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96200000014

第14章 探索奥妙结识名流

张大千日夜不辍研习石涛作品,但他越来越产生了一些疑惑之处。

中国画素来讲究“远山无皴,远水无波,远人无目”,其实这是论述画的透视原理。但张大千惊奇地发现,有一些石涛的作品中,他将远景刻画得清清楚楚、实实在在,但近景反而模糊虚幻。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这岂不是与古人遗训背道而驰吗?

这一天,张大千与几个朋友出处游玩,顺便写生。同去的后来成为中国著名摄影大师的郎静山带了一架德国相机,他把大家叫到一起说:“我想试试这架德国相机,正好给大家合个影吧!”

几天之后,郎静山来到张大千处,面色惭愧地说:“可能是那天太着急了,再加上技术不熟练,焦距没有调好,把相照坏了,别人看了都笑话我,没人肯要照片。”

张大千顺手拿起一张来看,照片上的人都模糊不清,但背景中的大树和远山却清楚实在。他看着看着,脸上的笑容突然凝固了。他感觉心里有什么地方被触动了一下,思索了片刻,他突然眼睛一亮,又拿起照片仔细看起来。

郎静山懊恼地说:“大千,你不要可以,为什么用这副怪样子讽刺我嘛?”

而张大千却兴奋地叫起来:“不是,你误会了,这些照片很好,我全要了!”

原来,张大千从这些照片中,看到了石涛画中的意境,解开了这些天来在他心头越结越浓的疑团。原来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这种形式,石涛一点也没有违背生活的原理:“石涛真是高明,这种光学原理他200多年前就运用得这么得心应手。”他对石涛这种深入观察生活的认真态度叹为观止。

这个奇特的发现,更使张大千对石涛佩服万分,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石涛的山水画上。石涛的《苦瓜和尚画语录》成了他案头常看的书。他废寝忘食地研习,甚至有客人来访也从不放下手中的笔,有时半夜突发灵感,就披衣下床,挥毫作画。

黄宾虹对他这种刻苦上进的精神极为赞赏。有一次,他手抚眼镜,握着张大千案上那一尺多厚的习稿,感慨道:“荀子说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你具骐骥之才,又有锲而不舍、专心致志的精神,日后定成大器。”

通过对石涛作品和画论的研究,张大千对这位世称“大江以南为第一”的禅宗画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那就是“以万物为师”,从生活中提炼素材,从大自然中摄取精英。

从此,张大千一生都奉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主张。

数年来,张大千不仅从石涛一个人身上,而且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宝库中吸取丰富的营养。

张大千模仿石涛的技艺越来越高,不但画得神韵,而且表现手法、构图特点也都极为相似,所以有时他按自己的构思而作,就仿佛石涛生前也必定这样画一般。

而这一时期,由于学画、买画,张大千的手头拮据起来。因为他经常仿制石涛山水画出售,这些画甚至骗过了当时很多专业收藏人士,后来就有些人还专门找上门来请他仿作,其中包括日本和国内的一些知名收藏家。

由于张大千对石涛作品的理解已经到了神似的地步,名声也渐渐地传开了,甚至有人称之为“石涛复生”“石涛第二”。当时出版的许多画册中,有些石涛的作品其实出自张大千笔下。

自从曾熙为他起名“季爰”之后,张大千对画猿产生了兴趣,刚开始画的时候,那几只小猿在纸上显得很呆板,缺乏生气。他为此深为苦恼。

有一天,张大千在一本书中看到一幅北宋画家易元吉画的《猿图》,画中数十只猿猴腾跃攀援于山水树丛之间,各具形态,栩栩如生,猿猴那种灵巧顽皮的神态跃然纸上。他兴奋地高价将画册买下,带回家临了数十张。

曾熙有一天来张大千处,看到他临了这么多易元吉的画,就借机为他讲了易元吉的掌故:“易元吉为了画好猿的神态,经常到深山中猿经常出没的地方,观察它们的行动神态,还有山石林木等景物特征,并熟记于心。”

“有时在山中一待就是几个月甚至半年多。每次创作之前,他先反复将猿在山林中的天性神态琢磨透彻,下笔时如有神助。这就是实地观察、心领神会、胸有成竹的道理。”

后来,张大千就在家中养长臂猿,每天只要有空就细心观察它的习性、动态。后来他画的猿生动活泼,惟妙惟肖。

1924年秋天,张大千参加了二哥张善孖和湖南画家陈半皮创办发起的“秋英会”。

“秋英会”是一个上海文人、画家组成的艺术团体,一年一度进行诗画雅集活动。适当会时,散居各地的会员艺术爱好者们聚集上海,一起赏菊品酒、吃蟹吟诗、题字作画。

这一次,有一位老先生站起来走到张善孖身前说:“虎公,听说乃弟能书善画,且学得苦瓜和尚精髓,何不到此一聚,与大家共赏?”

会员也一致附和。

张善孖这时才意识到,八弟在书画界已经享有一定的名声了。尤其是这次从外省来的书画名流都想一睹他的书画作品,但他知道八弟的个性,没有当场答应,只是说:“既然令公如此抬爱舍弟,只是舍弟生性乖僻,我试试看。”

当天回来之后,张善孖直接到张大千的房间,把大家的意思转达给他,但张大千执意不肯。

张善孖说:“笔会也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何况里面不乏名家。古人尚且教训集众家之所长,你怎么反而坐井观天呢?”

张大千听二哥说得有理,于是第二次聚会就跟二哥一同来了。刚一走进圆门洞,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张大千身上:只见他中等身材,身穿一件竹色布衫,一缕黑胡须飘垂脸前,双目炯炯有神。

张大千在门边站了站,双手抱拳,与大家一一见礼。然后,找了个地方坐下来,把手中的纸扇“刷”地打开,轻轻地摇了起来。

大家又把目光注视到那把折扇上,尤其是他旁边的一位大约十五六岁的少年,看得更是细心。扇面上是张大千自画的一幅花鸟图,一只浅红羽毛的小鸟正藏在一丛红叶中,鸟的眼睛也如玛瑙一般深红。这大胆的红色暖色调,与他胸前的黑胡须形成显明的对照。

张大千就和这位少年交谈起来。那少年名叫陈巨来,师从赵叔孺学习治印。陈巨来从怀中取出几方印,虚心地向张大千请教。张大千就与他一起讨论起治印的刀法、章法,话越说越投机,从此结为好友。

酒过三巡之后,文人雅士们又开始谈论起诗书画来。

这时,又是那位提议请张大千光临“秋英会”的老者出来说道:“大千素有‘石涛第二’之美誉,不知今日能否当场一示墨宝?”

张大千也不多推让,只说了一句“那就失敬了,小弟献丑”,然后就把折扇交给二哥,缓步来到画案前。众人齐围拢来看。

张大千先是画了幅墨花鸟,一只翠鸟,栖于一枝荷叶上;然后又画了一幅墨菊图,浓墨染成的墨菊正傲霜斗秋;最后他用工笔画了一幅人物《赏菊图》,一位古装仕人手执酒杯赏菊,脸上那种似愁还喜的神态也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张大千还在最后的图幅上题了杜甫的绝句:

每恨陶彭泽,无钱对菊花。

而今九日至,自觉酒须赊。

题完后,张大千放下画笔,抱拳致意:“斗胆涂鸦,不自量力,让各位前辈见笑。”

众人看后连连称赞:“好画!好画!”“集诗书画三绝为一体,妙不可言,真乃白眉之作!”

连一向不苟言笑的二哥在一旁看到这个场面,也不由欣喜不已。他知道,能够得到“秋英会”这些前辈的赏识,那在艺术圈里就算站稳脚跟了。

果然,经此一会,张大千不仅名声大振,而且还结识了许多新朋友,书法家谢玉岑就是其中一位。

在这次“秋英会”上,张大千结识了当时被誉为“江南才子”的年轻诗人谢玉岑和郑曼青。谢玉岑出身常州武进的一户书香门第,是位多才多艺的文人画家,诗词、文章、书画样样精通。尤其他的诗词,恻艳清新,颇得时人赞誉。

张大千与谢玉岑相识后,二人很快就成为知己。谢玉岑欣赏张大千的画,张大千敬佩谢玉岑的诗。张大千经常向谢玉岑请教诗词之道,受其影响较大。

30年代前后,张大千的很多题画诗词均出自谢氏之手。

1934年,张大千赴北平开个人画展,谢玉岑在病中非常想念他,曾为诗云:

半年不见张夫子,

闻卧昆明呼寓公。

湖水湖风行处好,

桃根桃叶逐歌逢。

吓雏真累图南计,

相马还怜代北空。

只恨故人耽药石,

几时韩孟合云龙。

谢玉岑病重时,住在苏州的张大千,每隔一日便往常州一次探望谢玉岑,每次探望都会为谢玉岑作画。两人情谊之深令人感动。

可惜天不假年,1935年,年仅37岁的谢玉岑病逝,大千痛失良友,嗟叹不已。

除了谢玉岑,在这次“秋英会”上,张大千还结识了工笔画家谢雅柳,金石名家方介堪、陈巨来,国画家黄君璧、张伯驹、潘素等。

同类推荐
  • 张曼新传

    张曼新传

    这是一部生动的传奇。他不是冒险家,却有着冒险家的无惧;他不是侠客,却有着侠客的肝胆,他不是慈善家,却有着慈善家的爱心。这是欧洲著名侨领张曼新的真实写照。这部长篇传记,运用独具特色的艺术架构和表现手法,浓墨重彩而又生动地再现了九十年代初张曼新挈妇携子勇闯东欧以及他出国前后种种奇特的生活遭际和天文夜谭般的奇特人生之族。本书将给您一个全新的视角,将带给您一个充满独特情感世界的精神领域!
  • 汉高祖皇后吕雉传

    汉高祖皇后吕雉传

    吕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虽毁誉参半却止于宫廷内斗,于民休养生息,可谓“明主”。吕雉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她帮助刘邦完成了统一事业,继续推行“与民休息”政策,对汉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吕雉封王诸吕是她临朝后犯下的最大错误。因为她的封王诸吕而使统治集团内部关系一度极为紧张,最后引发出一场流血的宫廷政变。虐杀戚夫人和刘如意,表现了吕雉的暴虐和不仁。吕雉是一位性格刚毅、有抱负、有韬略、有作为的政治家。
  • 安徒生

    安徒生

    在世界文学史上,安徒生是第一个自觉地把童话的娱乐作用和教育作用紧密结合起来,并明确提出要用童话来争取新的一代的伟大作家。正因为安徒生能把童话意义提到这样的高度,所以他才能远远超出以往童话作家们那种只是收集、整理和加工民间故事的做法,独立地“用一切感情和思想”来创作童话,使其童话创作无论从思想的深刻、艺术的高超,还是从题材的广泛、影响的巨大等方面,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就。一起来翻阅《安徒生》吧!
  • 中国历史名人之九

    中国历史名人之九

    清代文学与发展的标志主要表现了在小说领域上。《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等作品,对封建社会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无愧为传统的文言小说和通俗小说的集大成者,而其作者蒲松龄、吴敬梓、曹雪芹也是本卷所要重点评介的人物。
  • 凯恩斯(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凯恩斯(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凯恩斯革命”并不是一场闹剧,也不是一场悲剧,而是人类思想遗产宝库中的一部分,是人类关于政府与企业角色安排问题的思维进程中有益和必要的一步,它深化了人们对于企业自由经营和市场机制的认识。
热门推荐
  • 冷少,杀手娇妻如此撩人

    冷少,杀手娇妻如此撩人

    每个玩世不恭的总裁背后总会有个冰山美人,她冷我热,“我性冷淡”“没关系,老婆,我会让你热起来”“你滚,我不需要你这样的废物,我们离婚”“老婆,不要啊。”!!!
  • 极度领悟

    极度领悟

    为心下一场雨,让智慧在思想中闪现光芒。有一位哲人说过: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这话既是名言又是真理,作为寻求成功的阅读者,应为心画一张地图,让我们的心智,在这片广袤的绿洲上任意驰骋。读《极度领悟》可以让你在极短的时间内,领悟到极深的人生道理和处世哲学,可以说“极度领悟”是一部难得的,极有价值的,可以让我们透悟人生真谛的好书!她的好不在于文字的华丽,故事的精彩绝仑,而在于她能在深浅平仄中,处处为你指点迷津,让我们在深思中,领悟其中的精髓。
  • 风起苍岚:一世燃尽朱颜泪

    风起苍岚:一世燃尽朱颜泪

    九岁萌娃修真奋斗曲,这不是一个前世文,这只是一个故事。修真坎坷路,萌娃怎么攀上九重仙境?当昔日萌娃从懵懂逐渐变成嚣张孤傲的大神,世人该如何传诵他的修真事迹?“踏上这片土地,吾便守得此处一片安宁。”
  • 九阴僵尸诀

    九阴僵尸诀

    小小少年,身藏惊天秘密,看他如何破解!!!
  • 陌上君如玉

    陌上君如玉

    初见:阳泽:在下风泽,公子可是在等人?善水:初言,休得皮闹!琉璃:好,你想要什么我都给你。青兰:愿此生侍奉在公子左右。诀别:阳泽:我只要这一世!善水:用我三千年换她三世安好!阎王爷可乐意?琉璃:五百年的修为换她的三魂七魄,再用五百年的修为修复她的经络。青兰:我想成为他的妻子。百里玥:你们,放过她可好?
  • 新白玉簪

    新白玉簪

    一支美丽的白玉簪,晶莹剔透仿佛出水芙蓉,握在手中似要融化,玉身刻着百合,意有百年好合之意。少年看着这样美丽玉簪,却感觉似曾相识一时又想不起来。“老板,这东西太过贵重我不能收下,还是请您拿回去吧”“我说过吧,哑舍里的东西每一件都着属于自己的故事,只是它们不会说话,它本就属于你,所以我也只能算是物归原主”老板微微一笑,浑身散发着神秘气质。“这东西如此贵重就当我在您这买的吧,不知要多少钱?”“你若是觉得好用,再来给我钱也不迟,若不好用你便拿来还我”“那多谢”.................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冰域

    冰域

    无助的少年是否能找寻一切的真相?无奈的性别伪装能否改变他自己?充满未知的学院他能否制霸?他只等待着那日他破空而去。。。。
  • 极品盗神

    极品盗神

    初者盗金银财宝,入门者盗人心,小成者盗万物,大成者盗规则,巅峰可盗天!盗亦有道,天地皆可盗。盗门最后一个传人,将盗术演绎到极致。以盗入道,以盗成仙,以盗成圣。且看他如何以世人不耻之术,成为一代掌控天地的圣者。
  • 性格分裂的小子

    性格分裂的小子

    一个自从出生就患有人格分裂症的他,有时精神正常,有时又发癫发疯。从小受人嘲笑,甚至遭同龄人殴打,唯有父母不离不弃。他叫李小折,因为他右手臂上有一个小折扇胎记。一次与母亲去买菜,看见马路上躺着一个被撞的,与自己年龄差不多的男生。被撞男生周遭出现了很多警察,甚至连电视上经常出现的市长也赶了过来。与此同时,被撞男生的魂魄悄无声息的进入小哲身体,占据了小哲的另一面疯癫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