000多勇士号宸卫都以加强自身的防卫能力。宸卫都的将士赏赐丰厚,引起二都怨叛,康宗被杀。王延羲继立后,以其子亚澄掌六军诸卫。不久王延羲又被禁军将领连重遇等诛杀。据史籍载:闽的中央禁军有左、右军之分,置军使统领,朝廷的水军,则置楼船指挥使统领。
南汉高祖时,中央禁军为六军十二卫,掌管六军的秦王弘度,其招募的千名宿卫兵均系市井无赖子弟,军纪废弛,毫无战斗力。殇帝以后,南汉主一直用宦官典宿卫、掌禁军。朝廷还另置有水军组织。
后晋高祖天福四年(939)五月,以楚王马希范为天策上将军,马希范开天策府,置护军中尉、领军司马等官职,以诸弟及将校担任。招募富家子弟8000人组成银枪都,配以长枪大槊,虽华丽无比,却无战斗力可言。中央禁军设有牙内侍卫军、左右军和强弩等。
吴杨行密有亲兵数千,称黑云都,置指挥使、队长;分左右队,设左右牙指挥使。徐温以右牙指挥使起家,因吴王杨渥厌恶徐温,遂以心腹大将陈瑶等组成东院马军以加强自卫。徐温杀陈王番等,其养子徐知诰建大元帅府,改牙城为宫城,置骑兵八军,步军八军。徐知诰以其次子牙内马步都指挥使景迁为左右军都军使。吴中央有水军,置楼船军使。
徐知诰以南唐代吴后,他麾下的上述诸军成为南唐的中央禁军。天福四年(939),南唐主以其长子李王景任诸道兵马大元帅、判六军诸卫。李王景即位后,又置侍卫军。南唐也设水军。
高季兴至荆南时,后梁以5000人为其牙兵,衣食由梁供应。高季兴以其子高从诲为马步军都指挥使,掌管禁军。又置水军。
钱的亲军号武勇都,后梁末帝贞明四年(918)置元帅府,下设官属。内牙指挥使戴恽,为吴越王钱元亲自任命,吴越还有水军和特置的衣锦军。
方镇兵
五代沿袭唐制,地方为州县二级制,州兵由刺史或节度使统领,须听从朝廷调遣,执行征战、戍边和驻防等任务。有些地方还驻有中央禁军。各方镇置牙兵作为亲军骨干,但其声势已逊于唐代。方镇作乱也时有发生,只是规模、次数均难与唐代相比。由于五代之君多由节帅通过兵变得位,因此,一些兼有禁军之职的方镇在王朝更迭中扮演了关键角色,而节帅一旦登上帝王宝座,也努力杜绝部将通过兵变纂权的可能。这成为五代政治的一大特色,也是五代方镇不同于唐代藩镇之处。
后梁在一州或数州置节度使,称某某军,任命节度使50余名。他们掌管辖区内军政财等大权,州县官也无权干预。节度使一般都募骁勇者组成牙兵,如许州冯行袭有牙兵2000人,郓州朱瑾的牙兵号“雁子都”,魏州杨师厚所置银枪效节军则仿自唐代牙军的建制。为加强对方镇的控制,梁太祖以诸子出镇各地任节度使,敕“天下镇使,官秩无高卑,位在邑令下”,并以各种藉口诛戮节帅。但从唐安史之乱后由来已久的藩镇擅权跋扈之习,难以马上消除,而截留赋税、自辟官吏、矜功恃众,图谋不轨之事屡见不鲜。后梁因魏州叛乱降晋而尽失河北,终为唐庄宗所灭。
唐庄宗在50个州中置13个节度由其诸弟统领,但均留京城不赴任,由副大使知节度事。宰相遥领节度使的情况也有。唐庄宗对方镇采取优抚态度。如同光二年为诸道节度、观察、防御、团练使和刺史在洛阳修建住宅。又允许诸道除节度副使、两使判官外,其余官员和诸州军事判官可由地方任命。但唐庄宗用宦官监军的做法引起节度使的强烈不满。因节度使出征或滞留阙下时,军府政事皆由监军裁决,监军因而凌驾于主帅之上,怙势争权,与藩镇间矛盾尖锐。
后唐明宗为平息方镇的不满情绪,罢除监军之法;又用笼络的方式大量赏官赐钱,国库为之空竭。当然,他对方镇也存有戒心,并采取措施限制其势。长兴元年(930)敕防御、团练使、刺史、行军司马、节度副使,自今均由朝廷除授,诸道不得奏荐。并且批准枢密使院的奏请,限制诸道节度使、刺史的权限,对于其非法行径,民众有权告发。
后唐节度使豢养大量牙兵,置牙队,筑牙城。有的不向朝廷上报户口,有的擅自任免刺史以下官吏,租赋皆供军需,甚至滥杀朝官而皇帝不能追究,作乱之事史不绝书。
石敬瑭即位之初,多数方镇尚未归附,他采纳兼枢密使桑维翰的建议,对方镇倍加优宠,姑息其非法行径,但带来的结果却是方镇更加桀骛不驯,有的以修治楼堞或军食不足为名搜括民财,有的截留朝廷赋税,有的公然劫掠商旅,有的相继叛乱,觊觎皇位。晋出帝上台后,不再姑息方镇,将西京留守景延广贬为外官,10余名节度使不敢违抗。又以亲王遥领节度使,以加强朝廷对方镇的控制。
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947)正月,契丹主耶律德光入汴,下令今后节度使、刺史不得置牙兵,买战马,以其子弟、亲信为节度使、刺史。
同年六月刘知远至汴州,原后晋方镇又相继归降后汉。刘知远下诏,凡契丹所置节度使及将吏各安职位。对个别不服从朝廷命令的方镇则兴师问罪。汉隐帝以皇族直接担任节度使,敕“防御、团练使,自非军期,无得专奏事,皆先由观察使斟酌以闻”。
周太祖奉行削弱方镇、加强中央集权的方针,命诸州在州兵中挑选勇壮者携家属赴京师,以充实禁军,对于叛乱方镇坚决镇压。周世宗在继行这种方针时,又辅以怀柔政策。他认为,朝廷首先应取信于方镇。当山南东道节度使安审琦入朝时,周世宗摈弃了五代以来对入朝方镇或留或易置的做法,加官遣归,安审琦深为感动。
《十国春秋·十国藩镇表》云:“十国抚有一隅,竞相夸侈,大抵国内多设节度(使),周遍诸州,以示幅员之广,而军、监不与焉”。唐代江南地区置节度使晚于中原一带,权势也弱。至十国时,这种状况依然如故。十国节度使均设置牙兵。五代节度使辖一州或数州,势力较大,十国节度使一般仅领一州,置监军,势单力薄,故据地自雄,不听朝命和作乱之事较少发生。前蜀节度使有的由宦官任职。后蜀节度使多兼领禁军统帅,或以他职留住成都,因此,在方镇主军务的僚佐则“专事聚敛,政事不治,民无所诉”。为革此弊,后蜀主以朝官知节度事,后复以将相遥领节度使。闽王曦自称大闽皇并领威武节度使。吴越王钱以诸子为节度使。楚有的节度副使和先锋将都有牙兵。吴镇海节度使徐温,外据重镇,内制国柄。
乡兵
乡兵是为维持地方治安、弥补战时兵源不足而设置的军队,它由选自户籍或召募的人员组建。西魏、北周年间出现乡兵,隋唐继续沿袭。五代十国时期,由于战乱频繁,诸国养兵虽多,仍不敷用,故乡兵制,更加倍受重视,且在前代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成为除中央禁军和方镇兵外的重要兵力。
后梁张全义在洛阳招民屯田时,挑选丁壮,教习弓矢保卫乡上,其实质便是亦耕亦战的乡兵。梁末帝诏“民十户出兵一人,器甲自备”,至梁末,“调民七户出一兵”。
在梁晋之争中,晋王屡发乡兵参战。如为解潞州之围,纳厚礼诱结北蕃诸部,以其境内丁壮南征决战。募山北部落骁勇,率民出马,民或鬻十牛易一战马,得团结骑兵500名。夹河之战时,发魏博白丁3万人从军,以供营栅之役。
后唐庄宗时,西川孟知祥和东川董璋联盟,点聚乡兵,对抗朝廷。唐末帝为御契丹,曾在清泰三年(936)十月征收马匹,按户籍招兵。规定每七户出征夫一人,自备铠仗,谓之义军,由勇将陈州刺史郎万金教习战阵,共得马2000余匹,征夫5000人,民间大受其扰。
晋出帝为御契丹,于开运元年(944)三月,“敕天下籍乡兵,每七户共出兵械资一卒”,至五月,得7万余人,号武定军。三年正月改名天威军,教习岁余,因村民不适军旅而罢,命七户输钱十千,铠仗输官。开运初,黄河沿岸民,自备兵械,各随其乡,团结为社,以卫乡里。缘河巡检使梁进就曾率乡兵攻取德州。
后周太祖时,点秦州税户充保毅军,教习武艺,逃死则以其佃户代充。遇有征役,则官给口粮,有马则给刍粟。泰宁节度使慕容彦超利用乡兵叛乱。周世宗南征北讨中,常发民为兵,参加修城、补路和作战。如攻打南唐时,发楚州民疏鹳水,陈、蔡、宋、亳、颍、兖、曹、单等州数万丁夫筑下蔡城,又发这一带数十万丁夫助攻寿春。
十国也多有乡兵。在北汉与后周交战中,北汉兵中就有不少乡兵。局太祖将所俘北汉乡兵100余人放归乡里,并赐钱、鞋。周世宗遣返北汉乡兵时,每人赐绢一匹。南唐乡兵名目繁多:将渔家子弟编为凌波军,赘婿、佣奴编为义勇军,亡命无赖编为自在军。“于客户内有三丁者抽一卒”,编为围军,后改为拔山军,百姓自二缗以上出一卒号义师,中有别籍又出一卒号新拟生军,新置物产者又出一卒号新拟军,除老弱外,“凡能被坚执锐者”,编为排门军,加上屯田、白甲之类凡十三种,均使御敌。南唐之所以能抵抗周世宗三次亲征,乡兵起了很大作用。周世宗得胜后,将其遣散归农。吴王杨渥采纳御史台主簿卢枢奏请,团结民兵,使其习战,自卫乡里。楚王马希萼调郎州全部丁壮为乡兵,号静江军,作战舰700艘。
北宋军制
宋太祖建立宋朝后,在平定各割据势力同时,还针对长期以来藩镇割据带来的政权频繁更迭,采取了一系列集权于中央的政治改革措施,逐步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北宋的军制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
领导体制
北宋军队的领导权集中在皇帝手中。宋太祖出身行伍,由禁军小校逐步升迁到禁军将帅,进而黄袍加身,因此,深知五代军制的弊病。他认真总结了藩镇敢于抗拒王室,将佐可以逐杀主帅以至称王称帝的历史教训,认识到:“兵权所在,则随以兴,兵权所去,则随以亡。”作为皇帝,必须牢牢掌握兵权,才能稳固政权,使其长久。而要牢牢掌握兵权,就必须改革兵制,削夺武将的权力,改变武人左右政局的局面。为此,他在取得政权后,立即执行了“罢功臣,释兵权,制将帅,立兵制”的政策,将中央和地方的军权收归皇帝手中。在中央,以“杯酒释兵权”解除功臣宿将的兵权;在地方,则以文臣知州军事,将节度使的行政权与兵权解除。
为了从体制上限制军队将帅的权限,使兵权完全集中在皇帝手中得以实现,宋王朝在中央实行了以枢密院掌管军政军令,三衙分掌马步军的训练与日常管理、临时派将统兵出征的分权制度。
枢密院是宋代主管军机事务的最高机关,与中书并称二府。枢密院的长官是枢密使、副使、或知院事、同知院事。枢密使、副使与参知政事(副宰相)合称“执政”,与宰相共同负责军国要政,是朝廷中地位仅次于宰相的最高行政长官之一。枢密院负责制定战略决策,处理国防事务,招募、检阅、调遣军队。枢密院的组织,在正副长官之下,还有签书院事与同签书院事,又设都承旨、副都承旨,负责内部事务;其下又有检详官、计议官、编修官,为枢密院的骨干。
三衙是宋代分掌全国军队的最高指挥机关,其全名是殿前都指挥使司(简称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和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简称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三衙各设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和都虞侯,但很少同时配齐九员。三衙的都指挥使简称为殿帅、马帅、步帅,合称三帅。三衙掌管全国军队的统制训练、番卫戍守、迁补赏罚。三衙互不统属,直接隶属于皇帝。
北宋派禁军出师时,不用三衙将帅统兵,而是由皇帝临时任命其他官员为率臣(帅臣)。事定之后,兵归三衙,统兵将帅各还本职。
北宋军队的领导体制把调兵权、统兵权、握兵权一分为三,正像靖康元年(1126)知枢密院事李纲所说:“枢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诸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一祖宗制兵之法,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京师之兵,总于三帅,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上下相维,不得专制,此所以百三十余年无兵变也。”这种军制对于消弭200多年的兵祸,保障社会的安定,维持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起了良好作用。但另一方面,由于事不得专而又互相掣肘,最后都听命于皇帝一人,甚至主帅在战场上,也得按皇帝事先钦定的阵图指挥作战,以致往往贻误战机,招致失败。
军队体制
军队分类北宋的军队主要有三种:禁兵、厢兵和乡兵,边境地区还有蕃兵。
禁兵或禁军,是国家的正规军,天子的卫兵。禁军的任务是守备京师、担任征战和屯戍边郡、地方。禁军中最亲近扈从的称诸班直,担任皇帝的警卫工作;其次的隶属于御前忠佐军头司、皇城司、骐骥院,负责宫廷守卫。其余诸军是用以“守京师、备征戍”。禁军的编制,一般以50人为1队,2队为1都,5都为1指挥(营),5指挥为1军,10军为1厢。指挥是基本作战单位。厢、军的主官是都指挥使,指挥则由指挥使和副指挥使统领,都的指挥官马军是军使和副兵马使、步兵是都头和副都头。太祖时,禁军员额19.3万,太宗时35.8万,真宗时43.2万,仁宗时82.6万,英宗时66.3万,神宗时61.2万。
厢兵,是国家正规军中的地方军,名义上是属于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管辖。太祖乾德三年(965)八月与真宗天禧元年(1017),曾两次选厢军精锐者,编入禁军。厢兵只用于劳役,一般不进行军事训练,主要从事畜牧缮修等杂役。直到仁宗庆历年间,才开始教阅厢兵。神宗时,下令将教阅厢兵都升为禁军,于是剩下的厢兵又都成为不教阅的杂役兵。神宗元丰末年(1085),厢兵共约23万人。
蕃兵是由少数民族组成的非正规边防地方军。北宋仁宗时期,为应付西夏,在宋夏交界的西北边境地区——陕西的秦凤、泾原、环庆、鹿延四路与河东的石、隰、鹿、府四州,从内属的各羌族部落中招募士兵创制而成。蕃兵以部族为单位,朝廷对蕃兵的首领区分不同等级授予都军主、军主等职,给予钱粮、衣服和土地。陕西的四路秦风、泾原、环庆、鹿延,共有蕃兵约10万人。蕃兵虽属地方军,但熟悉边情,勇敢善战,有较强的战斗力。
乡兵也称民兵,有的称强壮、弓箭手,是非正规的地方武装,一般不脱离生产。乡兵是北宋政府为防御辽和西夏,在沿边界的河北、河东、陕西各地农民中征、雇兵员建成的。乡兵熟悉边界情况,为保卫国家故土而战,因而有较强的战斗力。仁宗康定初(1040),河北、河东的乡兵,共约43万人。
骑兵和水师宋军有陆军和水军两个军种;陆军有步军和骑兵两个兵种。骑兵行程远、速度快、机动性强,适宜于平原旷野的远程作战,是军队中的主要突击力量。
宋朝的骑兵主要集中在殿前司和侍卫马军司中。但由于中唐以来丧失了西北产马地区,无论北宋政府在西北地区向少数民族买马,以物资换马,或设置监牧繁殖马匹和神宗以后的户马法、保马法(令富户养马,分配保甲养马),以及不得已而施行的“括买”(即籍民马而市之以给军),实行马匹统购政策,都不能满足军马的供应,经常出现兵多马少,部分骑兵无马的情况。因此终北宋一朝都没建立起强大的骑兵,影响了军队战斗力。
北宋在统一战争中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水军,在平定各割据势力时水兵发挥了重要作用。北宋初年,驻屯京师、担任宿卫的禁军水军,有神卫水军和殿前司、步军司的两支虎翼水军,以及澄海水军弩手等四支水军。在山东半岛的登州(今山东蓬莱),北宋屯有重兵,经常练习水战,并建置澄海水军弩手两指挥和由厢兵升为禁兵的平海水军两指挥于此,这是北宋最大的一支水军。
北宋厢军中组建的水军比禁兵多,配置于河东、陕西、淮南、江南、两浙、荆湖、福建、利州、广南等9路,而且大部分部署在南方,兼有负责地方治安的责任。
禁军的招募、训练和军事法规北宋时期,封建统治者非常重视军队(主要是禁军)的招募、拣选和训练。
宋代军队的补充,主要依靠招募,实行的是募兵制,禁军和厢兵都以此法补充兵员。据《宋史》卷一九三《兵七》记载,招兵办法是:“或募土人,就所在团立;或取营伍子弟,听从本军;或募饥民,以补本城;或以有罪,配隶给役。”这里除了配隶的罪犯以外,其他都是募兵。尤其引人注意的是,宋统治者非常重视从灾民中募兵,招募灾民为兵是宋朝的传统国策。招募灾民为兵的好处是一可以防止灾民造反,二可以将反抗地主阶级的饥民转化为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力量。所以一遇荒年,政府便大量招兵,从而形成北宋冗兵冗费的局面。
北宋招募士兵时,“先度人材,次阅走跃,试瞻视,然后黥面,赐以缗钱、衣履,而隶诸籍”。
北宋时,对军士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拣选,骁勇者升其籍,老弱怯懦者降低军种或军级,或退充剩员,甚至开除军籍,以此来保证禁军的素质,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宋朝规定从厢兵升禁兵、从禁兵升上军、从上军升班直,皇帝都要亲自到场检阅、接见。宋太祖时,为了把各地优秀人才选入禁军,还派使者到各地调查,把那些才力技艺出众的人选拔到开封,充当禁军。
北宋初期,从宋太祖始,重视禁军的训练,亲自到郊外检阅部队,观看士兵的军事训练。北宋政府规定,“禁军月奉五百以上,皆日习武技;三百以下,或给役,或习技”。“凡诸日习之法,以鼓声为节,骑兵五习,步兵四习,以其坐作进退非施于两军相当者然。”通过严格的训练,提高了宋军的战斗力,使宋军在统一战争中节节胜利。但是到宋仁宗以后,由于招募太滥,拣选不实,训练太差,使北宋禁军的战斗力急剧下降,在对西夏的战争中屡次败北。
北宋军队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即所谓“阶级法”,使各级军校各司其职,下级绝对服从上级,对禁军长吏,“付以生杀,寓威于阶级之间,使不得动”,以此保证严明的军纪。南宋时,孝宗说:太祖设阶级法,“二百年军中不变乱,盖出于此”。
为防止禁军士兵骄惰,北宋还制订了许多禁戒,要使“士卒衣食无外慕,安辛苦而易使”。北宋的军事法规很多,北宋曾公亮等人所撰《武经总要》前集卷十四记载的《罚条》,共计有72条。据南宋王质所举,“有斗伤之禁,有博戏之禁,有禽犬之禁,有巫卜之禁,有饮禁,有滥禁,有逃禁,有盗禁,有诡名之禁,有匿奸之禁,有敛财之禁,有弛艺之禁,有窃造军器之禁,有私传兵武之禁,有出法物之禁,有结义社之禁”。对禁兵的服饰饮食都有严格规定:如禁军士兵不得衣皂,只许衣褐,长不得过膝,红紫之服更不许穿;葱韭不得入军门,鱼肉和酒更是严禁入军营的。禁军士兵,无故不令出班。每月请月粮时,营在城西者,即于城东支,营在城东者,即于城西给,不许雇车或人帮助,必须士兵自己背负。
北宋还制定了更戍法。更戍就是经常变换禁军的戍守地区,规定除殿前司捧日、天武两军外,“自龙卫而下,皆番戍诸路,有事即以征讨”。戍更的时间,是有规定的。据《宋史》卷一九六《兵十》记载,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江南、淮南、两浙、荆湖、川峡、广南东路三年,广南西路二年,陕西城寨巡检并将领下兵半年。《文献通考》卷一五三《兵五》记载:“五代承唐藩镇之弊,兵骄而将专,务自封殖,横猾难制。祖宗(宋太祖)初定天下,惩创其弊,分遣禁旅,戍守边地,率一、二年而更。欲使往来道路,足以习劳苦,南北番戍,足以均劳逸。故将不得专其兵,而兵亦不知骄惰。”司马光也说实行更戍法是为了使军士“均劳逸,知艰难,识战斗,习山川”。实际上,宋太祖实行更戍法最主要的目的是使驻军统兵官和地方官吏不敢互相结托、阴谋叛乱,也使将不知兵,兵不知将,造成将兵分离,不致率兵叛乱。
在更戍法的制度下,北方禁兵往南方移屯,常常不服水土,造成部队非正常减员,削弱了战斗力。更戍法造成的将不知兵,兵不知将,更是造成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宋太宗雍熙三年(986),曹彬在涿州大败,原因之一就是“元戎不知将校之能否,将校不知三军之勇怯”。
更戍法实行了百多年,直到宋神宗时,宋朝在对辽和西夏打了许多败仗之后,才“慨然更制”,规定禁兵不再出戍。
辽朝军制
辽在当时是一个军事强国。据《辽史》卷三十六《兵卫志下》记载,辽有军队164.28万人。为维护这样一支庞大的军队,辽实行全民皆兵的制度。辽制规定:“凡民年十五以上,五十以下,隶兵籍。”几乎所有成年男子(老年除外)都是国家的战士。
辽军大约可分为六大类:一是御帐亲军,这是辽军的主力,是由皇帝直接掌握的精锐禁军。下分为大帐皮室军和属珊军两部分。太宗耶律德光(902—947)时,两军共有蕃汉精骑50万。二是宫卫骑军,又称“斡鲁朵(契丹语‘宫’的意思)”军。辽所立斡鲁朵是12宫1府,共有宫丁40.8万人,骑兵10.1万人。三是大首领部族军,由亲王、大臣的部曲组成。国家有战事时,首领率领自己的部族军参战,数量一般在三五千骑。四是部族军,这是以部落为单位,由契丹境内各游牧民族组成的军队,包括契丹、奚、渤海、室韦、唐古、突厥、女直诸部,分立南北二府,北府辖28部,南府辖16部,是拱卫国都及边防要地的地方部队。五是五京乡丁,由隶属上京、中京、东京、南京、西京的民丁组成,约有110万人,实际是一种民兵,主要是承担军队的徭役。六是属国军,是辽朝境外附庸国家的军队,如西夏、吐蕃、高丽、回鹘等。属国军在辽对外发动战争时,有义务派兵助战。
辽朝的军队分为正军和家丁。正军是国家的正式军队,家丁由奴隶和部曲组成,兵器战马自备,不供给粮草,军需物资靠战时抢掠供给。辽军以骑兵为主,主要武器是弓箭和刀枪。每一名正军,备有三匹战马。辽后期从宋传人抛石机式的火炮,编有炮手军。
辽朝主管军事的最高机关为枢密院,后为南、北二枢密院。北枢密院统领契丹兵马,南枢密院统领汉族兵马。枢密院使是全国最高军事首脑。然而,由于辽太宗是以天下兵马大元帅继嗣帝位的,所以天下兵马大元帅一职成为辽朝皇帝以下的最高称号,只能由皇太子和亲王担任,成为辽朝军政大权的实际执掌者。天下兵马大元帅闲总领全国军政、有大元帅、副元帅,下又设大元帅府、都元帅府、大详稳(汉语将军之意)司、东都省、西都省、护军司、卫军司、诸路兵马统署司等。为了控制诸奚,在上京路置诸军都虞侯司、奚王府等;为了控制高丽,在东京辽阳路置东京兵马都部置司和契丹、奚、汉、渤海四军都指挥使司;为了对付北宋,在南京置南京都元帅府、南京兵马都总管府、南京都统军司和南北皮室详稳司等;为了控制东北诸部,在长春州(今吉林农安县北)置黄龙府兵马都部署司、东北路都统军司;为了控制西北诸部,在西北路置西北路招讨使司、西北路总领司、西北路阻卜都部署司等。
西夏军制
西复实行的是一种全民皆兵的军事制度,“凡年六十以下,十五以上”的成年男子都是国家的战士,平时不脱离生产,战时则参加征战。但在一般的情况下,国家的常备军还是有固定员额的,采用的是征兵办法。《隆平集》载夏国征兵最详:“其部族一家号一帐,男年十五以上为丁,有二丁者,取正军一人、负担一人,为一抄。负担者,随军杂使也。四丁为两抄,余号空丁,愿隶正军者,得射它丁为负担,无则许射正军之疲弱者为之。故壮者皆战斗,而得军为多。”夏国的常备军主要是部族军,西夏“首领各将种落之兵,谓之一溜,少长服习,盖如臂之使指”。部落是军事组织的基础,部落首领即军队将领,享有很高的威望。因此,西夏的军队有很强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西夏常备军的总数大约在70万左右,战争高峰期可能还有所增加。在70万军队中,约有50余万分隶于各监军司。监军司是西夏设立的地方军事指挥机构,每一监军司都领有一支专门的军队,并立有军名,规定驻地。一般常见的有:翔庆军、神勇军、祥军、嘉宁军、静塞军、保泰军、和南军、朝顺军、甘肃军、西平军、镇燕军、强镇军、威福军等。各军大小不等,有统军多至10万者,亦有少至一二万人的。每一军都设都统军、副统军及监军使各一人,由“贵戚豪右”充任。总领全国军事的是翔庆军,设在灵州西平府。西夏也有枢密使一职,但似乎不是夏国兵权的实际执掌者,很可能只是一种虚衔。夏国的军事指挥权由皇帝亲自掌握。
除了各监军司的军队外,还有负责保卫皇帝的禁卫军。禁卫军有两种:一称为“六班直”,拣选豪族子弟善弓马者充任,元昊时有5000人,后发展至2.5万人,并配有7万人的副军,主要担负保卫首都的责任;一称为“铁骑(又称铁鹞子)”,选军队中骁勇之人充任,分为10队,队各有长,元昊时有3000人,后增至万余人,主要担负保卫皇帝的责任。另外,夏国还有一支名为“擒生”的军队,负责在作战时俘虏生口,以补充西夏人员之不足。这支部队由各部落首领挑选精骑组成,共10万人。
西夏军队以骑兵、步兵为主,并有炮兵、水兵。西夏骑兵以“平夏铁鹞子”为主,乘善马披重甲,具有很强的战斗力。步兵以“横山步跋子”为主,与“铁鹞子”配合作战。炮兵又称为“泼喜”,仅200多人。水兵人数也很少。
金朝军制
金朝初期实行的是一种全民皆兵的制度,“诸部之民,无它徭役,壮者皆兵,平居则听以佃渔射猎习为劳事,有警则下令部内,及遣使诣诸孛堇(女真语,部长之意)征兵,凡步骑之仗糗皆取备焉”。金入主中原后,这种义务兵的征选制度逐渐被签军与募军制度代替。签军实际上是强迫征兵,主要对象是金统治区的汉族人民,“有事则签取于民,事已则或亦放免。”募军则是采用汉族选募之制,国家以雇佣的形式招募兵员补充部队。金的侍卫亲军、射粮军均为选募。
金朝军事组织的特点是实行猛安谋克制度。猛安相当于千夫长,谋克相当于百夫长。这本是氏族社会的一种职称(猛安是部落军事首长,谋克是氏族长),在阿骨打以前早已存在。阿骨打把它制度化,作为固定的军制。规定300户为谋克,10谋克为猛安。对于归附的诸部,一律用猛安谋克之名称其首领,把诸部人民编入其中。这就使金军组织严密、号令统一、战斗力加强。由于金实行的是兵民合一制度,因此猛安谋克也是地方行政组织。在灭辽战争中,曾把猛安谋克制度推行于辽朝境内的汉人居住区,遭到汉人反对而停止。在对辽宋的作战中,猛安谋克制度曾起过重要作用。到金中期,猛安谋克逐渐瓦解,到金后期则已名存实亡,最后,金朝不得不靠组织虬军、忠孝军,来应付战争的需要。
金朝的军队名目繁多。以民族分类,有女真军、契丹军、渤海军、奚军、汉军及军(各部族杂军)等;以军队担负的职责和任务分类,则有侍卫亲军、镇防军、屯戍军(含永屯军和驱军)、屯田军、效节军、射粮军、牢城军、防城军、忠孝军、忠义军、长胜军等,忠孝、忠义、长胜等军都是临时组织的军队;以兵种分类,则有骑兵、步军、水军、炮军等。金以骑兵为主,一骑多马,战斗力较强;水军规模不小,但战斗力较弱,炮兵除使用冷兵器外,还使用火炮、铁火炮、飞火炮等火器作战。
金朝设置的最高军事机构是都元帅府,掌握全国的军事大权,下设都元帅和左、右副元帅各一员,由谙班(女真语义为“大”)勃极烈(女真语义为“部长”)和勃极烈担任。各路设军帅司或都统司,由都统统领本路军队,隶属都元帅府。金熙宗(完颜直,1119—1150)时,中央军事机构没有变化,地方则依辽、宋旧制设路、府、州、县四级,各路设兵马都总管统领军兵,路治所在地称总管府,各州刺史、节度使统领军兵,兼管政事。到海陵王时,中央废除了都元帅府,仿汉制设枢密院,由朝廷任命枢密使、副使掌握全国军事。
南宋军制
南宋军制大体上沿袭北宋制度,仍以募兵为主,禁军、厢兵、乡兵等各种军队名称仍然存在,但禁军作为国家主力军的地位已为新形成的屯驻大军所替代,西北边防的蕃兵,也因陕西的失去而不复存在。
建炎兵制
靖康元年(1126)闰十一月,赵构被任命为河北兵马大元帅,陈亨伯为元帅,汪伯彦、宗泽为副元帅。十二月(1127),建立大元帅府,赵构把所领军队万人分前、后、左、中、右五军,这是南宋建军之始。靖康二年五月赵构即位后,另设御营司,由宰相、执政兼任正、副使,其下设都统制,统管御营军,御营军分为五军。建炎三年(1129)四月苗傅和刘正彦兵变失败后,刘光世的御营副使军和韩世忠的御前左军、张俊的御前右军,均脱离御营军而独立成军,御营军分而为三:御营副使军、御前军和御营军。而御营军仍有五军。此时,御营司仅能管辖御营五军,御营副使军与御前军则与御营司脱离关系。建炎四年(1130)六月,御前军改为神武军,御营军改为神武副军,御营副使军改为御前巡卫军,统归枢密院领导,撤销御营司,恢复北宋旧制。
绍兴兵制
绍兴元年(1131)以后,南宋在江南稳定了统治,军制也渐趋稳定。当时,除川陕的吴蚧大军外,东南地区的大军为刘光世的御前巡卫军、韩世忠的神武左军、张俊的神武右军、王躞的神武前军、陈思恭的神武后军,杨沂中的神武中军。后来王理、陈思恭部并入神武左右军。由宗泽余部发展起来的岳飞军,于绍兴三年用神武后军的番号。这样,南宋军队在绍兴初年便形成了吴王介、岳飞、张俊、刘光世、韩世忠为主帅的五支屯驻大军,其次则有杨沂中的神武中军、王彦的八字军等,总兵力30万。吴王介是川陕大军主帅,刘光世是御前巡卫军主帅,韩世忠是神武左军主帅,张俊是神武右军主帅,岳飞是神武后军主帅。
绍兴五年(1135),屯驻大军的番号改为行营护军。韩世忠为前护军,岳飞为后护军,刘光世为左护军,吴王介为右护军,张俊为中护军。各支大军都分成若干军,军级统兵官有统制、统领等。军下设将,将一级有正将、副将、准备将,总称将官。在将之下,还有部与队的编制,设有部将、拥队、押队等职。
绍兴七年(1137),刘光世被解除兵权,其部下大将郦琼率4万人降齐,余部8000人由王德统率,并入中护军,左护军名存实亡。绍兴九年(1139),吴王介病死,右护军分裂,由吴磷、杨政、郭浩三大将统率,因此,右护军的地位降低。于是,只剩下岳飞、韩世忠、张俊三帅地位最高。绍兴十一年(1141),宋高宗和宰相秦桧推行投降路线,罢韩世忠、张俊兵权,杀害岳飞。此后,将四支屯驻大军陆续改编成十支屯驻军,部署在长江沿岸和川陕交界处,统称为“御前诸军”,为南宋的主力军。
三衙和班直
南宋初,三衙机构仍然保留,但不统兵。班直也保留充当宿卫。绍兴五年(1135),杨沂中的神武中军改为殿前司军,三衙始有兵将,且兵力不断增加。绍兴十一年以后,三衙军成为与御前诸军平列的屯驻大军,不再有隶属关系。三衙军的编制,与御前诸军相同。南宋的三衙军与北宋时有所不同,侍卫马军司并非全统马军,侍卫步军司也掌管部分马军。三衙各军的情况是:
殿前司:绍兴五年,改神武中军为殿前司军,共7军。绍兴九年(1139),殿前司有统制13,统领21,正、副、准备将178。绍兴十八年(1148),兵力增至7万余人,辖12军。宋孝宗时(1163—1189年在位)规定,殿前司军的编制为7.3万人。从此维持到南宋末年未改变。
侍卫马军司:绍兴七年(1137)开始组军,共6军12将、6000人。绍兴十四年(1144),从四川右护军调入4个军。到绍兴三十一年(1161),马军司共有兵力3万人。孝宗乾道七年(1171),调马军司戍建康,临安只留殿前司和步军司两支部队。此时,马军司共有6个军,实有兵力2.7万人。
侍卫步军司:绍兴十二年(1142)始组军。绍兴二十九年(1159),有5军编制。南宋的军,相当于北宋的厢;南宋的统制,相当于北宋的厢都指挥使。孝宗乾道年间,规定步军司编制为2.1万人,南宋末年,步军司有兵力2.3万人。
使臣、效用和军兵:北宋禁兵分上、中、下三等,南宋屯驻大兵分效用、军兵两级,或使臣、效用、军兵三级。使臣是八至九品的十等武阶官的总称。使臣并不全带兵,有的担任侦察任务,称探事使臣;有的给大将管印,称背印使臣。使臣也有充当战士的,因此禁军中形成使臣、军兵两级。宋孝宗时,对军队进行改革,改变使臣充军的状况,实行效用、军兵两级制。
效用的身份和待遇高于军兵。在军情紧急时,招效用是一种高价的募兵手段。效用一般不刺字。效用的出现和普及,是南宋兵制的一项重大改革,反映了兵士社会地位的提高。刺字制的部分废除,也使应募的壮士,愿充军前效用,而不愿为军兵。
骑兵、水师:南宋的骑兵建设和北宋相比变化较大。由于陕西的丧失,南宋只能从广南西路少数民族地区和四川购买军马,由于广马和川马体型矮小而且数量不多,所以南宋的屯驻大军缺马情况比北宋更为严重。如左护军刘光世5.2万余人,仅有战马3000;右护军吴军7.3万人,仅有战马9000,殿前司的骑兵有五分之一无马。战马的严重缺乏削弱了南宋的战斗力,这是在同金军作战中常常失败的原因之一。
南船北马,宋金各有优势。南宋为了发挥自己的优势,很重视水师建设。岳飞、刘光世、韩世忠、张俊率领的各路大军中都有强大的水师。绍兴末年,当完颜亮再次大举攻宋时,南宋水师的战绩比陆军显著得多,多次击败金军。孝宗以后,为了防御金军南侵,南宋在沿江、沿海陆续设置了20余支水军,防御从武昌到常熟、从嘉兴府杭州湾的澉浦到广西钦州的海防的战略要地。重点配制在长江下游和两浙路沿海。后来在抗击元军南侵时,南宋水军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