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01400000009

第9章 明清时期兽医学成就

在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时期,科技方面不乏集大成者,而中兽医学领域在继承和总结前代成果的同时,在某些方面也取得了十分丰硕成果。这些兽医学成果是祖国兽医学宝库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一时期,编著刊行了许多中兽医学的著作,形成了我国古代中兽医学术体系。在中兽医方剂学、传统兽医针灸学、家畜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防治、兽医外科等方面颇有建树。

明朝廷对兽医学的发展给予较大的重视。《永乐大典》有汇编成的《兽医大全》,成化年间兵部编纂了《类方马经》6卷,后来太仆寺卿杨时乔主编了《马书》14卷和《牛书》12卷。

明朝廷由于政治军事上的需要,大力开展在长江下游六府二州养马,并几次规定要培训基层兽医,名兽医喻本元、喻本享等就是在此条件下出现的。

喻本元、喻本亨兄弟二人合著的《元亨疗马集》、《元亨疗牛集》,于1608年刊刻问世,由兵部尚书丁宾作序。书中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以指导临床实践,成为自明以后马疾治疗学的经典著作,影响深远。

朝鲜人赵浚等根据元代中兽医书编成《新编集成马医方》和《新编集成牛医方》,成书于1399年,现存版本为1633年版。此书罕见,可谓一套珍贵资料。

此两部医方是赵浚等集体用汉文编写的。著书中引证了不少我国的古兽医经典著作,约7万字,全书共为64小节,附图47幅。内容包括马医方及牛医方两大部分,内容丰富。

比如马医方内容,有良马相图、良马旋毛之图、相马捷法、相齿法、养马法等畜牧方面的内容,还有放血法、点痛论、姜牙论、十八大病、五劳论等兽医方面的内容。

清代初期,由于农耕需要牛,牛病学得到较大发展。1667年重刻《元亨疗马集》时,将《水黄牛经合并大全集》和《驼经》并入成为一书,就是适应当时的时势要求。

后来重编时加上《安骥集》等古书的部分内容,删去《碎金四十七论》中的21论,编成马经大全6卷,牛经大全2卷,驼经1卷,命名为《马牛驼经全集》,近代流行的多是这部书。因由许锵作序,内容主要来自《元亨疗马集》,简称“许序本”。

1758年,清代医药学家赵学敏编著的《串雅》,分《串雅内编》和《串雅外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有关民间走方医的专著,揭开了走方医的千古之秘。其中的《串雅外编》还特列出医禽门、医兽门和鳞介门。

清乾隆时期兽医学家郭怀西,于1785年著《新刻注释马牛驼经大全集》。这本书对《牛经大全》进行全面的修改和补充,虽名“注释”实际上是新作。此书继承并发展了《元亨疗马集》的内容,在我国畜牧兽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新刻注释马牛驼经大全集》是对《元亨疗马集附牛驼经》的注释本,简称《大全集》。纵观两书全貌,可以看出,《大全集》是作者结合50余年医疗实践,对《元亨集》进行大量删改、补充。综合了以前丁序、许序等版本的内容,又增列、贯注了《黄帝内经》、《通元论》、《渊源塞要》、《疗骥全书》、《安骥全集》等内容,从而在深度和广度上发展了《元亨集》,反映了清代兽医学发展概貌。

清乾隆朝太仆寺正卿李南晖编写的《活兽慈舟》以黄牛、水牛病为核心,且选编了马病篇、猪病篇、羊病篇、狗病篇、猫病篇。

清代嘉庆初年,著名中兽医傅述风于1800年编著的《养耕集》问世,对牛体针灸术有进一步的补充和发展。全书着重记载了作者数十载的实际诊疗经验,并继承和发扬了中兽医的传统思想和方法,不论在理论上或在临床经验上均有独到见解,对当时及后世兽医学发展都产生了较大影响。

《养耕集》分上下两集,上集讲针法,下集备录方药。针不能到者,以药到除病;药不能及者,以针治病;针药兼施,相得益彰。

《养耕集》上集中对牛体针灸穴位图作了修正和补充,并分述40多个穴位的正确位置、入针深浅和手法,以及各穴主治的病症。

还分别论述了吊黄法、破牛黄法、火针法、烫针法、透火针法、皮风发表针法、出血针法、咳嗽针法、失中腕针法、治拓腮黄针法等20余种对应的特殊针灸方法。

在此书问世前,我国仅有一幅“牛体穴位名图”,缺乏文字叙述,本书填补了这个空白,使牛体针灸学形成一完整体系。

《养耕集》下集列病症98种和各症的方药治法。方中常选用几味当地的草药,并根据鄱阳湖地区气候变化开列四季药物统治的处方。

在《养耕集》之后,《牛医金鉴》、《抱犊集》、《牛经备要医方》、《大武经》、《牛马捷经歌》等方书相继出现。随着当时养猪业发展的需要,《猪经大全》也编成刊行。

至此,我国中兽医的医疗对象已扩展到各种家畜和家禽。中兽医学的特有理法方药体系和辨证施治原则且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并形成了我国古代完整的中兽医学术体系。

明清时期,除了编著刊行许多中兽医学著作以外,在中兽医方剂学、传统兽医针灸学等方面也颇有建树。

中兽医方剂学在明清两代发展到了高峰。乾隆以后,中兽医诊疗对象由马转向牛,以治疗马病为主的马剂方书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以治疗牛病为对象的疗牛方剂书的大量涌现。

比如《新编集成马医方》,这是目前人们所知的第一部由朝鲜人编集的中兽医著作,作为中朝两国人民文化交流的价值远超其学术和史料价值。

再如《新编注释马驼经大全集》,其中“临时变通”的处方方法是兽医方剂学理论的一大突破,在兽医方剂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处方药产生了很大影响,发展和完善了中兽医方剂理论。

在传统兽医针灸学方面,明清时期达到鼎盛,从理论到实践有明显的突破和较大的发展。马体针灸在明代发展较突出,牛体针灸在清代发展较突出。

比如《元亨疗马集》,其中的针灸治疗方法已采用组穴,有协同作用和相辅相成。再如《养耕集》,它对各穴位置和主治病症均有明确记载。对多种病症设立针法,并对牛的特有病设立针法。

对家畜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防治,明清时期也有很多成就。我国传统医药学在明代进入全面总结和创新时期,有许多著名著作问世。

兽医对家畜传染病的认识有进一步发展,虽未形成专论和专著,但对那些能获得治疗效果或痊愈的传染病,有独到的见解和治法。

清代,中兽医对马病的防治经验由于内地保留一定数量的马而被延续。由于牛耕的发展,对牛病的医疗和防治较前有了明显的发展和提高。

明代时期对寄生虫的认识发展不大,仍以肉眼可见的外寄生虫为主。明清时期主要对蜏鳖、牛眼虫、胃肠道寄生虫以及虱的研究有所发展。

至于明清时期的兽医外科,兽医本草学在明代仍然与人医不分。兽医外科学在明代仍以针刀巧治12种病为主,对各种家畜家禽的雄性去势,对母畜摘除卵巢术,特别是大小母猪摘除卵巢术已普遍施行。

明代的兽医外科在元代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发展和成就。关于外科手术,明代总结出12种巧治法,即12种外科手术疗法。

在明代始见的有腹腔3种手术疗法,肛门、尿道两种手术疗法。古人把兽医外科手术列在针灸疗法中,反映兽医外科学的发展当时尚未达到成熟阶段。

清朝于1905年始建的京师大学堂的农科大学,当时在专科专业设置方面,有兽医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学、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兽医病理学、传染病学与预防兽医学、兽医药理学与毒理学、中兽医学等。

其中的兽医外科学,主要包括兽医外科手术和兽医外科疾病两部分内容。可见较明代已有显著发展。

此外,明清时期的兽医已经有较为成熟的养马保健意识。比如明代实行“看槽养马”的保健制度,每群马配一名专职兽医。兽医首先须鉴别马群中的病马,并将其剔除出来,然后辨别是何病何症,对症下药。

同类推荐
  • 农产品加工贮藏技术

    农产品加工贮藏技术

    《农产品贮藏加工技术》主要阐述农产品品质基础知识、贮藏原理与技术、加工原理及单元操作,同时,对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开发利用技术作了进一步的说明。通过具体案例系统介绍了贮藏、加工及开发等实用技术,努力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农产品贮藏加工技术》共分11章:农产品的品质;农产品贮藏的基础知识;粮油贮藏技术;果蔬采收及商品化处理;果蔬的贮藏方式与管理;常见果蔬贮藏技术;农产品加工基础知识;粮油加工技术;果蔬加工技术;畜禽产品贮藏加工技术;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农产品贮藏加工技术》每章后设有复习思考题及相关实验实训,便于学生学习。
  • 特色杂豆

    特色杂豆

    特粮特经作物主要指具有特殊性状和用途的农作物,种类很多,在我国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是特色农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特粮特经高效种植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各地涌现出了许多新典型、新经验、新技术,值得借鉴和推广。《“金阳光”新农村丛书》中的“特粮特经作物高效种植技术系列”图书。面向广大农村基层农技人员和广大农民,包括鲜食玉米、特色甘薯、特色花生、芝麻和向日葵、优质小杂粮(谷子、高粱、荞麦)、特色杂豆、特色大豆、香料和糖料、特色莲藕、特色南瓜、优质马铃薯、优质食用菌等作物的新品种、新技术、新加工方法及产业化开发途径等内容,浅显易懂,实用性强。
  • 幼猪饲养实用手册

    幼猪饲养实用手册

    本系列图书涵盖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和服务业, 门类齐全, 技术方法先进, 专业知识权威, 既有种植、养殖新技术, 又有致富新门路、职业技能训练等方方面面, 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可操作性强, 图文并茂, 让农民朋友们轻轻松松地奔向致富路; 同时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增加农民收入, 提升农民综合素质,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农作物实用新技术

    农作物实用新技术

    《农作物实用新技术》共分10部分,即蔬菜育苗基础、蔬菜种子和种子处理、蔬菜育苗的环境条件、蔬菜育苗基质、蔬菜育苗的设施设备、蔬菜育苗的病虫害及其防治、蔬菜育苗的播种和苗期管理、蔬菜穴盘育苗、蔬菜嫁接育苗、主要蔬菜育苗技术等,基本涵盖了蔬菜育苗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技术环节。此外,本书还配有部分育苗关键环节彩色图片。为了照顾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对于每种蔬菜,不仅介绍了先进的穴盘育苗技术,对土床育苗和营养钵育苗等传统育苗技术也进行了介绍。本书适于广大蔬菜种植户以及基层农技人员使用,也可作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教材。
  • 农业生产抗旱减灾指导手册

    农业生产抗旱减灾指导手册

    这是一本专门针对目前西南地区旱情而编写的手册,主要讲述了西南地区旱情形成的原因及发展趋势,介绍了在抗旱减灾过程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抗旱减灾技术和措施,注重区域的针对性、内容的实用性、技术的先进性、方法的可操作性。本书可为南方早区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应对干旱灾害、发展节水农业提供科学指导。
热门推荐
  • 中国蓝剑特种部队

    中国蓝剑特种部队

    中国蓝剑特种部队是国家的神秘部队,我写这书是因为我哥哥,希望这个部队里的人不要骂我我QQ1641321342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气血情仇

    气血情仇

    谜一样的身世,巨大的财宝,隐藏着无限的危机。
  • 昆仑秘道(王铁男徒步探险笔记)

    昆仑秘道(王铁男徒步探险笔记)

    本书作者通过组织并参加的一系列昆仑山徒步探险事件的梳理和提炼,不仅展示了鲜为人知、已经沉陷于历史长河中的古道故事,也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对自然的探索是无穷尽、无止境的。探险精神,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之一。
  • 大智大勇的探险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大智大勇的探险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大智大勇的探险家(1)》本书分为玄奘、达·伽马、斯坦利等部分。
  • 双面佛爷:缓缓戏花开

    双面佛爷:缓缓戏花开

    穿越成残废加废柴,不是男主的标配么?让她一个嗜肉如命,无吃不欢的人去过辟谷的日子,当然是不可能的。所以,花花,你这张脸还是留着,等我吃遍四宗你再变脸好不好嘛?“小巫儿,该歇息了。”“等会,还有好东西没吃完呢。”“还有什么东西比你夫君还要可口?”“嗯,有道理,那就先吃你吧。”
  • 天空牛仔

    天空牛仔

    他叫迪克兰,一个来自牛仔之乡的风华正茂本该顺利开始自己大学生涯的20岁男孩。多年前母亲参军做了一名战地护士,从此家里只有酗酒如命的父亲。叛逆的姐姐苏珊远嫁澳大利亚。大学开始后的那个秋天,父亲背叛过失杀人入狱三十年、同时传来母亲阵亡的消息。处理完家事再次重返校园,已不复往日风光。他选择辍学,骑着父亲留下的一匹马,开始漫长的毫无目的的旅行。在一个暴风雪的夜晚,他在一家军人酒馆遇到一个脸上从来没有笑容的退伍飞行员。简短的邂逅,却成就了另外一番人生。关于生命和梦想,他将重新解读......
  • 月夜随想曲

    月夜随想曲

    一位因吸收心魔而狂化的天使被一位冒失的精灵族打开封印,精灵族长老暂时压抑住了天使的狂化。它告诉天使,要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心灵之音从而恢复正常,并得知心灵之音将会出现在百年一度的人类音乐盛典的舞台,而只有获得音乐盛典比赛的前五名,才有资格能登上舞台。于是,天使化身为人类,开始学习音乐,但当它开始奋斗,等待它的却是天使族的追兵,以及精灵族的迫害……
  • 盘庚迁都

    盘庚迁都

    商朝第十九个王阳甲死后,其弟盘庚继位。为了摆脱混乱局面,巩固奴隶制国家的政权,盘庚决定把国都迁到殷(今河南安阳)。虽然这个决定遭到了一部分大奴隶主和贵族的强烈反对,但盘庚最终冲破了大奴隶主贵族的种种阻拦,成功迁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盘庚迁都”。
  • bigbang注定命运

    bigbang注定命运

    有五个女孩来到YG当练习生,当女孩们出道的时候,bigbang五人分别和五个女孩谈起来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