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滔滔洪水铺天盖地而来!
舍不得离开家园又终于不得不离开家园的刘大爷,看到洪水已经漫上桥面,才拄着拐杖,扶着桥栏杆,带着孙儿,小心翼翼涉水过桥。
走着走着,他突然发现原本好端端的桥栏杆有一两丈不见了,于是用木杖探试,才知道这座五孔桥中间的一孔已被洪水冲塌。多危险哪——要不是这段栏杆提醒他,爷孙俩再往前跨出一步,就会双双葬身激流之中!
于是爷孙俩赶紧掉头往回走,打算爬上屋后的小山逃生避险。
爷孙俩刚走回桥头,就看见不远处有一辆汽车正向大桥开过来。
险在眉睫!
刘大爷当机立断,赶紧迎着这辆汽车奔去,站在公路中间,频频挥动手中的木杖示意并大声呼喊:“大桥断了!”
然而不知为什么,车上那位留着长发的司机不仅没有因此停车,反而突然加大马力,不顾有木杖阻拦,快速绕过立在路当中的刘大爷,猛地冲上断桥,在刘大爷雷喊风吼般的“啊呀”声中冲入河底……
“爷爷,这位叔叔为什么要自个儿寻死?”
“孩子,你不懂。他不是寻死,而是求生!他加大马力是为了尽快逃离险境。”刘大爷一边惋惜地拾起被车碾断了的木杖,一边说。
“你给他挥手,他为什么不肯停车?”
“风声雨声太大,他听不到我的喊声,他误认为咱爷孙俩要搭他的车逃难。他不愿为咱耽误他宝贵的时间。可是他哪里能知道前边等待他的是这样一条死路!唉,可惜我的木杖太短,没能挡住他。”
“他怎么敢碾断你的木杖?”
“这是非常时期,别说碾断一根木杖,甚至还可能把我撞倒,从我身上碾过去呢。”
“爷爷,洪水越来越大了,咱们还是赶快上山吧,犯不着在这儿拿生命去冒险!”
“我还要等一等。你听,远处又有汽车开过来了。我还得在这儿拦车,把大桥断了的消息告诉他们。你先抄小路上山,别在这儿等我。”
“如果他们还像刚才那位叔叔那样,甚至对着你把车开过来怎么办?”
“不能这样想。世上的人不都一个样,如果再过来的司机仍误认为我要搭车逃难,却愿意把车停下来,那么他就能因此得知这一险情,同时也会因此大难不死。如果……如果他不肯停下,一意孤行,硬要去死,咱也挡不住。是死是活,现在只能让人家去选择。但是我绝不能见死不救!”
正说话间,又一辆汽车驶近了大桥。
刘大爷猛地推了孙子一掌,吼道:“你——快走!”紧接着几大步跨过去,手挥动着那半截木杖,视死如归地又一次站在了公路中间。
扣人心弦的生死抉择是双方的抉择:一方是希望救人的刘大爷,另一方是驾车而来的两位司机。双方的抉择是两种道德观念的激烈冲突。文章把双方置于特定的危险境地,让双方去经历拷问良心的考试:如果司机愿意牺牲宝贵的逃难时间,把老人和小孩救出险境,那么他自己便得以逃生;相反,等待司机的便是死路一条。这就是说:救别人等于救自己。作者通过别致的构思把人与人之间应当相互关爱的古老的道德主题艺术化地予以诠释。(亦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