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96200000009

第9章 名师指点技艺大进

1919年,张正权从日本留学回来,居住在上海。这时,他的绘画基本功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西洋绘画讲究扎实的造型基础,这使他受益匪浅。但是,张正权依然醉心于中国传统绘画。

刚回到上海时,北洋政府的长江上游总司令吴光新想请张做他的秘书长。凭张正权的才学和留学的资历,如果他此时在仕途发展,极有可能官运亨通。

但是他拒绝了这个诱惑,因为当年袁世凯派人抓二哥的往事和他当土匪“师爷”的经历,使他对军阀、政客和官场有了深刻的认识,他不愿和恶势力勾结在一起,他宁愿走自己的艺术之路。

不久,张正权被上海基督会学聘为绘画老师,他从日本学的印染专业几乎用不上了,而且从此一生也未用过。

不过好在课程不多,每天授课之余,他仍可以认真研习中国画的技法。中国画讲究书画同源,虽然他的书法有了一定的造诣,但他仍然力求更上一层楼。

过了两个月,张正权经人介绍,正式拜上海著名书法家曾熙先生为师。曾熙生于1860年,湖南衡阳人,初字嗣元,更字子缉,晚年号农髯,1903年进士,曾主讲于石鼓书院。

辛亥革命后,曾熙成为寓居上海的清朝遗老之一,在上海卖字为生。曾熙善写隶书、篆书和魏碑等各种字体,为人朴实,交游广泛,在当时上海声望极高。

拜师仪式开始,桌上红烛高照,地下红毡一叠。张正权请曾熙上座,然后屈膝跪下,恭恭敬敬行了三叩首,完成了拜师大礼。

拜师之初,有一天师生二人谈论完书法,又拉起了家常,张正权把自己从小的经历,包括“百日师爷”“远渡东洋”等经历说了一遍。

当时张正权还说了他出生时的一段传奇故事。

母亲怀着他时,曾经做过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领着一只黑色的小猴来到他们家。母亲见猴子模样伶俐,心里很是喜欢,不由得多看了它几眼。

那老者见状言道:“你既爱它,我便送与你如何?”

母亲高兴地接过小猴,向老者施礼道谢。这时小猴子突然被窗外透进来的月光吓了一跳,一下钻到母亲的怀里。不久,小正权就出生了。

张大千一生爱猿、养猿、画猿,大约也和这个典故有关。张大千曾说过:“猿和猴不一样,猿是君子,猴是小人。猿最有灵性,最有感情。”

张大千曾经养一小猿,很有趣,平时它总是乖乖地坐在桌子一角,见人走过来,就伸臂要人抱,就像小孩子一样,非常可爱。

这时曾熙突然心中一动,对张正权说:“正权,你既拜我为师,我为你取个学名如何?”

张正权高兴地说:“好啊,师父。”

“既然你有这个故事,而你又浓髯如墨,可能是黑猿转世吧!呵呵,那为师就为你取名为‘猨’,而你在兄弟中排行在后,可又名‘季猨’。如何?”

张正权非常喜欢这个名字,不过后来他觉得“犭”有点不好看,由于“张”字也是左右结构,这样书写起来不太方便,两个字有些发散,于是就去掉“犭”而署名“张爰”了。由于他一生喜欢养猿画猿,在他的画上几乎都署名变了形的“爰”字,它活像一只蜷体拖尾、仰天望月而啼的小猴。

1924年春天,曾熙为张大千鬻书画写了一篇例言,还提到这件事,这篇例言题为《季猨书画例言》,文中曰:

“张猨,字季猨,内江人,生之夕,其母梦黑猿坐膝上,觉而生季,因名猨、字季猨。季性喜佛,故曰大千居士……”

曾老先生告诉他:要学画,必先学书法,书法不精是画不好画的。他严格地教张正权练习书法,先学双钩临摹,后学楷书、魏碑。

张正权少年时曾随二哥、四哥学过书法,各种书体也都有一定功底,但自从拜师之后,他才知道原来只是学了一点皮毛而已,根本还没有登堂入室、得其神妙。

经过一段刻苦学习,他才明白,书法里的学问真可用“书海无涯苦作舟”来形容。在曾熙的指点下,他还懂得了:学书法要取各家之长,最后形成自己的风格。

从此,他晨昏不辍,苦练不止,书法进步可以说是“脱胎换骨”,这为他以后成为一个大画家和大书法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受曾老师的影响,张正权这时又开始迷上了京剧。他从小就是个川剧迷,那是受了父母的影响。

这个现象有趣而又普遍,中国的画家、书法家几乎个个都爱戏剧,而中国的戏剧名家也大都喜欢书画。

曾先生说到其中的原因时说:“这其实也没有什么神秘的,戏剧的唱腔和书法绘画上的用笔,都在运气,唱腔中的抑扬婉转与书法中的锋转用笔有异曲同工之妙,就是戏剧中的身段、服饰和脸谱等,也都对绘画大有启发。”

张正权的戏看得越多,就对老师这段话体会越深。

有一天,他在老师家里写了一整天的魏碑,到了傍晚,突然想起了今天路过“三和”戏园时,发现挂出了牌子,今晚是谭少山的《马鞍山》。谭少山外号叫“谭叫天”,此外号因戏迷称赞他嗓音高亢,穿透力极强而得。

这时,张正权坐不住了,悄悄溜出去,在街上买了两个芝麻烧饼,走进了戏园里。

这出戏看得真过瘾。《马鞍山》讲的是钟子期和俞伯牙结为知音,相约一年后再会,想不到一年后在马鞍山上,俞伯牙只见到了钟子期的父亲正给儿子上坟。子期已去,这曲《高山流水》还有谁是知音?于是悲痛欲绝的俞伯牙摔琴报知音。

戏散了,张正权还一直沉浸在剧情的伤感之中,他被深深地打动了,一路走着,情不自禁地哼起钟子期老父亲钟元甫的一段原板:

人老无儿甚惨凄,

似狂风吹散了满天星。

黄梅未落青梅落,

白发人反送黑发人。

啊!我的儿啊!

他一边唱着,一边将胡子搭在右手上,摇头眯眼,学起动作来,不知不觉就跨进了老师的院门。突然发现,老师屋里的灯还亮着。他立刻脑子里“嗡”的一声,钟老爹的影子不在了,只有髯师严厉的面孔。

“季爰,你回来了,到我房里来一下。”

听到老师这一声湖南口音,正权的心里更紧张了,心想:“完了,这回可能要挨骂了。”只好低着头走进屋内。

曾先生问:“刚才去听谭叫天的戏啦?”

张正权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不敢说是,但又不敢撒谎。

他正惶恐间,却听老师接着说:“叫天的戏实在好。他善铜锤花脸,尤其是他的唱腔,韵味十足,妙不可言,那拖腔常有一波三折之妙。这就与我们练习书法一样,有神气相通之处。”

“多听他的戏,品味其中的奥妙,对于提高书法水平很有帮助。这就叫处处留心皆学问。戏曲与书法、绘画同属艺术的范畴,它们有共性的东西,可以相互借鉴,也可互补。唐代书法家张旭,见公孙大娘舞剑器而得其神,从此提高了草书的艺术。”

老师这几句话,仿佛在正权的心中开了一扇天窗。

老师说得兴起:“本来,我今天准备约你们一起去,想不到你一个人先溜了,而且还占了一个好位子。看戏,我不反对,但是,首先要完成自己的学业。而且要乐大家乐,总比一个人乐更乐。古人云: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好了,你去吧!”

晚上张正权在床上辗转反侧,脑子里想着先生的话语,不由得茅塞顿开:“以前我虽然喜欢戏曲,但只是欣赏,却没有品味其中的奥妙。从此,我要更加细心品味戏曲以及生活中一切与艺术相关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书画水平。”

从此他依然经常去看戏,不过经常是与老师一起去,或约几个朋友。他经常说:“我是奉旨看戏,名正言顺。”而且也渐渐与许多著名的戏剧艺术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如梅兰芳、马连良、程砚秋、俞振飞等,甚至有的成为世交。

同类推荐
  • 流浪的权杖:晋文公传

    流浪的权杖:晋文公传

    晋文公,姓姬名重耳,与周王室同宗,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晋献公之子,因其父晋献公宠爱骊姬,便废太子申生,立骊姬之子为嗣,重耳(晋文公)也遭到骊姬之乱的迫害,在其舅舅狐偃、好友赵衰等一班文武贤才的护送下离开了晋国,并流亡国外19年,在其流亡期间先后到达过狄、齐、曹、宋、郑、楚、秦等国,受到狄、齐、楚、秦等国的礼待。这期间,他先后与狄国公主季隗、齐国郡主齐姜相遇,并与她们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继而结为夫妻。在流亡的19年里,晋文公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也了解了各国的风土人情,丰富了政治经验,为他后来称霸诸侯创造了条件。本书为你一一阐述了晋文公的传奇传奇一生。
  • 安禄山史思明评传

    安禄山史思明评传

    这是“隋唐历史人物”丛书中的一本,在唐代历史中留下骂名最多的大概就是安禄山和史思明这两个人,二人以“安史之乱”而“名扬史册”。为传统的反面人物客观地立传也是史学界的重要工作。本书文史结合,史实清楚、文字流畅。安禄山之子安庆绪杀安禄山,史思明杀安庆绪,史思明之子史朝义弑史思明,都是极为血腥、极为残酷的历史。安禄山、史思明是唐中叶进行叛乱的罪魁祸首,二人不仅是同乡同岁同为藩将,而且同日发动的叛唐战乱,成为唐朝由盛变衰的转折点。通过本书了解安史之乱,认识唐朝统治者居安忘危的危害,历史意义极为深远。
  • 鬼谷子全书(第八卷)

    鬼谷子全书(第八卷)

    鬼谷子,原名王诩,又名王禅,是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苏秦、张仪。相传鬼谷即为太上老君的唯一弟子玄都仙人。鬼谷诡秘,社会纵横、自然地理、宇宙天地玄妙;其才无所不窥,六道无所不破,众学无所不通。证得弟子门人无数,翻云覆雨,惊世骇俗,后皆大有作为。鬼谷堪称万圣先师,万圣之祖,绝不为过。
  • 九华济公传:大兴和尚传奇

    九华济公传:大兴和尚传奇

    《九华济公传:大兴和尚传奇》讲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尊肉身菩萨——九华山双溪寺大兴和尚的传奇人生。大兴和尚因其一生中种种看似不可思议的神奇而被世人称为“九华济公”。作品以“庚子赔款”到改革开放的百年人生为背景,以大兴和尚在抗战时期杀敌救民以及他行孝感动他人、行善劝化众生,以其独特的医技治病救入等一系列事件为主线,生动地刻画出大兴和尚普通而传奇的形象;并以大兴和尚“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牛只需一把草就够了”等经典语录来化导世间、抑恶扬善。
  • 忧乐天下:范仲淹传

    忧乐天下:范仲淹传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有两句重要的格言:一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二是“为官公罪不可无,私罪不可有”。至今仍有重要警示意义。后一句做官必须坚持原则,不怕得罪皇帝和上级,不怕得“公罪”,但务求清白,决不能贪赃枉法之类。本传系统叙述范仲淹生平,赞扬其高尚人格,又细致分析《岳阳楼记》等文学成就,文字也较为生动。——文史专家王曾瑜作者在颇具把控力的激情叙述下,将范仲淹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及精神境界给予真实深入的文学再现。为避免写成“资料开会”,作者追寻传主一生的踪迹,历9省市29地现场采访,力求穿越时空与传主进行心灵对话,独特感受与深切认知尽在字里行间。
热门推荐
  • 洛神殿

    洛神殿

    她不为人知的身世,妖人的血脉,误入仙途。二十年前妖乱失去双亲的他,立誓修仙除妖。修至大乘,为化神而化婴入凡,千年一遇的化婴乃被妖魔觊觎,被她所救。她护他十四年,他化神那日记忆泉涌,却只得他一句“是你?”半妖血脉,苦求仙道,争神殿之巅,夺洛神正统。他化神而去,渐悟心意,望她飞升而至,允她万里红装。
  • 都市守护使

    都市守护使

    阳光,机智,义气,果决是他的标签。秘境,罪恶,外敌,美女是他的遭遇。他能翻手覆雨,掌控乾坤,却对最底层的都市守护使乐此不疲......
  • 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富豪(上)

    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富豪(上)

    文学简史主要指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这跟各国历史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历史的发展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而文学的发展也形象地记录了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总之,学习世界文学,就必须研究世界著名文学大师、著名文学作品和文学发展历史,才能掌握世界文学概貌。
  • 生死狙击

    生死狙击

    “距离两千五百码,修正,风向东北,横向向偏移,8.5角分。”一个高耸的山坡上,一支大口径狙击步枪挺立在两块石头中央。不得不说这个制高点选的堪称完美,准确来说是一个火山口。前方两块巨石挡住豁口,可以让任何方向射来的子弹都无法打中两人,后方被早期喷发的火山熔岩烧出一个沟壑,撤退相当方便撤退。此时一只手伸向狙击枪上十五背镜的位置,根据数据稍作调整。“锁定目标!”“随时击毙!”“咚……”由于距离过远,子弹在空中飞行了将近三秒才击中目标,强大的空腔效应,让这个人炸的粉碎。
  • 妖异笔谈

    妖异笔谈

    桐影project始动,古老的妖怪们和降妖家族黄泉之间愉快的日常
  • 再次聆听心跳

    再次聆听心跳

    你是我的梦,没有了你我无法入眠。你是我的心,没有了你我无法跳动。你是我的一切,没有了你我的人生就失去了意义。可老天偏偏和我们开了一个玩笑,让我们只有男女朋友缘,并没有夫妻缘。可我并不后悔。。。回到当初,让我们再一次体验彼此的心跳。
  • 网王之sunnyday

    网王之sunnyday

    (帮好朋友发的文文,不是本人著作)上一世,她是妹妹憎恨的姐姐,妹妹用一枪结束了她20岁的花样年华,这一世,她穿越到网王的世界,以他为中心默默的爱他支持他,但是一系列的陷害让他们之间的感情出现了分裂,呐,你知道么,你的出现让我灰暗的世界出现了阳光,我真的很想拥有这样的晴天“手冢国光!我爱你”
  • 位面默示录

    位面默示录

    一代又一代英杰死去,一代又一代新秀崛起,世界总是在不断轮回,无数文明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生命在历史的洪流中显得无比渺小。开天辟地唯吾族独存,吾族战天战地,吾乃——
  • 勾栏玉

    勾栏玉

    一块勾栏玉一场神魔战谁在谁的耳边许下勾栏玉的誓言秋水伊人一曲高歌为谁倾天下月夜中是放下一切跳进轮回还是不舍执念沦为魔道这是一个似真似假似幻似灭的世界一群英姿飒爽逐歌逐梦的少年在追求爱情、友情、亲情、真理的同时又遇到争执、背叛、心酸、哭泣该何去何从是该永不相见还是该把酒言欢唱一曲盛世高歌抓住这似水流年
  • 琉璃面具

    琉璃面具

    如果眼神能杀死人云初都被蔚风杀死了很多次了,蔚风一步一步走向你,云初有些不自觉地往后走,倒像是心虚。云初靠在墙上,蔚风正好一个帅气的壁咚,他向云初吹了一口气,说:“不准早恋。”短短四个字云初听出了蔚风的生气,连忙点头。蔚风把脸凑到云初耳朵边,“但和我和早恋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