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01600000014

第14章 清代棉纺毛纺工艺

清代棉纺织手工业有所发展,生产工具也有不少改进。棉纺品中有很多突出的成就,其中的“南京紫花布”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曾经大量出口海外。

清代毛纺织业也很发达,尤其是对西藏的开发,使西藏毛纺工艺提升到了先进水平。西藏盛产羊毛和绒,毛织工艺发达。毛织原料以羊毛为主,江孜的氆氇在清代就驰名中外。

清代棉纺织品中,江苏松江布全国知名,所产精线绫、三梭布、漆纱方巾、剪绒毯,皆为天下第一。无锡之布轻细不如松江,但在结实耐用方面则超过之。河北棉纺织品也有名气,甚至可以与松江布匹敌。

随着手工棉纺技术的

发展,清代后期“松江大布”,“南京紫花布”等名噪一时,成为棉布中的精品,而后者尤其著名。

紫花布是南京的特产,用紫木棉织成。紫木棉是一种天然彩色棉花,花为紫色,纤维细长而柔软,由农民织成的家机布,未经加工多微带黄色,特别经久耐用,其纺织品被称作“紫花布”。

这种天然有色的紫花布颜色质朴,在历史上深受手工纺织者欢迎和大众的喜欢。

南京紫花布是我国本土的手工织机布。

根据《南京商贸史话》等资料的记载,早在宋元时期,棉花的种植传入长江下游地区。南京孝陵卫以及江浦乌江一带开始大规模种植棉花,手工纺纱织布成为农家副业。

至清代嘉庆年间,南京的棉纺织业开始兴起,中华门内以及孝陵卫一带的织户纷纷开机织布。织工织出的棉布匀称、结实、耐用,受到用户喜爱。

据记载,当时的南京布为公司布和窄布两种,之所以以南京命名,是因为这两种布的主要产地就是南京。

两种布相比较,公司布质地较佳,多行销外地甚至外国。窄布则多为南京本地农户使用。后来,当苏南等地的土布兴起后,也打起了“南京布”的旗号。

从资料里可以看出,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前,世界范围内,英国的纺织工业相当落后,美国的纺织工业甚至还没有建立起来。

南京布在质地、花色等各个方面都超过了欧洲生产的布匹,而且价格低廉,因此,南京布被大量出口,成为欧美贵族追逐的时尚物品,而我们南京也成为中国输出棉纺织品的最主要生产基地。

《南京商贸史话》记载着这样的数据:1820年之前,英国东印度公司每年运到英国的南京布多达20万匹以上。英国客商在1817年至1827年间,每年运出的南京布保持在40万匹至60万匹左右。

美国更是消费南京布的大买家,有资料显示,1809年一年,美国就从中国运回南京布370万匹;1819年一年又运走313万匹。美国人购回大量的南京布,一部分在美国国内销售,一部分转运到南美洲、澳洲销售。

据英国1883年出版的《中国博览》记载:

中国造的南京土布,在颜色和质地方面,仍然保持其超越英国布匹的优越地位。

其实,南京布的色彩并不花哨,除了不漂不染的“本白”,还有老蓝、土黄等单色,既不紫,更无花,但奇怪的是,西洋人就是喜欢南京布,还称之为“紫花布”。当时还有人称南京布为“格子布”。

欧洲人相当看重南京布厚实耐用的优点,当年南京布中有一个被称作“萝卜皮”的品种,其厚度甚至超过如今的帆布,但是手感却十分绵软,尤其是下过几次水之后,柔软温暖得如同绒布,而牢固程度远远超过“洋布”。

《中国博览》有这样的记载:在英国“人人以穿着‘南京布’为荣,似乎没有这种中国棉布裁制的服装,就不配称为绅士,难以登大雅之堂。”

南京布成为欧洲尤其是英国的贵族、绅士追逐的时尚。狄更斯、福楼拜、大仲马这些世界级大文豪也很熟悉南京布,在他们的作品中,常常出现的词语“nankeenbosom”,指的就是“南京布”。

在狄更斯的名著《匹克威克外传》中,“南京布”出现的频率很多,翻译者如此注释:“18世纪至19世纪,南京布在英法等西欧国家上流社会特风行,是贵妇们追逐的时尚面料”。

而在《大卫·科波菲尔》、《基度山伯爵》、《包法利夫人》等名著中,也有南京布的身影。

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写道,包法利夫人穿着紫花布长袍,也就是用“南京布”做的长袍,让年轻男子见了为之痴狂。而大仲马的《基度山伯爵》中,基度山伯爵穿着高领蓝色上装,紫花布裤子,用的也是“南京布”。

清代的纺织工具也随着纺织业的发展而发展。棉纺织有扎花、纺纱、织布3个主要工序。扎花即除去棉籽,黄道婆做成搅车,将棉籽挤出。清代改称“扎车”。

清代扎车用三脚架,高3尺,有径3寸和1.5寸滚轴一对,水平放置:大轴木制,用手摇,外旋。小轴铁制,用脚踏,内旋。

利用两轴摩擦力,转速和旋向不同,将棉与籽分开,籽落于内,棉出于外。这种扎车一人操作“日可扎百十斤,得净花三之一”,尤以太仓式扎车出名,一人可当4人。

轧去棉籽的棉花,古代称为“净棉”,现代称为“皮棉”或“原棉”。净棉在用于手工纺纱或做絮棉之前,需经过弹松,称为“弹棉”。清代,弹棉者把小竹竿系于背上,使弹弓跟随弹花者移动,操作较方便。

松江地区在乾隆年间所用弹花弓,长5尺余,弦粗如5股线,以槌击弦,将棉花弹松,散若雪,轻如烟,比之明代所用4尺多的竹弓蜡丝弦,弹力更大,从而提高了弹棉效率。

明清时期,农家小户还多是手摇单锭小纺车,棉纺发达地区单人纺车仍以“三锭为常”,只有技艺高超者可为4锭,而当时欧洲纺纱工人最多只能纺两根纱。

清代末期,在拈麻用“大纺车”的基础上,创制出多锭纺纱车。3人同操一台40锭双面纺纱车,日产纱10余千克,成为我国手工机器纺纱技术的最高峰。

多锭纺纱车的纺纱方法是模拟手工纺纱,先将一引纱头端粘贴棉卷边,引纱尾部通过加拈钩而绕于纱盘上,绳轮带动杯装棉卷旋转,引纱则向上拉,依靠引纱本身的张力和拈度,引纱头端在摩擦力作用下,把棉卷纤维徐徐引出,并加上拈回而成纱。

清代毛纺也较发达,1878年,清朝廷在兰州建立了兰州机器织呢局,这是我国最早的一家机器毛纺织厂。清代毛纺工艺相对较为发达的地区是西藏。

清代的西藏,随着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这里的手工业生产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清代西藏手工业中,最为发达、最为普及的手工业是毛纺织业,它掌握在西藏地方官府手中。

西藏地方官府从西藏北方的草原以赋税形式获得大量羊毛后,便将羊毛分配给西藏中部地区的居民,让这些居民无偿为官府纺织,以代替其应支的其他差役。

毛纺织品制成后,西藏地方官府将这些产品加以出售,从而获得巨额利润。就是这样,西藏官府掌握了毛纺织业这一西藏最重要的手工业。

当时,西藏牧民在他们放牧的空闲时间里,纺织了大量的毛料。

据有关史料记载,西藏东部居民纺织的毛料在当时要普遍比西藏西部居民纺织的毛料胜过一筹,且颜色丰富,多有绿、红、蓝和黄色条纹或饰有小的“十”字纹。

清代西藏质量最好的毛纺织品是产于江孜的氆氇。氆氇是加工藏装、藏靴、金花帽的主要材料。传统品种有加翠氆氇、毛花氆氇、棉纱氆氇等。

氆氇为藏族人民以手工制作,细密平整,质软光滑,作为衣料或装饰的优质毛纺织品,是以羊毛为原料,经纺纱、染色、织造、整理等工序制成。

清代织氆氇用的是木梭织机,织好以后是白色的,宽24厘米左右,可以做男式服装。但一般都要染成黑色,也有染成红、绿等色彩。因氆氇是羊毛织品,结实耐用,保暖性好,所以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毛线用茜草、大黄、荞麦和核桃皮等做染料,可染成赭红、黄、绿等颜色。

由于清代西藏的毛纺织品生产极为普遍,所以不仅能够满足西藏地区本身的大量需求,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向外出口。在清代,西藏的毛纺织品远销不丹、印度、尼泊尔等国,享有盛誉。

同类推荐
  • 特色萝卜

    特色萝卜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本书为丛书的其中一册,主要讲述了种植特色萝卜的一些基本知识。
  • 现代养殖实用技术

    现代养殖实用技术

    《现代养殖实用技术》对家禽、牛羊、水产以及其他经济动物的现代养殖技术进行了概括性、针对性地阐述,帮助您全面了解现代养殖的实用技术,帮助您确定最适合自己的养殖方向。
  • 无公害蛋鸡高效饲养技术

    无公害蛋鸡高效饲养技术

    本系列图书涵盖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和服务业,门类齐全,技术方法先进,专业知识权威,既有种植、养殖新技术,又有致富新门路、职业技能训练等方方面面,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可操作性强,图文并茂,让农民朋友们轻轻松松地奔向致富路;同时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综合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现代小麦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现代小麦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小麦的种植与标准化生产;小麦优质品种的选择;小麦标准化生产的播种管理技术;小麦无公害施肥及栽培创新技术;冬小麦“四统一”种植生产新技术等。
  • 唐代园林别业考论

    唐代园林别业考论

    对于现代人来说,所谓的盛唐气象、帝国丰采,所谓的“九天阊阖开宫殿”,“青天白日映楼台”,“二十四桥明月夜”,“山顶千门次第开”云云,不正如阳台一梦那样邈远玄虚吗?我们的研究亦如元好问所讽刺的暗中摸索,痴人说梦。杜牧《江南春绝句》云:“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或许是一个无解的历史之谜,本书作者自不量力,试图提供一份肤浅的答卷。
热门推荐
  • 纤言

    纤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凤凰灭世

    凤凰灭世

    在那一坎培的边界矗立着七尊巨像,那是上古时代封印凤凰的英雄们。可是100年、1000年、10000年、100000年过去了,英雄们大多早已不在,他们贮存在神像里的力量也渐渐弱了,凤凰,她快醒了。万年的封印,使她的仇恨更深。死在自己爱人手中,实在是想不出的悲伤、愤怒。
  • 自然百科知识博览

    自然百科知识博览

    《巅峰阅读文库 我的第一本百科书:自然百科知识博览》精美的图片,有趣的文字,活泼的版式,将科学性和趣味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我们一同领略和感受知识带给我们的快乐。《巅峰阅读文库 我的第一本百科书:自然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超越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 适者生存之霸主

    适者生存之霸主

    丧尸横生,世界末日,异界重生,女主和一群小伙伴一次次经历着。死不是一切的结束,而是轮回的开始!既然现代已毁,何不在古代混的风生水起,建实力,做米虫,泡美男,左拥右抱好不自在!【一个乱七八糟的小白文,一个渣的不能在渣的烂剧情,作者是作死君污号,这是一个深坑,请谨慎进入,作者是个懒癌晚期的人,文文不定时更新,本剧情主要人物都有群内宝宝饰演,爱你们么么扎!】讨论群【角色领养群】:573296881欢迎来讨论,聊天!
  • 云火谣

    云火谣

    平凡少女遭遇车祸,误闯时空禁地,跌入未知朝代。她女扮男装,游刃于市朝之中;她轻抿胭脂,天下英雄竞折腰。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
  • 谁是谁的鬼

    谁是谁的鬼

    一个半阴半阳,半人半狼的男孩,一出生就被借尸还魂,与深藏在大山里的老狼相依为命。后来他步入了尘世,住进了一个偏远的村落,凭借着自己偶然开启的天目,目睹了在人类贪婪无度之下而衍生的淫邪婴灵,并与之展开了斗争……
  • 秋千上的毛熊也不知道我爱你

    秋千上的毛熊也不知道我爱你

    故事的开头总是这样。适逢其会。猝不及防。故事的结局总是这样。花开两朵。天各一方。
  • 第七次穿越之旅

    第七次穿越之旅

    时光真有间隙吗?沈诗清七次穿越过去,揭开隐藏多年前的秘辛,并设法拯救自己的爱人,她能否成功呢?步步为营之下竟是恐怖连连。。。
  • 再见,草样年华

    再见,草样年华

    个不大不小的校园,以男主为主的六个懵懵懂懂的学生,一段风风火火的经历,一段荡气回肠的感慨,谱写出一个个难以忘怀的记忆。没有疯狂的举动,就没有深刻的回忆,没有堕落的青春,就没有疼痛的领悟,没有刻苦铭心的爱情,就没有成长的烦恼,一切一切都发生在这个校园里,六个不同性格的男生,面临着不同的生活感情经历,早就成了唯一不可忘记的青春回忆,再见了,我们的青葱岁月!
  • 夏日风铃

    夏日风铃

    你相信一见钟情吗?你相信坎坷情爱吗?看史上最快恋爱史!看女主角怎样收获自己的婚姻幸福,豪车展览,恋人恩怨,激情比赛,意想不到的惊喜等着你哦......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