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01700000009

第9章 宋朝立法是儒道兼用

遭时定制

从五代十国至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的近古时期。这一时期的立法均以唐律为蓝本,唐律条文相延有效,并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颁发了大量的条格敕令作为补充。

在立法指导思想上,五代十国时期的大动荡,使得封建法制破坏殆尽,而每个王朝都试图通过严刑峻法来维持其统治。

宋朝法律儒道兼用,并在经济法建设方面成果显著。至于辽夏金元等,其因俗立法与司法实践,则体现出明显的民族特点。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建立了宋朝。

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巩固统一,维护封建秩序,开始了一系列立法活动。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防止割据分裂为立法指导思想,崇文抑武,儒道兼用,大度兼容,强调慎法,实施轻刑。同时,宋朝调整经济的法律法规,在我国经济立法史上形成了较完备的经济法律体系,使宋朝成为我国古代民商事及经济立法最为活跃的朝代,对商人给予了较往常更多的尊重,对后来的经济法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宋太祖赵匡胤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建立北宋政权。为了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封建秩序,宋太祖在即位后不久,就命工部尚书兼判大理寺窦仪等人修订法律。

窦仪是前朝元老,懂得如何修订法律。他和苏晓、奚屿、张希逊、陈光父、冯叔向等人,在总结唐朝和后周立法经验的基础上,编纂了宋朝第一部刑法典《宋建隆重详定刑统》,简称《宋刑统》,共30卷。

《宋刑统》修成后,宋太祖于963年下诏刻版印刷颁行全国,成为我国法制史上第一部刻版发行的封建法典。

《宋刑统》颁布后,中经宋神宗、宋哲宗、宋高宗几朝数次修改。但由于它是宋朝开国以来第一部法典,继承皇位的几代君主都不敢轻易修改,所以,每次改动都很小。

从法律形式上看,宋朝的敕书应用极为广泛,经常使用敕书来处断案件,从而使敕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法律规范。

敕发布多了,时间一长,前后敕有抵触,必须进行汇编整理,删去过时的,保留现有用的,这就是“编敕”。把散敕中一事一例的判例,经过汇编整理上升为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通行于全国的法律条文。可见,编敕是宋朝立法活动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法律形式。

宋朝编敕极其频繁,每逢新皇帝即位,同一皇帝改变年号,都要重新编敕。宋朝皇帝改元多,编敕也就多,以至于到底有多少部编敕,实难统计。

编敕实质上是对《宋刑统》的重大修改。而且,与刑统相比,编敕可以随时发布,运用起来灵活得多,统治者随心所欲地经常编敕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这就形成了律敕并行,即在保持《宋刑统》的应有法律效力的情况下,提高敕的地位,在审断案件时加以引用。这是宋朝立法的特点。

宋朝在刑事法方面有盗贼重法、折杖法,以及刺配和凌迟。

为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秩序,宋统治者开始对一些重要地区盗贼犯罪论以重法,以严惩窝藏盗贼的行为。

随后,出于京畿地区安全的考虑,将京城开封及诸县划为“重法地”,规定凡在“重法地”内犯贼盗罪者,适用比《宋刑统》重的处罚。后来重法地的范围扩大到一些非重法地。

宋朝首创折杖法。折杖法就是将笞、杖、徒、流等四种刑罚折抵为一定数量的杖刑的刑罚制度,其总体趋向是使刑罚减轻。

在民事法律中,宋朝规定不动产买卖契约成立的4个步骤是:

第一,田产买卖先问亲邻,他们具有先买权。

第二,制作契约,到官府印契,缴纳契税,交易才有效。

第三,契约上写明标的物的租税、役钱,并由官府在双方赋税簿账内变更登记,加盖官印。如果没有过割赋税,往后买卖的交易双方如果发生纠纷争讼时,即使买受田宅的富豪之家持有契约,官府也不会受理争讼。

第四,买卖契约达成后,转移土地的占有,卖主离业,且不允许其租佃该土地,以防止自耕农减少、佃农增多,以致减少官府的赋税收入。

宋朝对婚姻家庭与继承制度也在民事法律中作了规定。

婚姻法规注重妻子的离婚权利,如规定丈夫出外3年不归,6年不通信息,准予妻子改嫁或离婚;丈夫因犯罪而离乡服刑,妻子可以提出离婚;被夫同居亲强奸,或虽未成,妻子也可提出离婚;丈夫令妻为娼者,妻子也可提出离婚等。另外,法律还扩大强制离婚的范围,如法律规定,将妻子雇与他人为妻妾者,婚姻关系应解除。

继承法规中较有特色的是关于养子继承权的规定。立继子与命继子由于收养关系成立的时间不同,意味着其对父母生前所尽的赡养义务不同,在遗产的继承上便有所不同。

立继子等同于亲子,但继子如果未尽过赡养义务,就只承担祭祀任务,也只能继承遗对于命继子,宋朝法律规定,任何人如果死后没有儿子的,其寡妇或宗族有权为死者设定一名“嗣子”来继承家产。

在有寡妇的情况下,嗣子可以得到和儿子一样的继承地位。但如果死者的配偶也已不在世,这位嗣子是由宗族设定的,那么这种所谓的“命继子”的继承地位要比正常的儿子或嗣子差很多。

宋代法律规定,命继子在和未嫁的在室女一起继承遗产时,只能得到遗产的四分之一;命继子在和归宗女共同继承时,先依户绝法,归宗女得遗产总额的一半均分,命继子得总额的三分之一,余下部分的二分之一加给命继子,二分之一没官;如果命继子是和出嫁女共同继承,出嫁女和命继子均分遗产总额的三分之二,余下三分之一没官。在经济法方面,宋朝对盐、茶、酒等产品控制较为严格。宋朝池盐生产为官营,有“官办官卖”和“通商”两种形式。海盐生产多为民营,其运销多为官运官销。

宋朝制订的榷茶法加强了对茶叶生产与经销的控制,为国家增加了赋税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军马等军需物资的供给,同时也具有加重对生产者、消费者和茶商的变相掠夺。

对于酒的控制,法律规定酒曲一律由官府制造,酿酒者必须向官府购买,严禁民间私造,凡民间私自造曲酿酒,或超出规定地区酿酒销售都要处以刑罚。

宋朝在北方边镇设置榷场,作为官办贸易的场所,与辽金西夏进行互市贸易,一方面是为了通过物资交流,获取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则可以控制重要物资外流。

宋朝的市舶法也称市舶条法或海舶法等,据有学者考证其为世界上最早的成文外贸法规。主要包括对外贸易主体规定、商船出入境管理规定、行外贸许可证管理制度、针对进口货物的管理规定。此外,宋朝还对货币金融和财政税收予以立法调整。

总之,宋朝经济立法较为完备,为宋朝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较大贡献,其中诸多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去进一步归纳总结。

宋朝的司法制度是,中央仍设大理寺,掌管中央司法审判大权,负责审理地方上报的刑事案件以及京师与中央百官犯罪案件。同时也参与皇帝直接交办的重大刑事案件,与刑部和御史台共同审理,并上报皇帝批准执行。

刑部是尚书省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刑狱政令,复核大理寺详断的全国死刑案件,以及官员犯罪除免、经赦叙用、定夺昭雪等事。

御史台是宋朝中央监察机关,也具有部分司法审判职能。御史台的主要官员大都参与司法审判,主要是处理命官犯罪大案、司法官受贿案、地方官府不能决断的疑难案件以及地方重大案件等。

宋初为强化对中央司法机关的控制,在皇宫中另立审刑院,这是当时中央司法机构最突出的变化之一。凡须奏报皇帝的各种案件,经大理寺断谳后,报审刑院复核,由知院事和详议官拟出定案文稿,经中书省奏报皇帝论决。

审刑院权势显赫过于大理寺和刑部,其职掌原均属于大理寺和刑部,是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产物。审刑院存在时间约90年,神宗时裁撤后,其职权复归大理寺与刑部。

此外,宋初还增设制勘院和推勘院等临时性审判机构,负责审理皇帝交办的案件。

在司法审判制度上,宋朝建立了鞠谳分司制和“翻异别推”制度。鞠谳分司就是将“审”与“判”分开,由专职官员负责选择法律条文,原审官员无权选择适用法律予以定罪;选择法律条文的官员是依据原审官员审定的案情与相关证据适用法律,但无权过问审讯。

该制度使二者互相制衡,以免作弊,此即“鞠谳分司”之目的。成为宋朝司法审判制度上的一个进步表现。

宋朝在发生犯人推翻原有口供,且所翻情节涉及定罪的时候,采取“翻异别推”制度,也就是将该案改交另外法官或另一司法机构重新审理,改换法官审理称之为“别推”,改换司法机关审理,称为“别移”。

按宋朝法律的规定,犯人翻异次数不得超过三次。故意诬告称冤者,查证属实,罪加一等处罚。这一制度的出现,有助于纠正因刑讯逼供而导致的错案、假案、冤案。故为宋朝司法审判制度上的又一进步体现。

宋朝的监察制度沿袭唐制设立中央监察机关御史台,仍分三院即台院、殿院、察院,察院的监察御史职责尤为重要。监察御史从曾二任知县的官员中选任,宰相不得荐举御史人选,宰相的亲故也不得担任御史职事。御史的任命须经由皇帝批准。御史每月必须奏事一次,是为“月课”。

在御史台以外,宋朝将唐朝分属中书、门下两省的谏官如谏议大夫、司谏、正言等组成专门的谏院,负责对中枢决策、行政措施和官员任免等事提出意见。与御史台配套,合称“台谏”,旨在牵制宰相的权力。

宋朝对地方官员的监察也更加严密。设于各路的监司负有监察职责,负责巡按州县。州级政权的通判官,号称“监州”,职责即为监察州县官员,州府文告无通判共署不发生效力。

宋朝以法医检验为核心的司法鉴定在我国司法制度史上是独占鳌头,不论是检验制度还是法医学,或是证据理论,都对我国后世乃至今天产生了巨大影响。

当时的法医学家宋慈撰写的《洗冤集录》,是他总结以往勘验经验,又结合自身勘验经历完成的。《洗冤集录》是世界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医检验专著。

同类推荐
  • 瀛洲战纪

    瀛洲战纪

    每个人,自身都是脆弱、追求安逸的,因为周边环境的原因,逼迫自己不得不一步一步攀爬,一个人攀爬的过程是艰辛、痛苦的,但一路上有知己好友陪伴,登顶一览众山小之时,有知己好友共同分享,人生道路,不孤单,高处,有温暖,因为,有你们。
  • 大唐释厄传

    大唐释厄传

    西游中的秘密令人惊惧。当我幻化神通,妙解三千。你可曾看见我笑容背后的泪水?你可曾听到我高歌声中的血滴?十万八千里路遥,八万四千大劫苦。茫茫宇宙,天地洪荒,我孑然一身,有谁能够伴我证道?八十一难,心猿意马,练不成金丹,便随古佛青灯悟空!
  • 医武大唐

    医武大唐

    二十一世纪的精英军医李俊峰,在海外执行任务时不幸牺牲。机缘巧合,转世重生在了大唐初叶一个可怜的小叫花子身上。从此,大唐的历史,就因他而变的更加精彩!交趾,永远只能是华夏大家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大中华的航海时代,在公元八世纪正式拉开序幕,短短几十年就达到高潮!巍巍大唐,就是全球第一个领土遍及五洲四洋的日不落帝国!
  • 楚氏物语

    楚氏物语

    荆州楚氏只这四个字,就让他有挥霍天下的资本而那个深秋的雨夜命运的轨迹渐渐偏离,或者,真正回归……
  • 神仙阁

    神仙阁

    第一卷:天播龙种。介绍刘邦从秦朝末年起事,到统一中国、治理中国的伟大壮举。全书分五部分。
热门推荐
  • 仙人寻凡记

    仙人寻凡记

    一个凡人他不想成仙,只想做个凡人,天天晒太阳,但他偏偏化凡为仙,为了再次变成凡人,好在自家门前晒太阳,他开始了一段前所未有的搞笑历程。
  • 原石企划

    原石企划

    “大家好,我是Geude-Project(原石企划)的艾澜。今天,我将代表公司正式宣布,我们的三期生选拔即将开始!”那个被舞台灯光和大闪的光芒所照亮的夜晚,在剧场中心发布的消息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和所有有着偶像梦的平凡女孩一样,原石企划是作为素人的她们唯一的机会,这一次,她绝不会错过。无论前路是黑暗还是光明,她都将扬帆起航。“您好,我是万星悠,今年十八岁……”自此,掀起惊涛骇浪。
  • 穿越之本公子是女儿身

    穿越之本公子是女儿身

    一夜醒来,突然发现床边有个没穿衣服的美女,一惊!在发现自己所在的地方怎么是古香古色的?在惊!拔开自己的裤子一看,木鸟!大喜!
  • 春之劫

    春之劫

    有人说,青春要轰轰烈烈,只有那样,在即将老去时才有可以咀嚼的回忆;但吴晓的青春比轰轰烈烈更上了一层,吴晓的青春是惨烈的,惨烈的让人不堪回首,每每在梦中出现时,它总能让吴晓痛到窒息。它就犹如跗骨之蛆,让人时刻痛着,却无法摆脱!再次遇到林浩,吴晓尘封在心底的记忆再次浮现在眼前,她发誓,他一定会让让自己陷入如此境地的人付出代价……
  • 爆笑的校园

    爆笑的校园

    看一看,心情会变好纯属搞笑版轻松爆笑的校园故事谢谢^o^
  • 跨界恋人

    跨界恋人

    她是一个企业家庭的女孩,但是她并不傻白甜,她是冷都女。他是一个高高在上耀眼的明星,但是他并不耍大牌,他是阳光男。两个完全不同世界的两个人,他们到底是怎样走到一起的呢?
  • 都市异能大乱斗

    都市异能大乱斗

    主角无敌,收小弟无数,妹子一大把,这样的戏码是不是已经厌烦了呢?都市异能大乱斗讲述的是我们这样的普通人获得了异能,小人物的奋斗史,平凡也可以伟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机遇。
  • 玄天之道

    玄天之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万物之始,生命之源。自古天道不可违!少年有志!在于凌笑!凌道之上,唯吾凌天!
  • 斗帝三国

    斗帝三国

    大汉算什么?穷途末路的政权,老子不稀罕!乱世算什么?来自大天朝的我静极思动,唯恐天下不乱!三国战乱算什么?我要当一方雄主,为自己,为这个世道,开一方太平!穿越成了落魄废帝刘辩,东山再起,扫外族,定中原,一统天下。
  • 邪后太妖娆

    邪后太妖娆

    某女一个媚眼,手指朝面前的人勾了勾,邪笑道“过来,让我亲一口~”某男淡淡撇了某女一眼“就这么饥渴?”某女“吼~谁让你长得这么帅呢,一见到你我就把持不出嘞~”某男“怪我咯。”某女“矮油,不要这么冷淡嘛”某男“对不起天生的”某女“切,装什么,再怎么禁欲不还是让我勾搭到了~”某男“勾引你侄女的驸马,你果真不要脸……”某女捂脸“矮油,瞎说什么大实话!”某男“……”某女“话说……你她妈过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