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家族的族长,负责整个家族的兴亡。家族也在他的管理下欣欣向荣。在他想要卸任时,有三个家族的年轻人被推荐到他面前。于是,他让三人出外游历一年,然后再回来报告自己在这一年中做的最满意的事情。
一年过去了,回来的三个年轻人都汇报了自己经历。有一个帮助百姓除去恶霸,有一个一路上不断在用钱财资助弱小的人。还有一个说他没什么精彩的经历,只是某一天看到一个总想伤害他的人睡在一棵快要倒下的大树旁,他过去推醒这个人,然后继续上路。
最后结果就是第三个年轻人得到族长的位置。老族长是这样分析的,帮助别人,很多人都回去做,但是呢,原谅敌人的事情,很少有人能做到。作为管理一个家族兴亡的领导者,恰恰需要这种品质。
法国大文豪雨果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一个胸怀宽阔的人懂得包容和大度,容易理解人,一定是一个心怀豁达的人。
宽容是一种美好的情感,一种崇高的境界,是人性绽放的最美丽的花朵。著名诗人纪伯伦曾说过:“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宽容含有谅解、接纳、接受、尊重、指导、引导、谦虚、处下、厚道、厚德及心胸博大等意思。宽容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摆脱许多生活困扰的良方。
宽容是每一个管理者的美德和修养。“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俗语就形象地说明管理者要有宽大的胸怀和气量。卓越管理者,要学会宽容。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不会失去什么,相反会真正得到,得到的不只是一个人,更会是得到人的心。
唐代宗大历二年的一天,大将郭子仪的儿子郭暧与妻子开平公主吵架。郭暧因冲动口出狂言:“你倚仗你父亲是皇帝,就觉得有什么了不起吗?我父亲还不愿意当皇帝呢!”正在气头上的开平公主听后如火上浇油,立刻乘车赶回皇宫,向父皇告状。
唐代宗听了开平公主的哭诉,不但没有为女儿撑腰,却反而替郭暧说话:“孩子,你有所不知,你公爹确实是不愿做皇帝。要不是这样的话,李氏的天下早就姓郭了。”
郭子仪听说这件事后,气得浑身发抖,立刻命人将郭暧五花大绑,亲自带着他到皇帝面前去请罪。代宗皇帝见后,赶忙将郭子仪请到内宫,安慰道:“俗话说,不痴不聋,难做大家庭的老翁。小夫妻俩在闺房里说的气话,你作为国家的重臣,怎么能去追究呢?”一场犯上大祸,就这样平息了。
同唐代宗不计较郭暧的冒犯一样,宋太宗也曾巧妙地宽容了两位重臣的冒犯。
有一次,宋太宗在北园设宴,请众臣一起饮酒作乐,其中包括殿前都虞侯孔守正和左骁卫大将军王荣。席间,孔守正喝得酩酊大醉之时,便和王荣争论起征战边关的功劳来。二人越争越激动,越争越气愤,竟然将宋太宗晾在一边。侍臣实在看不下去,就奏请宋太宗将两人抓起来,送到吏部去治罪。宋太宗平静地笑了笑,不但没有同意,而且吩咐人把他们照顾好,分别送回家去。
第二天,孔守正和王荣酒醒之后,深为昨天的鲁莽行而后怕。于是,他们一起赶到金銮殿向皇上请罪。出乎意料的是,宋太宗对昨天两人的行为表现出一副全然不知的样子,说:“朕也喝醉了,实在记不得发生过什么事。”他们走后,侍臣不解地问宋太宗:“您明明没喝醉,为什么说自己也喝醉了呢?”宋太宗说:“编个喝醉了的理由,对他们的冒犯不加追究,既没有丢失朝廷的面子,又能让两位大臣警觉自己的言行,能达到惩前毖后的作用也就够了。”
唐代宗与宋太宗这两件宽以待人的小事,对当今的管理者来说,有其难能可贵的借鉴作用。
宽容大度是管理者健康心理的重要表现,这种品质反映在管理者身上,就像齿轮之间的润滑剂一样,使齿轮减少摩擦,而宽容就是人与人之间润滑剂,把人与人之间摩擦减少,增强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团结,提高群体相容水平。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一个企业管理者往往都要想“大事”,做“难事”。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压力,需要妥善处理各种各样错综复杂的关系;工作上千头万绪,有时还会遇到班子其他成员以及下级干部员工的不同意见,凡此种种,都要求一个管理者要有宽阔的胸怀,要“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能化干戈为玉帛、化腐朽为神奇、化不利为有利,只有这样,一个企业领导才能真正成就大事,办成难事。
春秋时期,楚王请了很多臣子们来喝酒吃饭,席间歌舞妙曼,美酒佳肴,烛光摇曳。同时,楚王还命令两位他最宠爱的美人许姬和麦姬轮流向各位敬酒。
忽然一阵狂风刮来,吹灭了所有的蜡烛,漆黑一片,席上一位官员乘机揩油亲泽,摸了许姬的玉手。许姬一甩手,扯了他的帽带,匆匆回到座位上并在楚王耳边悄声说:“刚才有人乘机调戏我,我扯断了他的帽带,你赶快叫人点起蜡烛来,看谁没有帽带,就知道是谁了。”
楚王听了,连忙命令手下先不要点然蜡烛,却大声向各位臣子说:“我今天晚上,一定要与各位一醉方休,来,大家都把帽子脱了痛快饮一场。”
众人都没有戴帽子,也就看不出是谁的帽带断了。后来楚王攻打郑国,有一健将独自率领几百人,为三军开路,斩将过关,直通郑国的首都,而此人就是当年揩许姬油的那一位。他因楚王施恩于他,而发誓毕生效忠于楚王。
楚王宽以待人的故事,之所以能成为流传千古的佳话,的确有其难能可贵的借鉴作用。作为一名管理者,要想吸引人、凝聚人,进而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具备一种良好的品质——宽容。一个宽宏大量,与人为善,宽容待人,能主动为他人着想和帮助别人的管理者,一定会讨人喜欢,被人接纳,受人尊重,具有魅力,因而能够更多地体验成功的喜悦。而一个以敌视的眼光看人,对周围的人戒备森严,心胸狭窄,处处提防,不能宽大为怀的管理者,必然会因孤独而陷于忧郁和痛苦之中。
有一家公司下面有很多厂,在金融海啸中几乎全军覆没,只有一家厂一枝独秀,反而比平常年份赚得更多,大家都去讨教管理秘诀,结果答案就九个字:亲者严、疏者宽、仇者仁。大家云里雾里看不懂,老总开始讲故事:
亲者严:对自己的心腹或者是子弟兵要施予比较严格的标准以示众人,并作为众人的榜样。
疏者宽:对于不是自己的子弟兵,要给予比较宽松的标准,并施予怀柔政策,使其觉得自己的待遇与子弟兵无异。
仇者仁:对于有仇恨或不喜欢的部属,在团队中要给予一视同仁的待遇,并时常施与仁德,以德报怨,使其感受恩泽,致力奉献团队。
这就是管理秘诀!
宽容不仅是企业管理者所具备的修养,更是一种处世的原则。管理者学会宽容,就能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使企业充满温馨,管理富有情趣,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共同拥有一段双赢的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