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自己骨子里的抑郁与“母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人生幸福感的确立,很大程度取决于童年记忆,而童年记忆的关键却是享受母爱的过程。人间的爱林林总总,可谓多矣,如上苍只许我择其一,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母爱。因为世间诸多的爱都伴随某种条件,想要友爱,必得付出你的关怀,想得到情爱,也须付出你的情感。惟母爱无私无涯、无悔无怨,是弥足珍贵的人间至爱。只可惜悟透这个真谛时,我的母亲已离开我许多年月了。
很小的时候,我就尝到了孤独的滋味,蒙蒙稚眼里的世界,一切都似乎不那么真实,惟母亲在身边,脆弱的我才觉出一份可依可靠的安宁,所以渴望母爱就成为我童年生活的一大主题,甚而到与兄妹争夺的地步,可每次都以我的惨败告终。在家我排行三儿,上有聪明伶俐的哥姐,下有娇憨可爱的弟弟,等到母亲有暇顾及到我,替我整理凌乱的衣襟,我早已悲哀得想哭。记忆最深的一幕就是每当母亲生气或流泪时,我都会颤栗在一旁,内心隐隐作痛,恐惧地祈求母亲快点高兴起来。然而生活的艰辛和政治的压迫使母亲日渐消瘦,我让自己极尽所能帮母亲干活,可我还太小,能力有限,并不能解决太大问题。和母亲相依相偎的日子于1975年那个天气渐凉的秋天突然中断,母亲患脑溢血病突然去世,从此我感觉自己一无所有。
母爱的缺失,使我本该得到荫庇的童年幸福与本不该承受的太多苦难生活混淆一片,我的童年失去了色彩,生命在某种程度断裂。我孤零零一个人走在前途渺茫的人生之路,再也找不到那温暖如春、甘霖雨露般母爱的滋养,这种缺失,成为我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浑浑噩噩了几年后,嫁为人妻,并有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儿,才知道属于我的那份母爱确实已彻底远去,接续母爱的唯一途径是我还可以想像母爱,模仿母爱,可以说,真正意义上的人生跨越,是从我做了妈妈那一刻开始的。
接过还在昏睡的乳儿的刹那,通体微醺的感觉忽然弥漫开来,我第一次敞开胸怀将乳汁送入她的口中,身上所有的神经被她有力的吮吸牵引着流入她小小身体的每个角落。那一刻,我与女儿互相不可割舍的情感纽带和责任义务就固定了下来。做了母亲,也做了所有母亲都必须的抚养孩子的“活儿”,那是些很琐碎又很新鲜快乐的事儿。拉着女儿稚嫩的小手,亲着女儿兀起的前额,听着女儿那半生不熟的“呢喃”,对女儿的溺爱与日俱增。为她毫无目的的哭而揪心,也为她无所用心的笑而欢乐,我成为女儿手中放飞的风筝,盘旋在她身边左右。欣慰地看她爬、看她站、看她走、看她跑、看她在我的呵护下一天天成长。
女儿要上学了,我替她选择了粉红色小太阳书包。第一天送她到学校大门,望着背上书包后只露出小脑瓜和一双小脚的女儿,望着她蹒跚走向教室的背影,长叹一口气的我又长叹了一口气。作为母亲,我覆盖她生命的那份母爱,会随着她步入校门和社会而逐渐减弱吗?她即将开始承受早晚会降临她的那种残酷的生存竞争,但我无法限制女儿的长大。
女儿懂得离别之苦了,由于工作需要,我仍常常出差。每次离家都不忍看她凄惶的面孔,不安地奔向车站,一路的思念无法排遣,即使旅途风光旖旎诗情画意,想起爱女,眼前的一切都兴味索然,归心儿像长了翅膀,急于品尝拥爱女入怀中骨肉团聚的缠绵。
女儿学会献爱心了,学校要求给希望工程捐款,多少不限,她非要交一百元钱,要得到全校靠前的名次,最后我给她60元钱,女儿乐颠颠地走了,她并不知道她拿走60元后那个月全家的菜金只剩下20元钱。但生活再窘迫,我仍为使女儿爱心的满足而满足。
女儿对我的依恋,有时是种满足,有时成为枷锁,使我无所适从。惶恐的我竟不知怎样爱她才对,深深体会到“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拍摔了”的忐忑。正是在养育女儿的过程中,常会唤醒心灵深处沉睡多年与母亲相依为命的情感,女儿的存在不断订正着我的情感坐标。只要女儿有需要,真的是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做到这个份上,仍是常常怀疑自己的能力。
对每个具体孩子的生存是怎样的一种等待,我们无法预卜。但谁都晓得将来的社会,一切都离不开知识与智力的竞争。因此,现在的我又扮演起一个无情的角色。为了配合学校和社会,对孩子唯一的要求就是利用点滴时间,学习学习再学习。女儿放学到家想看电视,我说:“快做作业!”女儿要听音乐,我又说:“快去复习功课!”女儿要上街去玩,我还是说:“你还有心去玩?”无形中我成了学校的“合监”“督学”。有时女儿反驳说:“知道吗,我还是孩子!”闻听我心中一紧,可仍要板起面孔讲一番大道理。其实我又何尝不知道违背孩子天性的危害呢。
我和女儿共同经历了“中考”那个惊心动魄的关口。我们曾花了许多钱在女儿学校附近租房,为她尽量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种“关照”,没变成动力而成了压力,女儿考“砸”了。全家人都非常难过。大人语重心长地轮番训斥,女儿更加沉默寡言,仿佛也一下就成熟了,哭过了,训过了,接下来是我的心疼,可我硬装“冷酷”,只想给她点颜色看看,这就是平时不用功的下常可扪心自问,我们对了吗?有时我甚至怀疑自己会不会爱孩子。
中考结束后,我们又花了一笔巨款使女儿如愿以偿地走进了她非常向往的那所高级中学。看到女儿灿烂的笑容,我又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同时也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可我不后悔,我们可以节衣缩食,可以减少或放弃所有的物质享受,满足女儿的愿望。我佩服女儿的勇气,她敢于向自己挑战,敢于为自己确立更高的人生目标,闯入那个人才济济的优秀学校,接下来要做的,我就是不断地为女儿加油、喝彩。
我想,也许直到此时,我的女儿也未必会理解母爱的真正含义,也许她只知道,只要妈妈活在世上一天,她就会幸福一天,我愿为这种生命中的互相关照而永远祈祷。
面对孩子的存在和需要,世上任何一位母亲,都希望自己是完美的。在养育女儿的过程中,我由衷认为我得到的幸福远远超过我所付出的辛劳。
我想,如果有来生,我还要学习做母亲。
离校的那天,玛丽小心地把花篮取了下来,拎着它向外走去。突然,她又飞奔了回来,从花篮里取下一枝番红花递给了我。“这是我送给你的花儿。”她说完又给了我一个深深的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