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96100000005

第5章 担负家庭的重担

经过艰苦的跋涉,徐悲鸿和父亲回到了离别3年的故乡屺亭桥镇。家乡的山,依然是那么绿;家乡的水,依然是那么清。

在流浪的日子里,徐悲鸿曾见过多少高楼大厦、楼台亭阁,但在悲鸿眼中,它们远没有屺亭桥畔的那所小屋可爱。

现在,他远远地就望见那所小屋了,屋顶上正升起一缕袅袅的炊烟,他知道这是辛勤的母亲在做晚饭了。他将立刻见到母亲,见到这个经常萦绕在他梦中的家。他有多少话要对母亲说啊!

当徐悲鸿搀扶着全身浮肿、步履艰难的父亲走进家门时,母亲骇异地从厨房里奔出来。她朝着丈夫,睁大眼睛,似乎在看一个陌生的人,眼泪从她那苍白的面颊上滚滚流下。她一句话也没有说,便双手捂着脸,失声痛哭起来。

父亲的身体一天比一天衰弱,已没有能力外出画画维持生计了。生活陷入前所未有的困苦之中,母亲整天以泪洗面。从此,17岁的悲鸿,独自挑起了全家的生活重担。

宜兴县城离屺亭桥镇10多公里,县里的初级女子师范、思齐小学、彭城中学,都仰慕徐悲鸿的绘画、书法,相继发出聘书,邀请他去担任图画课教师。为了多挣一些钱,徐悲鸿同时接受了3个学校的聘请,开始了教师生涯。

这三所学校并不在同一个地方。东一所,西一所,三校之间的距离有20多公里。

在舟楫如梭的江南水乡,坐船既方便,也便宜,但是为了节省钱替父亲医病,徐悲鸿全靠步行。他常常午夜起床赶路,看着银色的月亮落下去,迎来冉冉上升的红日。

当他那壮健的脚步迅速地穿越洒满露水的田间小径时,他的心却由于挂念父亲的病而异常沉重。这些朦胧的月色和他童年牧牛生活的回忆,后来都带着真挚的感情,反复出现在他的画卷里。

教授图画课,既增加了徐悲鸿的绘画知识,也提高了他的创作水平,与学生在一起的快乐,更使他暂时忘记了生活的困苦。为了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悲鸿领着他们到外面去写生。

学生们欢快地走在乡间小路上,感受着大自然的美丽,陶冶了情操,体验了生活,绘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师生感情也在教与学中产生、发展。

然而,父亲的病总也不见好转。徐达章一天比一天衰弱了。为了摆脱家庭的贫困,他吃力地移动脚步,沉重地喘着气,执拗地伸出瑟瑟发颤的手,想重新拿起画笔来。但是,他的努力是徒然的,他犹如即将燃尽的油灯,纵然还能发出微弱的光芒,但生命的火焰已行将熄灭了。

为了尽快医好父亲的病,为了多给父亲买两服好药,母亲卖掉了家里一切可以变卖的东西。

徐悲鸿和家人已经几年没有穿过新衣服了,虽然他到学校上课,挣了一点钱,可他从不乱花一分,从不为自己买点什么。他知道父亲的病痛,母亲的艰苦,他知道家里的生活全指望他一个人了。他努力工作着,为了这个家,他忍受了一切难以忍受的艰辛。

但是,有一天,当悲鸿应邀去参加一位乡亲的婚礼时,母亲却拿出一个纸包。

“打开看看。”母亲慈祥地望着他。

徐悲鸿打开一看,原来是一件未曾漂染过的绸衫。他不由得愣住了。

母亲像披露一个重大的秘密似的,低声对徐悲鸿说:“我没有出嫁的时候就养蚕,我自己没有穿过绸衣,我们家里也没有人穿过绸衣。但我有一个心愿:要给我的头生子缝件绸衫,这个心愿在你们没有回来以前就实现了。”

母亲一面轻声说着,一面双手抖开那件未曾漂染过的绸衫。这是她亲手缝制的。她那苍白的面容因兴奋而泛红,温顺的眼睛里浮现出一丝胆怯的微笑。悲鸿惊愕地望着母亲,他从未见到母亲有过如此美丽而幸福的光彩。

“妈妈,把它卖掉给父亲医病吧!”徐悲鸿看着这件新的绸衫,低声对母亲说道。

母亲的脸色在一瞬间变得暗淡无光了,摇着头坚定地说道:“卖掉?决不!我总是想着,总是想着,有一天,看见你穿上它……”

徐悲鸿不再坚持了,他终于顺从地穿上了绸衫,去参加乡亲的婚礼。

绸衫裁剪得十分合身,显然是母亲精心制作的。人们也看到眉目清秀的徐悲鸿比任何时候都显得英俊。母亲笑得合不拢嘴,围着悲鸿转了好几圈。

然而,生活总是会异常残酷地戏弄善良的人。

徐悲鸿在婚宴上,在别人的幸福和欢乐中,由于深深地系念父亲的重病而痛苦地陷入沉思时,邻座一位老人的烟火掉在他的绸衫上。然而,他丝毫没有发觉,直至绸衫冒出了烟,一种烧焦了的丝绸气味扑鼻而来,他才恍如从梦境中惊醒一般,慌忙伸手扑灭,但崭新的绸衫已被烧破了一个洞。

徐悲鸿极其懊丧地回到家里,感到愧对母亲!这件事情在他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疤痕,以至于他从此以后,发誓不穿绸衣,不吸香烟。虽然,他成为名画家以后,常有学生和朋友送给他绸衣,但他从未穿过。即使在南方酷热的夏季,他也只穿夏布衫。

徐悲鸿的父亲久病不愈,人瘦得枯柴一般。

父亲在病榻上躺了两年,终于耗尽了生命。弥留之际,他哆哆嗦嗦地用瘦骨嶙峋的手拉着徐悲鸿的手说:“我们是两代画家了,后来居上,你应当赶上和超过我,超过我们的先辈……要记住,业精于勤。生活再苦,也要发愤图强,也不能对权贵折腰……”

父亲的话淹没在一片喘息中,眼睛一直望着徐悲鸿,直至渐渐地停止了呼吸。

徐悲鸿跪下来,面颊贴着床沿,号啕痛哭。母亲和弟妹们也哀声啼哭,整个小屋沉陷在一片凄惨的悲痛之中。

辛劳了一生的父亲,带着疲惫,带着对旧社会的愤恨离去了。徐悲鸿忍着悲痛,为父亲擦洗了身子,换上了一套新衣服。父亲安详地躺在灵床上,好像是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

悲鸿凝视着父亲,许多往事像潮水般向他涌来。

父亲教他读《诗经》、《左传》,给他讲其中的道理;父亲第一次教他作画时,父亲手把手地教他怎样拿笔、调色;流浪的日子里,父亲总是从自己微薄的收入中,拿出一些钱来周济乞讨的穷人;吃饭时,父子两人总是互相推让着,父亲抢着把那分量不多的菜都倒在悲鸿的饭碗里;他也记起,有一次,他将房子画歪了,父亲很认真地说:“这样的房子是不能住人的啊!”躺在病榻上,父亲还念念不忘嘱托他勤奋作画。

所有的这一幕又一幕的往事,像放电影一样在徐悲鸿的脑海中一一闪过。在泪水朦胧中,徐悲鸿好像看见父亲在向他微笑。

父亲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不仅给了他生命、知识、绘画技能,而且以他那宽厚、谦让、勤俭、正直的品格深深地影响他。

父亲不但关心、爱护他,教他知识、绘画技能,还教他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有了缺点,父亲会毫不留情地严厉批评他;有了进步,父亲会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不断地鼓励他。他多么希望能再听到父亲的谆谆教诲啊!然而,父亲却在人生的盛年,抛下妻子儿女,永远地走了。

为了埋葬父亲,徐悲鸿不得不写信向一位长者、在邻县保阳经营药材的小商陶留芬先生告贷。他含泪在信中写道:

父亲不幸病故,家里负债累累。因此,我想向您先筹借20元,以渡难关。我是不会忘记您的恩德的,以后会永远报答您的。

陶先生不但将借款送来,而且亲自帮忙安排丧事和参加葬礼。

父亲离去了,徐悲鸿心烦意乱,忧伤之极。他感到迷茫,不知自己究竟该怎么办。经过长久的思索,他决定离开家门,到上海去寻找半工半读的机会。

徐悲鸿写信给在上海中国公学担任教授的同乡徐子明先生,并将自己的作品寄去,恳求他的帮助。热心的徐子明先生将徐悲鸿的作品送给上海复旦大学李校长看,受到李校长的赞赏,并得到可以安排工作的许诺。于是,徐子明先生来信催促徐悲鸿立即去上海。

徐悲鸿立即整备行装,并辞去了3个学校的教职。临行时,一位国文教师、宜兴初级女子师范的张祖芬殷勤地送别,并勉励他说:“你正当英年,且才华无量,到外面去闯闯吧,一定会大有前途的。我希望你记住两句话:人不可有傲气,但不能无傲骨。我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送你,就送你这两句嘉言吧!”

这位老师的话,使徐悲鸿激动不已。他望着比他年长许多的老朋友,心底涌起了一股热流。徐悲鸿把张先生的话牢牢地记在心中。

从那时起,他终生铭记着这两句临别赠言,并将它作为座右铭。

直至晚年,他在《悲鸿自述》中深情地写道:“在我的一生中,张祖芬先生可以称得上是我的第一位知己!”

就这样,徐悲鸿辞别了母亲和弟妹,辞别了同事和朋友,开始了他的上海之行。

同类推荐
  • 卢梭(名人传记丛书)

    卢梭(名人传记丛书)

    卢梭是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本书客观叙述了卢梭的一生,他颠沛流离的生活、他自由平等的思想主张、他传世的经典之作都一一展现出来。希望青少年读者能更好地走近这位伟大思想家灿烂辉煌的人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 丰臣秀吉

    丰臣秀吉

    《丰臣秀吉》讲述了日本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大名人,日本史上首位一统天下的平民英雄丰臣秀吉的传奇人生。丰臣秀吉出身寒微,没有依靠,但他凭借自己的力量,从一介小民,成长为一代权臣。在位时实行的刀狩令、太阁检地等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封建社会转化有一定成就。《丰臣秀吉》洋洋洒洒几十万言,内容详尽,翻译语言通俗易懂,有能够兼具日式风格,让读者在领略丰臣秀吉奋斗历程的同时,感悟日本传统文化。当下,人人追求成功,哈尔滨出版社的《丰臣秀吉》为我们展示了丰臣秀吉这个成功的范例,具有启示意义。
  • 与郑和相遇海上

    与郑和相遇海上

    绕过好望角世界第一人,揭开人类“大航海”时代的序幕,开辟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破解郑和船队之谜。人类“大航海”先驱郑和下西洋六百年祭(1405-2005)!“既是一部弥足珍贵的学术著作,又是一部语言精美的文学读物,更是一部弘扬我国古代文明的极好教材!”
  • 儿皇帝:石敬瑭

    儿皇帝:石敬瑭

    官宝超编著的《儿皇帝——石敬瑭》为该丛书之一,介绍了儿皇帝石敬瑭传奇的一生。
  • 阿加西自传

    阿加西自传

    他是历史上最受欢迎的运动员之一,也是网球场上最有天分的运动员之一——但是从小时候起,安德烈·阿加西就讨厌网球。还在摇篮里的时候,就被骗着拿起了球拍;还在小学的时候,就被迫每天挥拍数百次。即使他勤学苦练成为了网坛一代天才,心中仍对那源源不断的压力充满了怨愤。他是一个内心充满矛盾的人。现在,在这本自传里,阿加西用优美的、难以忘怀的文字讲述了他充满矛盾、冲突,在自我毁灭和自我完善间摇摆不定的人生。 阿加西让我们感觉到了那个拉斯维加斯的七岁小男孩在粗暴的父亲监管下,每天不断练习的痛苦。我们看到了那个十三岁的小男孩被抛弃在像监狱一样的佛罗里达网球训练营时的无助。在孤单和恐惧中,九年级就中途退学的他,像风一样叛逆地活着。正因为这样,他也成为了八零后的偶像。他染发、打耳洞,做朋克摇滚的打扮。在他十六岁成为职业选手之前,他的新形象就预示着在网球中将刮起新的风潮,就像快如闪电的回球一般。
热门推荐
  • 不如回家种田去

    不如回家种田去

    大城市里讲究多,农女自觉不适合。回到家乡清水湾,好山好水神仙馋。闲来无事干干活,农女来把日子磨。前世行善积了德,今生灵泉无偿得。灵泉在手啥不怕,发家致富不在话下!这是一个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回归田园带着家人发家致富的途中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的温馨小故事。(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厄运浮屠

    厄运浮屠

    主角是个奶农,朋友都是怪人,亦敌亦友的好像是个开挂的穿越货。从骑士时代,到众神时代,到末法时代,到如今的和平年代。这片大陆上文明已经觉醒,但众神也在苏醒。看看胖子是怎么躲过历史的滚滚车轮,胸无大志却最后弯道超车的。作者保证,主线早就构思完成,不会太监,一定完本,这会是一本目前难得的westernfantasynovel。
  • 那年遗忘在夏天里的爱情

    那年遗忘在夏天里的爱情

    那年他和她相遇在樱花小道,遇见了他是她生命中最美的时光,她本以为的他的一生会平庸至极,可是上天却可她重生的希望,让他遇见了他,他就是她黑暗世界里的一盏明灯,照亮了她前进的方向,可最后他们都遗失在那场夏天里的爱情了。
  • 死亡总代理

    死亡总代理

    被陷不同时空,历尽光怪陆离艰难险阻只为找到归路。杀鬼驱魔,探墓涉险,只盼早日见到父母。一场异界奇缘,一场围城般的生死抉择。阴差阳错,居然干起来死亡总代理......
  • 保姆日常

    保姆日常

    作为一个小妾,顾夷不够尽责但作为一个保姆,顾夷已经是不遗余力了。跟着壮士从农村到京城步步高升,可惜越来越多的夫人美婢以及府外的杏花想进墙来挤一挤,顾夷默默地打包,打算深藏功与名,然而主人发话了:“最近大腿又粗了一圈,不如你来抱一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仙剑异途

    仙剑异途

    最不平是江湖路,最伤人是江湖情。青衫仗剑不平路,谈笑拔刀醉清风。你来时也许风火涌动,你去时却是悄然无声,江湖,本就最是忘断处。哪一座江湖能尽数记住儿女点滴?但我负剑走江湖,归剑去时,必要叫整个江湖处处黄昏。
  • 秘术之天下无双

    秘术之天下无双

    我出身风水世家,可爷爷和爸爸却不让我学术数。高一那年,爷爷将那本霸道的奇书《无双谱》传给了我,并给我留下了一个神秘的预言,接着他就暴毙而亡。十年之间,我工作不顺,运气不佳,没有爱情,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尝尽孤独,历尽坎坷。直到那一天,我在酒吧认识了一个茅山术师,她告诉我,我们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合作的话,两人都可以得个高寿,不然的话,就各自回家准备后事吧……
  • 魔法校园之青春之语

    魔法校园之青春之语

    在常春藤魔法女校中迎来了史上第一个男学生,而且他却没有任何魔法天赋,且看他与那些各色女生会闹出何等笑事。
  • 不良哥哥

    不良哥哥

    小时候,爸爸死后,她随妈妈来这个新家,新的爸爸对她很好很好,她还有一个哥哥,可是他好像不怎么喜欢她,小时候,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和哥好好相处,她喜欢黏着他,即使他不喜欢她。直到长大后,她发现她对哥哥不只是单纯的喜欢而是……
  • ROSECLAN

    ROSECLAN

    医生小学徒也会被贵族大少爷看上?她百思不得其解。贵族大少爷也会看上医生小学徒?这位大少爷倒是悠然地打着自己的算盘,令自己的伙伴们摸不着头脑。前往那玫瑰满溢的贵族学院,开启许多贵族不敢再度提及的往事,一场玫瑰风暴即将袭来。每个人都戴着自己的面具,而面具之下,又是一派怎样的风景呢?话虽这么说,日常的校园生活还是得享受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