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95700000024

第24章 偶然研究风暴

读者多半还记得富兰克林编的那本历书《穷理查年鉴》,那里除了格言、农业知识、家庭常识等外,还包括气象预报。

《穷理查年鉴》里的气象预报,跟我们从广播电台收听到的不同,它仅是作者对自然现象和日月星辰作了较仔细的观察后,大致推测出的一年里的气候变化罢了。

1743年12月21日,按照天文学家的推算,当天晚上,美洲东部可以看到月食。

对一般人来说,月食原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年年都会出现,只是显示在月球上的黑影有大小罢了。可是富兰克林却兴致勃勃地期待着这个夜晚的来临,仿佛他从来没有看到过月食似的。

那是一个晴朗的日子,深湛的碧空几乎找不到一丝云彩,飒飒的秋风带来了一片凉意。白天似乎比往常要长,太阳高挂在空中不肯偏西,时间像是停住不动似的。

富兰克林不时放下工作,急切地探望着天空,他的心情就像剧场里等待好戏开场的观众一样,一分钟倒有一小时那么长。

朵布蕾非常了解丈夫的脾气。她一看到他心绪不定的样子,就知道准又有什么新花样在他的心里折腾了。

“你又在想什么?是不是又要在我的厨房里,安上什么新设备?”妻子打趣地笑着问。

“不是的,朵。”丈夫一本正经地回答。

“那你为什么坐立不安,好像有什么心事似的了。”

“你知道吗,亲爱的,今晚上可以看到月食。”

“几点钟?”

“21时正。”

“你急什么?现在离月食的出现还有大半天呢。”朵布蕾笑开了。

富兰克林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然后又埋头继续做他的工作。

谁知到了傍晚,天气突然变了,一到19时左右,竟刮起了东北风,一阵紧似一阵,那浓密的云层,像一块大地毯似的,霎时间掩没了满天的星斗,把一个星光灿烂的夜空变成一团深送莫测的黑暗。

富兰克林大为失望,连对科研不感兴趣的朵布蕾也感到扫兴。

几天后的一个早上,邮车捎来了波士顿出版的报纸,上面报道着那天晚上月食的详细情况,同时也提到了来自东北的风暴。

“奇怪,在同一个晚上,刮的又都是东北风,怎么住在波士顿的人能看到月食的全过程,而我们却不能?”富兰克林心里起了疑团。

“再说波士顿在费城的东北,按理说云层应该先出现在他们那儿的天空,然后才到这里,这究竟是什么道理呢?”

他坐在餐桌前,一手端着咖啡杯,一手拿着报纸,呆呆地思考着。

“费城和波士顿相距400公里,难道到了21时云层都集中到费城上空,而波士顿却是一片晴空?这得要多大的风速啊?”他继续思考着。

坐在餐桌另一端的朵布蕾,看到丈夫对着报纸发呆,以为出了什么事。

“你怎么啦?”她焦虑地低声问,“出了什么事了吗?”

“你说这不是很奇怪嘛,好妈妈。”自从有了孩子以后,他们之间常常用孩子的口气称呼对方,“月食那天晚上,我们这儿受到风暴的袭击,闹得满天乌云,什么也看不到,而波士顿虽然有同样的风暴,却看得一清二楚。”

朵布蕾细细地想了一想,觉得事情确实有些奇怪:在同一片天空底下,怎么会有两种不同的现象呢?

“说不定波士顿的报纸在瞎编吧?”她不懂得从科学的角度考虑问题,只凭个人臆测。

“不会的,报纸哪能无中生有,瞎报道一气呢。”富兰克林不以为然地说。“况且波士顿有成千上万的读者,他们的报纸要是说了谎,谁还会订阅它?”

“经你这么一说,亲爱的,我倒想起来了,在波士顿,咱们不是还有哥哥姐姐吗?你只要写封信去问一问,不就什么都清楚啦。”

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富兰克林立刻给他的一个哥哥写了一封信。

回信证明报纸的报道是确实的,不过信里更明确地提到,那大晚上的风暴是23时以后才开始的。这更使富兰克林迷惑了。

可是他不容许那个“迷惑”老在自己的脑子里打转。他一定要把来自东北的风暴“迟到”波士顿的原因,调查清楚。

在美洲各地,富兰克林也有不少朋友,于是他以费城为中心,发了很多的信,一部分寄往位在费城东北的城市,另一部分寄往西南。

他把朋友们的回信作了比较,发现越是处在东北的地方,受到风暴侵袭的时间也越迟。

原来是这样!根据这些事实,聪明的富兰克林得出了一条风暴运行的规律。根据这个规律,他向美洲自然哲学协会写了一个报告:

这里我想试举两个例子,也许能帮助我说明风暴运行的规律。譬如说,我们在一条河流的下游下了闸门,河里的水就停止流动了。如果我们把闸门打开,最先流动的是紧挨着闸门的水,然后是这些水后面的水。以此类推,最后流动的才是最上游的水。那就是说,水的流动是从闸门那儿开始的,然后追溯到上游。

再举一个例来说,我们假定屋子里的空气是静止的,可是当炉子里生了火,烟囱里的空气就变得冉冉上升了,于是离烟囱最近的空气,立刻进入烟囱,填补空缺。

这样其余的空气,也按着同样的顺序不断地移动、上升,不断地上升、移动,最后连离开烟囱最远处的空气也进入了烟囱。

根据这些例子,我想,来自东北方向的风暴先到费城的原因,也是这样的。我们假定墨西哥湾的气温很高,空气稀薄,因此来自东北方向的温度较低的空气乘虚而入,而它原来的空间,又被来自更东北、温度更低的空气所填补,它们就这样回轮流地移动着,越来越往更东北的方向。

这样,波士顿受到风暴袭击的时间,比费城要迟五六小时,就不足为奇了。

美洲自然哲学协会很重视富兰克林的报告,尽管富兰克林谦虚地说他的报告仅是根据一些来信所作的推测,可是就在那年他被协会推选为最杰出的气象学家。

同类推荐
  • 民国范儿

    民国范儿

    本书特为撷取了五位民国著名人物,分别为一怪杰、一先驱、一情僧、一干才、一丈夫,他们生于天地间,杂然赋流形,或作黄钟雷鸣,为后世所感佩;或气韵流动,摇曳在历史的风景里。五种人生,展现了形神迥异的五种民国风范。
  • 百年传奇邵逸夫大传

    百年传奇邵逸夫大传

    本书讲述电影鼻祖、娱乐圈教父、慈善大家邵逸夫叱咤娱乐圈大半个世纪,打造了“邵氏”、“无线”这两个电影、电视王国,培育了数之不尽的演艺人才的传奇经历。他还热心慈善,捐款几十亿,以他名字命名的校园建筑遍布祖国大地。
  • 鞋道:汪海思维 行为探究

    鞋道:汪海思维 行为探究

    作者在满怀激情地赞美汪海以及双星集团所创造的业绩的同时,也没有避开使他们引起争议的一些问题,比如:借用佛教文化的某些说法来加强企业管理,请观音菩萨的佛像为双星信团值班站岗,以及在《鞋道》的最后一章“双星走好”进而提出的供汪海思考的若干忠告,等等,都写得妙趣横生,而又颇有深度。
  • 陈兰彬与晚清外交

    陈兰彬与晚清外交

    本书通过时代赋予的使命、从村庄走出来的翰林、入幕府办洋务、率领幼童走向美国、留美学生撤回等章节介绍了陈兰彬与晚清外交的故事。
  • 九华济公传:大兴和尚传奇

    九华济公传:大兴和尚传奇

    《九华济公传:大兴和尚传奇》讲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尊肉身菩萨——九华山双溪寺大兴和尚的传奇人生。大兴和尚因其一生中种种看似不可思议的神奇而被世人称为“九华济公”。作品以“庚子赔款”到改革开放的百年人生为背景,以大兴和尚在抗战时期杀敌救民以及他行孝感动他人、行善劝化众生,以其独特的医技治病救入等一系列事件为主线,生动地刻画出大兴和尚普通而传奇的形象;并以大兴和尚“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牛只需一把草就够了”等经典语录来化导世间、抑恶扬善。
热门推荐
  • 姑娘庙

    姑娘庙

    深山悬崖之上立有一阴庙,人称姑娘庙,究竟它拥有怎样的力量,让那一带的古人不信神佛信鬼魂?历经千百年沧桑,竟无人知晓它的来历。荒废的庙宇,消失的神像,刻有奇怪音符与文字的石碑,连着祖坟地道的枯井。一切的一切,都被历史尘封,它安静的等待着有缘人的到来。一个拥有灵异体质的女大学生因为机缘巧合来到姑娘庙,从此,生活中的灵异事件大爆发,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诡异事件,梦中溪边的辫子姑娘,究竟这一切的源头跟谜底在哪儿,我们往更久远的方向看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娱乐明星系统

    娱乐明星系统

    【纯洁版】陈哲:“我要成为大明星的男人!”甲:“我是大明星,做我的男人吧。”陈哲:“滚!老子不搞基!”乙:“我是女明星,做我的男人吧。”陈哲:“胸太小,不要。”【暗黑版】陈哲:“我能意念杀人!”甲:“兄弟你那是游戏有bug了。”陈哲:“……”
  • 首长大人的小甜心

    首长大人的小甜心

    她站在他面前“为什么是我”,低下头看着她,富有磁性的声音响起“因为是你”是你陌梓桐,我古哲轩认定的女人……
  • 九国华梦:锦华十里待君归

    九国华梦:锦华十里待君归

    初次见他,他穷愁潦倒穷叫花。再见他,他红娘在怀灿桃花。“苏子墨,如果我死了,你会怎么样?”君凛看着那眉眼依然如画般的男子,一双眼睛清澈而深邃,只是脸上的笑意却让人冰冷地如同进了寒雪地狱。“凛儿,原谅我……”“好啊,我原谅你了苏子墨,我那么爱你……怎么可能不原谅你。”她悲凉的语气夹杂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悲哀,以一种傲然的姿态仰望着他。初时,她为他点燃一盏琉璃盏,照亮了他回家的路,终时,她在万丈城楼之上为他写下琉璃盏篇章。因为他大名琉璃,她从此对琉璃爱不释手。都说俗尘姻缘远,而她的姻缘在手边。轻轻一碰就碎的琉璃盏。一如那人名字:苏琉璃。字,子墨。国恨家仇,无从拾掇。
  • 双龙戏天下

    双龙戏天下

    仁义道德与油嘴滑舌的因缘际会亦正亦邪和亦庄亦谐的幽默诙趣出生入死和历尽劫波的惊心动魄且看双龙上天入地挽救三界的传奇之旅
  • 守望先锋之完美人生

    守望先锋之完美人生

    普通版:我曾经站过最大的竞技舞台,也有过最棒的队友。但是现在的我却是考虑着学习问题,人生吧,有时候就是这样。二笔版:我就是王!永远的王!文艺版:樱花又开了,那一年…我似乎举起过奖杯?
  • 明伦汇编官常典给谏部

    明伦汇编官常典给谏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少年轻狂的日子

    少年轻狂的日子

    在学校处处被人保护的少年,如今却要独自外出求学,他最终是处处被人欺负,还是受人敬仰,让我们一起回顾曾经那少年轻狂的日子。
  • 微风凌然

    微风凌然

    又是一夜浅眠。醒来的时候东方天空刚刚泛白,我打开窗子,尚有些微凉的风拂面,楼下不远处的早点铺已经冒出了炊烟。头痛,于是不敢再去回想昨晚的诡异举动。打开电脑,转移注意力。点点说她最近的实验总是不顺利,抱怨着我离开的太早不能帮她毕业。我笑着回信说你可以找林达,想象着她看到这话之后脸上的无奈神情。林达也写信来说我送给他的小植物好像染了什么会黄叶的病,要我告诉他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治好。我一边心疼我的小植物一边回信告诉他去找点点,因为上次我曾给她的小叶子喷过一些药水,剩下的应该还留在她家。点击发送的一刻,我仿佛又看到了林达那张英挺的脸上的惊讶与不屑。两个好胜心切的孩子碰在一起就必然会互相不爽,明争暗斗。这是定律,无分国界。
  •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5)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