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03400000028

第28章 西行取经之路

玄奘(602~664),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俗姓陈,名袆,出生于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一个官吏家庭。12岁随兄长陈素在洛阳净土寺出家,玄奘为法名。因他是唐代有名的和尚,后来称他唐僧,又尊称三藏法师。他是中国著名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心人物唐僧的原型。

“经典回放”

(一)

张骞通西域之后700余年,另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也通过西域到达了印度,这个人就是玄奘法师。

关于玄奘到印度去的富有传奇色彩的探险旅行,中国的读者多是从《西游记》这部著名的神魔小说中了解到的,特别是富有想象力的作家吴承恩塑造了唐僧的法力无边的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的形象,把玄奘到西天取经的旅程赋予神秘的色彩。只是现实中的玄奘和小说中的唐僧相去甚远,旅行中的经历更是大相径庭,但是从《西游记》的问世以及其历久不衰的影响也可看出,玄奘当年赴印度旅行在社会上产生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绝不亚于20世纪阿波罗的登月旅行,或者探险号飞船的宇宙探险。

唐初,佛教内部派别甚多,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解释分歧甚大,长期争论不休。玄奘为了钻研佛经,和他的兄长曾到河南、四川、陕西、湖北、河北等地,向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高僧请教,成为国内有名的佛学家。但他仍深感要改变佛教界众说纷纭的局面,必须到佛家发祥地——印度去取得佛教经典。

由于唐初国内政局并不稳定,边境也不安宁。尤其是西北边境时常受到突厥族的骚扰,朝廷严厉限制百姓出境。玄奘曾向朝廷申请出国,到印度研究佛学,在这种情形下未能获得批准。

玄奘并未放弃自己的打算。他一面向外籍和尚学习西域和印度的语言文字,做好出国的准备,一面耐心等待时机——唐贞观元年(627年),他终于等到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这年,河南、甘肃一带发生严重的饥荒,许多地方因自然灾害颗粒无收。灾民纷纷涌进首都长安和不少城镇。为了缓和灾情,更主要是为了减轻朝廷压力,唐太宗发布命令允许灾民易地就食,逃荒到年成好的地区,于是大批灾民背井离乡,外出逃荒。

玄奘获悉这一情况,立即混入逃荒的饥民之中,偷偷离开长安,向甘肃方向前进。但是也许是他的知名度较高,朝廷很快获悉玄奘企图偷越国境的消息。

玄奘刚刚到达治州(今甘肃武威),一道紧急公文由长安追到凉州,命令凉州都督李大亮立即将玄奘扣留,并将他遣送回长安。但是消息被人泄露,玄奘在当地一个热心的僧人协助下,日夜不停地逃出凉州关口,到达甘肃安西县东南,即古代的瓜州。

瓜州刺史独孤达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对远道而来的玄奘热情款待不说,还主动帮他打听去印度的路线。玄奘在瓜州呆了一个多月,进行长途旅行的准备,当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找不到一个向导。就在这里,追捕玄奘的公文到达瓜州,独孤达虽然并未为难玄奘,但也不敢挽留。玄奘焦虑万分,这时有个名叫石槃陀的西域人,拜他为师,并自愿护送他到边界。玄奘转忧为喜,买了马匹,连夜出发了。

从瓜州向西,要渡过疏勒河和玉门关,沿途有5座烽火台,均有唐朝的边防军防守,对出入边境的人检查严格,如若未经允许越境则格杀勿论。

(二)

玄奘过疏勒河不久,石槃陀见路途遥远,危险丛生,便中途变卦离开了玄奘,但是玄奘毅然一人策马西行。他凭着沙漠中的一堆堆人畜的白骨和骆驼马匹的粪便为标志,向大漠去。

在到达边关的第一座烽火台时,玄奘被发现了,顿时一阵飞箭朝他袭来。玄奘无奈只得从隐藏之处走出,向守卫边关的士兵说明来历和意图。也巧,守卫烽火台的武官也是佛教徒,不但没有扣留他,反而留他住宿,次日送他上路,并关照各烽火台为他放行。西行路上人为的障碍,到此总算解决了。然而,当巍峨的烽火台在大漠中消失之际,孤身一人的玄类进入了渺无人烟的莫贺延碛,这就是甘肃安西与新疆哈密之间广达800里的戈壁滩。这里比沙漠还要荒凉的石质戈壁滩,到处是黝黑色的砾石,寸草不生,连飞鸟也难以飞过。白天,烈日当空,酷热难耐,有时,狂风卷起飞沙走石,顿时天地昏暗,人马难行。有时,沙漠上出现海市蜃楼,看上去明明是旌旗飞扬,数百骑战马奔驰而来,仿佛是追兵跟踪而至,转瞬之间,又化作村和树林,忽隐忽现,千变万化。夜晚的戈壁滩,更是令人恐怖,磷火四处游动,忽明忽灭,如同游走的幽灵。不过这些对于玄奘来说,乃是早有思想准备的,最大的困难是缺水。原来进入莫贺延碛不久,玄奘失手打翻了盛水的皮袋子,致使路上的饮水全部倒光。他本想返回烽火台向边防士兵讨点水,可是他当初立过誓言:“宁可西进而死,决不东归而生!”于是,玄奘便在无水的情形下冒险闯入莫贺延碛。

一连四五天,玄奘滴水未沾,跋涉在茫茫无际的戈壁滩,最后,终因体力不支,晕倒在地。夜晚一阵凉风把昏迷的玄奘吹醒,他挣扎而起,继续前行,忽然发现一片草地,还有一眼清泉。绝处逢生的玄奘惊喜万分,人马痛饮一番,好好休息一天,又装满一皮袋水,抖擞精神继续上路。两天后,戈壁滩被远远甩在后面,玄奘来到伊吾国(今新疆哈密)。

当他到达伊吾国时,消息很快传到高昌国,高昌国王是虔诚的佛教徒,他立即派使臣迎接玄奘,邀请玄奘到高昌讲经传道。《西游记》中有唐僧师徒过火焰山的故事,现实中火焰山就在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不过玄奘在高昌国并未受到火焰山的阻滞,反而受到高昌国王的热情挽留。他在这里停留了一个月,最后当玄奘执意西行时,高昌国王送给玄奘大批衣物、盘缠、马匹,并派几十名和尚、民夫护送。为了方便玄奘,高昌国王特写亲笔信,派大臣护送玄奘去见西突厥最高统治者叶护可汗(当时西域大部地区,包括今新疆和中亚都在西突厥的管辖之下),还给玄奘经过的24个国家的国王一一写信,请他们给玄奘提供方便。

告别好客的高昌国王,玄奘一行沿着丝绸之路从天山南麓经阿耆尼国(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屈支国(今新疆库车),越过冰雪覆盖的凌山(天山的穆素尔岭),再经大清池(前苏联境内阿塞克湖),到达西突厥的素叶城(前苏联的托克马克)。然后沿中亚荒漠的南缘,攀登世界屋脊的葱岭,穿过从中亚通向南亚的重要通道——铁门,取道阿富汗,踏上了他取经的目的地——印度半岛。

(三)

在漫长的旅途中,有水草丰美的阿耆尼国的绿洲,也有山岭陡峭、地形崎岖的穆素尔岭。在通过穆素尔岭的冰峰雪岭时,玄奘一行用绳索把人马联结在一起,在崎岖山道上小心翼翼地前行,以防滑下冰谷深渊。夜晚,寒风凛冽,也只能卧冰而睡。大声说话是绝对禁止的,因为冰雪稍受震动就会坍塌,导致雪崩发生。然而即使如此,他们在翻越穆素尔岭时,竟有一半的随行人员被活活冻死了。

翻越凌山,又是另一番世界。玄奘和剩下的随行人员经过雪山怀抱的大清池,饱览了这儿的湖光山色。“山行四百余里,至大清池,或名热海,又谓咸海,周千余里,东西长,南北狭,四面负山,众流交凑,色带青黑,味兼咸苦,洪涛浩汗,惊波汨,龙鱼杂处,灵怪间起,所以往来行旅,祷以祈福,水族虽多,莫敢渔捕。”玄奘在他后来写的《大唐西域记》中这样描写阿塞克湖。接着,他们来到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故乡素叶城(即碎叶城),会见了西突厥的叶护可汗。

离开素叶,玄奘在叶护可汗委派的一名驿史的陪同下,出西突厥的险要关口——铁门。这是一道纵深500里的狭谷,中为狭窄通道,两旁尽是陡峭的悬崖,岩石的颜色像铁一样,所以称为铁门要塞。出铁门,又经过许多国家,玄奘一行越过比凌山还要险峻的兴都库什山,到达迦毕试国(今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当他到达印度时,已是离开长安的一年以后了。

玄奘于628年夏末入印度,在这个佛教的发祥地度过了15个寒暑,足迹遍及印度半岛。玄奘先在北印度喜马拉雅山西麓的迦湿弥罗国(今克什米尔)留学两年,向当地的佛学大师学习佛学、因明学(印度的逻辑学)、声明学(语言文学学),钻研佛经。然后游历了北印度十多个小国,参观佛教圣地,调查各地的历史、地理和风土人情。631年,玄奘进入中印度,沿恒河继续访问各地著名佛学大师,瞻仰佛教圣迹。这年他在全印度佛学中心的那烂陀寺定居下来,用了5年时间潜心钻研佛教经典,终于成为名弥遐迩的那烂陀寺十大法师之一。

从638年起,这位旅行家又继续到印度各地漫游,先沿着恒河到达今日的孟加拉国,再沿着印度关岛东岸南行,到达和斯里兰卡隔海相望的达罗毗茶(今印度东南部)。然后折向西北,沿着印度半岛西岸北上。他曾访问印度著名艺术宝库——阿旃陀石窟,进入印度半岛的腹地(现在昌巴尔河流域东南一带),又西进到今巴基斯坦,沿印度河北上,到达克什米尔南面查漠附近的钵伐多。当他641年重回那烂陀寺时,由于在佛学上取得的巨大成就,被推举为那烂陀寺的讲席,他是公认的全印度最有学问的佛学大师!

他达到了来印度取经的自的,于是643年春天,玄奘谢绝印度友人的挽留,用大象和白马驮着佛经、佛像和花种,离开钵罗耶伽(今印度的阿拉哈巴德)踏上返回祖国的归程。他返回时走的是另一条路线,即越过大雪山,由南路经葱岭,从疏勒、于阗、鄯善至敦煌、瓜州,和当年法显出国的路线相近。在路上,他整整走了两年,于645年(唐贞观19年)回到长安。

玄奘虽然是出于宗教的目的前往印度的,但是和他本人的初衷不同的是,后代的学者最感兴趣的还是他的旅行。在19年中,他行程5万里,游历了110个国家,特别回国后,应唐太宗要求由玄奘口述,弟子辩机记录,最后经玄奘亲手校订的一部伟大著作《大唐西域记》,是这位旅行家对世界探险史的重要贡献。这部著作共12卷,10万多字,真实地记述了玄奘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和传闻得知的28个以上的城邦、地区的地理位置、山脉河流、地形气候、交通城市、风土习俗、物产资源、民族历史、宗教文化等情况。书中涉及的地域,从他国新疆西抵伊朗和地中海东岸,南抵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北面包括现在的中亚细亚南部的阿富汗东北部,东到今印度支那半岛和印度尼西亚一带。由于文笔严谨,准确朴实,这部著作问世后一直受到中外学者的重视,被译成多种文字,至今仍是研究中亚、南亚和中西交通史重要的文献。

664年,62岁的玄奘在陕西宜君县玉华寺圆寂。

“相关链接”

那烂陀寺

那烂陀,又作那兰陀寺、阿兰陀寺。意译施无厌寺,全称那烂陀僧伽蓝。为古代中印度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北方之大寺院,其地即今拉查基尔北方约11公里处之巴达加欧。5世纪初,笈多王朝之帝日王为北印度曷罗社槃社比丘建立本寺,历代屡加扩建,遂成为古印度规模宏大之佛教寺院及佛教最高学府。

全寺分八大院,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三所载,本寺为7世纪时印度第一大寺,僧徒常达万人,修学大乘及小乘十八部、吠陀、因明、声明、医方、术数等。盖本寺初为唯识学派之中心,其后演变为密教之一大中心。大乘有宗著名之论师,如护法、德慧、护月、坚慧、光友、胜友、智月、戒贤、智光等人都曾先后在此讲学,或担任本寺住持。此外,远自他国及东南亚诸国而来之留学僧亦不少,如他国之玄奘、义净、荆州道琳、台州玄照、并州道生、洛阳智弘,及新罗之慧业、阿离耶跋摩等人皆曾来此就学。又当时由印度来华之波罗颇迦罗蜜多罗、地婆诃罗、善无畏、金刚智、般剌若等诸师亦曾修学于本寺。

玉华寺

玉华寺遗址,位于铜川市玉华乡玉华村北2公里的玉华山。原名仁智宫,为唐高祖李渊武德七年(624年)营造。贞观二十年(646年),扩建后改名为玉华宫,成为唐太宗李世民的行宫。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李世民曾在此召见三藏法师玄奘。唐高宗时期,为了让玄奘有更加清净的道场,废宫改名为玉华寺,敕玄奘在此翻译佛经。显庆五年至龙朔二年(660~662年),玄奘在玉华寺翻译完成了其生前的最后一部佛经《大般若经》,于高宗麟德元年(664年)二月五日夜半圆寂,享年62岁。不幸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朝野为之悲痛。据史料记载,当玄奘的遗体从玉华寺缓缓南下,归葬于长安东郊白鹿原上时,送葬者达数万人。

作为玄奘法师最后的译经之所和圆寂之地,玉华寺曾经备受瞩目。但在“天宝之乱”后,玉华寺逐渐颓废。到了宋代,连那匹石马也不知去处了。但所幸的是,玉华寺遗址内存留的有关宫、寺的碑石文物,为数比其他唐宫遗址都要多。玉华寺的石室中有佛像一尊,侧面刻有“大唐龙朔二年三藏法师玄奘敬造释迦佛像供养”20字,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同类推荐
  • 高老头(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高老头(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魅力教师的修炼

    魅力教师的修炼

    本书综合了教师的形象魅力、道德魅力、教学魅力、语言魅力、社交魅力、管理魅力,从而弥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不足。在论述与事例中使读者更深层次地认识到魅力的重要性,使读者在教师生涯中的魅力达到极致。
  • WTO知识学习教程

    WTO知识学习教程

    本书共十章,包括世界贸易组织概述、世界贸易组织建立的理论基础—国际贸易理论、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入世、WTO规范货物贸易的基本规则、WTO规范服务贸易的基本规则等内容。
  • 为你打开一扇门

    为你打开一扇门

    本书内容包括:领你步入文学之门、浅谈散文的特点与创作、浅谈小说的特点与创作、浅谈诗歌的特点与创作、浅谈如何进行新闻写作、浅谈话题作文的拟题方式、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例谈话题作文快速构思五法。
  • 大学生人文修养读本

    大学生人文修养读本

    《大学生人文修养读本》是为高职高专的学生编写的一本人文素质教育参考读物,供教学之用。本书分两篇:上篇是《伦理道德修养》;下篇是《文学修养》。
热门推荐
  • 凤凰栖一

    凤凰栖一

    凤凰是被奶奶在路边捡回来的,一直生活的很好,直到二十七岁那年发生一些变故回到乡下老家,诡异事件一波一波的发生。凤凰跟小伙伴强子最后因为诡异事件的原因意外坠落悬崖,消失在滚滚长江水水中。真正的故事开始了。
  • 缘来选了你

    缘来选了你

    18岁生日,苏乔迎来了人生第一个转折点难以抗拒——继兄的深情告白难以接受——亲友的无情背叛缘份自有天注定,奇缘遇上陆长宁恩怨是非两代人,缘来选你挽狂澜
  • 射月传

    射月传

    明洲风云幻,际会十二塔。日月齐争辉,爱怨三千载。因眉心没有“投生轮”,牧牛青年秦晓阳自小备受欺辱。一次,晓阳因缘际会,遇到高人无名,得窥“咒术”门径,痛雪前耻。不想从此却惹祸上身,从此走上逃亡之路。这一路,他偶遇忠犬好基友艾索斯、呛辣女李小红、战略家加也等人,携手遍游明洲十二塔,却无意中发现明洲世界一个隐藏了三千年的惊天秘密……随着这个秘密的公开,明洲顿时陷入一场浩劫。神祇、仙朔、人类纷纷参与内战,一个大混战时代即将到来。但这一切丝毫没有意义。因为在世界之外,一股足以吞噬宇宙的黑势力正朝明洲循循而来……
  • 猎天纪元

    猎天纪元

    皇权当政,宗教临世。乱世崛起的先贤,诸强隐避尘世,各自着手培养弟子,一时群星璀璨。不知是大辉煌时代的强势崛起,还是上古破败残局留下的余韵。一个从西岭郡走出的少年,开始了猎天的传说......
  • 补爱

    补爱

    我们错过了时间给我们的祝福,我愿用爱来补过……
  • 存在或不存在

    存在或不存在

    印象中对人鱼的印象是什么呢?贪婪,自私,残暴不仁……但只是一个他,就足以颠覆对人鱼刻骨铭心的印象。
  • 重生之至尊狂剑仙

    重生之至尊狂剑仙

    地球唯一的修仙者渡劫失败,意外胎穿到一本弃坑的修仙文内,成为一个路人甲女配。这是一个强者为尊的世界,修仙界也是充满杀戮的地方。看一强悍灵魂胎穿重生,如何一步一步再次走上重生大道。(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釜山行之命不由天

    釜山行之命不由天

    我的真名是柳寒,一名中国人,但现在我却活在一个叫韩善美的韩国人的身体里,并且神奇的精通了韩语。人生的际遇有时候就是充满了这样和那样的巧合,但其实所谓的巧合可能是另一种必然。很久很久以后,当我想到这一天的事情,我扪心自问,如果我知道将要发生的一切,我还会踏上那辆列车吗?我的文笔并没有多好,这部电影也没有看许多遍,所以一些细节什么的肯定对不起来。甚至作者本人并不是一个韩国迷,只是这部电影看完实在是太郁闷了,希望那些善良正义的人能够好好的活着。算是中短篇吧,最多五万字就会结束
  • 民权素诗话

    民权素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时光漫过,你可还好

    时光漫过,你可还好

    青春退场,在经历了误解,决裂,生死两隔之后,她还能不能拨开云雾,看到掩藏在里面历久弥坚的真心?在一片桃花树下他向她告白了,因为她也喜欢他,所以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了,他们相爱了2年,但命运捉弄,她患上了胃癌,她不辞而别,只留了一封‘分手’信。他看了‘分手’信伤心欲绝,他到处寻找她,但是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他这几年来活得特别颓废。最后变成了让人皆知的花花公子,明天都换一个女生,但是喜欢他的女生还是人山人海。就在高二的时候,她回来了,和他上了同一所高中,他为了报复她,他处处与她作对,处处找她麻烦,她与他会有怎样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