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89800000047

第47章 听,一个故事

文/王天惠

茫茫旷野上,一条小道弯曲延展着,从旷野之外的世界通向旷野之内的村落。忽然,一个奔跑的身影出现在了这条小路上——红色的棉袄,飞舞的辫子,张望的眼神——脚步轻快地跳跃着,奏出无调的音乐,带着那如水晕般散开的欣喜,还有一丝如小鹿乱撞般的兴奋、紧张。

(一)

这是一个关于初恋的故事。

一个来自城市的青年小伙,一个生长在农村的淳朴少女,两条原本不会相交的线在这条弯曲小路上产生了第一个交点。几缕轻轻的目光交接,却开启了一个18岁少女招弟的秘密心扉,从此,飘移不定的目光找到了安落点。本是悬于空中、无牵无挂的花絮,却在一瞬间悄然落地,开始等待自己盛度开放的那一天。

少女的爱恋,轻轻的、静静的,融进了她的生活,渗透进她日常的一点一滴。习惯了每天从学校门前经过,听他诵读课文的声音;习惯了等待在他送孩子们回家的路上,偷偷地跟随着他们;习惯了用青花碗盛上自己用心做的食物,期待他能尝到……小小的种粒一天一天地长大,渐渐生根。

初恋时,也许我们不懂爱情。忽然莫名地被一个人吸引,然后在心里开启一扇小小的门,装下对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每一个细微的表情,每一句交谈的言语,都会如木偶的牵绳般,搅乱了自己的动作和心境。放学后,偷偷地往课桌抽屉塞进明天的生日礼物;赛场上,奋力地在一旁鼓劲加油,总是想方设法地想为对方做些什么,哪怕只是微小的事情。也许那时,我们不懂爱情,只是一个人的出现给了我们一个新的生活重心,只是简单地满足于可以每天看到对方的身影,只是希望别人可以为自己做过的事情而开心。

每个人都会有这么一段青涩而美好的岁月,内心没有太多东西,目光清澈而纯净,只有林荫道上落下的斑驳树影,知了切切的聒噪,一根快要融化的冰棒,一台斜靠在树旁、停驻在草地上的单车。以为什么都已懂了的我们,其实还只是站在路程的起点之上。如果时间可以快进,也许,你会惊异。你看到自己为了追求事业理想而放弃了坚守多年的爱情,你看到自己为了一枚五克拉的钻戒而离开了那个深爱自己的人,你看到自己为了利益上的交易竟轻易地投怀送抱,你看到自己终于也戴上了虚假的面具,游离在繁杂的世界之中,连你自己也无法摸清。那是个弯曲小路之外的世界,矗立在高楼之间,被隔断了空间的世界。

招弟无疑是幸运的,她始终居于小路的这一端,细心呵护着自己平凡普通却纯净真诚的爱恋。也许那时,我们不懂爱情,不懂现实爱情中的世俗价值,不懂爱情的功利利益,不懂爱情其实可以成为一种工具;也许,只有那时,我们才懂爱情,一种深深地潜在了心底,呼吸着的感情,只有纯粹的愿景和希冀,为彼此牵挂,为彼此付出,所有的辛苦、努力只是希望可以看到对方开心的笑意。

爱情从来就是简单的,无关其他,只关于心。

(二)

这是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

在正值人生佳季的20岁,从生活的城市来到这个陌生的小乡村,在这里和村民们一起亲手盖起了村里的第一间小学教室,低矮的横梁、粗糙的石墙、裂开的桌椅,却在这四角方方的狭陋空间中,付出了自己一辈子的时间和心血——骆老师,一个来自城市的青年小伙,一名驻守在农村一辈子的小学教师,一位在为学校筹建工作而奔波的路途中突然离去的老人。

骆老师一生都在为自己的梦想而活,他将梦想的轮廓描绘在美丽的乡间,用自己的行动填充着、实践着,为农村孩子们的未来不停争取,不停努力。努力的期限不是两三天、一个月或是一个假期,而是自己一生剩下的全部时间。如果,骆老师当年选择留在城镇,也许会成为一个骆教授、骆主任、骆经理,矮小的房屋被高大的水泥楼房所代替,简陋的四轮板车被高档的小汽车所代替,平淡的粗茶淡饭被丰富的山珍海味所代替,过着的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一种也许更被世人所钦羡、所认可的成功范式。然而,我不知道,所谓的“成功范式”是否可以代替所有。光芒四射的荣誉光环是否可以取代村民们内心所怀有的尊敬与感激之情,旁人的附和称颂是否可以取代孩子们在获得新知那一刻时充满喜悦与兴奋的表情,置满房间的赠品与装饰物是否可以取代老人家们一针一线缝起,亲手送到手里的棉衣与鞋底?而“成功范式”之中的骆老师又是否可以拥有那么一批专门从外地赶来,甘心为他在风雪地里辛苦抬棺的学生们,送行的队伍蜿蜒在乡村的小路之上……

没有多少人会有像骆老师那样的勇气,舍弃舒适的城市生活,毅然将自己的余生贡献给农村;更没有多少人会将自己梦想的轮廓勾画在自己的世界之外,用无怨无悔的努力去为别人的世界描上美丽的图案和绚烂的色彩;更是有太少的人会始终如一地坚持自己的梦想,或妥协或怀疑,还未到达彼岸,就已换了舟船。也许,像骆老师这样的人,在现代社会中会更多地成为一个默默无名的角色,被淹没于社会中所充斥着的各种“趁早出名”、“提前出国”、“争报公务员”等利益追逐之中。而这些,又有多少是可以被真正称之为“梦想”的?有多少是自己真正想拥有的“梦想”?又有多少是自己真正愿意去追求的“梦想”呢?

拥有梦想的人是幸运的,拥有属于自己的梦想的人是幸福的,敢于出发实践自己梦想的人是富有勇气、让人敬佩的。

(三)

这又是一个关于奔跑着等待的故事。

孩子的歌声从道路那边渐渐传来,招弟匆忙跑进树丛中,开始一路跟随。轻轻的音乐萦绕在画面之间,招弟奔跑的目光透过交错的树枝,断续地注视着孩子们,还有孩子们中那个黑色的身影。

如果三合屯的路有记忆,那么上面一定布满了招弟不停奔跑的脚印,或兴奋,或急切,或伤心。跑着从家里到学校,听着从教室里传出的骆老师的声音;跑着从家里赶到村口,只为可以在他临走前让他吃到自己亲手煮的水饺;不顾虚弱的身体,跑出床铺,只为可以再次见到他的归来。招弟的爱恋是奔跑着的爱恋,在奔跑中等待,等待骆老师的回应,等待骆老师的归来,等待最终爱情的盛开。

招弟的生活如此简单,等待、奔跑,为了自己的爱情,几乎是一个农村女孩所能做的所有努力。她静静等待着自己努力的结果,那样执着、坚定,而又充满希冀,在一天一天的时间消磨中,却丝毫未损自己的心意。犹如穿岩的水滴,柔弱的外表却蕴含着强大的力量。终于,穿岩而过。

生活如水,日子不断重复着昨天。平淡的生活是那本变薄的日历,是每天清晨按时响起的闹铃,是楼道里不断上上下下的匆忙身影,出门,往返,往返,出门,习惯的动作、习惯的路线、习惯的风景构成了不知不觉早已习惯的生活。忽然,有一天,偶然停下来,看着周遭熟悉的一切,想努力回忆起第一次来到这里的心情,却那样模糊,抓也抓不住。生活如水,渐渐渗进我们的肌肤、情感、回忆,穿透穿透,磨平磨平,不记得了当初的自己,不记得了当初自己的承诺,不记得了当初那充满期待的心情。假若,不是生活如水,而是心境如水;假若不是生活将自己磨平,而是自己将生活穿透,也许,我们遗忘的会少些,记住的会多些,害怕的会少些,期待的会多些,就如招弟的等待,不会随着时间的增多而削减,反而变得更加义无反顾、坚定决绝。

也许,我们该这样面对生活:用一颗如水的心,穿透生活的磨砺和锋芒,积蓄能量,静静等待着穿岩而过的那一刻,相信它终有到来的那一天。

后记

《我的父亲母亲》,一部张艺谋的早期作品,很早就听说过,却到最近才有机会看到。看惯了张导的大手笔制作,那些宏大的主题、绚烂的动作、飘逸的服饰后,再回到《我的父亲母亲》中朴实的乡村风景,简素的碎花棉袄,以及当时刚出道的章子怡那略显青涩却质朴的表演,不禁让人感叹唏嘘。

如今的电影市场在美国好莱坞影片的影响下,喜欢用技术特效营造出大胆的视觉冲击感、听觉爆炸度,让观众在观赏过程中得到强烈的感官刺激。而繁华落尽,唯剩凄凉孤寂。快餐式电影可以给人带来一时的感官享受,但当影院灯亮起之后,电脑视频窗口关闭之后,它所留给我们的感觉体验又会保存上多长时间呢?它可以走进我们的记忆,却无法走进我们的内心。只有当一部电影拥有了温度,拥有了可以用心触摸到的感情肌理,拥有可以唤醒人心的情感触角的时候,它才是一部鲜活的作品,驻进观者的记忆中,活在人的内心。

(该文为浙江大学第十二届校园文学大奖赛获奖作品,作者时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200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

同类推荐
  • 玫瑰念珠

    玫瑰念珠

    本书是旅奥美术史学者李述鸿的随笔集,主要为美术评论。内容包括艺术杂谈、咀嚼文化、看画说话、看电影四大部分。作者李述鸿纵谈古今,既有美术经典作品赏析,又有对国内外美术界状况的独特评论。读者可以看图说话,直接面对大师经典,详细了解这些作品的来龙去脉和美术史地位。
  • 活在珍贵的人间:励志卷

    活在珍贵的人间:励志卷

    本书作者鲍尔吉·原野是中国作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十几年中作品被收入大学、高中、初中和小学课本以及试卷,受到广大读者喜爱。本套书分为六卷,均为作者多年写作精华,其中《活在珍贵的人间》为励志卷,由爱与会爱、财富品质、眼睛里探望他的祖国、活在珍贵的人间等等,篇篇角度不同,视觉独到,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有关励志的散文选。
  • 中学生珍藏一生的美文

    中学生珍藏一生的美文

    《品悟成长心灵书系》之《中学生珍藏一生的美文(第1季珍藏版)》,书中包括了:《笨小孩的成长》、《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少年哀歌》、《我为什么而活着》、《真实的高贵》、《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要笑遍世界》、《人人想当别人》、《机会在敲门》、《哨子》、《爱怕什么》、《不死鸟》、《读书示小妹生日书》、《对陌生人的责任》、《回家》等作品。
  • 周邦彦集

    周邦彦集

    周邦彦(1056—1121),中国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元丰初,游京师,七年献《汴都赋》,为宋神宗所赏。后曾为溧水(今属江苏)令。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晚年退休,提举南京(今属河南)鸿庆宫,卒。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著有《清真词》,后又名《片玉词》。
  • 中国随笔年度佳作

    中国随笔年度佳作

    阅读2011年的随笔,脑子里总是缠绕狄更斯的一段话。这是让人辗转不寐的话,一想起心里就有莫名的躁动,骨子里仿佛添加了别样的物质。狄更斯的话本来是对法国大革命而言的。那是震荡的时代,那是血与火的时代,是方生方死,是绝望时希望,是血污与啼哭,是产床与墓碑,是破坏与打碎也是祈祷与重建。在大变革的时代必有大撕裂,在血水里浸泡,在沸水里蒸煮,在清水里涤洗。但是当下呢,我们身处的当下,这是怎样的时代?怎样的时期?我们心绪茫然,真不知如何命名这种情绪:是说爱还是言恨。你要爱这个时代就托生在这个时代吧,这是天堂;你要恨这个时代就托生在这个时代,这是地狱。
热门推荐
  • 分期付款限量爱

    分期付款限量爱

    为了钱,程娅璐把自己“卖”给了向禹寰。向禹寰,腹黑律师,初为夫妻,他声线冰寒:“不许打我电话,不许弄丢我钥匙,不许说是我太太。”程娅璐点头记牢,恪守本分,不越雷池半步。可是,老天故意捉弄她,她弄丢了他的钥匙,打了他的电话,还说:“我是向太太!”“你就这么想做我的太太?”向禹寰把她压在墙上,大下其手。她小鹿乱撞,面红耳赤,想迎合,又想起他爱的女人不是她:“一百万的分期付款,我会尽快还清……”
  • 绝对恩宠:魔王的宠妃

    绝对恩宠:魔王的宠妃

    她,是七十二雇佣堂的一家之主,手握生杀大权,权势滔天。一朝穿越,成了依兰国镇国公的嫡系孙女,父母双亡,被疼到了心坎里,拖油瓶一个,不成才的样子让人恨恨的牙痒痒......他,是北沧国的闲散王爷,命格奇特,生下来便克死了母妃,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生性冷硬,无人亲近......现代雇佣之主遇上古代冷清王爷,乱世出枭雄,是谁主沉浮?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在见图安

    在见图安

    图安。距离今年应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那是一个小国,小的不能再小的国家。她是美丽的图安公主,她却也是时代的牺牲品。
  • 一簪之隔

    一簪之隔

    所谓帝者,便是在感情和天下中更懂得取舍。只是当你站在五湖之巅时,再回首时,伊人可还在?
  • 交织的光与暗

    交织的光与暗

    神秘少年出现在南宫家的冰芒林中,就这样,我与灵雪邂逅了,一段奇幻的故事即将展开!
  • 逍遥落日之尘封情

    逍遥落日之尘封情

    她叫欧阳络玉,是丞相府的千金,但她却是前朝遗留下来的公主,她活泼,洒脱,放荡不羁,小小年纪就要接受被别人决定的命运。她不甘心,用她叛逆的性格一直在顽强的抵抗,在这过程中她想过放弃,想过接受现实,但她做不到。最后,她成功了,也收获了爱情,帮助自己的爹爹恢复了皇籍成为了当时一代的女强人……在这之间,她的人生也有了转变,她原本活泼的性格中更是增添了几分平和,从容,命运让她认识了她的真命天子,为了摆脱当昭王妃,她和昭王逸轩之间成了名副其实的冤家,可昭王却在背地里默默守护她。在这之中她还认识了温润如玉,清风朗月的谦王玄朗......
  • 不灭仙帝

    不灭仙帝

    星岚宗宗主千玄月与魔煞酆都宗主冷若风天界大战,遗落神秘宝物,且看夜漠如何纵横修界又如何脚踏天界!
  • 神魔枫之传

    神魔枫之传

    常言道正邪不两立,神与魔作为两个完全不同的种族为了各自的利益而进行了数万年的战争。大到上古神魔大战,小到现代网游,无论到了哪里,神与魔永远都是争斗不休,两族虽然对立争斗,两族有着一个最根本的信念,那就是无论如何,都必须维护世界的安全,一旦任何有危害世界总体安全的事情,神魔两族都必须放下一切仇恨,联合制止他的发生!…神元414年,第三次神魔大战爆发,魔尊狄阿布罗,神皇夏兰行德,中立国国王罗宾,三方交战。战争初期,魔族一路凯歌,占领神魔世界40%的领土,后在神族与中立国联军的反击下,退败。最终,世界被分成了3块。神族占据东南群岛以及神族圣地,圣天。魔族占据西北群岛,以及魔族圣地幽冥,中立国则占据了中央大陆。至此进入三国鼎立时期。经过20年的发展,新的神魔大战即将爆发,一名少年出现,他的出现是意味这和平时代的到来,还是新一届神魔大战的开始?第一章新生两界。
  • 相逢如初见 回首是一生

    相逢如初见 回首是一生

    追思家乡的亲人挚友、灵山秀水、民俗风情和童年趣事,以唯美的语言寄托浓浓的乡愁,既有对回不去的年少时光的感叹,又有对自然纯朴乡风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小院竹篱,春水秋月,一切还是初时模样。外婆于花荫里闲穿茉莉,外公于厅堂独自饮酒,母亲在菜圃打理她的蔬菜瓜果,父亲则背着药箱,去了邻村问诊。而我,坐于雕花窗下,看檐角那场绵长得没有尽头的春雨。原以为星移物换的岁月,只老去那么一点点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