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82600000003

第3章

人的脚走过的地方少,没走过的地方多;人的心知道的少,不知道的多。把没用的能变为有用的,从不知到能全知。

见象牙乃知其大于牛,见虎尾乃知其大于狸。

——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

看见象牙就明白象比牛大,看见虎尾就明白虎比狸大。比喻推理认知。

见一落叶,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

看见一片落叶,可以知道秋季的到来;看瓶中水结冰,可知道天下的寒冬。比喻从小可以知道大。

以近推知远,以小推知大。

——汉·刘安《淮南子·泛论训》

由近可以论远,从小可以知大。

太山之高,背而弗见;秋毫之末,视之可察。

——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

泰山虽然高大,但是背向着它就看不见;毫毛再细小,仔细观察就能看得到。

见虎一文,不知其武;见骥一毛,不知善走。

——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

只看见虎身上一条花纹,还不了解虎威;只看见骏身上一根毛,还不了解它善于驰骋。比喻认识片面。

察一曲者不可与言化,审一时者不可与言大。

——汉·刘安《淮南子·缪称训》

观察了部分情况还不能谈论全部的变化,审察了一段时间还不能谈论事情的全部过程。

得隋侯之珠,不若得事之所由。

——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

即使得到隋侯珠,还不如弄清事情原由而获得事理。

释大道而任小数,无以异于使蟹捕鼠,蟾蜍捕蚤。

——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

用不高明的办法去解释大道理,就如同用螃蟹捕捉老鼠,用癞蛤蟆捕捉跳蚤一样的不通。

目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眦。

——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

眼睛能够清楚地看到百步之外的东西,却不能看到自己的眼眶。

清水明镜,不可以形遁。

——汉·刘向《新序·善谋》

在清澈的水里和明亮的镜子里,任何形象都不可能隐形。比喻目光敏锐的人能洞察一切。

知得之己者,亦知得之人。

——汉·刘向《说苑·政理》

知道依靠自己能获得什么,也就知道依靠他人能获得什么。

以所见可以占未发,睹小节固足以知大体。

——汉·刘向《说苑·尊贤》

用所看见的可以推知没有发现的,看见小事就足以知道事情的整体。

人道弥深,所见弥大。

——汉·王充《论衡·别通》

对客观事物的规律研究得越深入,所见的事理就愈大。

问事弥多而见弥博,官弥剧而识弥泥。

——汉·王充《论衡·书解》

问事越多其见识越广泛,职务越繁忙越容易顽固坚持自己的意见。

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

——汉·王充《论衡·谢短》

知道古代而不知道今,称之为愚昧;知道今而不知道古代,称之为瞎子。比喻只有博古通今,才能耳聪目明。

天且雨,蝼蚁徙,蚯蚓出,琴弦缓,痼疾发。

——汉·王充《论衡·变动》

天将要下雨时,蝼蚁就开始搬家,蚯蚓也爬到地面上,琴弦也会松弛,人的旧病也会发作。比喻灾害都会有征兆,要及早防范。

不览古今,论事不实。

——汉·王充《论衡·别通》

不博览历史和现实,议论事情就不能切中要害。

视日月,而知众星之蔑也。

——汉·扬雄《法言·学行》

观察日月,便知道众星的微小。

天寒而后索衣裘,不亦晚乎?

——汉·扬雄《法言·寡见》

天气寒冷了才去寻找衣服皮袄,不是太晚了吗?比喻聪明者应该有对任何事情的预见能力。

宇栋之内,燕雀不知天地之高也。

——汉·桓宽《盐铁论·复古》

屋檐之下,燕子、麻雀不了解天高地厚。

以所不睹不信人,若蝉之不知雪。

——汉·桓宽《盐论铁·相刺》

自己没有见过就不相信别人,这就如同蝉不知道冬天有雪一样。

知微知章,闻一觉十。

——汉·祢衡《颜子碑》

从隐密的事可以推知显明的事,听到一就可以推知十。

精炼藏于矿璞,庸人视之忽焉。

——汉·王褒《四子讲德论》

金子藏在矿石里,平庸的人看到矿石也不会注意。

美玉蕴于碔砆,凡人视之,怢焉。

——汉·王褒《四子讲德论》

美玉蕴藏在如同玉的石头里,一般人见了,都疏忽不重视。

雷电之起也,破竹折木,震惊天,而不能使聋者卒有闻;日月之明,遍天下,而不能使盲者卒有见。

——汉·韩婴《韩诗外传》

雷电发生时,能够劈开竹子,折断树木,震惊天下人,但最终不能使耳聋的人听到;大阳和月亮的光明,普照天下,但最终不能使失明的人看见。比喻见解高明者,无知的人是无法理解的。

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无形。

——汉·班固《汉书·伍被传》

听觉聪敏的人在人家说话声没有发出之前就听到了,眼光明亮的人在事情没有形成之前就见到了。比喻智者具有远见卓识。

盲不见咫尺,而难烛千里之隅。

——汉·班固《汉书·扬雄传》

盲人看不到眼前的事物,更难用烛光看到千里之外的角落。比喻见识短浅。

以管窥天,以蠡测海。

——汉·班固《汉书·东方朔传》

从竹管的小孔里观察天,用瓢来测量海水。比喻见识狭小。

知其一未睹其二,见其外不识其内。

——汉·班固《汉书·扬雄传下》

知道其中一点却没有看到其中第二点,看到了外表不知道内部。

凡人之智能见已然,不能察将然。

——汉·班固《汉书·贾谊传》

一般人的智慧只能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而不能预测到即将发生的事情。

惟有道者能以往知来。

——汉·班固《汉书·京房传》

只有通晓事物发展规律的人,才能根据过去的历史推知未来。

聪以知远,明以察微。

——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

耳朵聪敏能听得很远,眼睛明亮能看到微小的事物。

有能才,见铎颖之秋毫。

——汉·挚峻《报司马子长书》

视力强的人,能够看见鸟兽在秋天刚长出来的细毛的尖端。比喻见识敏锐。

多闻以为富。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儒行》

人,见多识广才是富有。

忌祟生于不知。

——三国·魏·嵇康《宅无吉凶论》

相信禁忌和鬼神,是因为无知的缘故。

浩乎若沧海,斗斛不能校。

——晋·葛洪《抱朴子·广譬》

浩荡无边的大海,是没有办法用斗斛来计量的。

识珍者必拾浊水之明珠。

——晋·葛洪《抱朴子·名实》

辨得宝贝的人能从浊水里拾得明珠。比喻独具慧眼的人能透过事物表面现象看清本质。

识远者贵本,见近者务末。

——晋·葛洪《抱朴子·博喻》

目光远大的人重视事物的根源,见识浅陋的人却只专注在一些细微末节。

过此以往,恶睹见其可;安危之理,断可识矣。

——晋·陆机《豪士赋序一首》

了解历史,研究成败得失,安危的道理就必然能够认识到。

苟达变而识次,犹开流以纳泉。

——晋·陆机《文赋》

如果懂得变化的规律知道发展的次序,就如同开通渠道引进清泉一样。

识时务者,在乎俊杰。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只有通晓时务的人,才能修炼成杰出的英雄人物。

苛碎无大体。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梁习传》

特别苛刻的人不会顾大局识大体。

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庞统传》

天下有卓识谋略的人,对同一问题的观点基本上是相同的。

升高能赋者,颂其所见也。

——晋·左思《蜀都赋》

登高能写诗赋的人,是由于眼有所见。

博见为馈贫之粮。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广泛的见闻是赠给知识贫乏的人的宝贵的食粮。

见异唯知音耳。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能够发现异常不同的地方,只有知己才能做到。

目瞭形无不分,心敏则理无不达。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目光明亮形貌都能分辨的,心思敏慧情理都能通达的。

识在瓶管,何能矩矱。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序志》

见识浅陋,如何能讲出创作的标准呢?

亲履艰难者知下情,备经险患者达物伪。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亲自经历了艰难困苦的人知道百姓的苦乐,饱经艰险忧患的人通晓事物的真伪。

圣人不以独见为明。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申屠刚传》

有智慧的人不会认为一个人的见解是很高明的。

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

从竹管小孔观察豹,只能看到豹身上的一个斑纹。比喻见识短浅。

人井望天,不过圆盖。

——北齐·刘昼《刘子》

坐井观天,所见到的不过是一个圆盖。比喻眼界狭小。

世人多蔽,贵耳贱目,重远轻近。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

天下的人们常常被蒙蔽,由于他们只重视传闻而轻视亲眼所见,只看重远处的人而轻视身边的人。

山中人不信有鱼大如木。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

居住在山里的人不相信有树木那样大的鱼。比喻人的认识受客观环境的局限。

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

——唐·杜甫《山寺》

登高远望,能见到百里之外微小的秋毫。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杜甫《望岳》

登上最高峰四处观望,眼下的群山都会变得低矮渺小。

前古之兴亡,未尝不经于心也;当世之得失,未尝不留于意也。

——唐·韩愈《与风翔邢尚书书》

对前代兴亡经验教训,应该关心研究;对当代成败得失,应该留意总结。

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唐·韩愈《原道》

坐井观天,说天很小,其实并不是天小。

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行身陷不义,况望多名誉。

——唐·韩愈《符读书城南》

人如果不懂得古今变化,那么就会跟牲畜一样,行为陷入不义,更不用希望有好的名誉。

天下之理,不可穷也;天下之性,不可尽也。

——唐·王勃《八卦大演论》

天下的法则,是不可穷尽的;天下万物的性质,也不可能使之达到极限。比喻人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据沧海而观众水,则江河之会归可见也;登泰山而览群岳,则冈峦之本末可知也。

——唐·王勃《八卦大演论》

到海上去观看众多的河流,众多河流会合之地可看得清清楚楚;登上泰山去观看众多的山脉,群山的来龙去脉也就知道了。

形近而易见,心远而难明。

——唐·刘禹锡《原力》

物体离得近就容易看清,心中想得远就难以表达明白。

以目而视,得形之粗者也;以智而视,得形之微者也。

——唐·刘禹锡《天论》

用眼睛观察,只能看到形体的表面;用智慧审察,就会认识到形体的内部。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唐·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经过的事情多了,了解的事理也多;了解的人多了,阅历就更加广泛。

游畎浍者讵测溟海之深,升培缕者宁知泰山之峻。

——唐·欧阳询《用笔论》

在田间小沟嬉游的人没有办法估量大海有多深,爬小土丘的人难以了解泰山有多高。比喻见识浅陋。

试登山岳高,方见草木微。

——唐·孟郊《上河阳李大夫》

登上高山峻岭,才看见草木是如此微小。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唐·元稹《离思》

已经看过波澜壮阔的大海别的水就不愿意看了,除了巫山的云别的云都不是美丽的。

磨剑莫磨锥,磨锥成小利。

——唐·元稹《出门行》

应当磨剑而不要磨锥,锥磨得再锋利作用毕竟不如剑的作用大。比喻人应有远大的见识。

理直防毁,鉴微在悟。

——唐·陈子昂《素盘盂铭并序》

理直必须防止别人的诽谤,认识萌芽的东西在于有所了解。

未知事实,不可虚行。

——唐·张九龄《敕安西节度王斛斯书》

不知道事情的真相,就不能凭想象去做事。

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

——唐·刘知几《史通·叙事》

从词句中看到一件事,要善于举一反三推知字面以外的许多事情。

登衡霍者,嗟培之微;泛涨海者,鄙横汙之陋。

——唐·孙翃《应文辞雅丽科对策》

登上高大的衡山霍山,就会感叹小土丘之细微;在涨了水的大海里畅游,就会鄙视死水潭的狭小和浅陋。

人多患远见百步而不知眉颊,知眉颊者,复不能察百步也。

——唐·马总《意林》

人们一般都有的缺点是,能看见远在百步之外的事物,却不了解自己眼前的事物;能知道自己眼前的事物,却又不能看见百步之外的。

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唐·虞世南《咏蝉》

站得高声音就自然传播得远,并不是借助秋风的力量。

白云芳草与心违。

——唐·司空曙《谢李端见赠》

白云芳草不会理解人的心思。比喻不应对不可能的事作种种幻想。

莫言万木死,不因一叶秋。

——唐·邵谒《论政》

不要由于一片叶子凋落秋季来临,就说万木会死。

木落知寒近,山长见日迟。

——唐·孙逖《淮阳夜宿》

树木叶落就知道寒秋来临,山势高远就看见太阳晚落。

见其手而迷其足,睹其前而昧其后。

——唐·沈亚之《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策》

看见自己的手却看不见自己的脚,看见自己的前面却看不见自己的后面。比喻看问题顾此失彼。

山僧不能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唐·陈元靓《岁时广记诗》

山中的僧人不会计算日期,看见一片叶落就会知道天下已是秋天了。比喻见微知著。

理虽万变,可以一观;来事虽悬,易以往卜。

——唐·李延寿《北史·太武五王传》

事理虽然万变,但可用一个基本事理去推测;未来的事虽然遥远,但容易根据以往的经验去推测。

明于大而暗于小。

——宋·苏洵《高祖》

对大事看得很清楚,对小事就会看得不清楚了。

见微而知著。

——宋·苏洵《辨奸论》

从细微变化中可以推知后果。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宋·苏洵《辨奸论》

月亮周围出现了晕圈就预示要刮风了,地基石头湿润了就表明要下雨了。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宋·苏轼《题西林壁》

横着观看是山岭,侧着观看是山峰,站在远处、近处、高处、低处观看,山的形状各不相同。比喻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隙中之观斗,又乌知胜负之所在。

——宋·苏轼《超然台记》

在缝隙中观察搏斗,如何知道谁胜谁败呢?比喻见识狭小,难以判断大事。

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

——宋·苏轼《朝辞赴完州论事状》

位于暗处观察明处就能看得格外分明,位于宁静状态观察活动情况就能看得特别细致。

求天下奇闻壮观,可以知道天地之广大。

——宋·苏轼《上枢密韩大尉书》

探求天下奇观,以知天地的广大。

知其一而不知其二,知其末而不知其本,详于此而略于彼。

——宋·苏轼《录进单锷吴中水利书》

知道一部分而不知道另一部分,知道细枝末节而不知道根源,对这部分了解详细而对那部分了解就很粗略。

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

——宋·苏轼《晁错论》

能预测事情的发展必然会如此,在事情到来的时候就不会惧怕失措,而能从容不迫地去应付。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苏轼《题西林壁》

不认识庐山的真正面目,只是因为自己身在这座山之中。比喻置身于其中,就难以清楚、客观和全面地看问题。

山居者知山,林居者知林,耕者知原,渔者知泽。

——宋·苏辙《翅然台赋序》

居住在山中的人知道山,居住在树林中的人知道树林,耕种土地的人知道原野,打鱼的人知道湖泽。

小中见大,大中见小,一为千万,千万为一。

——宋·苏辙《洞山文长老语录叙》

从小处可以了解大,从大处可以了解小,以一可以了解千万,以千万可以归为一。

深雪里,一枝开,春事梅花先觉。

——宋·辛弃疾《蓦山溪》

在厚厚的积雪里,一枝梅花开了,春季的到来梅花首先觉察到了。比喻预先感知。

能近见而后能远察,能利狭而后能泽广。

——宋·王安石《荀卿》

能够了解近处而后就能观察到远处,能给小范围带来利益而后就能给大范围带来恩惠。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宋·王安石《登北高峰塔》

不怕浮云会遮住望远的视线,只由于身子站在山的最高点。比喻站得高看得远。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收获。

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所不尽也。

——宋·朱熹《四书集注·大学》

人的头脑很灵敏,没有不通晓的事;天下的事物,没有不包含着道理。只是道理是没有穷尽的,因此人的认识也就没有尽头的。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

——宋·黄庭坚《虞美人》

天涯也有春季到来的信息,梅花绽放知道春天就要来临。比喻见微知著。

精于理者,其言易而明。粗于事者,其言费而昏。

——宋·杨万里《庸言》

同类推荐
  • 民俗文学心理学

    民俗文学心理学

    本书介绍了民俗、文学、心理学三者之间的关系。包括民俗中的心理学、灵异传奇、作家与文学心灵等内容。
  • 文学成都·2009

    文学成都·2009

    《文学成都·2009》作为城市的文化符号,可以表明成都既是休闲的城市、现代田园城市,成都也是一个文学的城市。阅读一个城市的文学,就是阅读这个城市的精神状态;触摸一个城市的文学,就是触摸这个城市的文化情怀;进入一个城市的文学,就是进入这个城市的内心世界。一个城市的文学也因此成为解读这个城市的精神符号和文化标杆。
  • 人类学的中国大师

    人类学的中国大师

    《人类学的中国大师》汇集了中国现当代著名人类学大师的论著《人类学的中国大师》对李济、吴泽霖、潘光旦、林惠祥、杨成志、吴文藻、凌纯声、林耀华、费孝通、岑家梧、梁钊韬、李亦园、乔健,以及美藉华人许烺光、张光直和俄国人史禄国等16位人类学大师的学术专著和学术思想进行介绍和评述。《人类学的中国大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类学中国大师们的传世作品相对分散、不集中等现象”,为人类学学者及爱好者搭建了一个“一次性”与诸多中国人类学大师“会面交流”的平台。
  • 中华民俗老黄历

    中华民俗老黄历

    《中华民俗老黄历》是一部全面展现中国民俗民风的百科全书,全书分为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民俗民风、中华老黄历四个部分。这里有民间诸神那些迷人的传说故事,有中国人运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来的历法,有独具特色的婚丧嫁娶仪式,有让人心生畏惧的民间禁忌,也有充满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这些汇成了一个琳琅满目、五彩缤纷的中华民间世界。
  • 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

    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金开诚编著的《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古代舞蹈史相关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TFBOYS之年少轻狂

    TFBOYS之年少轻狂

    年少轻狂的我们,经历了多少疼痛,多少磨难,多少迷惘,才能在一起?我们的爱恋,我们的年少轻狂,定格在十五岁那年爱恨离愁
  • 魔女校花驾到:美男哪里逃

    魔女校花驾到:美男哪里逃

    她,宁萌萌。璟圣高中无人不知,无人不不晓的魔女校花。跆拳道、空手道、柔道高手,女汉纸一枚。他,冷斯凌。腾龙集团总裁,性情冷漠,斯文的外表,孤傲冷决气势凌人。他,闫恺。闫豪集团总裁,阳光男孩一枚。闫家大少爷,学霸一名。他,易楚。楚轩集团总裁,暖男纸一枚。温柔中又带着一点淡淡的坏,微微一笑迷倒万千少女。三位美男,哪位才是她的真命天子?看他们如何谱写出一篇壮丽的青春恋歌。
  • 曲水无言戏年月:囚鸟涅槃

    曲水无言戏年月:囚鸟涅槃

    【瑾兮工作室】瑾兮工作室QQ群442042262。曲水无言戏年月,歌亦无声恋岁月。一场穿越,一丝执念。21世纪的顶尖特工穿越到曜风大陆,程家嫡女被庶女欺,没关系,十倍还回来就是了,出来混的总是要还的嘛。天下人笑她愚蠢,没关系,拼一拼智商就是了,看看谁脑袋才被门夹了。魔界侵犯,魔性爆发,他说:“如果有一天,我堕落成魔,那么,请你杀了我。只能是你,杀了我!”但,终不忍下手。再次相见已成敌人,血染战场。她说:“你说让我杀了你,可是我怎么忍心下手,我会不惜一切代价,救你,我们要一直一直在一起。”……
  • 幸福角落

    幸福角落

    你知道什么叫做缘分吗?你知道什么叫做爱情吗?你知道我知道的吗?你知道有不反对早恋的学校吗?你知道从中学爱到大学有多困难吗?来这里,你都会知道!他们是兄弟,她们是姐妹,他们彼此相爱,他们到底能不能在一起。
  • 三生情狱

    三生情狱

    仅次于神主的星君在封锁妖境的时候意外露掉了一只花妖,责任所在他必须在人间找到花妖……人间诱惑就连星君也很难把持,在寻找花妖的漫长时间内,他与人间的一位凡女相爱,犯下了神规,面临着神罚神狱,无皮肉之苦,只有三次轮回,每一次轮回都是一个真实的人生,每一个人生都意味着要和凡人一样生活,对于近乎永生的神来说,死亡是难以想象和恐怖至极的,一入神狱,意味着要经历三次死亡……而在这三次轮回中,星君也遇到了令他心动的女子……但是,这些女子真正的面目他却浑然不知……
  • 一间古玩店

    一间古玩店

    我毕业后入股了朋友的一家古玩店,店名叫古玩玉石,没想到却走入了一个从不曾想过的人生。
  • 英雄联盟之绝世无双

    英雄联盟之绝世无双

    曾经他遗憾出局!现在为了兄弟他白翔又回来了!目标?除了击败如日中天的韩国,坐上那至高无上的巅峰王座之外,还能有别的?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独孤剑魔传

    独孤剑魔传

    长剑凌空,至今多少英雄泪美人在怀,从古不断女儿情独步天下、傲视群雄,多少人的梦想?当独孤踏上这个极端,似空中明月鸟瞰天下,眼角却逐渐濡湿,一滴眼泪犹如玻璃粒般滚落,映着月光,晶莹闪亮……这是一部结合武侠、玄幻、灵幻的小说,主角没有刻意追求强大,当然天才在这一方面可以节约太多时间,更多的笔墨将着墨于主角与身边人的爱恨情仇——与女主的恨之至爱之至、霸王雄主的利用舍弃、与兄弟的羁绊、背叛,这一切都将使主角原本稚嫩天真的心灵摧垮,露出成熟的核心来。文章从一开始就设置了许多谜题,作者也与读者一般一直在解谜,希望读者也能读得开心,能从谜题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正确答案。——他本想改变天下、守护感情,可是到头来却发现一切皆是宿命!宿命!
  • 破山河

    破山河

    天下之间太多奇妙的事情,不可预知,但是如果会在最后的时刻,作出哪种抉择,是否还会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