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皂
肥皂之所以能去污,是因为它有特殊的分子结构,分子的一端有亲水性,另一端有亲油脂性。在水与油污的界面上,肥皂使油脂乳化,溶解于肥皂水中;在水与空气的界面上,肥皂围住空气分子形成泡沫。原先不溶于水的污垢,因肥皂的作用,无法再依附在衣物表面而溶于肥皂泡沫中,最后被清洗掉。
据说古埃及国王胡夫热情好客,经常设宴招待客人。一天来往客人较多,厨房里的物品又放置杂乱,人们难以转动身子。可就是在忙乱中偏偏出了差错,食品师不小心踢翻了油灯,油洒了一地。伙夫们都赶来收拾场地,他们用手将沾有油脂的灰捧到厨房外扔掉,再到水盆里洗手。这时他们意外地发现手洗得特别干净。当国王知道这件事后,就吩咐手下人做出沾有油脂的炭块饼,放在洗漱的地方,供客人使用。这正是肥皂的雏形。
无独有偶,古罗马人的肥皂也经历了同样的命运。起初,古罗马人用羊油脂和山毛榉炭灰压制成一种称做“萨波”的物质,并用它来把头发染成浅棕红色。后来,有一次罗马人在节日里忽遇大雨,头发被淋湿了,人们却意外地发现头发干净了。从此,罗马人便将“萨波”作为清洁剂来使用。
公元70年,罗马帝国学者普林尼第一次用羊油和草木灰制取块状肥皂获得成功,罗马开始了肥皂生产。这项技术在欧洲逐渐传播开来。公元2世纪,肥皂已专门用来洗东西。到8世纪,大多数的南欧国家已生产和使用肥皂了。法国的马赛和意大利的热那亚、威尼斯、萨沃纳等都是生产肥皂的主要城市,因为这些地方有橄榄油和苛性碱,原料来源方便。公元1000年后,尤其在西班牙,制造肥皂成了一种重要的行业。
各地生产的肥皂尽管销往各处,被广泛使用,但仍属价格昂贵的奢侈用品。直到19世纪,普通家庭一般自制“软皂”,把动物油和桦木灰混合起来,制造很容易。“硬皂”则是工业制品,由植物油和海藻灰提炼的碱混合而成,往往加进香料。
1791年,法国化学家卢布兰用电解食盐的方法制取火碱成功,从此结束了从草木灰中制碱的古老方法。19世纪初,合成碱被发明出来,这就使大规模地廉价生产肥皂成为可能,等到20年代,大规模的制碱法出现了,从此肥皂价格下跌,成为普通家庭的生活必备品。
纸币
纸币的使用源于中国。早在汉武帝在位时期就出现过钞票。当时,连年征战匈奴耗尽了国家财力,私人铸钱更是使钱币大幅度贬值,曾导致钱币面值持续出现剧烈浮动。在这种情况下,武帝便下令发行每张价值为40万铜钱的钞票,收回大部分硬币。这种钞票用白鹿皮制作而成,上面印有特殊图案。
公元800年左右,中国重新发行纸币,被称为飞钱,因为它很容易被风吹跑。这种纸币不能充分交换,只是私人银行交给商人用以兑换现金的凭证。它在京城发放,商人在返回各省后可用之兑换现金。这些都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纸币,直到北宋年间出现了交子。
北宋时期,重商思想抬头,商品经济进一步繁荣。随着各地区贸易联系的加强,交易额越来越大,需要大量轻便的货币作为支付和流通手段。北宋前期,宋王朝为了掠夺川蜀地区的财富,在此地区禁使铜钱,而使用铁钱。由于铁钱不便携带,于是有商人收取铁钱而出现一种类似存款收据的证券,正背面都有出票人的印记,有密码花押,票面金额在使用时填写,这就是交子,可以兑换,也可以流通。交子的出现正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所以很快流行起来,被商人们广泛使用,中国因此成为最早流通纸币的国家。
交子原由商人分散发行,太宗初年,成都16家富商联合建立交子铺发行交子。后来由于富商经营不善而使交子不能兑现,失信于民,引起政府干涉并收归官办。1023年,北宋政府在益州设立交子务,在次年2月开始发行官交子,规定市面上只许流通政府印发的交子,将商人个别发行的交子全部收回。官印交子有一定的发行限额和流通期限,每三年持旧交子换新交子。交子按规定可以随时兑现,属于信用货币性质。交子的票面金额开始时临时填写,后改为印固定金额。1105年,交子改称钱引,除闽、浙、湘、粤外,在国内其他各地发行。
印制纸币的思想向西缓慢传播。1292年,蒙古人在伊朗印发了中国式钞票。1661年,印制纸币传到了欧洲。当时,由于缺少银子,瑞典银行家便着手生产票据。在18世纪,许多小的私人银行家开始发行纸币,只要银行有偿付能力,这些纸币就能通用。直到1883年,英国银行才发行了合法的纸币。8年后,一项法令给了这个银行以发行纸币的垄断权,并禁止发行没有百分之百的黄金作后盾的纸币。美国在1776年脱离英国而独立之前,就制造出第一批纸币美元,并成为美国独立的一个强有力的象征。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已拥有自己的纸币,并习惯了把纸币作为商品流通的媒介。
玻璃
玻璃到底诞生于何时,连考古学家也说不准,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玻璃已为人们所熟悉。
中世纪时期,意大利的威尼斯是玻璃制造业的中心。威尼斯玻璃制品样式新颖、别具一格,因而畅销全欧洲乃至世界各地。威尼斯玻璃业有800多年的历史,15世纪到17世纪为鼎盛时期。当时,威尼斯玻璃艺术品跃为世界之冠。但威尼斯玻璃制造工艺的秘密,很快传到法国、德国、英国,到17世纪时,玻璃厂已经遍及世界许多地区了。
最古老的平板玻璃的制作是把熔化的玻璃注入内部平整的泥模中使其冷却,然后再磨光和抛光其表面。直到20世纪,这种生产工艺仍在沿用。但是回顾平板玻璃的历史,我们仍然会被先辈们的智慧所折服。
早在14世纪,人们就会使用铁管吹玻璃泡来制造小玻璃板。在吹玻璃泡时,工匠们一边吹一边尽可能快地旋转铁管,玻璃泡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外扩展,形成表面较为平整的大圆盘。然后从玻璃与铁管的接口处切断,让其冷却成圆形的玻璃板。
由于圆形的玻璃板不容易固定,后来,人们又采用一种新的方法生产方形的玻璃板,工匠们把吹制成圆柱形的玻璃管从中间切开,展平后让其自然冷却,这样,一块方形玻璃板便制成了。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平板玻璃的制作工艺也日趋成熟。
1947年,玻璃的制作工艺依然很复杂。要生产像橱窗、车窗和镜子使用的高质量的玻璃,就必须以磨光的玻璃板为原料。这种玻璃是把从熔炉里流出来的熔融玻璃,碾压成一条连续不断的带子,由于带子的表面跟碾压机是平行的,因而不会留下印记。但是这种带子的两面都必须磨光,就意味着将会产生大量的玻璃废屑和花费很多的钱。
为了改变现状,英国科学家皮尔金顿冥思苦想,1952年他有了让玻璃的熔液浮在一种天然平滑的液体的表面的想法,接着,他花了7年的时间和700万英镑开始研究一种新型的玻璃——浮法玻璃。
浮法玻璃是这样加工的:把熔化的玻璃从熔炉里抽出来,使其成为一条连续的玻璃带,让其浮在盛满锡溶液的池子表面。由于锡的分子结构比玻璃紧密,因此,锡溶液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很高的温度,使浮在其表面的玻璃上凹凸不平的部分熔化,这样,玻璃板变得又光又平。由于各种自然力的作用,用这种方法生产的玻璃板约有6毫米厚,并不能满足市场上特殊用户的需要。
眼镜
古人们早已知道凸透镜使东西看起来变大了的事实,而第一个想到用透镜来矫正视力的人,是来自佛罗伦萨的科学家索文诺·德格里·阿马迪。大约在1280年,他用水晶磨成一对凸透镜,制成世界上第一副远视眼镜。阿马迪将他的发明机密告诉比萨的亚历山大·迪拉·斯皮纳修道士。后来,斯皮纳将这个秘密公诸于众。于是,到14世纪上半叶,意大利出现了许多眼镜制造厂,许多意大利人都佩戴了眼镜,而威尼斯也成了眼镜制造中心。
至15世纪,用于矫正近视的凹透镜也被制造出来。拉斐尔的名画教皇利奥十世像上,就出现了这种眼镜。自此,镜片不再根据年龄分类,而是根据度数分类。
阿马迪发明眼镜的时候,还没有眼镜架。当时的眼镜,有人用手举着,有人把它缝在帽子上,有人则放在眼窝上……就这样胡乱戴了好几百年。16世纪,德国开始制造有镜桥联结的眼镜。后来又出现了夹子式镜架,戴上 这种眼镜,鼻梁压挤得难受,当然很不舒服。有人无意中发现了耳朵的妙用,把眼镜的两条腿弯一下,让它挂在耳朵上不是很方便吗?于是出现了带镜脚挂在耳朵上的眼镜。第一副带镜脚的眼镜是在16世纪末,由埃尔·格雷科制成的。从此,眼镜的形状基本固定下来。
19世纪中期,镜片设计经历了从平面镜片到双凹镜片或双凸镜片的过渡,最终于1890年左右出现了我们今天通常采用的新月形曲率矫正镜片。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颇为流行的隐形眼镜在19世纪就已出现。1827年,隐形眼镜首先由英国物理学家赫谢尔爵士设想出来,到1887年,瑞士苏黎世的弗里克医生研制出精度较高的镜片后而得以实现。
19世纪后半期,对眼镜的光度研究也取得进展。1860年,远距离视力表由屈勒和斯内伦编制出来,使视力量化。1872年,开始使用屈光透镜来表明镜片的度数。
进入20世纪,眼镜得到了更全面的改进和发展。人们很早就发现玻璃并不是制作眼镜的最理想的材料,存在重量大且易破碎的弱点。20年代,耐磨性及抗冲击性较强的水晶镜片被制作出来,由于价格昂贵,能接受的人并不多。二战期间,人们从制造飞机驾驶窗的有机材料中受到启发,经多次试验,改进制成了树脂聚合物。战后,这种聚合物开始用于镜片制作。
钟表
在古代,人类主要利用天文现象和流动物质的连续运动来计时。中国人发明制造的日晷、漏壶,以及水运仪象台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计时器。而能够持续不断工作的钟表的出现,改变了白天黑夜分别计时的传统,使一昼夜均等24小时的计时制得以推行。这一计时制的出现,成为时间观念史上的一件大事。
欧洲古老的机械钟,出现在14世纪的欧洲,它是由挂在绳子一端的重锤所驱动,绳子的另一端绕在一个轴上,随着重锤的下降,轴相应的转动,再通过齿轮带动钟的指针旋转。
1510年,德国锁匠彼得·亨兰率先用钢发条代替重锤,创造了用冕状轮擒纵机构的小型机械钟表,然而这种表的计时效果并不理想:发条若是上得太紧,指针就会走得过快;发条若是上得过松,指针就会运行得慢。
针对这一缺点,捷克人雅各布·赫克对其进行了改进。他设计出一个锥形蜗轮,由锥形蜗轮和一卷发条共同组成表的驱动机构。当发条逐渐舒张时,它通过一条绳子带动锥形蜗轮和表内的齿轮。锥形蜗轮的形状恰好能够补偿发条出力的变化。当发条卷紧时,作用力强烈地作用在锥形蜗轮的顶端,这里的杠杆作用较弱;当发条慢慢放松时,它的拉力就减弱,作用力作用在蜗轮轮子的底部,而这里的杠杆作用则较强。因此,钟表机械得以均匀地运转。
1657年,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首先把重力引入钟表,做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精确的摆钟。摆钟不像以前的钟表要另设驱动机构来推动对称横臂,而是由地球重力推动。随着单摆被用于时钟,时钟的精度越来越高,到了17世纪中叶,钟表的最小误差已由每天15分钟,减少到10分钟。精确时钟的出现,使各地区的时间协调统一起来。
17世纪后期,游丝的发明,为现代精密机械钟表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机械钟表虽有多种结构形式,但其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它主要是由原动系、传动系、擒纵调速器及指针系式上的条拨针系条组成。到了18世纪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开始的时候,钟表制造业已逐步实现工业化生产,并且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钟表已经充分扮演了“一切机器之母”的重要角色,成为社会生活快节奏的缔造者。
到了20世纪,随着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电池驱动钟、交流电钟、电机械表、指针式石英电子钟表、数字显示式石英钟表相继问世。1929年,在贝尔实验室工作的英国人霍顿和加拿大裔美国人玛利森首次研制出晶体石英钟。这种高质量的石英钟在温度不变的环境中每天误差仅0.1毫秒或误差十亿分之一。石英钟一经问世,便引起了人们的轰动。
1942年,著名的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也开始采用石英钟作为计时工具。20世纪70年代,石英钟的制作技术突飞猛进,应用同一原理制成的石英表亦开始风靡全球。继石英钟之后,更为先进的原子钟问世了。它是由原子振动来控制的,是目前世界上最精确的钟,即使经过100万年,其偏差也不会超过1秒钟。如今,时间观念已经渗透至每一个人的生活中,守时成为一种美德。
镜子
传说有一年的三月初三,王母娘娘开蟠桃盛会,于是,仙女们都来赴会。可是,她们用的胭脂太多了,多得流到了天河里,又从天河泻到了牡丹江上游的大山中,汇成了一个大湖,凑巧的是,不知是谁不小心把王母娘娘的宝镜也摔落下来,宝镜掉入湖中,湖水顿时变得如宝镜一样明亮,后来,人们就为这个湖起名为“镜泊湖”。传说归传说,但在某种程度上,它却真实地反映出水在镜子的发展中对人类所起到的重要启迪作用。
镜子的制造者是意大利的玻璃制造工匠达尔卡罗兄弟。兄弟二人出生在威尼斯一个专门制作玻璃的穆拉诺小岛。儿童时代,他们就经常随父亲进玻璃作坊,亲眼看见玻璃工匠们把一团稀糊糊的溶液做成有模有样的玻璃制品的奇妙过程。
长大后,达尔卡罗兄弟先后成为作坊的正式工匠。由于他们悟性高、天资聪颖,很快便得到了师傅的真传,但是达尔卡罗兄弟却并不满足。当他们看到岛上姑娘们梳妆用的玻璃效果不理想时,他们就将制作出光洁明亮的玻璃镜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此后,达尔卡罗兄弟经常在一起探讨,琢磨着为什么池塘里的水是以黑暗的大地作为衬垫的?他们做出了大胆的设想——如果在玻璃的背面也加一层深色的衬垫,镜中会出现清晰的影像吗?
为此,达尔卡罗兄弟试着将矿粉、木屑、面粉、铜等涂在玻璃上,但效果都不理想。有一次,他们选用熔点较低的锡作为试验对象,将熔化的锡水倒在玻璃上,然后用一根细细的滚筒将锡水碾成均匀的薄薄一层。待锡冷却后,兄弟俩翻开玻璃一看,他们挂满汗滴的脸庞清晰地映在了玻璃中。他们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涂料。
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用,达尔卡罗兄弟发现这种玻璃镜子时间一久,背面的锡箔就会脱落。于是,他们又对制镜工艺进行改进,先将玻璃制成锡箔镜,再把水银倒在锡箔镜上。这样,水银能够慢慢地溶解锡,形成一层薄薄的锡和水银合金,制成的玻璃镜子反光能力强,而且涂料不容易脱落。
玻璃作坊的老板一直在关注着达尔卡罗兄弟的发明进展。当他得知达尔卡罗兄弟发明成功后,立即开始制作玻璃镜子,并很快将它投入市场。果不其然,达尔卡罗兄弟发明的水银镜十分走俏,成为豪门贵族的珍品。特别是威尼斯国王向法国王后献了水银镜之后,法国的贵妇人和小姐们也纷纷效仿,以拥有水银镜为荣,因此,尽管水银镜价格昂贵,但仍供不应求。
法国由于购买水银镜,大量的金银财宝流入了威尼斯。因此,法国政府决定自己创办水银镜工厂。在达尔卡罗兄弟的帮助下,法国驻威尼斯大使成功地将3个工匠偷渡出境,运送到法国。1666年,法国建造了第一个制造玻璃镜子的工厂。从此,水银镜的制造奥秘被公布于世,镜子的价格也一落千丈。就这样,水银镜渐渐地成为了普通家庭的生活用品。
抽水马桶
1595年,伊丽莎白女王的侍臣约翰·哈林顿爵士,在意大利旅行途中听说了一项令人神往的发明,即一种用水冲掉污物的厕所。当时,伊丽莎白女王上厕所时感到很不舒服,一直抱怨里士满宫殿里弥漫着未倒空的便器味儿。于是,哈林顿前来解难,在里士满宫中试修了一个抽水马桶,结果证明很成功。
哈林顿的设计只是一个超越时代的特例。当时的抽水马桶由于没有任何排污的主管道、没有自来水、也没有什么钱来支付管道装设费用等因素,对大多数人而言仍是不切实际的。他们的排污方法只有一个,就是让掏粪工人将粪便集中起来用车运走,倒进化粪池,化粪池装满后,又得重新挖新的,一切依然照旧。
第一种普遍使用的抽水马桶直到1775年才由伦敦的一名钟表匠克明斯发明。这种马桶上方有一个水箱,一拉手柄,打开阀门,水就流下,同时打开滑阀,把金属马桶里的粪便冲入粪坑。
18世纪后期,英国发明家约瑟夫·布拉梅在克明斯发明的基础之上,又改进了抽水马桶的设计。他采用了一些构件,诸如控制水箱里水流量的三球阀,它能把出口封住;另外还有U形管,它能够保证污水管的臭味不会让使用者闻到。布拉梅改良的抽水马桶1778年取得了专利权。
1870年,英国陶瓷工匠泰福德设计出整体式陶瓷马桶,它的成本比金属马桶低,它有一条蛇形排水管,即S形管,或者说是下水道的存水湾,它总是保存一些水,这些水相当于一个密封垫,将管道内积存的臭气堵住。
1889年,英国水管工人博斯特尔发明了冲洗式抽水马桶,它结构简单,采用了储水箱和浮球阀,所用的阀门和杠杆比以前少,所需水压也低得多,一拉链子,水就从上面的铸铁水箱冲下来,把马桶冲洗干净,水箱水位降低后,浮球阀就自动打开,屋顶水箱里的水就把水箱重新灌满。至此,抽水马桶的结构基本上稳定下来,而抽水马桶的铸铁零件也尽可能地改成了不生锈的塑料。
直到19世纪后期,欧洲的城镇都已安装了自来水管道的排污系统后,大多数人才用上了抽水马桶。
如今,虽然许多人仍在沿用老式马桶,但随着新建住宅的涌现,城市化的扩大,有越来越多的人家都将使用抽水马桶。而曾被看作是藏污纳垢之地的厕所,也因为抽水马桶的冲洗方便和清洁卫生,消除了人们那种紧张和不舒服的感觉。
缝纫机
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后,纺织工业的生产促进了缝纫机械化的发展。1790年,英国首先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先打洞、后穿线、缝制皮鞋用的单线链式手摇缝纫机。19世纪时,又出现了许多缝纫机械化的设想。1830年,法国一个名叫巴瑟莱米·蒂蒙尼尔的穷裁缝成功地制成了第一台缝纫机,这台缝纫机主要是用木头做的,相当笨重。
在美国,缝纫机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美国人艾尼尔斯·豪和艾萨克·辛格在互不通气的情况下,都独立设计出了实用的缝纫机模型。
艾尼尔斯·豪第一个制造出用针尖带孔的针进行双线连锁缝纫的缝纫机。在童年时,艾尼尔斯·豪就喜爱各种机械,长大后,他涉足各种机械手艺,并在一些机械厂里工作过。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朋友的谈论中得知,如果发明一种能代替手工完成缝纫工作的机器就会发财致富。于是,从1841年起,艾尼尔斯·豪就将全部精力投入缝纫机的研究中。经过5年的努力,艾尼尔斯·豪终于在1846年将他的缝纫机申请了专利。
一开始,艾尼尔斯·豪发明的缝纫机由于操作比较难而没有引起美国人的注意,也没有被大规模地推广。
艾尼尔斯·豪有些失望,他在没有挖掘到缝纫机的潜力之前就草草地将缝纫机发明专利权转让给了英国人。但他并没有放弃对缝纫机的研究,后来他到英国去工作,并继续完善他的发明。一番努力的结果是,他的缝纫机不仅能加工布制品,同时也能缝纫皮革和其他类似的材料。另一位美国人,艾萨克·辛格较艾尼尔斯·豪晚数年研制出第一台实用的缝纫机。1851年,辛格接受了修理一台缝纫机的工作,在修理时,他萌发了自己动手制造缝纫机的念头。11天后,他设计出经过改进的一台样机,并以胜家公司的名义公开出售。这种缝纫机的特点是可以连续进行曲线缝纫,用一个装有弹簧的压脚压在布料上面,使之保持好摆放位置,布料随着下面的一个牙轮的旋转而向前移动。辛格在这台机器的设计中将蒂蒙尼尔和豪的机器中的部件组合起来,既可以靠转动把手进行手工操作,也可以用一个脚踏板操作,克服了操作难度大的困难。
辛格的缝纫机很快便受到人们的青睐,不久就风行全美国。尽管获得了这样巨大的成功,但辛格后来却因为剽窃艾尼尔斯·豪的发明而被起诉。辛格为此每年要付给豪一笔巨额款项,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缝纫机的生产,他的缝纫机生产还是壮大起来了。
辛格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已认识到“卖得越多,所获得的利润就越大”,因此,他所在的胜家公司开发了廉价制造缝纫机的方法,采用成批的生产工艺和分期付款销售方式,深受人们的欢迎,其业务量也不断增加。到1860年,胜家公司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缝纫机制造厂家。
罐头食品
18世纪末,拿破仑率领的法国军队远征意大利、埃及和叙利亚,由于供给线过长,许多食品在运输途中就腐烂变质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法国政府于1795年悬赏12000法郎,征求长期保存食品的方法。看到公告,许多人马上开始研究和试验。在研究者中,出现了一个名叫尼古拉·阿佩尔的巴黎人。
阿佩尔是一个多年从事蜜饯食品加工的商人,具有丰富的食品加工知识和经验。看到公告,他立即开始了自己的试验行动。阿佩尔根据自己的实践知道,放在玻璃瓶里的食品易于保存,而且保存食品时,应当尽量隔绝空气。阿佩尔按这样的思路进行试验,但由于条件限制,始终无法将食品与空气隔绝开来。
1804年初夏的一天,阿佩尔因面粉紧缺无法制点心,便将已煮沸的果汁放入瓶中,加软木塞后放置了起来。没想到面粉到货竟在一个月后。当阿佩尔沮丧地打开果汁瓶时,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居然没有闻到预料中的馊味,而是有一股果香冒了出来,原来,果汁没有变坏。阿佩尔兴奋极了,他决定再试一次。阿佩尔将肉装进瓶里,放到蒸锅中蒸了2小时之后取出来,又趁热将软木塞塞紧、瓶口用蜡封好。这回,瓶中的食物被成功地储存了两个月之久。
阿佩尔在兴奋之余向法国政府报告了他的“密封容器贮藏食品新技术”。法国政府如法炮制,并带到海上去考验。几个月后的鉴定结果表明这是一项非常成功的食品保存技术。很快,这种罐头被大量生产出来,并且阿佩尔的罐装食品技术也从法国传到了欧洲各国。
良好的储存性能使阿佩尔的罐头风靡欧洲,大受欢迎。不过,他的罐头材料用的是玻璃瓶,比较重,也容易碰碎。能用更好的材料来取代玻璃瓶吗?英国罐头商丢兰特解决了这个问题。最早,茶叶用木箱或竹筒盛装,后来改用锡罐装茶以防潮。
19世纪初,人们发明了在铁皮上镀层锡的马口铁后,就改用马口铁来装茶叶了。丢兰特从茶叶罐的材料变迁中想到用当时流行的马口铁来制成罐头,并且他亲自动手,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只铁皮罐头。铁皮罐头轻巧、密封性能良好,还不易碰坏,便于运输。1823年,丢兰特在英国申请了专利,开办了世界上第一家马口铁罐头厂。可是由于完全用手工生产,罐头成本非常高。到1847年专门压制罐头的机器发明后,生产成本才降了下来。
在铁皮罐头又风行了100年之后,美国人莱依诺尔茨想到试用其他材料来制作罐头。1947年,世界上第一只铝罐在莱依诺尔茨手中诞生,它用薄如纸片的铝箔制成,十分轻巧。以后,人们又将它发展成更加方便的易拉罐。
雨衣
1823年,马辛托什到一家制橡皮擦的工厂做工。当时,生产橡皮擦的工序非常简单:把从南美运来的生橡胶,倒在大锅里熬煮,等熔化后再加入一些漂白剂漂白,然后倒在制橡皮擦的模型中,等它冷却下来就凝结成一块块橡皮擦了。
有一天,马辛托什正端起一大盆熔化的橡胶汁,往一大排模型里浇灌,一不小心,脚底下滑了一下。他急忙稳住身子,好在胶汁没打翻,虽然侥幸没被烫伤,但衣服前胸洒满了橡胶浆。无奈,他只得用手去抹沾在衣服上的橡胶液,企图把它擦掉。可是,衣服上的污点粘得牢牢实实的,根本擦不掉。由于这一天的工作特别忙,他便没有去换衣服。
下班的时候天色已晚,马辛托什没有换衣服就匆匆离开了工厂。回家的路上,忽然下起大雨来。倾盆大雨将马辛托什淋成了落汤鸡。回到家,他赶紧更换衣服。就在这时他发现,被橡胶汁浇过的地方,竟然没有被雨水湿透。这真是一个意外的发现。善于捕捉灵感的马辛托什抓住了这个机会,他联想到:如果在衣服上有意浇上一层橡胶液,不是可以做到滴水不入了吗?
马辛托什立即动手试制理想中的防水雨衣。可是在衣服上涂橡胶很难涂匀,将胶液涂在布上,再做衣服。这样做也还是不行,橡胶很容易被蹭掉。经过一番研究,马辛托什想出了一个办法。他用两层布,先在一层布上浇一层橡胶液,再把另一层布覆盖上去。这样,布面上看不到橡胶了。他用这种夹橡胶的双层布料做成大衣,先在自己身上试穿,觉得相当的舒适。下雨天,他特地穿着它到旷野里转了一圈,回到家里脱下来一看,里面的衣服一点也没湿。他高兴极了,于是,立即跑到专利局去申请专利。
接着,马辛托什便筹措资金,想办厂生产自己发明的防雨衣。一个精明的资本家看中了这个有利可图的新发明,便出资支持了他。这样,世界上第一家雨衣工厂在苏格兰诞生了。
橡胶雨衣投放市场后,十分受欢迎。马辛托什成了雨衣的发明人,以后经过不断的改进,市面上出现了许多新颖的雨衣,像塑料雨衣、尼龙涂塑雨衣等,但马辛托什最初发明橡胶雨衣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人们并没有忘记他的功劳,大家都把雨衣称作“马辛托什”。直到现在,“雨衣”这个词在英语里仍叫作“mackintosh”,即马辛托什。
火柴
火是自然界本来就存在的现象,雷电、火山喷发、森林中堆积物的自燃都会引起大火。原始人最初正是从天然火中采集火种来照明、取暖、烧烤食物、抵御野兽的袭击。但是这样的火如果不持续添柴的话,迟早是会熄灭的。天然火又不是随时都会出现的,现实迫使原始人必须设法自己能生出火来。
经过漫长的探索,大约在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原始人发明了钻木取火。双手搓动带尖的木棍,木棍和树剧烈摩擦,产生很高的热度,最后冒出火星来。约公元前1.2万年前后,人们又发明了击石取火。敲击两块石头或石头与铁片,就会产生火花,引燃干燥的木屑或火绒。
后来,人们又发现硫磺遇热就会燃成火焰。利用这一特性,最原始的火柴被制作出来。在麻片上蘸上熔融的硫磺,用时只要将它轻触炭火或经火绒上的火星一引,它就会迅速燃烧起来。公元前2世纪,由西汉淮南王刘安手下的炼丹术士发明的发烛,可看作是火柴的前身。
用发烛或蘸硫磺的麻片引火仍少不了打火装置,因为它们还是不能自动生火。这个难题的解决是与磷的发现与研制分不开的。
1669年,一位德国的炼金术士布兰德从人尿中分离出一种白色蜡状物质,在黑暗中发着冷光,布兰德将其命名为磷,意思是“发光者”。布兰德未公开他的发现,但磷这种自然界诱人的物质,还是幸运地在1680年被当时英国的大化学家波义耳再度发现。
在波义耳发现磷后不久就有人试图制造火柴,世界上第一根火柴诞生于200多年前的意大利。火柴梗用木棒制成,火柴头的主要成分是氯酸钾和蔗糖,使用时将火柴头接触一下浓硫磺,片刻后火柴头会剧烈燃烧。
1827年左右,英国药剂师约翰·沃克制出了最早的摩擦火柴。火柴头裹了一层加树胶和水制成膏状的硫化锑和氯酸钾。把火柴夹在砂纸中拉动便会着火。比起带浓硫磺,这种火柴要安全得多,因此也被叫作“安全火柴”。
1834年,以白磷为原料制作的火柴逐渐流行开来。但白磷是一种极易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稍一受热,就会烧起来,容易引起火灾。而且白磷有毒,长期使用会致人死亡,所以,白磷火柴又叫“有毒火柴”。19世纪末,白磷被三硫化四磷取代。
1845年,德国人施罗脱制成红磷并用于火柴制造,红磷火柴安全无毒。19世纪50年代中期,瑞典制造商伦德斯特罗姆将磷与其他易燃成分分开,把无毒的红磷涂在火柴匣表面的擦面上,其他成分则涂在火柴头上,藏于匣内。这样,火柴头只有在擦面上摩擦才能点燃,这就是沿用至今的“安全火柴”。
邮票
在信封诞生之前,人们对保守信件秘密颇伤脑筋。据说,古希腊的奴隶主为了保守秘密,曾经使用奴隶的头皮来传递消息。他们先将奴隶的头发剃光,在头皮上写信,待头发长长后,便把这封“信”送出,收“信”人只要将送信的奴隶的头发剃掉,就可以读到“信”的内容。古希腊奴隶的头发也许是最能保守秘密的原始信封了。直到1820年,英国布赖城的书商布鲁尔在海滨度假时的偶然发现,才使世界上第一批纸质商品信封问世。原来,布鲁尔在海滨度假时发现,女士们十分喜欢写信,但多情的女士们又怕信中的内容被别人知道,于是,布鲁尔就萌发了设计一种纸糊的信封的想法。没想到,布鲁尔设计的信封投放市场后,深受妇女们的喜爱。
1844年,伦敦又出现了第一台糊信封的机器,与此同时,法国人马凯也开始了信封的工业化印制。从此,纸质信封便风行全球。
在19世纪30年代,英国寄信的规矩是:邮资由收信人支付,如果收信人不付邮资,那他就得不到这封信,邮差便把这封信退还给寄信人。
1840年的某一天,罗兰·希尔爵士在乡间的小路上散步,他看见一位邮差正与一位姑娘为一封信的邮费而争执。原来,邮差把信送到姑娘手中时,姑娘只是看了一眼信封,便把信件退还给邮差,而拒付邮费。罗兰·希尔看到这一情景,便为姑娘支付了昂贵的邮费,之后,他问起姑娘拒付邮费的原因。原来姑娘为了免付如此昂贵的邮费,又可与在外的丈夫互通音讯,便约定如果丈夫一切安好,就在信封上画个小圈,妻子只要看到这个标记就放心了,而不必把信留下。姑娘的一番话以及她的行动使罗兰·希尔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经过认真思考,希尔觉得有必要向英国政府建议,废除邮件与邮资付费分开邮寄的操作方式,应该发行一种邮票贴在信封上,作为邮资已付的凭证。英国政府采纳了希尔的建议,实行了新邮政法。
1840年5月6日,世界上第一枚邮票诞生了,这枚邮票的图案是维多利亚女王18岁时的侧面头像,它的底面为黑色,面值为一便士,是英国早期发行的著名的“黑便士”邮票。另一种是面值为两便士的“蓝便士”。希尔爵士虽然没有直接设计世界上最早的具有现代意义的邮票,但因他的构想得到世人的认可,因而希尔被公认为是邮票的发明人。
牛仔裤
1850年,列维·施特劳斯和数十万怀着淘金梦的小伙子一样,来到美国旧金山。起初,他开了一家百货店,给淘金者们提供小百货、布料等。热闹非凡的淘金场面、蜂拥而来的淘金工人,给列维带来了灵感,他到远处贩了一批帆布,准备高价卖给工人搭帐篷作临时住宅用。谁知在将帆布运回的路上遇到了连绵阴雨,等他把帆布运到工地时,绝大多数淘金工人已经在下雨前安营扎寨了,因此,这批帆布也就没有任何用途了。眼看所有的积蓄就要花光,而投资却一无所获,列维急得团团转。经过几天的观察,他发现工人们的衣服破得快,列维灵机一动,何不将这批结实耐磨的帆布裁制成裤子卖给那些淘金工人呢?
列维当即找到自己经营杂货店时认识的雅各布·戴维斯裁缝,向他说了自己的想法。于是,雅各布就根据工人们的体型和工作特点,将作帐篷用的帆布缝制成了几百条耐磨结实的“干活时穿的裤子”。列维把这批裤子拿到淘金工地去推销,结果大受欢迎。1853年,列维开办了自己的第一家工厂,以淘金者和牛仔为销售对象,大批量生产“列维”牌工装裤,获得了大量的利润。
为了以优质产品应市,列维购买了一批法国涅曼发明的经纱为蓝、纬纱为白的斜纹粗棉布,这种新式面料不仅坚固耐磨而且美观大方,一上市就大获成功。开始时,雅各布是自己裁剪,然后交给一些女裁缝、家庭妇女,让她们带回家缝制。但由于工装裤需求量过大,所以没多久两家专门的制作工厂便应运而生。
这种本来专门为矿工设计的劳动裤子,最初还是重体力劳动者的一种象征,但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好莱坞的几位男影星在一些描写西部生活的影片中穿用了它,结果创造出了一种现代的着装格式。自此,列维发明的工装裤在美国西部流行起来,成为大众的新装,尤其受到西部放牧青年的喜爱,人们给了它一个新名字叫“牛仔裤”。
1871年,列维·施特劳斯为自己的牛仔裤申请了专利,并成立了“列维·斯特劳斯公司”,专门制作销售牛仔裤。后来,这个牛仔裤公司发展成为国际性公司,产品遍及世界各地。
20世纪70年代,牛仔裤进入最辉煌的时代——出身男族的牛仔裤走进了女性衣装的天地,并在缤纷的女装世界里悄然酿造出一种中性化的青春派势:牛仔裤与各种衣衫的搭配中,创造着一种色彩沉稳优雅、款式单纯洗练、做工精致完美的风格。尽管这种做工精细的牛仔裤崇尚造型简洁和颜色温雅,但款型本身变化并不大,这反而更加体现出了牛仔裤款型的稳定和对优美感的专心追求。
方便面
二次大战后,日本食品严重不足。安藤百福偶尔经营一家拉面摊,看到穿着简陋的人们顶着寒风排起了二三十米的长队。这使他对拉面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那时,安藤百福经营着一家小食品作坊,他常常盘算如何将买卖做好做大。面对这种情况,他敏感地意识到大众需求中的巨大商机。于是,他毅然决定开发“方便面条”。
1958年春天,安藤百福在自家后院建了一个10平方米的简陋小屋,找来了一台旧制面机,然后买了18千克面粉、食油等,埋头于方便面的开发。安藤百福设想的方便面是一种只要加入热水立刻就能食用的速食面,他设了五个目标:味道好且吃不厌;保存性能良好;简便,不需要烹饪;价格便宜;安全、卫生。他每天早晨5点起床后便立刻钻进小屋,一直研究到深夜一两点。这样的日子整整持续了一年,没有休息过一天。
面条的原料配合有很大的学问。他把所有想到的东西全部试了一遍,但放到制面机上加工时,有的面松松垮垮的,有的黏成一团。做了扔,扔了又做。整个开发成了一个重复的过程。后来,他总算悟出了一个经验:食品讲究的是平衡。
后来,安藤夫人做的油炸菜肴启发了他。油炸食品的面上有无数洞眼,这是因为面是用水调和的,其中的水分在油炸过程中会发散掉,形成“洞眼”,加入开水,很快会变软。这样,将面条浸在汤汁中使之着味,然后油炸使之干燥,就能同时解决保存和烹调的问题。
1958年,方便面的开发基本完成,进入了试制的阶段,安藤把全家人都动员起来,大家把研制成功的“鸡肉方便面”分发给熟人们,得到的评价是:“具有和现有拉面不一样的美味,而且十分方便,能成为新商品。”
随后,安藤委托朋友把新商品样品送到美国试探一下反应,结果美国那边立刻回信要求再订五百箱。接着安藤百福在百货店尝试销售,他以“倒上开水后两分钟便可食用的拉面”作为宣传语,大声向顾客说明,顾客显然是将信将疑,最后的结果是带去的方便面被抢购一空。
1962年,安藤百福的日清公司获得了制造方便面技术的专利权。安藤并不满足现状,他的日清公司碗装、杯装方便面,由于方便、简易的特性,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经过几年发展,安藤百福的方便面销售额在逐渐增长。截至2003年,全世界消费方便面652.5亿份,产值折合人民币高达1000多亿元。如今日清公司也已成为速食食品的领头羊。为表彰安藤百福对食品业的卓越贡献,在日本大阪甚至建有“速食面条发明纪念馆”。
白炽灯
无论是油灯、蜡烛,还是后来问世的煤气灯,都无法摆脱两个致命的弱点:污染空气和容易失火。能否不用火,但却可以得到光呢?19世纪的众多科学家都为了这个设想而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1878年,19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家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写下了这样一段话:“爱迪生要使电力照明不仅具有煤气照明的一切优点,而且还能给人们带来热能和动能。利用热能,可以烘烤面包、烧菜;利用动能,可以开动各种各样的机械……”
同年秋天,爱迪生的实验室已经成为了研究新式照明灯具的“战场”。当时,人们已经知道无论任何物体,只要达到白炽状态就会发光,而爱迪生和他的助手们则先从寻找适合制作白炽灯灯丝的材料入手。在试验的金属中,铂似乎是最理想的一种,它符合电阻高、散热慢的要求。但是铂的价格昂贵,不利于普及。
无奈之下,爱迪生将能想到的1600多种耐热材料全记在了纸上,并一一去试验。一天夜晚,工作了一整天的爱迪生边思考边心不在焉地把一块压缩的烟煤在手中揉搓着,不知不觉中,烟煤已被搓成了一根细线。他突然想试试手中的细线是否会对试验有所帮助。
爱迪生将其截下一小段,放在炉中熏了大约1个小时,再把它放进玻璃泡中,抽去部分空气,然后把电流接上。脆弱的细线立即释放出了耀目的亮光。细心的爱迪生发现,经过碳化后的细线变得异常坚硬。碳丝灯虽然只亮了很短的时间,但却给电灯的研究带来了成功的希望。
1879年10月21日,在一位玻璃专家的帮助下,爱迪生使用一种新型抽气泵,将灯泡抽成几乎真空后封上了口。当电流接通后,灯丝在真空状态下发出了金色的亮光,并且连续照亮了45个小时。这一天,也被历史永久地记录了下来。
此后数年中,爱迪生对灯丝材料不断改进,使白炽灯的寿命达到了数千小时,白炽灯也很快因此进入到了寻常家庭。毫无疑问,爱迪生的这一伟大发明在科学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将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电光世界。
钢笔
最早的蘸水笔并不是鹅毛管笔。其实,5000年前生活在尼罗河畔的古埃及人就已经开始使用芦苇笔蘸着墨水在纸莎草纸上书写了。它和后来出现的鹅毛笔有着同样的缺点——容易磨损,必须经常削切。于是,英国人哈里斯开始寻找更结实耐用的材料替代鹅毛管。
1780年,哈里斯制出一枚铁笔尖,并将它绑在木杆上使用。但这种铁笔尖太硬,容易划破纸,因此并没有得到推广,但他的发明却引起另一个英国人詹姆士·斐利的注视。斐利对笔尖的制作材料和方式做了改进,使之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弹性,笔尖略弯一点,容易书写又不会划破纸。随着锻造压力机的诞生,这种价格便宜、制作方便的笔尖使人们彻底告别了鹅毛笔。
蘸水笔在不断改进,但它们仍需要经常蘸取墨水以维持书写。于是,人们开始尝试在笔杆里灌进墨水。英国人约瑟夫·布拉玛在此方面取得了小小的成功。他用薄薄的银片做成空心钢笔杆,在里面灌进墨水。不过,墨水不能自由流动,使用前要压一下笔后尾的活塞。
真正的“自来水钢笔”是美国人艾奇逊·沃特曼发明的。他是一家保险公司的业务员,1880年的一天,他好不容易才谈妥一大笔业务,但当他请客户在合同上签字时,不料从笔尖上滴出了几滴墨水,合同上的许多字都无法再辨认,沃特曼只得请客户稍等一下,他再重新拿一份合同来。就在沃特曼离开的那一会儿,另一家保险公司的业务员乘机以更优惠的条件抢走了这笔生意,沃特曼既气愤又无可奈何。他决心发明一种不需要蘸墨水的笔。随后沃特曼就辞去工作潜心钻研自来水笔,他从植物都是通过内部的毛细血管吸收水分这样的现象中受到启发,花了4年时间,终于用橡皮管制成了世界上的第一支自来水笔。
他所发明的自来水笔,尾部可以卸下来,用小滴管把墨水从尾部加进去,再利用毛细管作用,通过一段钻有一条非常细的通管的硬橡皮,连接笔管里的墨水储管和笔尖。笔管内有少量空气,书写时墨水会在空气的压力下,顺着小细通管慢慢流到笔尖。在笔尖的内侧加有一个开着许多小槽的笔舌头,流下来的墨水就会吸附在上面,不至于一下子就流到纸上。沃特曼自来水钢笔是钢笔发展史上的重要一步,这种钢笔一上市立刻受到热烈欢迎,很快便畅销美国及世界各地,他本人也被誉为美国的“钢笔大王”。
在沃特曼之后,又有不少细心的人对钢笔进行改良,派克钢笔的发明人派克就是其中一位。派克原来是一个钢笔店里的小伙计,他把当时圆柱形钢笔杆改为美观的流线型,后来又将套入式笔帽改为插入式笔帽,这些小小的改良,使钢笔不仅美观大方,而且使用方便,结果他的产品获得了世界声誉。
保温瓶
有关保温瓶的概念很简单:瓶有内壁和外壁;两壁之间呈真空状,空无一物。热不能穿过真空进行传递,所以凡是倒入瓶里的液体都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它原有的温度。这就是为什么保温瓶能够冬天保持饮料暖热,夏天保持饮料冷凉的。许多参加过多次旅游的人觉得很难想象,没有保温瓶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
但是保温瓶直到1892年才被发明出来,尽管那时它的发明者——苏格兰科学家詹姆士·杜瓦,也并没有意识到它会有多大的用途。
1892年,英国物理学家詹姆斯·杜瓦爵士正在进行一项使气体液化的研究工作,气体要在低温下液化,首先需要设计出一种能使气体与外界温度隔绝的装置。于是,杜瓦爵士请玻璃技师伯格为他吹制了一个特殊的双层玻璃容器——夹层内壁均涂上水银,然后抽掉夹层内的空气,形成真空,这种真空瓶便以发明者的名字命名,叫作“杜瓦瓶”。它可使盛在里面的液体不论冷热、温度都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不变。由于杜瓦瓶的这种特殊的保温功能,它至今还常被用来装低温的液态气体等实验用品。
杜瓦瓶发明后不久,德国玻璃技师伯格认识到这种容器所具有的商业价值。霍尔德·伯格又是柏林一家科学仪器公司的股东之一,1902年,伯格开始推销保温瓶,1904年,他以自己的名义获得了保温瓶专利,而且制订了把它投入市场的计划。伯格甚至举办了一次给他的保温瓶起个好名字的比赛,结果他挑选的获胜名字就是希腊词“thermos”,“thermos”意为热,因此,保温瓶也被称作热水瓶。
拉链
1893年的一天,美国芝加哥市有一个名叫惠特科姆·贾德森的工程师,他看到妻子做衣服钉纽扣钉得手指都磨破了,感到很心疼。为减轻妻子的痛苦,他利用凹凸齿错合的原理,设计出一种可快速滑动的关启系统。他的方法是:在两条布边上镶嵌一个个V形的金属牙,再利用一个两端开口、前大后小的元件,让它骑在金属牙上,通过它的滑动,使两边金属牙啮合在一起,从而发明了“滑动绑紧器”。同年,他把样品送到哥伦比亚博览会上展出,得到参会人员的一致好评,人们把贾德森的发明叫作“可移动的扣子”,这就是早期的拉链,比起传统的连接方式来,拉链的出现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一位名叫路易斯·沃尔特的上校军官对拉链的情况特别注意,他坚信这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当他离开陆军后,就找到贾德森,并与他一同办起了“宇宙绑紧器公司”和“新泽西郝伯肯钩眼公司”,由贾德森担任技师,开始生产拉链。贾德森又投入了数年时间,努力研制,终于在1904年获得成功,1905年获得与此有关的第5号专利。
1912年,贾德森公司聘请的瑞士工程师森德巴克对贾德森的发明进行了改造,在拉链牙齿背面设计了一套子母牙,才使拉链扣得结实可靠,也精细美观了许多。同年,又研制出把金属齿夹在布条上、排列成行的拉链机,从此开始进行拉链的商业化生产。而拉链的推广却是从一个偶然的机会开始的。在一次飞机飞行表演中,驾驶员的一只扣子不慎滚落到机器中造成了机毁人亡的恶性事故。具有商业头脑的森德巴克立刻抓住这一时机,与军事部门联系,建议缝制装有拉链的新军装,从此,美国的海军和空军率先在军服上使用了拉链,拉链至此才被推广开来。
安全剃须刀
1855年,吉列出生在美国的芝加哥城。16岁那年,一次意外的火灾使他的全部家产毁于一旦,吉列被迫出走在外地做工。有一个雇主发现这个爱好修理机械的孩子很有才华,于是,就建议他发明一种人们既常用而又是消耗品的东西,这样,顾客便会不停地购买。这样的建议虽然非常有效且容易实施,但对市场缺乏了解的吉列实践起来还是显得有点盲目。
1895年,作为推销员的吉列在一次推销商品的过程中认识了发明家佩因特,在与佩因特的交往中,他逐渐学到了一个发明家所应具备的素质——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对社会需求的认识。推销员是一种非常注意形象的工作,谁都不希望敲开自己门的推销员有一副邋遢的形象。
一天早上,吉列在刮胡子的时候,发现剃须刀是一种人们常用而且消耗量非常大的东西。此后,吉列辞掉推销员的工作,开始潜心研制一种使用更加安全的剃须刀。他设计出了一个安全剃刀“T”型夹持柄,但却找不到一家能够生产薄刀片的钢铁厂。当他遇见机械师尼卡森时,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1901年,投资5000美元的“吉列安全剃刀公司”成立了。吉列剃须刀从上市到推广至美国的大部分市场再到实现大众化需要,整整耗费了8年时间。吉列做的第一笔买卖是1903年,销售了51把剃刀架和168个刀片;第二年,售出了9万把剃刀架和1 240万个刀片。机会无所不在,但机会又转瞬即逝,善于抓住机会往往会成为一个企业转机和一个人制胜的关键。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吉列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他决定把安全剃须刀以最优惠的价格供给战场上的将士使用,只要将士们使用了安全剃刀,传统的直柄式剃须刀将会被安全剃须刀替代;等到战争结束,这些将士必然成为吉列公司最忠实的顾客和最有说服力的义务宣传员。事情果然不出吉列所料,战争结束后,一个现成的、稳固而又广阔的吉列剃须刀市场便形成了。
20世纪20年代,吉列又通过广告、赠品等多种促销方式,使安全剃须刀特别是刀片的销量大幅度上升。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吉列公司再次把安全、便捷的剃须刀作为军需品供给政府,从而使安全剃须刀在战后备受青睐;与此同时,吉列公司在世界各地大量投资,建立工厂。这样,吉列剃须刀的销量如酷暑下的水银柱——不断升高,产品销遍世界各地。
不锈钢
不锈钢是一种防腐和耐高温的合金,它不容易生锈,这与它的组成有很大的关系。不锈钢的成分中除了铁以外,还有铬、镍、铝、硅等。钢加入铬等元素后,就能使钢的结构更均匀,从而改变钢的性能,这样腐蚀物入侵就变得困难,再加上不锈钢表面又附着一层氧化物保护膜,就像给钢铁穿上一件盔甲一样,自然就不容易生锈了。
最先认识到不锈钢具有抗腐蚀性能的是德国的两位科学家蒙纳茨和博尔斯特。蒙纳茨于1911年在德国获得了生产不锈钢的专利。然而说到不锈钢真正的发明者,蒙纳茨似乎比不上英国的冶金学家亨利·布雷尔利。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布雷尔利受英国政府军部兵工厂委托,研究武器的改进工作。那时,战争需要大量的枪支,但是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士兵们用的步枪膛极易磨损,而且容易生锈。于是,布雷尔利想发明一种不易磨损和生锈的合金钢。后来,他往钢中加入各种各样的元素,做了若干试验。但多次的试验都未获得理想的效果。有一次,他把铬掺入到炼钢的原料里,新材料出来后,外表亮闪闪,十分吸引人。他高兴地把这种钢制成了枪管。可惜,这种钢质地太脆了,在第一次射击试验中,它就“粉身碎骨”了。
布雷尔利在锈蚀的废铁堆中发现,大部分废铁都锈蚀了,只有几块掺入铬的钢管碎片仍然亮晶晶的。这一发现使布雷尔利十分惊喜,他急忙拾回这些“宝贝”详细研究。
经试验分析发现,这些铬钢任凭日晒雨淋也不易生铸,又不像一般钢铁一样“怕”酸碱。由于铬钢太脆、太贵,不能造枪管,于是布雷尔利把这种不生锈的钢介绍给了一家餐具厂,生产出各种不锈钢刀、叉等,使不锈钢顿时轰动了欧洲。1916年,布雷尔利取得不锈钢的专利,人们也尊称他为“不锈钢之父”。
后来,许多发明家也都做出过重要贡献。法国科学家吉耶和波特万发明了耐高温、抗震的奥氏体不锈钢,用于食品工业领域。1911~1914年,美国的丹齐发明了不锈钢中的另一大类——铁素体不锈钢。现在,不锈钢已发展成为一个合金大家族,品种不下数百种。
魔方
鲁比克是个肯动脑筋的人,在布达佩斯美术学院任教期间,他总爱借助自制的各种教具来加强教学效果,学生都喜欢听他生动而直观的讲课。
1974年,鲁比克设计出一种新型的教具:用一些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然后把小正方体的每一面都涂上不同的颜色,再稍稍转动,小正方体的位置就变化了。这时,大正方体的每一面上都出现了一些不同颜色的小方块。但敏锐的他马上发现问题来了,这些稍加转动的小方块,已经很难还原了,也就是说很难把大正方体的每一面都调成同一种颜色。他极力想还原它,可是越扭越乱。鲁比克简直是着了魔,无论是走路,还是吃饭,甚至连做梦的时候都在琢磨还原这种立方体。
来回不停地扭啊扭,整整花了一个月的时间,鲁比克在仔细研究了各小正方体之间的关系后,最终摸出了规律,成功地将立方体各方的颜色还原了,他兴奋异常。为了让更多喜欢挑战的人都能分享到这样的乐趣,鲁比克决定将这种教具做成玩具,推荐给世人。由于这些小而神奇的方块蕴藏着千变万化的玄机,可以使拿到它的人着魔,所以鲁比克叫它“魔方”。
在这以后,经多次改进,1977年,鲁比克发明的魔方便可在3个轴线上自由转动了。他认为这个魔方已达到满意的程度,就将它交给匈牙利国家贸易公司。开始该公司对它并不怎么感兴趣,认为人们不会对这么个不起眼的小玩意“着魔”,但还是做了几个样品让人试试,结果谁试谁着魔,而且怎么也还原不了。该公司发现魔方很吸引人,且有利可图,就大批生产了。
就这样,魔方传到了世界各地,所到之处都大受欢迎。魔方以它的变幻和神秘吸引着世人,据不完全统计,自魔方发明以来,已在全世界售出了约1亿多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