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04500000011

第11章 古墓建筑

刘沟新石器时代墓葬

刘沟新石器墓葬位于县城西南2公里处白阳镇姚河村刘沟组崖背塬山坡上。1990年8月3日,村民平田整地时发现了3座古墓。墓葬周围为农田,墓向分别呈东南、南、西南坐向,依次编号为1号墓、2号墓、3号墓。其中1、2号墓破坏严重,葬式不详。1号墓出土陶器7件,其中陶罐2件,束颈,溜肩鼓腹,平底,口残,高39厘米、底径11厘米。单耳陶杯2件,侈口,溜肩鼓腹,平底,高10厘米、口径8厘米、底径4.4厘米。双耳折肩陶杯1件,侈口,折肩,平底,双大耳,高7.5厘米、口径7.4厘米、底径4厘米。陶盘1件,敞口沿外折,浅腹,平底,高5厘米、口径25厘米、底径10.5厘米。陶碗1件,敞口微敛,曲腹,平底,高6.5厘米、口径12厘米、底径6.5厘米。质地为夹砂、泥质红陶和灰陶,饰篮纹、细绳纹和蓖点纹。另外还有石斧1件,平面梯形,双面弧刃,呈乳白色,通体磨光,长7.5厘米、宽4厘米。2号墓出土人头骨一具,陶器12件。单耳陶杯8件,大小不一,形制各异,最高16厘米、最低11.9厘米。陶碗2件,敞口,直腹,平底,高5.6~7厘米、口径14.4~15厘米、底径5.5~8厘米。陶瓤1件,侈口方唇,向下略粗,平底,高19.5厘米、口径13.7厘米、底径8.5厘米。陶盆1件,侈口厚圆唇,折腹,平底,高12.5厘米、口径18.5厘米。质地为夹砂、泥质红褐、灰陶,饰绳纹、刻划纹、旋纹等。穿孔石刀1件,长方形,平顶,微弧刃,顶端有一圆孔,呈黑褐色,长8.5厘米、刃宽6.5厘米、厚0.4厘米。

3号墓保存较为完整,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长2.1米、宽1米,深0.5米。墓壁向下斜收,无葬具,为侧身屈肢葬式,头向东南,骨骼保存完好,初步鉴定死者为中年女性。出土陶器10件。带鎏壶2件,侈口半封顶,开两孔,束颈,弧腹,平底,单耳,高13厘米、口径7.5厘米、底径6厘米。双耳折腹杯1件,侈口,折腹,平底,双耳,高7.5厘米、口径7.4厘米、底径2.6厘米。单耳瓜棱杯1件,侈口为鞍形,单耳,鼓腹,平底,高8.5厘米、口径7厘米、底径5厘米。陶豆1件,敞口,曲腹,喇叭形高圈足,足上有镂孔,高10.5厘米、口径16厘米、底径10.5厘米。单耳罐2件,侈口,束颈,鼓腹,平底,单耳,高11.8~14.4厘米、口径9厘米、底径5~6.5厘米。深腹罐2件,敛口,深弧腹,高21.4厘米,口径10.5厘米、底径7.2厘米。质地多为夹砂红褐、灰陶,制作较粗糙,少量为泥质红褐、灰陶。纹饰为篮纹、绳纹、划纹和附堆加纹。另外,还出土1件石磨盘(组),呈不规则梯形,磨面呈凹形,长33厘米、最宽18.5厘米、厚2.3厘米。磨棒呈柱状,两头略扁平,长19.5厘米。

初步推断,这里是一处原始公共墓葬,出土器物的形制、纹饰与周边地区原始社会晚期遗址、墓葬出土的基本相似,应属新石器时代晚期“齐家文化”范畴。

王大户春秋战国墓葬

2007年7月15日,彭阳县古城镇王大户村一农民在耕地时,发现了一座我国先秦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的墓葬群。经文物考古部门考古挖掘,初步探测在方圆2万平方米的地下竟埋藏着16座古墓,位置是在河之南的半山坡上,墓葬的形制为“竖穴土洞”式。墓穴较小,一墓仅容一人葬身,没有棺椁,墓主人仰身直肢,首东足西,且头低脚高,面向西方。墓穴的主人都很年轻,年龄最大的为四、五十岁,最小的仅一岁半左右。墓葬中都有一把青铜兵器搁置在死者的腰部,成人长剑,幼童短剑。且墓穴中多有玛瑙、绿松石、青铜器、铜剑、车马饰、牌饰等珍贵文物。还埋藏有大量的马牛羊头骨。原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人类学研究专家韩康信教授认为,出土的尸骨应该是北方类人种,相当于今天的蒙古族人和西伯利亚人。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朱世存介绍,王大户古墓属典型的春秋战国时期墓葬,无论其形制的特殊,或是随葬品的丰富,在我国已发现的北方草原地区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中都为数不多,这对于研究我国北方地区在春秋战国时期西戎民族文化及畜牧业的发展情况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张街春秋战国墓葬

张街春秋战国墓葬位于县城北约25公里的草庙乡张街村北一处两面环山的台级坡地上。现存面积500×200平方米,当地村民称这里为“蕃主墓地”。

1987年6月,发现一土坑墓,距地表0.7~1米,无葬具。死者头低足高,为单人仰身直肢葬式。随葬品散置于墓主人周围,在人骨之上有马、牛、畜牲头骨层层叠压。

出土青铜器160件。其中生产工具:锛1件,通体近梯形状,长4.2厘米、刃宽2.2厘米;鹤嘴斧1件,一端呈斧状,扁刃,另一端为鹤嘴状,长10.9厘米。兵器:戈3件,中胡三穿,上刺呈三角状,援平直,长8.5厘米;墩2件,直筒状,长8.5厘米。车马饰件:车辕饰1件,长方形筒状:身上起棱,器表有圆球凸起,长12.1厘米;当卢33件,形制各异;泡饰54件,呈草帽状或圆盘状,直径2.1~5厘米;杆头饰3件,上部为球形,高3.4~6.8厘米。装饰品:铲形牌饰1件,上为倒梯形,下为圆盘状,长8.1厘米、圆径6厘米;鸟形饰45件,形制各异,通体呈“8”形或“S”形,长3.5~4.8厘米;人驼纹扣饰3件,一骆驼呈平卧状,上骑一人,长6.3厘米、宽5.1厘米;羚羊扣饰9件,羊呈站立状,长4.5厘米、宽3.5厘米;带扣1件,呈环状,高4.7厘米;带钩1件,通体琵琶形,长6.7厘米,管状饰2件,长7.5厘米。

1998年5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彭阳县文物站联合对墓地进行全面钻探和发掘。发掘清理墓葬6座,仅2座墓葬(2、3号墓)保存完整,其余4座均遭不同程度的破坏,葬坑1座。共出土殉牲72具,随葬品86件(组)。

2号墓,“凸”字形土洞墓。墓道为平面近似方形的竖穴土坑,坑壁近直,墓底较平,墓口北高南低。墓道长2米、宽1.94米、深0.86米。洞室平面为长方形,系在墓道东壁中间挖出和墓道相垂直的洞室作为墓室,长2.04米,宽0.76米、深0.48米,方向110度。洞室顶部呈弧形,直壁。无葬具,单人一次葬,仰身直肢,面向上,双臂平放于身体两侧,骨骼保存完好,初步鉴定死者为中年男性。殉牲共23具,其中牛头骨1具、马头骨3具、羊头骨19具,均摆放在墓室后端两侧和死者足部上端。在牛头骨和马头骨的空隙之间填充羊头骨和羊的领骨,在牛头骨和马头骨下面两侧放置有蹄骨,殉牲的吻部均与死者头向一致。

随葬器物大部分放置在死者身体两侧和头部。出土青铜器47件。其中生产工具:凿1件,呈梯形,窄直刃,长3.7厘米、宽3.2~3.3厘米;兵器:剑1件,素面环首,剑身呈柳叶形,通长25.4厘米、刃长15厘米,出土时带有木质残剑鞘。车马饰件6.4厘米;铃1件,铃身筒状,平顶,两腰微鼓,菱形口,高当卢4件,窄长叶状,圆柱形缨帽,长9.7厘米、宽5.2厘米,泡饰10件,形制各异,直径2.5~4.2厘米。装饰品:杏形鸟纹饰22件,变形双鸟头反向联结而成,长2.8~5.7厘米、宽1.8~4.2厘米;虎形牌(扣)饰2件,一件为透雕虎形饰,虎呈行走状,竖耳、脸微凹、长嘴,长尾下垂,长6.8厘米、宽4.2厘米;另一件虎噬鹿牌(扣)饰,虎作伫立状,耳镂空向前,圆凸眼,长尾下垂,口衔鹿颈部状,鹿呈回首状,长7.5厘米,宽4.7厘米;带饰4件,平行四边形,边缘随纹路凹凸,长4.5厘米、宽2.7厘米。另外出土陶罐1件,橘黄色,敞口,圆腹,平底,素面,高11.7厘米、口径9.5厘米、底径5.5厘米。铁剑1件,残长12.9厘米、宽1.8厘米。

3号墓,“凸”字形土坑墓。墓道为平面呈长方形的竖穴土坑,墓道口呈南低北高状,坑壁较平直,墓道长2.9米、宽1.64米、深1米。墓道东壁偏北处为前高后低的土洞室,坡度20度,长1.65米、深0.4~0.5米。单人一次葬,仰身直肢,面向上稍偏南,双臂平放于身体两侧,右肢骨弯曲,骨骼保存完好,初步鉴定死者为一名老年女性。殉牲共42具,有规律地放置在墓道底部,其中头骨2具、马蹄骨8只,马头骨8具、羊头骨32具、牛蹄骨4只,蹄骨均位于殉牲头骨下面。在墓道东壁紧贴墓室的右边放置一牛头骨,其后放置小牛头骨,牛头骨后边放置1具马头骨。在墓道的西南角和东北角排列有序地放置着羊头骨。殉牲的吻部朝向均与死者头向一致。

随葬品除杆头饰发现于墓道填土中外,其余均放置在人骨的两侧。出土青铜器14件。刀1件,柄背厚而扁平,柄端有一圆孔,形体较长,残长20.5厘米、厚0.5厘米;铜管3件,圆柱状,中空,面饰菱形纹,内装3枚骨针,长11.5厘米、直径1.1厘米;杆头饰1件,鹰头状,圆眼、短钩喙,高1.5厘米;环1件,环面有交错弧形纹,外径4.3厘米;泡饰4件,边缘下折,直径28厘米;变形鸟纹牌饰1件,长3厘米、宽2.6厘米;带饰3件,蝶形、束腰、中起泡,饰涡纹,长4.7厘米、宽2.5厘米。另外出土夹砂单耳陶罐1件,大口、平沿、方唇、鼓腹,半环形耳,素面,高11.5厘米、口径10.5厘米、底径10.5厘米;铁环1件,径8.5厘米;砺石1件,长方柱体,磨制,中间有一圆孔,长7.6厘米、宽2.2厘米;串珠一组,由玛瑙石、蛋白石珠饰组成。

另外在2号墓北端4米处,还发现1座葬坑,开口于地表下0.15~0.2米处,为不规则形土坑,最长处约2米、宽约1.5米、深0.4米。殉牲6具,其中牛头骨2具、羊头骨4具,在东北角牛头骨的吻部处发现一堆动物肋骨。出土青铜器4件。刀2件,一件柄背较厚,柄端有一小方孔,刃较薄,长17.8厘米、厚0.4厘米。另一件形体较小,柄端有圆孔,长10厘米、厚0.2厘米。凿1件,正方形銎口、直刃,上有钉孔,长5.6厘米、宽1.5厘米。带扣1件,正面有斜扣针,腹面微鼓,饰数周交错弧线纹,长6.5厘米、宽5.2厘米。另外出土骨器1件,残长8.3厘米;串珠一组。

张街墓地出土文物与中宁县和原州区杨郎、彭堡战国早期墓出土的同类器物相似,其时代应为战国早期。

硷沟门汉墓群

硷沟门汉墓群位于县城西19公里处古城镇古城村硷沟门组。

在200×150平方米的山梁顶,较有规律地分布着9座墓葬。墓地周围已垦为田。封土显得小而高,现残存最大的封土周长57.2米、高8.3米,最小的封土周长26.1米、高2.8米。1983年固原县文物站(现固原博物馆)与宁夏博物馆正式发掘墓葬一座。墓葬由墓道、币道、前室、后室和耳室组成,方向175度。封土堆为圆锥状,直径12米、残高4.5米。斜坡式墓道长14.25米、宽12米、距地表深5.4米。墓门封砖为人字形砌法,共两层。甬道长1.15米、宽1.1米、残高1米,铺地砖竖置错缝平铺。前室长3.25米、宽3米。墓顶部严重塌陷,但从砌法还能看出,为单层穹窿顶式。墓室铺地砖为人字形平铺。东壁有一耳室,进深1米、宽1.25米,高度因塌陷不详。前室与后室之间有一门相通,上部起券,高1.25米、宽1.05米。后为竖长方形,长3.25米、宽1.85米、高1.44米,东西两壁砌14层砖后开始起券。这座墓为合葬墓,曾被盗扰,葬式不明。随葬品置于前室、后室,从出土的很多棺钉看,棺置于后室。

出土随葬陶器、铜器、钱币15件(枚),其中陶器12件。釉陶仓1件,泥质红陶,小口,方唇,折肩,下腹微收,平底,三个兽形足。腹部饰三周凹弦纹,肩部有三条凸棱,棱上有两道凹槽。器表通施绿釉,高31.5厘米、口径7.5厘米、肩径21.5厘米、底径15厘米。釉陶井1件,泥质红陶。直口,折平沿,腹中略细,饰两周凹弦纹,平底。沿上安弧形栏,栏中顶部作两面斜坡状并模制出辘护形状。井沿一侧,安接打水双耳小罐。通体施绿釉。高30厘米、口径19.5厘米、底径16.5厘米。陶狗1件,泥质灰陶,手制,四足曲卧,昂首张口,短耳竖立,尾部翘起,高7厘米、长9.4厘米。陶鸡2件,泥质灰陶,手制,一雄一雌,雄鸡长尾,尾向下弯曲,有冠,长12.8厘米、高9厘米。雌鸡,短尾,只做出鸡的外形轮廓。陶器座6件,泥质灰陶,手制,器形用刀削出蹲兽状,高9.2厘米、宽4.2厘米、厚2厘米。陶磺1件,器形呈扇形,制作粗糙,长12.8厘米、厚1厘米。铜刀1件,仅存刀身前端,直背,尖锋,刀身两面有凹槽。残长6.9厘米、宽2.1厘米。五钵钱2枚,五株二字较宽大,五字上下两横出头,郭径2.6厘米、郭宽0.15厘米、肉厚0.1厘米、穿径1厘米。墓葬形制具有前室穹窿顶,后室券顶的前、后室结构,是东汉早期墓的特征。另据出土器物仓、井、犬俑、鸡俑及五株钱等推断,其为东汉早期墓葬。

鉴于此墓地多次被盗,1997年10月经宁夏文物局批准,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固原工作站和县文物站联合对部分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清理。墓葬形制与1983年发掘的墓葬形制基本相同,几乎无出土器物。

新集北魏墓

新集北魏墓位于县城西南30公里处新集乡新集村石洼组“圪梁”的北山坡中央,坐北面南。1984年3月经上级批准,宁夏固原博物馆对墓地进行考古发掘,发掘墓葬2座。西侧编为1号墓,东侧编为2号墓,封土间距约8米。出土的随葬品由固原博物馆收藏。

1号墓全长44.76米,由封土、墓道、过洞、天井、雨道和墓室六部分组成。封土周长69米、残高6.2米,为积土夯筑,形似覆锅。封土下为一长方形土圹,长11.8米、宽6.48米、深1米。土圹前端为一座长方形土筑房屋模型,夯筑,简单粗糙,仅剔出略有倾斜,前高后低的瓦垄,长4.82米、宽1.28米、前高0.28米、后高0.4米。土圹中央为2号天井,长6.2米、宽4.6米,四壁分次内收,形成阶梯状。土圹后端(向下垂直即墓室顶部)为又一长方形土筑房屋模型,长4.84米、宽2.9米、最高处为1.88米。依地势高低而筑,其底部呈斜坡状,前高后低。墓道长18米、宽2.2米,方向185度,呈斜坡状,坡度17度,墓道上宽下窄。墓道向北连接第一个过洞,长5.85米、宽1.28米、高1.7米。1号天井呈长方形,长3.6米、宽1.4米,北壁因有盗洞部分塌陷。第二个过洞因有盗洞已塌毁。墓门高1米、宽0.56米,甬道长0.56米。墓室顶部全部塌毁,四壁不甚规则,长6.6米、宽3.15米。

虽遭多次盗掘,破坏严重,但仍出土各种陶俑及陶模型等146件,其中陶俑126件。武士俑65件,首身分制,细木棒穿入领及颈下的圆孔中固定。外着带盆领的鱼鳞甲,面部用墨勾划须眉,胡须多为八字形,双手握于腰际,拳心有孔,做执武器状。标本54高37.1厘米;风帽俑26件,头戴圆形风帽,面墨勾八字须,尖鼻,深目,身着对襟大衣,左手下垂,右臂弯曲,足登圆头靴。标本85高37.5厘米;文吏俑4件,首身分制,头戴小冠,长颈,身着长袍,腰束带,双手拢于前胸。标本74高41.7厘米;乐佣10件,8件为吹角佣,头戴冠,边沿上翻,墨笔勾划八字须,身着短袄,长裤。双手托一长角,张口吹奏。标本81高45.3厘米。一件为击鼓佣,高39.9厘米。男役佣一件,头戴软帽,身着对开短衣,长裤,双手前伸,拳心有小孔,原或执绳索,似为牛车驭手,高34.5厘米;女侍俑4件,一件,眉目模糊不清,身着长袍,双手握于胸前。标本75高35.1厘米;另三件面目清晰,头微上仰,小口紧闭,身着束腰长袍,双手拢于胸前。标本77高34.5厘米;甲骑具装俑16件,头戴鱼鳞冠,顶部有一孔,面墨勾八字须,身着盆领鱼鳞甲,双手曲于胸际。骑于铠马之上,马身着具装铠甲而立。标本89高43.5厘米、长34.8厘米。

陶牲畜4件,均为细泥红陶。陶狗2件,昂首伫立,大耳,嘴微张,长尾。标本109长21厘米、高17厘米;陶鸡2件一雄一雌,雄鸡高12.9厘米、长14厘米,雌鸡高10.5厘米、长12.9厘米。

陶模型16件,多为泥质灰陶。陶瑟1件,瑟面略拱,左右两侧有八个弦孔,长26.6厘米、宽6厘米、厚4厘米;陶竽1件,呈扇形,竽嘴前伸,竽管上立,长12厘米;陶鼓2件,鼓面圆形,腹部圆凸,中空,高10厘米、直径14.6厘米;陶仓4件,仓盖顶部凸起,圆筒状仓身,直口,直腹,平底。标本123高25.6厘米;陶磨1件,圆形,有上下盘,高12厘米、直径13.6厘米;陶碓1件,碓架竖起,高20.6厘米、长28.4厘米;陶灶1件,长方形,前有灶门,后有烟道,前面有两个连体模制陶釜。高10.6厘米、长20.4厘米、宽16厘米;陶井1件,井盘园形,上有辘轳,井身圆筒形,上小下大,高17.2厘米、最大径10厘米;陶牛车,牛与车各2件。牛造型相同,圆眼,嘴微合,双角上曲,昂首而立,标本92高21.9厘米、长31.5厘米。车一件为敞棚车,高24.6厘米、长20.4厘米、宽41厘米。另一件为卷棚车,高33厘米、长27.6厘米。另外还出土陶罐5件,陶盆2件,陶甑2件,陶钵4件,陶灯1件,陶饼2件。

2号墓由封土、墓道、过洞、天井、墓室五部分组成。封土周长66米、残高5.4米,夯筑,中间加杂有大量的木炭。墓道长38.5米,方向184度。两壁有生土台逐层内收,墓道底宽2.2米,呈斜坡状,坡度13度。第一个过洞长3.1米、宽1.6米、高1.8米,券顶塌毁,掩埋一具马骨架,头北足东。第一个天井上口长3.8米、宽2.5米。第二个过洞长4米、宽1.2~1.8米、高1.9米,顶部有一盗洞。第二个天井长5.3米、宽1.25~1.45米。墓室平面略呈梯形,南北长2.6米、东西宽4~4.7米。墓中遗物很少,只出土几件零星器物:牙簪1件,金环1件,陶钵1件,铁钉若干枚。

新集1、2号墓,墓葬规模宏大,虽未见墓志,但根据墓葬的形制和出土的陶俑分析,应属北魏早期。

明代璎珞宝塔

璎珞宝塔坐落于县城东北约50公里处冯庄乡小湾村牛湾组,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年(1551)。宝塔前临深涧,背依山坡,与东面呈“一”字形、等距离排列的七个宛若馒头状、钟毓奇秀的小山隔河相望,相互映衬。

璎珞宝塔为仿木结构七层八角楼阁式空心砖塔,通高20米,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呈八角形,用红砂岩砌筑,高0.25米。整个塔身各层由下而上逐级缓收,显得挺拔稳健。每层以叠涩砖出檐,檐下各面正中及转角处均饰以砖雕一斗三升斗拱。

塔身第一层略高,每面边长1.60米。面东辟有高1米、宽0.5米的券门,以红砂条石砌筑。塔身第二层背壁正中嵌有一长0.9米、宽0.45米的长方形石匾。中间双阴线镌刻横书“璎珞宝塔”四个大字,右竖刻“发心功德主张侃高氏”,左竖刻“嘉靖三十年二月初一日立”。塔身第三层起各角挑檐原有砖铎悬挂风铃,今已铃失柄残。塔身除第五、七层外,其余每面均以阴数(单数)层砖砌就。塔开十窗,南北两面的第三、六、七层正中对应开六窗,东西两面的第四、五层正中对应开四窗,窗孔均一尺见方,用于通风采光、远眺。第七层之上为塔刹,仰莲瓣形刹座承托八面十三璇相轮,相轮之上置圆形刹顶。

塔室采用厚壁空心式木构楼层结构,原有木梯可以攀登,现已毁。塔室内西面高约4米处设一佛龛。顶部的八面收分上雕琢“乾、坤、震、巽、坎、离、艮、兑”道教阴阳八卦图。

据民国《固原县志》载:“张侃,固原卫人,家居七个山。嘉靖三十年春,有堪舆士过其庄,上下相度,谓侃曰:‘此山若塔,当主斯郡文风日进,科第联翩’。侃应之曰:‘若然,当勉之’。于是竭资鸠工,阅一年而告成,塔高五丈余,至今犹巍然生色也,自题曰:‘璎珞宝塔’”,这与塔的铭刻始造年代相吻合(距今458年)。当地传说为高氏功德塔,是对“发心功德主张侃高氏”的穿凿附会。它实属明代风水学说及科举制度影响下的产物,属文昌塔。

璎珞宝塔是宁夏南部山区现存的唯一有确凿纪年的明代古塔,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它为研究明代儒、释、道三教在我国西北地区的融合渗透及其演变情况,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1985年、1988年先后被彭阳县人民政府、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县、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同类推荐
  • 公子凶猛

    公子凶猛

    这个年代将因他的到来而不一样。他的对手说:真心不希望和家伙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他的朋友:有他的世界真的很美好。他自己说:我很凶猛的你们小心了···
  • 平罗史话

    平罗史话

    本书是宁夏地方史话丛书中的一本。平罗是宁夏北部古老的县域,从汉唐时的边塞要地发展为今天的鱼米之乡。历经沧桑,积淀了深厚的地方文化,本书按照历史脉络,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配以图片,图文并茂地展示了平罗的历史与文化。
  • 历史盲必读的历史小故事:讲给孩子的春秋战国历史

    历史盲必读的历史小故事:讲给孩子的春秋战国历史

    本书将卷帙浩繁的历史典籍浓缩为小故事,向读者娓娓道来,趣味性极强,它不仅让大人们在阅读中受到历史的启发,也可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出无穷的想象力!
  • 燕战天下

    燕战天下

    一名超级佣兵,穿越到战国末年,附身于衍水河上的燕国悲剧太子姬丹。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血未寒,秦军的怒焰已经烧遍大半个燕国,燕王姬喜退守于襄平城,太子姬丹避祸于衍水。衍水河边,秦军如狼似虎、不死不休,欲得姬丹人头进献于秦王;襄平城内,燕王居心叵测、杀机重重,不惜以亲子之头请退秦军。生死一线间,死亡触手可及!且看拥有一颗穿越的灵魂和一粒随之穿越而来的“狼神”药丸的姬丹,如何从绝灭之境逃得生天,如何力挽狂澜阻挡嬴政横扫六合之势,如何凭区区三百门客起家逆战天下、一统华夏。让我们拭目以待!PS:本书主杀伐和热血,绝不圣母坑。
  • 穿越到大唐世界

    穿越到大唐世界

    本想着情场失意,赌场得意的林云去了一家地下赌场内豪赌,在输光所有钱后林云大醉一场,在醒来后发现自己正睡在大唐贞观年间的大街上!
热门推荐
  • 最强修真狂少

    最强修真狂少

    修真高手转生都市,拳打富二代,脚踩装X犯,纵情花都,走一段不一样的修真之路!
  • 崛起吧女玄师

    崛起吧女玄师

    隐世玄门没落至今,传男不传女。隐世玄门最后一代香火,偏偏是个女的,所以自小,她被瞒的死死的。不知道自家父亲的和自家祖宗的职业。她是都市白领,安然平静,直到那日被父亲的紧急电话召回!回程路途看似平静,却在最后一程来了一遭狠的。仇人还是朋友?父死母失踪,巨大的变故,让这个刚出校门的小姑娘一瞬间成长了起来。她习玄门术法,开天能。她在普通人中不普通,四面八方来投。查真相,灭死敌。行行归,她不归。术幡扬玄门。只是,那个霸道嚣张的臭男人,能不能不要整天追着她后面说她有病,得治?面对这样的情况,她只好再次祭出天能术法,打算来个眼不见为净。额,天能术法不管用?(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他的名字刻在血液里????他是我的执念,我的阳光。????我本身处黑暗,却硬灌入白开水搅混我的生活...????是,是的。他的名字叫白,而我貌似可笑的与他做了对手——染墨儿,浑浊的颜色。
  • 无限恐怖之神对神

    无限恐怖之神对神

    无限恐怖,轮回真谛,神对神,凡人只能仰望!一步天堂,一步地狱;一步天王,一步死亡!这里是无限的世界,这里是神与神的世界!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超神的男人

    超神的男人

    黑暗降临,一颗神秘的天外陨石划破了瓦罗兰的天空,从此这个大陆掀起了史上最大的混乱,帝国战争爆发,人们不得不拿起武器赶赴战场,保卫家国河山……而这时,一个立志成为“最强王者”的少年于灾难之地逆镜重生,斩强敌,君天下!我要成为超神滴男人,让众美只能卧膝仰望,让敌人只能望风而逃……
  • 霍先生,别来无恙

    霍先生,别来无恙

    林瑞拉从小就听过一个可怕的传言,S城最有名望的霍家富可敌国,可惜身为霍家大少爷的霍铭辰天生双眼失明,是一个虽然相貌英俊但脾气却古怪而又可怕的人物。霍铭辰娶过两任妻子,都活不过一个月,霍家娶妻的原因无人知晓,新娘去世的原因更是无人可知。外界更是众说纷纭,有人说霍铭辰命硬克妻,所以嫁过去的没有好下场,更有甚者传出是为了给霍铭辰治眼睛杀害了那两任妻子……当霍家将聘礼下到林家时,林瑞拉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亲生父亲会为了保住同父异母的姐姐,而让她替姐姐出嫁,嫁到那个让人一听说就毛骨悚然的霍家。让林瑞拉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霍家娶她是有一个惊天动地的恐怖阴谋……
  • 灭龙法师

    灭龙法师

    带着超级计算机来到魔法与龙的世界,然后一路横推!艾伦的暴力法则便是:能用拳头解决的事情就绝不会BB!
  • 我的契约尸妻

    我的契约尸妻

    这张契约书有些不同寻常,说是契约书但……更像是一纸婚书。契约的落款男方写着苏冥女方竟是一个血掌印。苏家少爷七月半大婚,娶了死人当老婆这件事似乎整个昆明城无人不晓,只是从未有人见过这位特别新娘。子时,红纱轻漫,杀鸡取血,烛光一闪红棺棺椁传来一阵阵震动,在场所有人摒气凝神使劲攥了攥手中各自的法宝,若是女尸出关,怕是已经做好了背水一战的准备,可红棺却不动了……
  • 天价少夫人:第101次离婚

    天价少夫人:第101次离婚

    她是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的孤女,他是地位尊贵显赫,俊美如神祗的席氏总裁。因为一场荒唐的娃娃亲,她嫁给了他,婚前两人约法三章,只婚不爱,人前恩爱,人后互不干涉,却没料到他隔天就偷偷潜入她房里。他竟然无耻毁约!她怒,“席凌南,你言而无信,我要离婚!”他笑,“想离婚,先给我生个小包子。”谁都知道席家二少爷玩世不恭,无情无心,唯独却宠她宠到了极致。“少爷,少夫人说对面大学风景不错。”“买下来。”“隔壁大厦楼顶视觉很好。”“买下来。”“席氏刚来的那位总监也挺帅的。”“……立刻炒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