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88200000004

第4章 行卷(3)

明人王世贞的《觚不觚录》记载了明代干谒者的谦称,比如正德年间一大臣干谒宦官刘瑾,自称“门下小厮”;嘉靖年间,一仪部郎干谒翊国公,自称“渺渺小学生”;到了王世贞生活的年代,干谒者的谦称更是花样繁多,什么“将进仆”、“神交小子”、“未面门生”、“门下沐恩小的”,肉麻到连涵养极佳的王世贞先生也忍不住给出“皆可呕秽,不堪捧腹”的评价。只消看看古往今来绝大多数人究竟如何干谒,便知唐人的自矜是多么难能可贵。

而同样难能可贵的,是唐代公卿对待行卷者的方式。你以为行卷者求人推荐自己,肯定是行卷者拎着大包小包礼物讨好卖乖?事实恰恰相反:经年累月投身科举之中,没有旁的收入,大多数举子都会遭遇经济危机,只有小部分家底殷实的举子能扛住;另外京城物价高昂,这对于普通举子无疑是雪上加霜。举子们为了行卷“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劳顿一天之后回到住处却是“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因此公卿对行卷者,既在前途上给予提拔,也在经济上给予帮助。前者是只针对才华突出者,但后者,几乎是针对所有举子。

举子上门行卷,无论文才好坏,公卿们都要给一点钱物。钱物或许不多,但亦能稍稍补贴举子们贫寒的生活。——求人者往往是弱者,被求者往往是强者,社会生了病,才会让弱者用本就不多的力量去讨好强者,而强者还挖空心思在弱者身上搜刮自己本就富余的东西。唐代社会肯定有诸多弊端,但是行卷的存在让人向往那个时代,它多么温馨健康:弱者不用讨好强者,强者将自己的力量慷慨赠出,帮助弱者变为强者。有这样的规则,唐朝的传染病叫做力量。

比强者帮助弱者更加难得的,是唐代行卷时文人彼此相重的风气。从来文人相轻,秀才看不起秀才,反正文章的评价标准不是唯一的,文人们正好乐得肆意评判,自认老子文章天下第一,别人的终归逊色了些。那架势岂止是敝帚自珍?简直是舍我其谁。

最早提出“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这个观点的是曹丕,说明即使是在铁血豪壮的三国时代,文人相轻仍是常态。

但唐代文人胸怀前所未有的豁达,和谐有爱的故事时时发生:

张籍主动向朱庆馀讨要了二十六篇作品,藏于袖中、随身携带,走到哪里就将朱庆馀夸到哪里;柳宗元对待一个并无特殊才华的行卷者,亦认认真真回信赞扬鼓励,并热情地告诉行卷者,能读到他的行卷,自己感觉多么幸运;韩愈和皇甫湜读了牛僧孺的行卷惊为天人,立即为他做了一场秀:首先安排牛僧孺在闹市住下,并嘱咐他某一天别闷在家,尽管出去溜达。到了那一天,韩愈和皇甫湜乘宝马香车招摇过市,抵达牛僧孺住处后,在牛家门上用大字题写,说韩愈与皇甫湜一同来此求见牛僧孺,却可惜无缘相见。如斯大手笔地捧抬牛僧孺,他想不红都难……

除却毫无保留的欣赏,文坛前辈往往还对新秀们付出十足温情,比如朱庆馀在考试之前寄诗给张籍,“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表面上说的是闺房事,女子问夫婿自己的眉形画得是否时尚,其实是朱庆馀含蓄试探自己有无登第的可能;体贴的张籍也及时回信“齐纨未足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表面上说的是穿着华贵的女子比不上歌喉妙绝的采菱姑娘,其实是盛情称赞朱庆馀才华过人,及第没有问题。一问一答,缱绻非常,不像是一人求另一人帮忙,倒像是情人间心有灵犀的唱和。

当然,不是每一位公卿都尽心尽力地推荐举子,公卿们亦各有各的脾性,许多行卷都被公卿当作废纸卖掉了。不过,行卷这项习俗最了不起的地方就在于此,它约束着社会上的名流显达:

也许你水平有限、不善辨才,也许你生性淡漠、无意荐举,但是行卷的习俗驱使你,哪怕是推荐一个不够有才的人,哪怕只是敷衍了事,你总得在某些时候,做出一点推荐之举。行卷的习俗强迫你,无论如何,你总得学会欣赏什么人。

5.布褐将白头

考试之后,二月放榜,按照唐代进士科百中不过取一二的录取比例,落榜的总是大多数。这大多数并不收拾包袱回家,他们继续留在京城,怀揣着“待吾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的理想,为新一年的秋季行卷做准备。

在落榜后的闷热夏天里,举子们偶尔沮丧,偶尔认真考虑该不该放弃,但更多的时候,则是在长安城里某一间小书斋,挥汗如雨地准备全新的行卷作品。若以旧作行卷,怎能让人看到自己这一年的进步?也许,再进步一点点,那么一点点,就可以够到金榜了吧?这样想着,时间如水般淙淙淌过,少年逐渐白头,雄姿英发的身影亦慢慢佝偻,有些人最后获得了成功,有些人始终没有。

但是那些成功者和失败者,他们都不知道,我有多么感谢他们的孜孜不倦。无论他们在考场上胜负如何,正是他们一年又一年的奋斗,让诗赋不断进化,终于变成各种漂亮的模样,带给我无穷的快乐与忧伤。

说来奇怪,为什么唐朝进士科考试要以诗赋为主?为什么一个国家会以诗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放眼世界史,这种标准也算得上是特异的。想想真是奇景:庞大而精密的国家机器里,上上下下都是诗人;高官聚会,是政治会议,也是诗会;全国最重要的职业技能考试,只需要你吟诗作对,凭着“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这样悠远飘渺的句子,你就能成功上位……毋庸置疑,唐朝就是一座用诗建筑起来的帝国。但是,为什么选择诗?

有人说是因为中国的诗教传统,古人相信诗歌对社会具有极佳的教化作用,它优美的音韵、铿锵的节奏、曼妙的措辞,使它拥有普通文章所没有的魔力。同样一件事,用诗的方式来表达,更能撼动人心。所以《毛诗序》说“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这正是中国古代正统诗学的庄严面目,与大唐诗人的风流旷达大异其趣。

这是唐代诗人钱起参加进士考试时所作《省试湘灵鼓瑟》的最末两句。这个绝妙的结尾令钱起诗名大振,而这首诗亦帮助钱起顺利及第。

一言以蔽之,诗歌就是万金油。

亦有人说是因为唐代统治者是以少数民族的身份从北方进驻中原,竭力想要证明自己就是正宗,竭力想和汉人文化接上轨。

而汉人文化,其中一个极有分量的方面,就是崇尚诗赋。

这些观点颇有道理,相信它们都是唐代诗赋取士的重要理由。

然而,为什么诗教传统没能让每个朝代都以诗赋来取士呢?蒙元、满清入主中原后,亦想方设法与汉人文化接轨,但他们为什么完全摒弃了科举考试以诗为主的方式呢?其实我想,唐人特特看重诗赋,并不需要这样或那样堂皇的理由,爱诗,就是他们最大的理由。

不要管谁是他的偶像,也不要相信他的座右铭,只需看一个人愿意在什么事情上花大价钱,你就知道他真正的心头好是什么,这个定律多半不错。唐人对诗,就很舍得花钱,名诗人们仅凭卖诗便能过得活色生香。

白居易一首诗轻轻松松就可以卖上一百金,而名篇《长恨歌》卖给勾栏竟卖到了五百金;写出“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这样绝美句子的李益的诗篇则成了代金券,无论是到酒馆还是戏院,无论是点菜还是坐轿,付不出现金不要紧,付得出李益诗即可。别说卖诗听起来不够高尚,买诗听起来像是侮辱,在我看来,人们在衣食住行上挥金如土,却不愿意给璀璨的诗篇开一个好价钱,才是对诗人最大的侮辱。

对于唐人来说,在诗上一掷千金,还仅仅是爱诗的浅层次表现。他们愿意将诗铭刻在身体里。

唐代某位县令,捕得罪犯李胜,判罚杖刑一百。临刑之时,李胜脱下衣物,浑身刺满时人诗作。县令登时来了兴趣,也不行刑了,急忙贴着李胜的皮肤逐首品读。电光石火间,县令猛然发现一首七绝格外眼熟,仔细回忆,这不就是自己的作品吗?县令大为感动,立即命人给李胜松绑,并且免了那一百杖的刑罚。是,此县令缺乏原则、法无定法,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但是,为什么我读到这个结局时,竟然感觉温暖?我完全明白那位县令的感动,我与他一样感动。

荆州人葛清,自颈部以下,浑身刺满由白居易诗发挥而来的诗意图。比如一棵树上挂着丝缬,代表的是“黄夹缬林寒有叶”;再比如一人端着酒杯靠近菊丛,代表“不是花中偏爱菊”——这是《酉阳杂俎》上的记载,作者段成式记忆错误,“不是花中偏爱菊”乃是白居易好友元稹的作品。不过,这幅图亦与白先生的一句诗恰恰吻合,那就是“移尊就菊丛”。三十多幅刺青,覆满除面部以外的所有皮肤,葛清将受之于父母的身体发肤,全都贡献给了他深爱的诗人白居易。时人称他为“白舍人行诗图”,对于此称号,想来他是欣然接受的。

在那个嗜诗如命的时代,李胜、葛清就是寻常人,如他们一般将钟爱的诗歌刺在血液中、绣在皮肤上的小伙子比比皆是。只是有人刺王维的《辋川集》,有人刺罗隐诗百首,各有各的偏好。

街市上的混混,也以在身体上刺满诗歌为荣,若是刺有名诗人的最新力作,身价即刻翻番,出入********都能得到歌女们青眼相加。

闭眼想象此情此景,莫名有些鼻酸:彼时,就连小流氓、小歌女都读诗品诗眷恋诗。那样的流金岁月,还会重来吗?

唐人以自己为原点,通过干谒、行卷等自荐活动,信心满满《酉阳杂俎》中的原句为“不是此花偏爱菊”,但句义不通,想来是段成式的笔误,应为“不是花中偏爱菊”。

地向外面的世界扩张,发誓要建立自己的版图。张九龄与王维说得清高,但就是他们,也曾四处自我推销,“何求美人折”之类不过是失意时的自我安慰罢了。

而古今中外诸多自我安慰的话中,有哪句比得过《哈姆莱特》的一段台词呢?“即使被关在果壳之中,我仍自以为是无限宇宙之王”,骄傲不折不扣,磅礴已极。但这句话若交给唐人,他们亦会用行为回答:躲在果壳中一个人为王?如果被关在果壳中,就应该打破果壳,然后走出去,踏上万众瞩目的宇宙之巅。

那只在空山里歌唱的鸟,眼睁睁看着最美的歌融化在空气中没有痕迹,心情一定很寂寞吧?我一直觉得,这是个很悲伤的命题。

同类推荐
  • 历史的光点

    历史的光点

    本书中的大部分文章,或被中央有关部门收藏,或被有关纪念馆收藏,或在有关报纸、刊物、专辑中刊登发表过。文集中的主要文章,记述了重要历史过程、事件和人物 。
  • 飞翔的高度

    飞翔的高度

    本书是作者的精品散文集,包含江山多娇、我爱我家、走进美国等。人与其它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有智慧。人的智慧所产生的作用,是不可限量的。所以,人的智慧才是人类飞翔的翅膀。我们相信我们的智慧,就让它高飞;我们凭借智慧,让幻想高飞,让精神驰骋。
  • 八十而立

    八十而立

    邓友梅老,自诩“八十而立”。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虚怀若谷,谦德满怀的老作家一路行走一路自立的风骨与精气神。
  • 机智老爸机灵儿

    机智老爸机灵儿

    爸爸课实用读本《机智老爸机灵儿》主要呈现的是一个作家父亲的生活体验和教育体验。在表现形式上,刻意选用较自由的手记体,似小说,似散文,似随笔。初看似乎杂乱,但在这似那似中,充分展示出其独具的文学才华以及极富参考价值的教育思考。幽默机智当然是《机智老爸机灵儿》的最大特点之一。不管从何页开始,读者获得的最鲜明印象都是:这家伙,挺机智,很幽默。不管碰到什么样的情况,这位老爸总可以“机智”起来或“幽默”一嘴,使事情具有积极的、正面的影响和作用,从而使老爸嘴里的“少爷”也“机灵”起来,长此以往,“少爷”想不是“机灵儿”都不成了。
  • 走向“经典”之路:《古诗十九首》阐释史研究

    走向“经典”之路:《古诗十九首》阐释史研究

    本书将《古诗十九首》放置于其所属文化传统与中国古代诗歌批评所构建的诗歌经典谱系中进行动态考察,重点与历代《古诗十九首》阐释文本为研究对象,围绕《古诗十九首》作为经学的诗歌经典与文学的诗歌经典的价值进行研究。
热门推荐
  • 轮回之太古盟约

    轮回之太古盟约

    忘川河畔,那些熟悉的面孔,依然萦绕在我的心间。悄然回首,我已忘记时间。那一世,我将烽火台燃起,只为她的一个笑容。那一世,我孤身一人,征战天下,只为还他们一个美好的世界。六道轮回,我的心永远不会灭。
  • 玄神娇宠

    玄神娇宠

    玄域,没有消磨人意志的安逸,没有乏味令人烦躁的生活。这里,强者生存,实力便是一切!或许你一不留神就会被别人超越,被人踩在脚下。所以没有人停下脚步,坚持着追求那最强之巅!上一世她过活的毫无意义,卑微至极,这一世她定要成为强者,将所有看不起她的人踩到脚下!她本是一个走到哪里都会被歧视、忽视的孤儿,却被无意中救起的流浪猫改变了她的一生。她叫他黑灵,喜欢他偶尔露出绒绒的耳朵和尾巴;祁墨,因为他,她再次有了重要牵挂——一夜结果,一个意外,却给了她继续坚持下去的动力,那个小小的身影是她接触到的第一个血亲,于是,抚养他成人成了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不管是庞大隐族的神秘,还是暗中潜藏的狼子野心,她都不曾退缩,只是一昧的保护她所在意的人…
  • 种出了个大相公

    种出了个大相公

    轻松爆笑的穿越种田文,只想写出更接近人心,贴近生活的文字。谢谢大家的支持?。吴樱”哦草!这是什么鸟不拉屎的地方?“作者淡定“这里鸟都拉屎"吴樱“那我会什么技能?”作者淡定“那要看你在学校学了什么?关键就在你了”吴樱“那大相公大在哪?”作者捂脸跑
  • 快穿之炮灰逆袭

    快穿之炮灰逆袭

    (需要说一下,这是快穿文,跟普遍的无限流有区别)林克为了生存,不断穿越在一个又一个世界中成为悲惨落魄的炮灰。炮灰需要逆袭!炮灰需要崛起!上山火烧男猪脚,下海轰炸绿茶表。林克站在高高山岗上,手举炸药包,哈哈大笑:“你们这些经验们,我要代表月亮收了你们,哈哈~~~”
  • 最经典的管理思想

    最经典的管理思想

    管理思想的发展是和生产的发展以及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紧密相联系的。时代的发展决定了管理思想的变化。尽管理论形式千差万别。但是研究的主题仍有着共同的特点:即管理学是研究管理与被管理之间关系以求最优化实现其目标的科学。管理涵盖着人、思想、观念、行为、方法和方式。本书系统梳理了管理思想的100年脉络,即从最早的“科学管理思想”谈到当前的“企业流程再造”并涉及不同时期的数十位管理学大师。
  • 祭爱悲情故事

    祭爱悲情故事

    我来写一写悲剧爱情短篇小说玩玩,欢迎大家准备好爆米花和纸巾观看
  • 帝宠:邪王独爱逆天妃

    帝宠:邪王独爱逆天妃

    当奸诈的她遇见腹黑的他,“我要去历练”女子气愤看着堵住门口的腹黑男“娘子,我也去,我可以暖床”男子泛着桃花眼一脸的无良,“我要把小白,烤了吃”某男立马放出兽,“娘子,给”一副求夸奖的样子,某兽兽立马不干了“主人你的高冷呢”某兽欲哭无泪
  • 弈之痕

    弈之痕

    八千年前,众仙陨于东海羽山,道衍三灾,自此世间再难成仙;八千年后,天玉现于凡尘九州,灵脉崩裂,从此天下暗流涌动;侯府世子,玩世不恭,却在无意间经历诸多奇异之事...南斗注生,北斗注死,黑白对弈之间,他的命运究竟去往何方?谁又是真正执子之人,拨弄这天下如棋局般模样?〈准备大改,暂停更新〉
  • 亡者契之锋芒必露

    亡者契之锋芒必露

    他本是一个“因为长得斯文所以被欺负”的秀气男生!他与父亲相依为命,然而一场飞来横祸让父亲离世!父亲死的不明不白,而他却因此意外获得遗书!“魔鬼之林”的别墅!还有一个人在等着他!这是在玩我吗?万念俱灰之刻他无可奈何闯荡布尔斯林!然而等待他的却是……认识了英姿飒爽的夏慬还为她写了一首《反静女》?认识了双重身份的妹妹,是公主还是预言师?认识了腹黑傲娇的女皇瑶姬,而这“妙龄少女”竟然还和自己的老爹有瓜葛?还有这个是什么老师,有老师让学生叫自己老大的吗?还在期中考试的时候带着大家泡温泉!?不怕扣奖金吗?好不容易泡到了美丽帅气的夏慬,好家伙,这妹子的身世比自己还离奇……
  • 魔幻手机第三部

    魔幻手机第三部

    魔幻手机第四部正在创作当中,请耐心等待更新。记住收藏哦!欢迎加入QQ群:130424490友情提示:本群即七月一日开启收费入群模式,群内每天都有红包发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