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87600000009

第9章 巴顿(1)

巴顿(1885~1945),美国陆军上将。曾就读于西点军校和陆军军事学院,毕业后在骑兵部队服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在法国领导美国第一个坦克旅的组建工作,并率领该旅参加圣米耶勒等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先后任坦克旅长、师长、军长和集团军司令,参加北非登陆战役和西西里岛登陆战役。1944年率美军第3集团军在诺曼底登陆,而后转战法国、德国和捷克斯洛伐克。战后,任第15集团军令兼巴伐利亚总督。1945年12月因车祸丧生。巴顿作战勇猛,有“血胆将军”之称。

从小就是战争迷

1885年11月,乔治·S·巴顿出生于美国一个军人世家。小时候,他就接受了极为正统和正规的训练,为以后的军事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09年,他从美国著名的西点军校毕业,成了一名少尉。

虽然巴顿只是个少尉,但他可以坦然自若地出入陆军高级指挥官的密室和华盛顿上流社会的客厅。因为显赫的身世和财富,因为他那卓越的专业才能,因为他天生的好口才,巴顿受到了上层人士的热烈欢迎。

年轻时,巴顿就是一个意志顽强、不肯服输的人。

1912年,奥运会在斯德哥尔摩举行,里面有一个新设的现代五项全能军事比赛。这项比赛意图通过考察参赛者的意志和体力,选出现代的骑士。

这项运动对巴顿的吸引力很大。他觉得自己表现的机会来到了!他自费到了参赛地点,拼着命去夺取比赛的胜利。当他游完三百米时,人们不得不用钩子将他从池中捞上来,因为他没有力气自己爬起来;跑完四千米越野赛后,他筋疲力尽,晕倒在终点线上。最后,他在43名竞赛者中获得了第五名,这也是参赛的美国正规军官中表现最出色的一个。

1916年,巴顿跟随美国陆军的潘兴将军到墨西哥镇压农民游击队。在追捕墨西哥游击队领导人的过程中,对手的狡猾激怒了巴顿。于是,他采取了冒险的行动。他抛下自己的部队,单枪匹马展开追逐。最终,狡猾的领导人逃脱了。但紧追不舍的巴顿却追到了游击队领导人的保镖。经过一阵激烈的枪战,他终于打死了保镖。这一成绩虽不大,却再次让巴顿大出风头。

潘兴将军非常喜欢巴顿,甚至对他明显的缺点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爱理不理。潘兴将军常夸他:“我们队伍中也有一名勇猛的匪徒,就是巴顿这小子!他是一个真正的斗士!一个值得大家学习的斗士!”

1916年以后,巴顿开始扶摇直上,晋升之快令他自己也感到吃惊。到1918年年底时,他已经升为上校了。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意大利、奥地一利组成同盟国,英国、俄国、法国组成协约国,两方展开了战斗。美国是协约国的军火供应商。1917年,美国宣布不再中立,对德宣战。潘兴将军被任命为远征军总司令,率军到法国参战。

巴顿拜访了潘兴,请求把他调到战斗岗位去。

这时,潘兴正在设法组建美国第一支坦克部队。于是,他对巴顿说:“小伙子,我非常理解你现在的心情。我这儿有两个职位供你挑选,你可以去指挥一个步兵营,或者去坦克部队。你好好想想。”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巴顿决定参加坦克部队。他第一次接触坦克时,并不喜欢它,甚至不承认坦克是一种新型的战争工具。

巴顿选择了轻型坦克作为突破点,并建立了一个训练中心,训练和指挥两个坦克营。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训练出世界上最优秀、最有战斗力的部队。

巴顿的目标实现了!由于严格的军纪和正确的学术指导,再加上近乎残酷的训练,美国远征军中最厉害的部队就这样产生了。虽然巴顿受到了手下人的咒骂,但他毫不在乎。巴顿焦急地等待着实战的来临,以检验自己的训练成果。

机会终于来临了,巴顿指挥着自己的六个坦克连参加了一次地面进攻的战斗。

在战斗中,巴顿处于极度兴奋状态。他一会儿驾着坦克领队,一会儿又跳到地面大声叫嚷着,指挥车辆前进。如果看到有人不听他的招呼,他就会一阵又一阵地大声叫骂。

巴顿似乎忘了战斗的危险。他的身影出没于坦克内外。他不时地在阵地上跑着,忘了乘车。不多久,他就到了最前面的一个坦克排那里。士兵们的驾驶让他觉得不太满意,于是,他大声把士兵叫开了,然后自己跳上去亲自驾驶。

由于他开得飞快,不久,他就发现自己独自一人面对着德军了。德国人也发现了他,几挺机枪立即对着他,疯狂射击。他没有办法,只好退回自己的阵地。

虽然上司批评他目无军纪,自作主张,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太重,但这一天的冒险还是让巴顿精神焕发,兴高采烈。他觉得太过瘾了!

巴顿步行巡视前线,通过亲自监督和一顿臭骂,真能收到立竿见影的奇效,士兵们变得服服贴贴,士气高涨。

在战斗中,他同士兵一起实施突破,冒着枪林弹雨往前冲。终于有一次,当他接近德军防线时,一声猛烈的爆炸,把他掀倒在一个弹坑里。

他想站起来,可接着又倒下了。这时,巴顿才知道自己丧失了战斗能力。他还不打算下火线,但指挥了一阵以后,他体力不支,结果失去了知觉。

巴顿的伤口还没有愈合,但这时传来美军准备进行最后决战的消息。

巴顿心急如焚

,因为他极想搭乘上这趟战争的末班车。他买通了一个勤务兵,驱车逃离了医院,赶往战场。但当巴顿到达目的地时,德国人却请求停战了。这对他来说,不亚于当头一棒。

战争结束了,巴顿陷入了失望,觉得英雄无用武之地。但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取得的成绩,也可以让他那颗真正军人的心灵得到些许安慰。由于他对坦克部队的巨大贡献,巴顿获得了一枚服务优异勋章。这是乔治·巴顿在这次大战中最后的纪念。

战争过去,和平跟着到来,巴顿似乎还有些不太适应。他是那么地热爱战争,在战争中体会乐趣、刺激、紧张和快感。他甚至认为自己是战争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巴顿既没有抱怨,也没有退职。巴顿一直为他的坦克部队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金钱。他自己出钱赞助一个发明家研制新型的坦克,并在军营做了一次表演。他说服了陆军部队的七位将军出席观看这次表演。

但这种新坦克没有装甲,看起来只是装在履带轮上的一个平台。巴顿却施展自己的口才,说这种坦克就是在沙地上也能以每小时将近50公里的速度行驶。

“操纵十分简单,就是小孩子都能驾驶。”巴顿邀请那些将军们坐上去,跑跑看,但无人答应。

巴顿失望之极。

1920年夏天,服从上级安排,巴顿挥泪告别了坦克部队,被调入了骑兵。此后的20年,巴顿曾先后10次被调动,担任不同的职务,负责不同的工作。

巴顿的书房摆满了书,绝大部分是历史和军事著作。他带着批判的眼光如饥似渴地把它们从头读到尾,打下了深厚的军事理论基础。他认为,如果一个军人不读书,那他只能是一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莽汉。将军应该智勇双全,并靠自己的才能去取得巨大的军事成就和流芳百世的英名。战斗的成功不仅仅需要力量,更需要智慧与勇气。

1928年,巴顿回到了首都华盛顿,在骑兵司令办公室任参谋。在这里,他有机会与上流社会增加来往。他与以后登上高位的艾森豪威尔、马歇尔将军都很熟。

作为一名标准的军人,巴顿在自己的社交圈子里有很多知心朋友。这些人后来都声名显赫、位高权重,他们为巴顿实现自己的理想,不遗余力。但巴顿豪爽的性格、火爆的脾气、尖锐的棱角往往令他的一些上级面子上过不去,对他也很有意见。

1935年,在夏威夷,德拉姆少将对巴顿的职业生涯发生了一次闹剧性的转折。为此,巴顿不得不为了自己在军队里的前途而顽强地斗争。

当时,巴顿在德拉姆手下担任情报处长。巴顿喜欢和年轻人交往,而且玩起来也像工作一样卖力。他常常举行豪华的私人宴会,与夏威夷最上层社会有着密切的交往。但这却得罪了美军驻夏威夷最高长官德拉姆少将。

这种怨恨很快就爆发成了一场公开冲突。

在每年一度的全岛马球锦标赛上,当比赛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巴顿驱马迫使对手让开,并且尖声叫道:“该死的,你这个狗东西,我他妈的一定要把你追到街上去!”

德拉姆将军就坐在观礼台前排。他为这种不干不净的下流语言感到苦恼和难堪,但同时也抓住了巴顿的小辫子。比赛一结束,德拉姆就把巴顿叫到了面前。当着众多显赫的贵宾之面,他冷冰冰地对巴顿说:“我取消你的职务,巴顿中校。因为你当着女士们的面,说了这么多不文明的话,而且当众污辱比赛对手。你必须马上离开!”

“是,长官。”巴顿张口结舌,不知所措。后来,迫于压力,德拉姆又恢复了巴顿的职务。

1938年,巴顿按期晋升为上校。他被以明升暗降的方式调到了克拉克堡指挥第五骑兵团。这个地方一点也不重要,被认为是无用之材在退休之前,最后享受快乐的地方。

这份“美差”正是一直寻机报复的德拉姆将军所赐。德拉姆将军的仕途一帆风顺,既然他的心里忘不了巴顿,那么巴顿在军队似乎就没有出头之日了。

但是这时,一个人意外的插了进来,使德拉姆将军继续向上爬的希望化为泡影。

这个人,就是后来有名的乔治·马歇尔将军!马歇尔和巴顿是好朋友。虽然他们在军中的经历、资格和个性完全不同,但他们在军中的遭遇却惊人的相似。两人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出人头地,登上其事业的首次顶峰。

早在20年前,巴顿与马歇尔的友谊就开始了。那时,他们都是潘兴将军手下得力的干将。巴顿给马歇尔的第一印象是:这是一名真正的军人!

他们的友谊在和平时期的交往中进一步加深。他们都不墨守成规,不拘泥于既定的条条框框,热爱本职工作。他们都认为人生最重要的职责和最大的乐趣就是做好本职工作。

1938年,马歇尔被推荐担任陆军总参谋长,从而登上了上将的高位。在三年之内,他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走完了从中校到上将的艰难历程!

马歇尔青云直上之际,巴顿还在克拉克堡担任团长。巴顿凭着自己敏锐的嗅觉,感到了美国卷入二次世界大战的危机。1938年7月,在他接受上校的职务时,他就进行了不留情面的改革。

在克拉克堡,巴顿认真地研究德国新一代将军的著作,并注意学习其先进的东西。他开始在沙盘上进行军事演习,把这看作是应付未来战争中某些特定战役的准备。

在他的军官还看不到未来战争的时候,巴顿每天要他们做“战争演习”。他们开始叫他“克拉克堡的疯子”,并且说:“这个十足的傻瓜!难道他不明白他在发疯,正在自取灭亡吗?”

但不管怎样,马歇尔不这么认为。他发现,巴顿有古怪的性格和良好的作风,同时又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军事科学家。

在马歇尔将军的眼里,巴顿是个理想的美国军官——部队的组织者、训练者和战斗指挥者。

战神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1941年12月,日本突袭美国的珍珠港。美国正式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2年7月,巴顿终于被马歇尔召到了华盛顿。

“巴顿,今年内,我们必须对轴心国采取攻势,代号为‘火炬’。此次战役非常重要,我决定把美军的主要指挥权交给你。”马歇尔说。

当时,火炬行动还只是一个十分粗糙的设想。巴顿只知道,他将指挥一支美国特遣部队,成为率领美军参战的第一位美国将军。

巴顿的工作效率极高。办公室成立的当晚,他便拟定了一份计划。

艾森豪威尔被任命为指挥“火炬”行动的盟军总司令,但他对这一战役信心不足。这时,巴顿找到了艾森豪威尔。两人讨论了战役实施中可能遇到的具体问题。巴顿的自信和豪情深深地感染了艾森豪威尔,也坚定了他的信心。

“火炬”计划很快成型。巴顿与海军少将休伊特合作,指挥西线特遣部队,由美国本土出发,横渡大西洋,在北非的卡萨布兰卡登陆。

休伊特的个性同巴顿截然相反:休伊特温文尔雅,办事特别小心,甚至有些迟钝;巴顿则火气旺盛,容易发怒,情绪变化大。休伊特不紧不慢地向巴顿分析了此次行动的利弊。

巴顿对休伊特慢条斯理的模样十分反感,同时,他手下的参谋又不停地插话,强调远征的不利因素,更使巴顿怒不可遏。

巴顿一向是蔑视困难的。他从来都是过低估计其他军种完成任务所面临的困难的。这一次,他把海军的正当担忧当成了胆小和怯懦,因而也渐渐地失去了耐心。

终于,他心中的怒火爆发了,嘴里喷出一连串不堪入耳的语言:“你们这些胆小鬼!去你妈的!……”

海军的将士们目瞪口呆,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纷纷逃离会场。

休伊特将军受此辱骂,也感觉怒气难消。他对马歇尔将军说:“要么陆军撤换巴顿,要么海军退出这次战役。”

巴顿的坏脾气在这样一个关键的时刻,再一次差点葬送了自己的前程。马歇尔将军一个也不想放弃。于是,他向休伊特保证,巴顿的脾气有助于战役的胜利,绝不会影响军事行动。休伊特将军顾全大局,接受了马歇尔将军的劝说,勉强同意与巴顿继续合作。

这时,“火炬”计划也进入了最后阶段。乔治·巴顿这次出征的心情,与其说是充满信心,还不如说是破釜沉舟。他还给自己深爱的妻子写了遗嘱。

1942年10月23日,巴顿登上了“奥古斯塔号”旗舰,开始了远征北非的艰难历程。护航舰队浩浩荡荡,一派胜利在望的景象。

巴顿站在旗舰的甲板上,望着远处,心情沉重。

突然海上刮起了西北风,风势越来越猛,波浪惊人,似乎想把船只打翻。这时,离规定的登陆时间只有两天了。巴顿紧张地思考着,考虑着方方面面的问题,想着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

11月8日,大海平静如初,他们离目标越来越近了。

巴顿的心情兴奋得难以用言语描述,上帝没有抛弃他。望远镜里,卡萨布兰卡的街景清晰可见。但是,由于不能实施和平登陆计划,巴顿只有靠自身的努力强攻卡萨布兰卡美国西线特遣部队的战斗打响了。登陆是在凌晨进行的,为减少危险,所有的船只都熄了火。上岸后,由于缺少实战经验,士兵们乱作一团。为了避免登陆失败,士兵们个个英勇奋战,伤亡在不断地增大。

黎明时分,各个部队才逐渐恢复了秩序,开始按原计划行动。情况似乎在一步步好转。

11月9日早晨,巴顿换上了一身漂亮的军装,精神抖擞地站在海滩上。他一边指挥,一边亲自动手推船。干了18个小时的活儿后,他累得浑身都湿透了。

他的话语粗野而又坚定,神情自若,美国士兵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他身先士卒的作风又一次发挥了巨大作用。奇迹出现了,经过巴顿一天的指挥,西线官兵精神振奋,各种物资源源不断地运上了岸,阵地变得有条不紊了。

在美国强大的攻击压力之下,法国军队投降了。巴顿成了摩洛哥的主宰。

同类推荐
  • 大智大勇的探险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大智大勇的探险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大智大勇的探险家(1)》本书分为玄奘、达·伽马、斯坦利等部分。
  • 乱世文宗洪迈

    乱世文宗洪迈

    本书应该说是一部洪迈传论。其前七章是以洪迈的生平为纲,阐述洪迈生命的各个重要时期最为重大的事迹,涉及时代、文学审美观、治世观念、历史观,可说是一部内容丰富而清晰的洪迈评传;其后二章《容斋随笔》、《夷坚志》则是对洪迈在文化史上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的综合评价了。如果有人想对洪迈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读一读此书必定会得到很大的满足。
  • 流浪的权杖:晋文公传

    流浪的权杖:晋文公传

    晋文公,姓姬名重耳,与周王室同宗,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晋献公之子,因其父晋献公宠爱骊姬,便废太子申生,立骊姬之子为嗣,重耳(晋文公)也遭到骊姬之乱的迫害,在其舅舅狐偃、好友赵衰等一班文武贤才的护送下离开了晋国,并流亡国外19年,在其流亡期间先后到达过狄、齐、曹、宋、郑、楚、秦等国,受到狄、齐、楚、秦等国的礼待。这期间,他先后与狄国公主季隗、齐国郡主齐姜相遇,并与她们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继而结为夫妻。在流亡的19年里,晋文公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也了解了各国的风土人情,丰富了政治经验,为他后来称霸诸侯创造了条件。本书为你一一阐述了晋文公的传奇传奇一生。
  • 成吉思汗(名人传记丛书)

    成吉思汗(名人传记丛书)

    蒙古族是一个崇尚“强权即真理”的民族。他们骁勇善战,崇尚武力,与农业民族“化干戈为玉帛”的观念大相径庭。蒙古西攻欧洲,南取中国,建立了世界历史上最强盛的帝国——元朝。这个帝国的创始人就是成吉思汗。
  • 我坚信

    我坚信

    奥普拉温弗瑞的《我坚信》(what I know for sure)是奥普拉本人的文字第一次出版成书,是她在杂志《奥普拉》上专栏文字的精选结集。国内正版引进。在这本书里,奥普拉从一个记者朋友的提问开始,回顾自己一生的奋斗,她真诚地问自己,也真诚地回答,经过了这么多事情,我真正相信的是什么?永远会坚持的是什么?奥普拉一生的成就辉煌,也充满了坎坷。在这本书里,她直面内心的敏感和脆弱,回忆往事的波澜涌动,也回望生活的那些细腻的幸福瞬间。每一个关键词,都是一生奋斗坚持经验的总结。她说,她每天做的事情,都是在为阅读时间做准备。她觉得最幸福最平静的时间,就是坐在那棵大树下阅读。
热门推荐
  • 萌物归来

    萌物归来

    拥有英国皇室血统的萌物,无意遇难成为冷血反派,任务失败再次失忆巧遇父母,看萌物如何玩转校园。
  • 我的诗意女友

    我的诗意女友

    一个被诗融入血液的女孩,该如何拥有自己的爱情。
  • 神宇降临

    神宇降临

    宇凡购买饮料时中了特等奖“南极十日游”,但就在他抵达南极当天,却被高维碎块带到了宇宙万族汇聚的九星世界。这个世界天上有九个奇异的星辰,它们映射进每一个降临者的灵魂之中,成为这世界降临者的实力标志。成为这个世界的降临者后,宇凡一步步成就“神宇”之名。在完成了世界的考验后,宇凡重新返回十一维宇宙。当宇凡在原宇宙逐步成就高维生命时,他才发现真正的战争才刚开始………
  • 元素法王

    元素法王

    我是罗素·爱因斯坦。人们称我为移动的战略武器。但请记住,我的心愿是——世界和平。这是穿越者专治各种不服,顺带拯救世界的故事。
  • 黑腹王子之傲娇公主,手到擒来

    黑腹王子之傲娇公主,手到擒来

    她是A国尊贵的公主上殿下,原本她有个幸福的家庭和一个非常疼爱她的国王爸爸,可她的妈妈在她十岁的时候就走了。在她16岁的时候,爸爸带了一个女人回来了。这个女人还带了她的女儿。(国王是没有出轨的!所以那个女孩不是他的!)后来她想尽了一切办法,终于让那一对恶心的母女走了。却又摊上了S国的王子,在他面前,她怎么都任性不起来,只能被乖乖的收服了。“喂!喂!你别乱来,我可是公主!”“哦?怎么一个乱来法?这样子吗?”“你,无耻!”“我还有更无耻的,你想试试吗?”………
  • 豪门霸爱:傲娇首席难伺候

    豪门霸爱:傲娇首席难伺候

    他,是万众瞩目的一颗钻石。她,是碌碌无为的一粒沙子。原本命运完全不会有交集的两人,拜托,别扯了,怎么可能擦出爱的火花?“我不喜欢女人。”她和他缠绵一夜之后,他耸了耸肩。“不过我觉得你还不错,值得尝试。”这个喜欢男人的怪咖究竟还要“尝”她多久,被压在身下的某人欲哭无泪!【作者坑品保证,每日两更,拖更请鞭打】
  • 圣暗大陆

    圣暗大陆

    尘逍跟西尔维娅从小便是故交,若是等哪一天,整个大陆风雨突变,成为堕落天使的西尔维娅.会发生怎么样的乱世悲剧?究竟谁才是整个大陆的系统主管者?究竟圣暗两界会产生怎么样的旷世斗争?
  • 紫阳真人悟真篇三注

    紫阳真人悟真篇三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瑶倚人生

    瑶倚人生

    我们今生有缘相遇相识,却无缘相知相守,愿来世相守一生,你可愿?
  • 网游三国之帝皇争霸

    网游三国之帝皇争霸

    本部作品是讲一个孤儿玩游戏成为第一高手被人追杀逼迫,用建村令牌建起村庄。从一个散人玩家到君临天下的帝皇和全世界的玩家争霸的事情。游戏中的物品道具人物到可以带到现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