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簧”是一种曲艺形式,由两名演员表演,表演时,一名演员化妆在前,模拟动作口形,称“前脸儿”。一名演员藏身在后说唱,称“后背”。两人配合默契,给人一种以假乱真的感觉。
“双簧”也可以被用到谈判桌上,成为一种有效的谈判手段。这时,“表演”的“前脸儿”以各种不同的面目或形式出现,扮演很称职的“坏人”角色,给对方施加点儿颜色,用一些白脸手段刺激一下对方。如此一来,对方就不会在谈判中占尽上风,也不会过分抬高自己的价码。而“后背”却对对方笑脸相迎,给人面子,一团和气,显得处处在为对方着想,“后背”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对方别被“前脸儿”的强硬态度吓退。
“前脸儿”用来刺激对方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作用和效应都在于能够引起对方的忧虑不安。例如,在商谈期间,谈判僵持不决,“前脸儿”突然透露出己方还在和另外的商家接洽,还有很多选择的余地;或者在谈判过程中,“前脸儿”故意表现出恶劣态度,抱怨商谈时间拖得太久,自己的日程活动安排得很紧,等等,凡此种种,都能给对方造成紧迫感,迫使对方早下决心。
当然,这种靠“前脸儿”刺激的方法不能乱用,因为它们很具冒险性,容易伤害对方的感情和诚意。而且“前脸儿”如果表现太过,假戏成真,赶走了真正的合作者,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刺激对方必须巧妙,刺激之后也要表现自己的诚心诚意,而这就是“后背”的工作了。总之唱这出双簧戏就是要告诉对方:“我并不是嫁不出去的女儿,而是确实中意于你,就看你领情不领情了。”这样的刺激才会促进双方的理解与合作。
在商业谈判中,还可以把“双簧”表演倒过来做。例如,你可以在不太重要的问题上先做一些让步。然后,在关系重大的问题上你的同伴出面讲话了。他会对你说:“你今天上午表演得很慷慨,但在这一点上,你不能再作让步了。我们已经让得太多了。”这时候,你把脸转向对方,为难地说:“我现在已经无能为力了,一切都只好由你们决定了。”这种双簧表演也许骗不过一个有经验的谈判者,但是在长时间紧张谈判的压力下,往往能够奏效。
某公司与一家大企业准备签订一份重要合同,可是距离合同的签署日只有两天了,代理费还没有谈拢。如果公司退让,就意味每年要多付几十万元,相当于拿走了全年利润的1/3.
面对严峻的形势,销售总监想到了一个好主意,那就是演一段双簧戏,由总经理出任红脸,寸土不让,激怒对方;而销售总监自己则扮演白脸的角色,在事态严重时出来做“和事佬”,说好话挽留对方。
一开始,总经理对这个主意还比较怀疑。毕竟这个客户是全公司上下努力很久才争取到的,如果激怒了他们,他们会不会就这样一走了之呢?不过听了销售总监的分析,总经理又觉得值得冒这个险。原来销售总监已经做了一定的调查,得知自己的公司是那家大企业极力争取的客户,他们也想通过谈判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总经理的“红脸”可以再红一些,他们不会因为对总经理的印象欠佳就终止谈判的。
于是在谈判当天,一进入主题,总经理的态度就十分强硬:“最高5%,一边是高额加盟费,一边是高利润分成,我们还要不要做生意了!什么,我态度不好?多少家公司都是这么谈的。拜托贵公司拿出点诚意来,你们总不会想把我们一棒子打蒙了吧!”为了加强语气,他甚至拍着桌子叫道:“不让,一分都不让!我们就是这个价格,咋说都没用!”
对方的领导脸上一阵青一阵白。最后,总经理更是站起身来:“我再也不想和你们谈了!我先告辞了!”说后,转身走了。对方气得脸都红了。他们都觉得总经理这个人不好惹,和他谈肯定谈不拢。
这时轮到销售总监出场了,当天晚上,销售总监给对方打了个电话:“您消消气。我们总经理态度急了些,但他对事不对人,咱们还是能合作的。做生意不斗气。您看这样,明天我们再谈!这次,我来。”销售总监的谦和,让对方感觉舒服了许多,便答应了。
第二天,销售总监按时到达,为了提醒、强化他们对总经理的坏印象,销售总监特意穿上了和总经理同一款式的西服,不同的是销售总监的颜色是红色,而总经理的是黑色。“昨天你们总经理说的5%,我们无法接受,我们只能让到15%。”“你的15%超过了我的权限。非要这样,还得请我们总经理来。”销售总监面露难色。
一听要请总经理,对方脸色一变:“还是和你谈吧,价钱我们再商量!”接下来,关于合作其他事宜的谈判,销售总监始终保持微笑,说话语气谦和,彬彬有礼,整个谈判十分愉快,最后的价钱定在了8%,比销售总监预想的10%好很多。
最后,销售总监和对方握手告别时,对方还充满同情地说:“你们成天跟那位总经理待在一起,真不容易!”这句话让销售总监差点笑出声来。
显然,销售总监的面孔与总经理的面孔分别看来并无奇异之处,合二为一则产生了奇特的妙用,这便是表演双簧戏的奥妙所在。这种策略的做法是,先由“红脸”出场,他采取咄咄逼人的攻势,提出过分的要求,傲慢无礼,立场僵硬,让对方看了心烦,产生反感。然后,“白脸”出场,他以温文尔雅的态度、诚恳的表情、合情合理的谈吐对待对方,并巧妙地暗示,如果他不能与对方达成协议而使谈判陷入僵局,那么“红脸”先生还会再次出场。这番话会给对方心理上造成一种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对方一方面会由于不愿与“红脸”继续打交道,另一方面会由于“白脸”的可亲态度而同“白脸”达成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