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08000000141

第141章 小不忍,则乱大谋

“小不忍,则乱大谋”,儒家经典《论语》中的这句话被人们口口相传了几千年,被很多人奉为为人处世的真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要懂得忍耐,凡事要学会忍耐、学会包容,如果一点小事都不能容忍,往往会因为这一点小事而坏了大事。另一位儒学大家孟子也曾经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说的也是人要学会忍耐,要学会在忍耐中等待巨大的成功!可见,人生虽有太多的不如意,然而学会忍耐是很重要的。实际上,大凡那些有大成就的人,也都是能“忍小耻”之人。

韩信出身贫贱,从小就失去了双亲。功成名就之前的韩信,既不会经商,又不愿种地,家里也没有什么财产,过着穷困而备受歧视的生活,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当时,他与他生活的那个地方的一个小官有些交情,于是常到这位小官家中去吃免费饭。可是时间一长,那位小官的妻子对韩信很反感,后来便有意提前吃饭的时间,等韩信来到时已经没饭吃了。于是,韩信很恼火,就与这位小官绝交了。

为了生活下去,韩信只好到当地的淮水钓鱼。有位洗衣服的老太太见韩信没饭吃,便把自己带的饭菜分给他吃。韩信很是感动,便对老太太说:“总有一天我一定会好好报答你的。”老太太听了很生气,说:“你是男子汉大丈夫,不能自己养活自己,我看你可怜才给你饭吃,谁还希望你报答我。”韩信听了很惭愧,立志要做出一番事业来。

在韩信的家乡淮阴城,有些年轻人看不起韩信。有一天,一个少年看到韩信身材高大却常常佩带宝剑,以为他很胆小,便在闹市里拦住韩信,说:“你要是有胆量,就拔剑刺我;如果是懦夫,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围观的人都知道这是故意找茬、羞辱韩信,都想看看韩信究竟会怎么办。韩信想了好一会儿,一言不发,就从那人的裤裆下钻过去了。在场的人都哄然大笑,认为韩信是胆小怕死、没有勇气的人。这就是后来流传下来的“胯下之辱”的故事。

然而,这一切磨难都没有摧毁韩信。韩信在经历了诸多的人生磨难和忍受了人世间太多的冷嘲热讽之后,终于出人头地,他后来辅助刘邦夺取天下,成为一代名将,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

一个“忍”字成就了韩信,也成就了汉室江山。可见,只有能“忍小耻”,才能“成大谋”。

古人云:“人之所以富贵,为世人所尊重,都是从忍辱中得到的。”“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曰: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能受苦方成志士,肯吃亏知足常乐。”这些话都是教我们要学会忍耐。

操纵人际关系是为人处世这个大范畴中的一部分。为人处世要学会忍耐,操纵人际关系的过程中当然也要学会忍耐。一个人生活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上,每天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一生之中甚至要和成千上万的人打交道,如果不能灵活一点去处理人际关系,没有一定的操纵人际关系的技巧,那么他将遭遇巨大的困难。在与人交际的过程中学会忍耐、能忍则忍,这也是操纵人际关系的一大技巧。只有学会忍耐,我们才能在与人交际过程中出现死角的时候,以不变应万变。只有学会忍耐,我们才能在应对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的时候把自己保护好,为自己的重新蜕变奠定基矗那么,真正的忍耐是什么呢?是很多人所理解的懦弱吗?不。忍耐是一种理智,是一种涵养;忍耐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成熟;忍耐,是一个人修养品德的体现;忍耐是一种磨砺,是一种意志力的体现,是人与环境、事物对抗的心理因素、物质因素的总和。两军对阵,勇者胜;两军相持,久者胜。坚忍是一种明退暗进,更是一种蓄势待发,忍耐的极点便是柳暗花明。短暂的忍耐是为了更大的成功。

在与人交际的过程中,学会忍耐,还可以让我们学会宽容。“将相和”的故事可能我们都听说过:

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暗算。为奖励蔺相如的汗马之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丞相。老将廉颇居功自傲,对此不服,屡次故意挑衅;而蔺相如以国家大事为重,始终忍让。后来,廉颇终于醒悟,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懂得忍耐的蔺相如用自己宽大的胸怀感动了廉颇,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廉颇、成就了赵国,这就是一种缘于懂得忍耐的大度和宽容,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大智慧和美德。

世界上不怕没有意志坚定的人的位置,人人都相信百折不回、能坚持、能忍耐的人。意志的顽强能生出信用来。不管是大到为人处世,还是小到与人交往,假使我们能够不管情形如何,总坚持着自己的意志,总能忍耐,则我们已经具备了“成功”的重要要素了。

所以,生活在这偌大的人世间,没有人不需要忍耐。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可能最需要的也就是忍耐了。

智慧人生

我们在具有谦和、愉快、礼貌、诚恳的态度的同时,也需要拥有忍耐的精神。一个不懂得忍耐的人,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与钦佩,是不能成就大事业的。只有积极的、意志坚强、具有忍耐精神的人,才能得到人们的尊敬与青睐。

同类推荐
  • 感动心灵的成长故事

    感动心灵的成长故事

    本丛书能够真正启迪青少年朋友心灵,激励他们成长,内容涵盖思想品德、历史文化、天文地理等,以故事的形式拓展视野,增长知识,理解学习和生活的意义,使青少年阅读后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和心灵启迪。
  • 涉世女孩(密码测试)

    涉世女孩(密码测试)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毕业后,应聘成为求职的重要方法。许多少女在面试之前对简历的设计、面试时相遇到的问题都会进行充分的准备,但往往容易忽略面试时的着装。现在告诉你面试着装的4大原则,让你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 现代礼仪知识手册

    现代礼仪知识手册

    从仪表礼仪、语言礼仪、公共礼仪、职场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餐宴礼仪、涉外礼仪、求职礼仪、电话礼仪等十个方面对现代礼仪知识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 改变人生的经典故事

    改变人生的经典故事

    本书分人性的得失、真与美、虚荣之心、细节之失、贫富与强弱之辨、自尊与自重、自制之力、宽容之心、勇气的价值、自信与信息、朋友与敌人等41辑。
  • 没有挣扎就不叫生活

    没有挣扎就不叫生活

    一只蝴蝶挣扎着想从蛹里脱离出来,一个孩子出于好心帮蝴蝶剪开了蛹。没想到出壳后的蝴蝶由于身躯臃肿,翅膀干枯,不久就死了。其实挣扎的过程正是蝴蝶需要的成长过程,如果让它当时舒服了,未来它就没有力量去面对生命中更多的挑战。人生就和蝴蝶的一生一样,没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如果你希望自己能化茧成蝶,那你就得忍受在蛹里痛苦的挣扎过程,这样才能展翅高飞。在这个世界上,富有的人,都是跌倒过无数次的人;勇敢的人,是每次跌倒都能站起来的人;成功的人,是那些每次跌倒,不单能站起来,还能够坚持走下去的人。生活难免痛苦挣扎,我们每个人都是在挣扎中慢慢长大。
热门推荐
  • 兰若烟

    兰若烟

    兰若烟乃是兰府假庶女,从2018年穿越而来,偶尔救了一次皇帝,从此,李沐夕,皇帝在她心目展开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从此走向漫漫宫斗之路......
  • 最强大神豪

    最强大神豪

    “什么?华夏的那个疯子要向我们美国发射装满了美金的....核弹?”
  • 术武太虚

    术武太虚

    不是哥不能称霸天下,而是,那么累干啥?!
  • 星灵篇

    星灵篇

    一个星光照耀的世界,一次追寻极密的历程,一位王的诞生...
  • 娱乐圈之植物护身系统

    娱乐圈之植物护身系统

    一场车祸改变了她的人生,为了治好爸爸,她答应他假扮千金小姐,她答应他成了超级大明星。本来应该是恨的感情却慢慢成了爱,坏人不断,幸好异能护体,才屡屡化险为夷。但是真相一个接一个袭来,她和他又该何去何从。***********************************虐心、虐情、泪点全方位。娱乐圈、帅哥、异能一个也不能少。请自带纸巾。建议大家养肥后再看。
  • Paul and Virginia

    Paul and Virgini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娘子是食物

    娘子是食物

    不会吧!出来旅个游也会遇到鬼打墙?这石碑和分岔口是怎么回事儿啊?什么?我是含羞草仙子?有没有搞错啊,我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这次的“食物”真的不一样,胆子小得不得了,却不住在搭建好的畜生棚里,每天要洗澡,不吃草要吃熟食,有点意思。可是当我确实把她养肥了准备宰杀时,居然有那么一点不忍心···
  • 重生之后:暖男来追她

    重生之后:暖男来追她

    她意外重生之后,竟然有一个小男孩向她表白?!她觉得很可笑,可同时也羡慕拥有这个小暖男的女孩一定很幸福……亲情与友情,最终人心难测…这虽然是一个重生故事,可是它没有异次元空间,呈现给大家的是一个不完美的普通世界……
  • 武魂之巅

    武魂之巅

    在百家争鸣的时代,武道被公认为只是一种强身健体的修行方式,大多平凡之人都能够修行,而术道才是真正能够得道飞升的秘诀,然而自从小七的出现,打破武道极限,达到武魂之巅,从此改变了世人对武学的看待。
  • 公共管理伦理:理论与实践

    公共管理伦理:理论与实践

    自“新公共管理运动”兴起以来,服务公众逐渐成为现代政府管理的重要伦理责任,公共管理伦理的理论与实践也随之受到官方与学界的日益重视。在构建服务型政府进程中,公众需求成为公共管理者的主导性伦理理念,公共管理伦理的建构也成为政府廉洁与效率的基本保障。对此,国内外公共管理实践已形成共识。相应地,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公共管理伦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区别在于,国内对公共管理伦理的研究起步较晚,只是近十多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