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激励在人生成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你应该在心里反复对自己说:“这个世界是属于我的!”因为我们当中有许多人缺乏“自知之明”,他们不大知道自己具有巨大的潜能,当然也就不知道怎样开发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力的巨大宝藏。而自我激励正是激活潜能发挥的激活器。本来,他们对于自己的未来都曾有过美好的憧憬,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复杂,他们又常常用那些传统的世俗的道理来说服自己安分守己,放弃梦想,并说明自己就这样也能过得去。在这些说服自己放弃梦想的“道理”中,有一条似乎很有说服力,自己已太普通,太渺小,这个世界不属于自己!那么属于谁呢?
在他们看来,这个世界属于名人、强人、富人;属于有权力、有地位、有背景的人;属于幸运的人、漂亮的人、特殊的人。对于女人来说,属于男人;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属于年轻人;对于年轻人来说,属于有资历、有经验的人;对于出自贫寒、上学不多的人来说,属于出身尊贵、学历很高的人……总之,这个世界属于名人和别人,而不属于自己这样平凡的人。而他们这些平凡的人还没有行动起来,心中的希望、原有的梦想便惨遭沉重打击,默默地消失了。于是,他们经常感到自卑、渺小、孤单、苦恼,他们只有低眉顺眼,沉默寡言,躲避出头露面,暗自唉声叹气……难道普通人就没有出路吗?
就只能安于现状吗?就不能出人头地吗?难道这个世界果真属于那些名人、强者和富人,而不属于普通人吗?不!事情不是这样的!他们的这些卑微之感,并非真实自然,而仅仅在于他们还没有觉醒,还缺乏“自知之明”。因为觉醒的内涵,自知的精髓就在于他们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在于发现自己本来是一块成功料,这个世界本来也属于他们。他们只要抹去身上的灰尘,他们的巨大潜能就会象原子反应堆里的原子那样充分发挥出来,就一定会有所作为,创造奇迹!
那么,能够帮助你改变你的公式是什么呢?要记住、理解、时常重复着说:人的心理所能设想和相信的东西,人就能用积极的心态去取得它。这是自我暗示的一种形式,是取得成功的一句自我激励语。
威廉·丹福斯是美国密苏里州东南地区某农场的一个有病的孩子。他在小学里遇到一位优秀的老师,这位老师鼓励小威廉·丹福斯去改变他的世界。老师用挑战的方式鼓励他:“我鼓励你!”“我鼓励你成为学校中最健康的孩子!”“我鼓励你”成了威廉·丹福斯一生自我激励的语句。他果真就成了学校中最健康的孩子。他在85岁逝世之前,帮助了数以千计的青年获得良好的健康,他还帮助他们立志高尚,做事刚勇,服务谦逊。在他漫长的事业中,他决未因病而损失一天。
“我鼓励你!”激励着他建立了美国最大的公司之一:若尔斯通·陪里拉公司;“我鼓励你!”激励他从事创造性的思考,把负债转化为资产;“我鼓励你!”激励着他组织美国青年基金会——它的目的是训练男女青年独立生活的能力。“我鼓励你!”激励着威廉·丹福斯写了一本书,名叫《我鼓励你!》今天这本书正在激励着男子和妇女们勇敢地把这个世界改造为更好的住所。
威廉·丹福斯作了多么好的一个证明啊!一句自我激励语有力量帮助人们发挥积极的心态!纽约股业贸易银行的总经理弗雷借着愤怒的激励,而建立了一家大规模的银行。从前他想在长岛设立一个昆士郡银行,原本自以为进行得很好,但是有一次一家大银行的经理来见他时,讲了一句轻蔑的话,于是他的态度作了很大的转变。这个经理很自大,临走的时候,随意对弗雷说了一句这样的话:“如果你活得长久,或许可以在这里办一家银行出来。”“这句话真气得我不知如何是好。”
弗雷说道:“如果你活得久,意思好像是我呆坐着等年代过去,等待着事业从天而降似的。
这种讥笑,使我听闻之后不得不起而奋发图强。我那时候决意要打倒他,最后,我真的就办到了。过了4年后,我银行的存款,有他的两倍多!”你自己曾经奈不住责备世界应对你的失败负责吗?如果是这样,你就该暂停这种想法,再行考虑一下。你要想你的问题该由世界负责呢,还是该由你自己负责?要敢于记住那句自我激励语。要敢于应用它,并充分确信它对你正像对数以千计的其他人一样是有效的。
6自我暗示是看不见的法宝
罗杰·费希尔有一句名言: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财富,都始于一个意念。什么是意念?它就是人的意识里产生的念头或想法,也就是心理上的自我暗示。自我暗示这个名词,适用于经由人的五官进入个人意识中的所有暗示与所有自治式的刺激。也就是一个人用语言或其他方式对自己的知觉、思维、想象、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心理状态产生某种暗示。如有一两个人说他脸色不好,象是有病。若他不在意,那就没事。假设有七八个人都说他有病,他必然心里嘀咕,很快就会病倒。很多慢性病都是由这样或那样的不良的心理暗示造成的。关于心理暗示的巨大作用,心理治疗医生周绍辉在其《骚动的心灵》一书中讲到的事例也很说明问题。他说:某中学一位年轻老师找我看病,主诉是一个多月来中午失眠,要求开一些催眠的药物。这可把我难住了。凡是催眠药一般都有四五个小时以上的药效,若中午服用,下午怎么能按时起床照常工作?但不管我怎么解释都无济于事,他还是一个劲地请我开催眠药。我只好一本正经地对她说:“好吧,我给你开药,但你要准时服药。服药后十多分钟,你就开始出现昏昏欲睡的感觉。这时你上床躺好,就入睡了,两个小时后就可以醒过来。”我给他开了一周的药。一周后他又来找我,要我继续给他开这种药,他还高度评价说:“我服药后睡得挺香。”这可把我逗乐了。因为我给他开的是维生素B1,根本没有催眠作用。我老老实实告诉他实情,但他就是不相信,还认为是舍不得将这种“好药”开给他。我只好再给他开了一周的“催眠药”……
维生素B1根本没有催眠作用,为什么会发生显著的“疗效”?是通过语言的提示,肯定所谓的疗效,诱导和促使病人主观的感觉和意念好转,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从而引起生理上也产生积极的变化。反之,如果由于某种原因,让病人产生不良的心理暗示,那就糟了。我国某医院,由于一时疏忽,把患有肺结核与患有肺癌的两个病人的病例弄错了。结果,肺癌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而结核病人却病情恶化,不久死去。哀莫大于心死。
周绍辉医生曾举出这样一个实例:一位年轻的患者患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经住院治疗后病情已经好转,为了根治,经会诊,准备施行二尖瓣扩张手术。由于这是第一例,为慎重起见,术前进行了动物实验。不知出于什么考虑,让病人也自始至终观看了实验手术的全过程。很遗憾,手术在动物身上失败了。患者看过实验手术后,默默无语,回到病房,坐立不安,彻夜不眠,因为明天他自己就要被推上手术台了,动物实验的失败,使他感到恐惧。虽然医生、护士看出他心情忐忑不安,但没有重视,也没给他一定的心理治疗及药物治疗,甚至连一点镇静催眠药也没给他服用。第二天早上,正当手术室做准备时,他突然心跳骤停,瞳孔放大……他死在手术前。
这位患者本来有着
强烈的生存欲望,但在动物实验手术中,他看到可怕的前景,形成了他可怕的心理暗示。正是这种心理暗示摧毁了他的生存欲望,于是,发生了猝死。由此可见,心理暗示的作用确实是巨大而灵验的。坚持积极的自我暗示,把一个人的梦想、渴望、价值观念、奋斗目标深深地刻在潜意识中,并自动地采取行动,付出代价,向着自己期望的目标一步步迈进,就能走向成功。
拿破仑就借助于这个方法,使自己从一个来自贫穷的科西嘉岛上的出身低微的人,成为主宰法国,称霸欧洲的不可一世的人物。爱迪生也是借助于这同样的方法,使自己从一个被开除的小学生、卖报生,变成世界最伟大的发明家。林肯也是借助于这同样的方法,跨越了一道道挫折与失败的鸿沟大壑,使自己从肯塔基山区一栋小木屋走向社会,最后成为最优秀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和丘吉尔更是借助于这同样的方法,使自己成为自己国家最有成就的首脑之一。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戴尔·卡耐基本是一个出身贫苦家庭,自卑的农民子弟,但他改变了自我意识,竟然使自己从一个缺乏自信、不善言谈的“卑贱者”,成为一个以毕生精力培养人们的自信心和口才与实际能力的贡献卓著的成人教育家。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就在我们的身边和眼前,那些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依靠自己的辛苦劳动而发财致富,有所创造或在某一领域领先开拓、出头冒尖的成功者,有哪一个不是依靠心态和自我意识的改变,从而把梦想变成了现实的呢?自我暗示果真是具有魔力的法宝吗?有些人表示怀疑。比如,我的口袋里只有一元钱,我整天在心里念叼:我一定要多挣钱,我要发大财……我就会发财吗?再比如,我是一个智商不高、缺少专长的人,我经常自我暗示:我一定要做成什么事情,我一定要取得成就……我就能有所作为吗?事情当然不会这么简单、容易,“心想”毕竟不等于“事成”,但一切“事成”都是由“心想”所启动的。你想发财致富或有所成就,当然不等于你已经发财致富或有所成就,但你经常这样的心理自我暗示,就会形成一种一定要发财致富或有所成就的自我意识。这种意识又导致你积极行动,刻苦奋斗,敢于冒险,开拓新路。自我暗示的魔力是在20世纪初由一位名叫古尔的药剂师发现的。有一天,一个顾客来到古尔的药房要买一种必须有医生的处方才能出售的药。这个客人顽固之极,他没有医生的处方,却非要买这种药不可。古尔拗不过他,但又不能违法出售那种药。为了应付这位不可理喻的顾客,他灵机一动,拿了几粒没有药性的糖衣片给这个客人,并把这种“药”的效力鼓吹了一番。数天后,这个客人又来找古尔。古尔暗自吃惊,生怕闯了大祸。没想到,客人是来对他道谢的。他感谢古尔的“药”治好了他的顽疾,还称赞古尔不愧为药剂师,对这种药物的推荐十分有效。这可把古尔弄糊涂了:
按说,糖衣片无法治愈这个人的疾病,但事实上,他又因为吃了这种“药”而痊愈。到底是什么治好了此人的病呢?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心理因素起了作用。客人本来就相信这种药的治愈能力,再加上古尔的一番鼓吹,糖衣片便起到了灵丹妙药的作用。这就是心理暗示的魔力。由此,古尔对心理治疗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开始钻研心理学,又向专家求教,经过几年创立了一个以自我暗示为主的心理治疗学派。古尔的学说流传很广,影响很大。在心理学方面,自我暗示一直都占有重要地位。富生特在《富豪的心理》一书中说:“很多人因为古尔的方程过于简单而怀疑它的可行性——千万不要这样……我研究过的富人虽然未必明显地采纳这方程式,但实际上每当他们面对困难或新局面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运用类似的自我暗示去帮助自己闯难关、攀高峰。”自我暗示其实就是运用语言去改变自己,当你喜欢的人对你说:“你真能干”,“你真有用”,这几个字就会有巨大的推动力;当你喜欢的人对你说“你不行”,“你真没用”,这几个字就会有巨大的挫折力。你可能仍然有疑问:别人说我“能干”、“有用”,我当然感到高兴,有一种推动力;自我暗示是自己说自己“能干”、“有用”,可我知道自己不行,这不等于是说空话、说大话吗,会有什么魔力呢?
这样想是不对的。自我暗示,不论是自我贬低,还是自我激励,都会有一种魔力,并不是毫无作用的空话。人总有某种惰性,很容易被多次重复的说法牵着鼻子走。凡是经常重复的自我描述,不论是心里想的,还是嘴上说的,次数多了,时间长了,就会形成一种自我感觉、自我意象、自我期望,也就是自我意识,就会具有一种改变自己的魔力。有这么一句流传已久的话:“把一个人当作什么,他就会是什么。”同样,你把自己当作什么,你就会成为什么。这句话似乎纯碎是唯心论的梦呓。其实,这不是胡吹瞎说,而是实实在在的事物发展规律。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就是所谓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或者叫“预言的自我实现效应”。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与神经系统具有类似电子计算机一般惊人的能力。它不仅能储存大量的信息,而且几乎可以一模一样地再现这些信息。消极的消息刺激会使管思想冲动和管感情色彩的大脑皮层下的神经中枢不再促使智慧和热情迸发、交流,反倒把智慧和热情禁锢起来,使人感到抑郁、紧张和焦躁不安。而一个人接受积极的信息刺激,包括回忆和想象美好的事物和美好的形象,才会使自己的思想感情活跃、开放,具有应变力和创造力。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说:“人的自卑心理来源于心理上的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如当众演讲,你总觉得自己不行,害怕出丑叫人笑话,担心损害了自我形象,这就是心理上的消极自我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