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93800000017

第17章 同治帝家训

“撰主简介”

同治帝(公元1857—1874),姓爱新觉罗,名载淳。文宗皇长子。五岁继位,皇太后垂帘听政。在位十三年以疾卒,谥毅,庙号穆宗,年号同治。

咸(丰)、同(治)年间,清王朝内外交困,封建统治摇摇欲坠。面对此种情况,皇太后、皇后采取优礼长辈以增强内部凝聚力,博访老成学者为师以加强修养,借鉴祖宗统治经验以加强统治,躬行节俭以革除浮华,汇集祖宗之法以资借鉴等等,并以此警饬自己,戒励后人。

优礼长辈以积聚人心

“原文”

咸丰十一年十月甲子,又谕:前以惇亲王、恭亲王、醇亲王、钟郡王、孚郡王,均系朕之叔,业经降旨除朝会大典外,其寻常召对及内迁宴赍,均无庸叩拜,以示优隆。因思谕旨奏章内仍复书名,朕心实有不安。嗣后惇亲王、恭亲王、醇亲王、钟郡王、孚郡王,除朝祭大典外,其余谕旨,并各衙门奏摺,止书王号,均着无庸称名,用示朕敬长、亲亲有加无已之至意。

—节录自《清实录·穆宗实录》

“译文”

咸丰十一年十月甲子日,又下达谕旨:此前,因惇亲王、恭亲王、醇亲王、钟郡王、孚郡王,他们都是我的叔叔,已下达圣旨说明,除臣属朝见君王的朝会和举行大典之时,其他平时一般的召见对话和宫廷的宴赏活动,都不需行叩拜之礼,以此表示我对他们特别优待的尊崇之意。但因为谕旨、奏章中仍旧直呼其名,我实在感到有些不安。今后惇亲王、恭亲王、醇亲王、钟郡王、孚郡王,除朝会、祭礼、大典外,其余谕旨和政府各部门的奏折上,也只写王号,而不要再直接称呼他们的名字,以此来表示我尊敬长辈,对亲属友好亲切已达到无以复加程度的良苦用心。

“评析”

同治帝在篇中指示不要求惇亲王等叔辈皇族亲王,在一般场合也行叩拜之礼。并在谕旨和奏章中不直称其名而只写王号,表示对长辈的特殊优待。在不违反封建礼教的前提下,这是增强最高统治集团内部凝聚力的一种措施。

博访正直、学问优秀的人为师

“原文”

咸丰十一年十月庚午谕:朕奉母后皇太后、圣母皇太后懿旨,朕以冲龄践阼,亟宜典学,以端蒙养之基。现在师傅惟李鸿藻一人,尚应博访老成、端谨、学问优长之士,同资辅导,而裕性功。着议政王、军机大臣、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共举所知,无论曾任、现任及官阶大小,择其足膺是选者,奏保数员,以备简用。

—节录自《清实录·穆宗实录》

“译文”

咸丰十一年(1861)十月庚午日谕旨:我奉母后皇太后和圣母皇太后的指令,因为我以幼小之年岁而登帝位,应该赶快入学读书,以端正我发蒙修养的良好基础。现在,我的师傅只有李鸿藻一人,还应该广泛访求那种为人老成、正直、谨慎、学问优秀过人的读书人,同李老师一起对我进行辅导,培养我良好的性行。县令议政王、军机大臣、大学士、翰林院负责人共同推荐你们所了解的这方面的人才,不管是退下来的、还是仍在任上的官员,也不管他的官阶是大是小,挑选出那种足以胜任上述选择标准者,上奏保举数人,以供选择使用。

“评析”

篇中指出为皇帝选择的老师,其主要要求是老成、端谨、学问优长。其实,一般人择师,亦理应如此。

以历史为鉴并以祖宗为法

“原文”

咸丰十一年十月庚午,谕内阁:朕奉母后皇太后、圣母皇太后懿旨,列祖列宗丰功伟烈……载在《实录》,圣训炳若日星,向由内阁每日恭进,奉为成宪。朕以冲龄践阼,尤应朝夕循诵,以为法守。着仍照旧章,分日恭进,用资讲习……并承慈命,将历代帝王政治及前史垂帘事迹,着南书房、上书房翰林等,择其可为法戒者,据史直书,简明注释,汇为一册,恭呈慈览。该大学士、总裁、翰林等于汇纂成书后,均着交议政王军机大臣复看,再行缮写进呈。

—节录自《清实录·穆宗实录》

“译文”

咸丰十一年(1861)十月庚午日,谕告内阁:我奉母后皇太后和圣母皇太后的指令:我大清朝列祖列宗曾创立丰功伟业……这些都载在《实录》一书中,圣上的庭训就像太阳、星星一样明亮。往昔都是由内阁每天恭敬抄录好送入宫中,遵奉为同以前的法律一样的行为准则。我从很小就登上皇帝的宝座,尤其需要每天一早一晚照着诵读,以它们为旧日法律一样的规章。现命令,仍旧依照旧日规章按日恭敬地送上,以用做讲习的材料……我还秉承母后的命令,把历代帝王政治故事和前代历史中有关垂帘的事迹等,叫南书房、上书房的翰林们,选出其中可作为借鉴的事迹,根据历史,据实而写,加上简明的注释,汇编为一册,然后送呈母后,让她们留览。那些大学士、总裁、翰林等收集、编纂成书后,都要叫他们送交议政军机大臣再看一遍,然后再缮写好送上来。

“评析”

篇中指示要将《实录》等典籍中有关清朝列祖列宗的丰功伟业的记载汇集成册,以此作为成宪、法守、法戒。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以祖宗为法和借鉴历史的意识。

躬行节俭,革除浮华

“原文”

咸丰十一年十月庚午,又谕:御史钟佩贤奏请崇节俭以裕度支等语……览该御史所奏,甚合崇俭黜华之意,况现在军兴日久,度支告匮,供亿输将,闾阎力竭。兴言及此,即菲食恶衣,犹觉难安寤寐。朕仰承慈训,惟当躬行节俭,何敢稍涉纷华。嗣后一切服御用物,有可以节省裁撤者,着总管内务府大臣,随时奏闻,以副朕志。

—节录自《清实录·穆宗实录》

“译文”

咸丰十一年(1861)十月庚午日,又谕令:御史钟佩贤奏请提倡节俭,以增加财政收入的上奏文章……我看了这位御史的奏章后,觉得他在文章中所议很符合我提倡节俭和革除浮华的意图。何况,现在朝廷征集财物以供军用的情况,已为时很久了。国家财政已经出现匮缺的危机,而为了承担供应和运输任务等,民间已是精疲力竭。我一说到这些问题,就感到即使自己省吃俭用,穿粗布旧衣,也忧思难去,夜不能入睡。现在得到母后们的教诲,我只有亲身带头节俭,绝对不敢有一点追求豪华奢侈生活的想法。以后,我的衣服车马、一应用品,凡有可以裁减、撤除者,叫总管内务府大臣随时向我报告,以实现我提倡节俭的想法。

“评析”

咸丰和同治年间,清王朝内外交困,封建统治摇摇欲坠,面对此情况,皇太后、皇帝力倡俭朴、节约,不仅是为了改变国家财政收入匮缺的困境,更是为了激发统治阶级内部的精神状态,使之振作起来。

节约须从宫廷始

“原文”

咸丰十一年辛酉十一月乙巳,钦奉母后皇太后、圣母皇太后懿旨:金八件着改用黄铜镀金。舆轿什件等项,着改用银。

扇旗纛金顶,着改用黄铜。以昭节俭。

—节录自《清实录·穆宗实录》

“译文”

咸丰十一年辛酉十一月乙巳日,敬奉母后皇太后、圣母皇太后懿旨:令将金八件改为用黄铜镀金制品替代。车轿及各种日用器具,则改用铁包银。

伞、扇、旗、大旗等仪仗的金顶,令改用黄铜制品,以此表明节俭之意。

“评析”

从节俭精神出发,对礼器、仪仗等改用廉价代用品,不管其实际执行情况如何,从理论上而言终究是值得肯定的。

不可稍耽安逸

“原文”

同治元年正月乙酉,谕内阁:朕奉母后皇太后、圣母皇太后懿旨:“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人君之职,所以理万民而使之安居乐业,衣食各得其所也……我朝列祖列宗,宵衣旰食,无日不勤求民隐,是以蠲租肆赦之诏,岁不绝书。皇帝以冲龄,寅绍丕基,若涉大川,罔知攸济。深惟出治之原,必以民生为本,恫瘝在抱,寤寐时萦……每以披览章奏,见其杀贼多名者,未尝不为之恻然矜悯。因是,深自刻责,菲衣恶食,一切御用器物,悉视向例裁减,未明求食,日昃不遑。皇帝虽在冲龄,亦当存民饥、民溺之思,不可稍耽安逸。

—节录自《清实录·穆宗实录》

“译文”

同治元年(1862)正月乙酉,谕令内阁:我奉母后们的旨意,她们说:天生人民百姓,而又树立一个君王,让他去治理这些人民。人君的职责就在于管理万民,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每个人都得到他应得到的那份衣食……我们清王朝的列祖列宗,天未明就穿衣起床,傍晚才进食,没有一天不为寻求解除人民痛苦的办法而奔忙。所以,关于减免租税、大赦的诏书,每年都在下达。皇帝以幼小的年龄继承祖辈开创的基业,就像渡过大河,还不知其间的危险。深加思考,要想达到实现政治安定、清明的目的,其根本办法就是,一定要以解决民生问题为治国之要,设身处地地去关心人民的疾苦,把老百姓的问题时时放在心上……每次翻阅奏章、奏本,看到上面所写杀贼多少多少时,就不能不为被杀之人而感到悲痛和怜惜。因此而深自责备,节衣缩食,一切使用的器物,都依照惯例而进行裁减。每天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太阳西下也不休息。皇帝虽然年幼,也应该有老百姓还在饥饿之中,还在危难中的忧国之思,绝不可以有一点对安逸生活的迷恋之情。

“评析”

篇中以体恤民生的角度,谈提倡节俭的必要性。说明这种节俭观有着紧迫的现实性,即与当时社会的动乱不无关。

集祖宗之法以资借鉴

“原文”

同治元年三月丁未,谕内阁:前奉母后皇太后……懿旨,命南书房、上书房翰林等,将历代帝王政治及前史垂帘事迹,择其可为法戒者,据史直书,简明注释,汇册进呈。兹据侍郎张之万等汇纂成书,缮写逞递,法戒昭然,足资考镜,着赐名《治平宝鉴》。

—节录自《清实录·穆宗实录》

“译文”

同治元年(1862)三月丁未日,谕告内阁:此前奉母后皇太后……的旨意,命南书房和上书房的翰林等,把历代帝王的政治业绩和前代历史上母后垂帘听政的事迹,选择其中那些可以作为借鉴的东西,根据历史不作修饰地记下来,简明地加以注释,汇集成册送呈上来。现据侍郎张之万等报告,他们已汇集、编纂成书,然后将书稿缮写好呈送上来了,其内容显然很有参考借鉴价值,完全可以作为考察有关事务的一面镜子,特赐书名为《治平宝鉴》。

“评析”

篇中指示,将前代统治经验,尤其是母后垂帘听政的经验汇集成册,以资借鉴。

同类推荐
  • 新情爱论:男人与女人的爱情哲学

    新情爱论:男人与女人的爱情哲学

    本书结合大量世界文艺作品中的材料,从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逐一剖析爱情问题的各个方面。同时就爱情与责任、爱情与道德、心灵与理智等问题作了详尽阐述。
  • 回首那盏明灯:品味中国哲学经典

    回首那盏明灯:品味中国哲学经典

    本书选取了众多国学典籍里面最具知名度,也最具永恒生命启示意义的20部哲学经典,对之进行了原汁原味的品读。
  • 伦理学概论

    伦理学概论

    本书作者以中国传统伦理学的研究思路为逻辑依据, 从人性问题开始探讨伦理学何以必要和何以可能的问题, 在经过对道德起源、道德本质和道德修养等诸问题的探讨之后, 以理想人格的塑造作为理论的逻辑归宿, 其理论显示了相当的完整性与独创性。
  • 萌和尚大自在:延参法师的静心禅

    萌和尚大自在:延参法师的静心禅

    《萌和尚大自在:延参法师的静心禅》为延参法师讲禅理故事合集。延参法师在本书通过讲述一系列生动活泼、意趣盎然的禅理故事,解读生死、剖析名利、慎察处世、参悟苦乐与阐释幸福,以灵动的感悟将禅的智慧融入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但以浅显易懂的语言精要地展示了禅理智慧的精华与风采,还充分体现了法师大智若愚、举重若轻的个性以及深厚的禅宗底蕴。
  • 谁终将声震人间:跟尼采学自我激励

    谁终将声震人间:跟尼采学自我激励

    尼采在一首诗中写道:“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他从来都是一个面对世人冷遇及逆境仍能保持意志力强大、内心坚毅的人,而对于身后的声誉他也是充满信心的:“我的时代还没有到来,有的人死后方生。”20世纪的序幕刚刚拉开,尼采在受尽精神疾病折磨后溘然长逝。然而正如他所预言的那样,不久之后,尼采的思想逐渐被发掘并得到重视。
热门推荐
  • 非牛非马集

    非牛非马集

    所收入诗词为作者退休后所写诗词作品中精选二百首而成。按文体分为六辑,有诗词、对韵,有唱和、歌谣,有杂体、古诗。大多是作者退休后所见所闻有感而发。内容上贴近现实,长于针砭时弊;手法上偏于讽喻,富有幽默感。
  • 荒天昊

    荒天昊

    气者,胸怀天下苍生,吞云食日,移山填海。钟昊身怀极品禁元体,偶然得传上古气诀,必将君临天下。
  • Tfboys之你为何这样无情

    Tfboys之你为何这样无情

    林思雨,王源,从小定了娃娃亲,思雨喜欢王源,王源却不喜欢他,结了婚,王源以为这是思雨策划的,很狠他,对他很坏,也很无情
  • 婚前婚后(网络版本完结)

    婚前婚后(网络版本完结)

    婚前一片旖旎,婚后才发现,之前种种百般柔情不过一场假象。像如那平静湖面,谁能得知,其下却有波涛暗涌?婚前婚后,他或她,故事正绵长。
  • 光宣诗坛点将录

    光宣诗坛点将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花花公子:与卿许一生长安

    花花公子:与卿许一生长安

    她,女扮男装,勾了一个又一个的妹子。他,一代君王,众多女子中独独选中了一个“男子”。某男:“给,你要的花。”某女:……你见谁送花送荷花的?
  • 网络时代我们如何读书

    网络时代我们如何读书

    《网络时代我们如何读书》收入被誉为“现代随笔新三家”之一的谢泳先生数十篇文字,谈论了读书、治学、文史方面一些有趣的话题。他的文章平稳舒缓,但在平缓背后隐藏着深沉的思想和个人风格。《网络时代我们如何读书》收入被誉为“现代随笔新三家”之一的谢泳先生数十篇文字,谈论了读书、治学、文史方面一些有趣的话题。他的文章平稳舒缓,但在平缓背后隐藏着深沉的思想和个人风格。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大周皇朝

    大周皇朝

    八荒之内有四海,四海之内有九州。盘祖立武,斩魔三千。以武开天,身衍洪荒,是为天道。后三圣立教,道玄、儒廷、释林,故而证天道而立玄道、儒道、释道为大道三祖道。百子论道,诸圣衍道,故而大道延三千,大道三千。诸贤行道,道展十万,为褚,十万左道,号小道。(一代宗师王者归来,以大天尊嫡血破境入世……)
  • 4000年以后

    4000年以后

    游戏一日,世间一年,一款躲避天灾的末日游戏,成就了地球4000年以后一个不败神话!!!PS:本书属于玄幻,不是末世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