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07200000015

第15章 狮图腾与吉祥舞狮文化

相传,那是在远古时候,广东南海郡佛山镇忠义乡出现了一种奇兽,身长八尺,头大身小,眼若铜铃,青面獠牙,头生一独角。

这头奇兽总是在除夕晚上出现,来去如风,专门破坏民间农作物,人们不胜其烦。因为它每逢过年时就出现,所以人们就称之为“年兽”,大家便商议怎样消灭年兽的问题。

有智者告诉大家,用竹篾与纸,扎成奇兽的形状,涂上颜色,并以各种形状的布,如方形、三角形织成兽身,再聚集精壮男子数十人,持锅、乐器等打得响的器具,并由一人手持菜刀立于一圆砧旁,在年兽出现时就进行敲打。

大家埋伏于一桥下,此处为年兽必经之地。当年兽出现时,众人一涌而出,击打乐器发出“锵锵”及“咚咚”之声,如雷贯耳。年兽见了,必然惊骇,就会落荒而逃,从此销声匿迹,不再出现了。

为了庆祝驱赶年兽成功及纪念纸扎兽头的功劳,人们便于春节将它拿出来舞动,逐渐便形成了一种习俗,在很多地方流传下来。

后来,在我国有的地方又出现了关于狮子的传说,但人们并没有见过真正的狮子,只知道狮子是兽中之王。人们想狮子既然是兽中之王,就应该非常勇猛,不仅能够驱赶年兽,还能够驱赶一切妖魔鬼怪。

于是,有人建议把驱赶年兽的习俗改为舞狮。从此,驱赶年兽的习俗被赋予了新意,那就是不仅为了驱赶年兽,还驱赶瘟神和一切妖邪。狮子也就成为了勇猛的代表,是吉祥的象征,人们最先把舞狮习俗叫为“舞圣头”。

人们为什么把驱赶年兽改为舞狮呢?其实,我国历史上并没有狮子,古代世界上只有非洲、西亚和南美产有狮子。南美与我国远隔重洋,古代交通无法交往,而非洲要进入我国必须经过西亚,且海上交通又较晚,因此狮子传入我国最有可能的通道只有西亚。

那是我国西周时期,我国古代典籍《穆天子传》里面有西周第五个君主周穆王架八骏西游的故事,有句话说:“狻猊野马,走五百里。”后来的东晋著名训诂学家郭璞在注释时指出:“狻猊,师子。”这里的“师子”就是狮子。

周穆王是个喜欢畅游天下的君主,《穆天子传》里说周穆王向西到昆仑山会见西王母,并在吉日甲子送很多礼物给西王母。西王母第二天在瑶池为他举行宴会,并举行了歌舞。事后,周穆王西行翻越帕米尔高原,抵达了后来的吉尔吉斯大草原等地。他西行很远,见到过“狻猊”这种动物。

我国汉初古籍《尔雅·释兽》中已有“狻麂如猫,食虎豹”的记载。因此,狮子传入我国早于汉朝。这里的“狻麂”就是狻猊。

在我国新疆博物馆有一个狮型金牌饰,为我国所知最早的狮型艺术品,据考古断代为战国时期文物。此物长20厘米,由乌鲁木齐南山矿区阿拉沟古木椁墓出土,金箔打压制成,呈浅浮雕状。狮张口睁目竖耳,双前足上举作扑食状,鬃毛卷曲,细腰,后部反转上卷,尾与鬃相连。身饰弧线条文和圆涡纹,整体作奔跃咬噬状。此文物的发现,足可说明战国时期狮子形状的艺术品就传到我国新疆地区了。

从那时起,我国关于狮子的纪录就越来越多了,知道狮子的人也越来越多了。但人们还是没有见过真正的狮子,认为狮子简直就是神兽,都充满了敬畏之心。

人们除了在新年期间舞狮,也在庆典上表演,以增加热闹气氛。在舞狮时候,还配以锣鼓等乐器,并伴随一定节奏。后来,逐渐发展成在迎神赛会上也舞狮,用作参神拜户,其意思是镇宅旺宅,使鬼神降优,环境安宁,五谷丰收。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沟通中亚、西亚的“丝绸之路”。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我国古代就有扮兽作戏演出的方式。汉武帝通西域,与各国结邦,当招待各国特使来访时,就以歌舞侍候,演员戴面具,扮鸟兽,载歌载舞,以示欢迎。然而,各国嘉宾观看扮兽,独缺狮子,原因是当时我国未发现狮子兽类。

在西汉末期的32年,著名史学家班固编撰的纪传体断代史《汉书·西域传》记载:真狮子从西亚通过“丝绸之路”来到我国。同时,驯狮舞蹈这种西亚古老杂技节目便传来华夏,带领真狮表演者,当时称为“驯狮郎”,也一并随着前来。

西汉时期,西域大月氏国向汉王朝进贡了一头金毛雄狮子,使者扬言朝野若有人能驯服此狮,便继续向汉朝进贡。

在大月氏使者走后,汉朝廷先后选了3人驯狮,均未成功。后来金毛雄狮狂性发作,被宫人们乱棒打死。宫人为了逃避皇帝降罪,于是将狮皮拔下,由宫人兄弟俩装扮成金毛狮子,俩人逗引起舞。此举不但骗过了大月氏使臣,连皇帝也信以为真。

此事后来传出汉宫,老百姓认为舞狮子是为国争光和吉祥的象征。于是就仿造狮子,表演狮子舞,舞狮从此在民间流行了。过年驱赶年兽的习俗也逐渐演变成了舞狮子。

由于当时交通并不发达,运到我国的真狮寥寥无几,此种惊险刺激的驯狮舞蹈,只能局限于皇宫内苑举行,平民百姓无缘观看。

于是,民间艺术家便根据书籍及传闻记载,运用其艺术构思,进行塑造与装饰,制成假狮子,突出狮子宽阔前额,撅起鼻子和张开大口的外形,给人一种既勇猛又温顺,既威武又充满活力的感觉。

到了东汉时期,西域向我国进贡狮子的纪录就越来越多了。如汉章帝刘炟章和元年间的87年,有记载说:

是岁西域长史班超击莎车大破之。月氏国遣使献扶拨狮子。

本来,我国古代百兽之王是老虎,老虎以威猛无敌而称霸山林,在狮子传入之前,它威风凛凛,统辖着百兽,人们对虎的膜拜几乎登峰造极。但人们知道狮子后,就认为狮子比老虎还厉害。

汉代学者解释《尔雅·释兽》是称“狻麂……食虎豹”,明确认为狮子凶猛过虎豹,虎豹都是狮子的食物。在后来的一些史料中,也记载了狮子猛于虎豹的事例。

如北魏人杨炫之所撰的一部集历史、地理、佛教、文学于一身的笔记《洛阳伽蓝记》中记载:

庄帝谓侍中李彧曰:“朕闻虎见狮必伏,可觅试之。”于是,诏近山郡县捕虎以送。巩县、山阳并送二虎一豹。帝在华林园观之。于是,虎豹见狮子悉皆瞑目不敢仰视。园中素有一盲熊,性甚驯。帝令取试之。虞人牵盲熊至,闻狮子气,惊怖跳,踉曳锁而走,帝大笑。

外来猛兽狮子取代我国百兽之王老虎的地位,被人们认为是称雄天下的百兽之王,人们就开始崇拜狮子,舞狮也就盛行起来了。

舞狮作为表演艺术,有一种说法大概成形于北魏时期。在当时,北部匈奴侵扰作乱,他们特制木雕石头器具,用金丝麻缝成狮身,派善舞者到魏进贡,意图在舞狮时行刺魏帝,幸被人识破,使他们知难而退。后因魏帝喜爱舞狮,就命令仿制,舞狮得以流传后世。

也有人认为,最早有关舞狮的记载出现于三国时期的魏国。在北魏时,人们于佛祖降生日子,将佛像从庙堂请出游街,让人瞻仰,以示敬意。就在游行队伍前面,排列了戴面具、穿兽皮者,装成狮子模样,边行边开路,此举也具有镇邪驱魔作用。

舞狮在南北朝时随佛教而盛行,在南北朝之后,其他鸟兽舞逐渐被淘汰,只有舞狮却一直流行下来。从晋到隋,舞狮活动逐步推广。

到了唐代,西域各国向我国进贡的狮子就越来越多了。据史书《新唐书》、《旧唐书》记载,康国、吐火罗、波斯等国都曾向唐王朝进贡过狮子,皇家禁苑中也豢养过狮子。唐代众帝王陵前的石雕狮子栩栩如生,与工匠能见到真狮子是分不开的。

有文字记载说,唐高祖李渊登基后,为接待宾客而设计的活动,其中有“五方狮舞”的表演,被认为是后来真正舞狮的雏形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年间,西域进贡狮子,唐太宗曾命秘书监虞世南作《狮子赋》、宫廷画师阎立本绘《狮子图》。因此,唐贞观年间已出现了由名家创作的文学作品《狮赋》和图画作品《狮子图》了。这说明狮文化到唐代已走向了艺术的巅峰。

在唐代,舞狮子已发展为上百人集体表演的大型歌舞,还作为燕乐舞蹈在宫廷表演。著名诗人白居易在《西凉伎》诗中,对舞狮有生动描绘:

西凉伎,西凉伎,

假面胡人假狮子。

刻木为头丝作尾,

金镀眼睛银帖齿。

奋迅毛衣摆双耳,

如从流沙来万里。

诗中描述的就是当时的舞狮情景。在唐代以后,舞狮子在民间就广为流传了。

据传,446年5月,宋代交州刺史擅和之奉命讨伐林邑国,林邑王范阳使用了象军参战。这支象军由于士兵持着长矛骑在又高又大的象背上,所以使仅仅拥有短兵器的宋军连接近它都很困难,宋军士兵在作战时吃了大亏。

后来,宋军先锋官振武将军宗悫想了个办法。他说,百兽都害怕狮子,大象也不会例外。于是,他派人连夜用面、麻等做成了许多假狮子,涂上五颜六色,又特别张大了嘴巴。每一个“狮子”由两个士兵披架着,隐伏在草丛中。

宗悫还命士兵在预定的战场周围,挖了不少又深又大的陷阱。敌方驱象军来攻,宗悫就放出假狮子,这种“雄狮”一个个翻动着斗大的血口,张牙舞爪直奔大象。

大象吓得掉头乱窜,宗悫又乘机指挥士兵万弩齐放,受惊的大象顿时没命地向四处奔跑,不少跌到陷阱里,人和象都被活捉了。从此,舞狮在军队中也流行开了。

明清时期,就有了狮子由海上进贡献的记载:

通使西洋……宣示威德……自是蛮邦绝域……亦皆奉表献琛,接踵中国……殊方珍异之麒麟、狮,犀、天马、神鹿、白象、火鸡诸奇畜,咸充廷宝。

明代航海家郑和下西洋时,在归国献纳物品时就有“明月之珠……麟、狮、孔翠之奇……皆充船而归。”

到了清代,有记载说:

康熙乙卯秋,西洋遣使入贡,品物中有神狮一头,乃系之后苑铁栅,未数日逸去,其行如奔雷快电。

由此可见,当年狮子来到我国,在早期非常明显由陆地沿丝绸之路进入,明清起又添加了海上进入我国的线路。但这外来的狮子数量极为有限,作为异兽,历史上只供皇家观赏,民间无缘一见。因此,人们就认为狮子特别神秘。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狮子的信仰、崇拜在我国及华人中广泛传播,逐步演变、进化、完善,成为无所不在的狮膜拜,并人为地给狮子以神化,增加了避邪、镇煞、防火、制风的功能。

还有,由于佛教在我国的传播,引起了人们对狮子的崇拜。佛教中的文殊菩萨就骑着狮子,所有文殊雕塑均有狮子。人们接受佛教,就必然要接触文殊菩萨,也必然知晓他的坐骑狮子。在佛教发祥地,佛祖均有狮子坐骑。在我国,佛祖同样有狮子坐骑,这些均给人们以认识狮子的机会,同时把狮子传奇化了。

在《楞严经》中,有“我于佛前,助佛转轮,因狮子吼,成阿罗汉”之句。许多佛教经典均提到“狮子吼”。说佛家说法声音震动世界,如狮子作吼,群兽慑伏,故云“狮子吼”。由佛教传入狮子形象,再由佛经宣扬“狮子吼”形象,这都直接与佛祖有关。

人们将佛法无边的佛祖弘法看为“狮子吼”,于是佛教徒对狮子便产生了敬畏。佛教中狮子的功能以护法为主,且威严尊重,于是被人们所仿效。

我国其他教派也吸收了狮子护法的传统说明。我国道教甚至直接吸收了佛教狮子座的方式,如北朝时期的道教就有狮子座。我国其他地方宗教传播也多有狮子。各少数民族有回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等信奉不同的宗教,各宗教寺庙与各民族主要聚居地均有形态各异的狮子出现,其中均渗入了本民族、本地区、本宗教的文化。

同类推荐
  • 亘古苍州记

    亘古苍州记

    苍州,这片流淌铸甲男儿鲜血的大地,以征战、杀伐、落泪来书写,苍州是一个梦想。苍州,浩渺银河中一粒尘埃,而非垂死的星辰。苍州,每一个人都是英雄。我们的亘古无从得知,但我知道,它也具备史诗的一切魅力,擂甲铿铿,朗声高歌,那一名名武士手持战旗,在星光璀璨的大漠平原上,如群狼踏行。
  • 失落的文明之远古遗族

    失落的文明之远古遗族

    很复杂的一个作品,内容涵盖广。有兴趣可以看。并不一定如作品类型所说的。
  • 帝王的对抗

    帝王的对抗

    你是否觉得历史枯燥无味,是否觉得历史就是死记硬背,是否就是打打杀杀,那是因为打开的方式太严肃,太教科式,现在用一种轻松,简单的茶余饭后的方式为你讲述历史中的有趣发现。
  • 大国地权:中国五千年土地制度变革史

    大国地权:中国五千年土地制度变革史

    《大国地权:中国五千年土地变革史》是一本讲述中国从农耕社会到现在的土地制度变革的书。它立足当今中国第一热论的土地问题,分析了中国土地制度的变化,如周代的“分封建制”和“不籍千亩”,北魏的“太和改制”、明代的一条鞭法、清代的“摊丁入亩”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土地制度变革,并最终结合研究成果,提出对未来中国土地制度变革的建议。
  • 月迷官渡

    月迷官渡

    一个三国游戏迷在一次玩游戏时昏昏睡去,梦里竟然穿越回了三国时代,围绕发生官渡战役的前前后后,与那个时代的英雄们或敌或友,疆场厮杀。主人公一开始抱着只旁观不影响历史的态度,逐渐不能自拔,产生了为挽救内心英雄而微调历史的想法,殊不知,你想要改变历史,但其实你都没有弄清楚真正的历史是怎样的。
热门推荐
  • 老大、请别踏入我的警戒线(已完结)

    老大、请别踏入我的警戒线(已完结)

    我知道,你从来都不关心我,关于我的一切,都是我主动告诉你的!因为你不在乎,不关心,不了解我!对我的一切都是漠不经心的!轰轰轰-怔住了!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我想听的你都会说得很好听,这老大犯规了吗?不是说不喜欢我吗?不是说只做陌生人的吗?为什么却又来迷惑我?这老大耍赖了吗?完了!!我夏小沫彻底完了!又再次陷入你的魔掌之中了!
  • 尘客风吟

    尘客风吟

    尘间客,随风吟。三人行,必有祸害;兄弟行,誓报血仇;一人行,求问天道……
  • 大仙咒

    大仙咒

    虚空无垠,一道仙门始终矗立,恒古不朽。洪荒大地,万族林立,群魔争霸,诸圣逐鹿,神战不休。阵道至尊吐气成阵,剑道至尊剑击九天。武道至尊武碎苍穹,药道至尊起死回生。众魔咆哮,诸圣嘶吼,若修为通天,可否屠仙!拥有仙咒体质的九域通天者如何踏破仙路...
  • 凡人之小编也疯狂

    凡人之小编也疯狂

    一天讲韩国八卦的小编正在录音,被有病毒的电脑坑了,有杂音,重启却是另一种画风......她的电脑跳出网游广告.....闪屏了一下,她手贱,碰了下,就......坑爹地穿越了。一天讲韩国八卦的小编正在录音,被有病毒的电脑坑了,有杂音,重启却是另一种画风......她的电脑跳出网游广告.....闪屏了一下,她手贱,碰了下,就......坑爹地穿越了。当小编穿越到凡人,和韩立一起修仙会怎样呢?注意:宠文一只,可捕捉!玄幻,男主是韩立,自动站好队型。无小三无男配,副cp也有的。《凡人》不会过多描述,不然就水了,所以没看过的童鞋也是可以看的。
  • 十年秘密之乱恋

    十年秘密之乱恋

    六岁父亲去世,七岁母亲失踪的康嘟嘟从小被寄宿在小姨家,慢慢长大的她发现失去双亲并不是偶然,一切仿佛都和一个叫旻时的男人有关。18岁的她与表哥回到起点重新调查父亲的死亡,不料接下来遇到的人和发生的变故让她无法相信……
  • 佛顶尊胜陀罗尼念诵仪轨

    佛顶尊胜陀罗尼念诵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鬼神文化

    鬼神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鬼神文化》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本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我是军事科技知识大王

    我是军事科技知识大王

    知识的伟大在于它的博大和精深,人类的伟大表现在不断的探索和发现已知和未知的世界,这是人类进步的巨大动力。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五灵仙缘

    五灵仙缘

    混沌之中有一藤蔓,衍化出一枚五灵珠:木灵:百木万草山,法则之下,仙草灵木,皆可生于此;水灵:幻境水域,幻由心生,上善若水,神识如海;金灵:极之金光,金者,攻伐也;火灵:毁灭之源,触之即燃,水浇之,愈焚;土灵:地藏之尘,万物终归于尘,控之,无穷无尽也。少年王冲,意外融合了一株藤蔓中包裹的珠子,这让他本就曲折的修仙之路变的更加不平凡起来……(PS:希望大家多多支持,顺便求收藏,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