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父亲和老师都挑着沉重的担子,应该先帮助老师后帮助父亲。如果父亲和老师都被人绑架,应该先赎老师后赎父亲。犹太民族就是这样一个尊师的民族。
——《塔木德》
只有不合格的老师,没有不好的学生
为了在教学中让孩子认真听讲,教师可以用令人吃惊的声明来使他们振奋,保持警惕。
但犹太拉比认为,教育学生要常常把左手放开,而将右手更紧地抓住,不能像约书亚那样,把学生的双手都放开了。
有一次,约书亚从亚历山大到耶路撒冷,路上经过一个小酒店,酒店的主人对他异常尊重。
“这个aksania可真漂亮啊!”他说。
aksania的意思可以指小酒店,也可以指酒店老板,但是约书亚的意思是夸酒店。
“我的主人,她的眼睛太小了。”他的学生说道,他指的是酒店的老板娘。
“缺德的家伙!”约书亚叫道,“这就是你满脑袋所想的吗?”
于是,约书亚吹起了牛角,将学生逐出门墙。牛角是在将学生逐出门墙的仪式上吹的。
可怜的学生找了多次老师,请求:“收留我吧!”但约书亚拒绝见他。一天,约书亚在祈祷时这个学生又来了,拉比这次动了恻隐之心,想再将这个学生纳入门墙,于是他向这个学生打了个手势,让他等到他祈祷完毕。
但这个可怜的学生以为又被老师拒绝了,于是,他黯然地离开了,转而崇拜起月神来。
犹太人认为,这是老师的失败,老师是不合格的老师。
敬重老师是发扬光大的崇高品德
犹太民族非常尊敬师长。在希伯来语中,山被称做“哈里姆”,双亲为“赫里姆”,教师为“奥里姆”,同山的发音非常相似。犹太人一向都认为双亲和教师都像是巍峨的高山,比普通人高出许多。
拉夫曾到过一个城镇,命令那里的人斋戒、祈祷来求雨,但雨却没有下。
于是,集会的诵经师便走到藏经龛前大声念诵祈祷书上的话:“上帝让风吹。”话音未落,风立即吹了起来。诵经师接着念道:“上帝让雨降下来。”顷刻间,雨便下了起来。
拉夫问诵经师:“你做了什么特殊的事迹而得到如此丰厚的奖励?”
诵经师答道:“我教育孩子们,对穷人的孩子和富人的孩子一视同仁。对于交不起学费的人,我从不收费。而且,我有一个鱼塘,如果有孩子不想学习了,我就给他几条鱼,然后再把鱼从他那里赢过来。这样,他不久就变得好学了。”
因为师德崇高,垂范后世,也因为上帝奖赏有知识的人,所以犹太民族无比崇敬师长。
拉瓦说:如果你有一个胜任的老师,而另一个老师的能力更强,你也不能把第一个老师赶走而跟第二个老师学习,因为如果那样的话,这第二个老师就会因缺乏竞争而变得懒惰。但尼哈迪亚的拉夫迪米却说,如果第二个老师被任命的话,他会更勤勉,因为谚语说:“抄写员中的嫉妒增进智慧。”
拉瓦进一步说道:如果有两个老师,一个教课快,但有错误;而另一个教课慢而没有错误。那么,我们任命教课快的那一个,因为错误随着时间会自我修正。但尼哈迪亚的拉夫迪米不同意这种看法。他说:我们必须任命讲课虽慢却不出错的那一个,因为一旦一种错误扎根于学生的心田,就永远不能根除。
一个孩子可以从一个老师那里转到另一个在阅读和语法上更有能力的老师那里,但必须满足一个条件:老师和学生住在同一个城镇,并且没有被河流阻挡。因此,绝不能把孩子送到另一个城镇的学校,甚至不能把孩子送到同一个城镇中隔一条河的学校,除非河上有坚固的不可能倒塌的桥。
在生活的大海上,老师就像高高的航标灯,屹立在辽阔的海面上,时时刻刻为我们指引着前进的航程。
怀疑是学习的钥匙
怀疑是学习的钥匙,它可以打开知性的大门。知道得越多,就越发生怀疑。于是,发问可以使人进步。
——《塔木德》
《犹太法典》说:“好的问题常会引出好的答案。”
可见,好的发问和好的答案同样重要。问题提得出人意料,答案也常常是深刻的。
没有好奇心的人,不会发生怀疑,思考就是由怀疑和答案共同组成的。所以有智慧的人其实就是知道如何怀疑的人。
人没有理由对什么事都确信无疑。怀疑一旦开始,疑点便愈来愈多,循着怀疑的线索去追寻答案,答案通常是比较正确的。
所有的迷惑和怀疑,都可透过行动予以中止;所以,无论多大的迷惑和怀疑,最后都要寻求答案予以解答。
古时的拉比,曾经聚集在一起讨论:过分的思考是否易使行动迟缓?
的确,犹豫是非常危险的,人们必须在最适当的时候,遂下决断,否则便会坐失良机。只有适时而大胆地行动。
有了目标才能向目标努力,不会像没头苍蝇一样盲从的无所施事,最终走向消磨时光的犯罪的道路,只有了目标,才会有一颗定心丸,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追求目标,才会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