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79500000018

第18章 纳降诛叛西徼扬威 逐枭擒雏南京献俘

却说常遇春偶罹暴疾,将军事嘱托李文忠,复与诸将诀别,令听文忠指挥,言讫即逝。寿仅四十岁。遇春沈鸷果敢,善抚士卒,陷阵摧锋,未尝少怯,虽未习书史,用兵却暗与古合。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所以军中称他为常十万。大将军徐达,年齿比遇春尚轻二岁,遇春为副,受命惟谨,尤为难得。太祖闻报,不胜悲悼,丧至龙江,用宋太宗丧赵普故事亲往祭奠,赐葬锺山原,赠太保中书右丞相,追封开平王,谥忠武,配享太庙。明室功臣,首推徐、常,故于死事后,叙述较详。诏命李文忠代遇春职,趋会徐达师,助攻庆阳。文忠行至太原,由巡卒走报,元将脱列伯等,围攻大同,文忠语左丞赵惟庸等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总教有利于国,专擅何妨?目今大同被攻,正宜急救,若必禀命后行,岂不失机?”惟庸等皆以为然,遂由代郡出雁门,至马邑,猝遇元平章刘帖木儿,率游骑数千掩至,当即迎头痛击,杀败敌众,并将刘帖木儿,亦擒了过来。再进至白杨门,拿住黠寇四天王。因天色将晚,雨雪纷飞,乃拟择地安营。营既下,下雪愈大,漫山皆白,文忠却未敢休息,引着数骑,入山巡察。走了一转,觉山前山后,雪地上似有行人踪迹,便策马回军,麾众前行五里,才阻水立寨。诸将莫名其妙,未免私议。文忠召诸将入帐道:“我看山上雪径分明,定有伏兵出没,前地立营,定多危险,今移驻此地,稍觉安稳。但亦须严装待着,静候号令,如有妄动等情,军法具在,莫怪无情!”初任统帅,不得不先行晓谕。诸将唯唯听命。果然到了夜半,敌兵大至,文忠下令营中,只准守,不准战。至敌兵近前,见营门紧闭,呐喊了好几次,并不见有接战的兵马,再拟上前冲突,哪知梆声一发,炮矢如飞蝗般射来,敌兵队里的主帅,就是脱列伯,料知营中有备,麾兵渐退。未几鸡声报晓,晨光熹微,文忠令将士蓐食秣马,先发两营挑战。饬令奋斗,不得少却,自在营中静待消息。脱列伯军,正在晨炊,突见明军到来,不遑朝餐,即上马迎敌,自寅至辰,两下相搏,未分胜负。探马因元军甚盛,恐众寡不敌,屡来报知文忠,意欲请他援应,文忠仍夷然自若,并不发兵。胸有成竹。未几日过已牌,雪已初霁,澹澹的露着阳光,景色如绘。文忠陡然出帐,上马先驱,引着两翼大兵,驰入敌阵。至此才知妙计。元军已有饥色,正在勉强支持,怎禁得一支生力军,如泰山压顶一般,包抄过来,此时欲战无力,欲走无路,个个惊惶失措,就是这位脱列伯,也似哑子吃黄连,说不出的苦楚。方拟杀条血路,向北遁走,哪知文忠跃马上前,一枪刺来,正中脱列伯马首,顿时马蹶前蹄,脱列伯随马仆地,明军一拥而上,把脱列伯擒捉而去。余众见主将被擒,自然无心恋战,纷纷下马乞降。文忠命即停刃,收集降卒,约得万余,马匹辎重,不计其数。当下返营,召入脱列伯,亲为解缚,与他共食,脱列伯感激不置。后来被解至京,太祖亦命释缚,赐他冠带衣服,且语群臣道:“桀犬吠尧,各为其主,况朕不逮尧舜,何必复念前嫌?”自是脱列伯安居南京,以禄寿终。还有孔兴一人,本与脱列伯偕攻大同,及脱列伯被擒,孔兴走绥德,为部将所戕,携首降明。元顺帝时走和林,得此消息,不禁叹息道:“天命已去,无可为矣。”不怨己而怨天,是为亡国之君。原来脱列伯等攻大同,本受元主命令,经此挫折,乃不敢再行南向,忧忧闷闷的过了一年,竟尔病逝,事见下文。

且说李文忠既定大同,拟驰赴庆阳,途中接到捷音,得知庆阳已下,乃禀请行止,静待后命。这庆阳攻克的情形,小子也不能不表白一番。张良臣悍鸷绝伦,且有养子七人,各善用枪,人呼为七条枪。当时张良弼麾下,有一骁将绰号金牌张,为军中冠,自有良臣七个养子,军中又相语道:“不怕金牌张,只怕七条枪。”良臣恃此七人,所以不肯屈服。且因庆阳城高险,上有井泉,可以据守,又倚扩廓为声援,贺宗哲、韩札儿为羽翼,姚晖、葛八为爪牙,满望就此胜敌,徐图恢复。徐达围攻数月,恰也一时难下,惟每日鼓励将士,严行攻守。良臣屡出突围,东门被顾时击却,西门被冯胜杀退,遣人赴宁夏求援,又被明军缉获,弄到粮汲俱穷,兵民俱困,不得已登城乞降。徐达以他反复无常,不肯应允。可怜良臣计穷力竭,援绝食空,甚至杀人煮汁,和泥为食,勉强充腹救死。姚晖等知事不济,私下开门纳降。达勒兵自北门进去,良臣与养子七人,已是饿惫不堪,无力再战,没奈何投入井中。达军倒戟而出,缚至达前,由达数责罪状,立命推出斩首。良臣父子八人,只好伸颈就戮。七条枪变作七条鬼了。先是元将贺宗哲阴援良臣,入寇凤翔,金兴旺死力抵御,宗哲不能入,及庆阳已下,宗哲引退,徐达遣顾时、薛显、傅友德等,往追不及,乃引军还。谁意宗哲转掠兰州,警报迭至达营,又由达遣冯胜往击,宗哲遁去,于是奏凯班师,留冯胜总制军事。达南还后,扩廓乘虚袭兰州,明指挥张温,为兰州守将,整兵迎战,扩廓兵少却,温敛兵入城,扩廓复进兵合围,绕城数匝。巩昌守将于光,率兵往援,至马兰滩,遇伏马踬被擒,至兰州城下,令呼张温出降。光大呼道:“我不幸被执,大兵即至,公等但坚守好了。”敌兵怒披光颊,遂遇害。城中守御益固,冯胜亦发兵往援,扩廓知不能下,卷旆引去。太祖闻知,赠恤于光,擢张温为都督佥事,一面下令北征,仍命徐达为大将军,李文忠、邓愈为左副将军,冯胜、汤和为右副将军,于洪武三年正月,禡纛出发。

临行时,太祖问诸将道:“元主迟留塞外,王保保犯我兰州,日夕图逞,不灭不已。卿等出师,何处为先?”诸将道:“保保屡寇边疆,无非因元主犹在,有心翊助,若我军直取元主,保保自然失势,可以不战而降。”太祖道:“王保保方率兵寇边,正应出师往讨,若舍了保保,直取元主,是忽近图远,不能算作善策。朕意拟分兵两道:一令大将军自潼关出西安,直取王保保,一令左副将军出居庸关,入沙漠,追袭元主,使他自救不暇,方可得胜。这就所谓一举两得呢!”诸将共称妙计,遂各分道而行。

太祖又爱扩廓才,意欲招他来降,又遣李思齐持书往谕。思齐与扩廓有仇,太祖宁不知之?此时令往谕降,亦有借刀杀人之意。思齐不敢违命,硬着头,出使宁夏。扩廓却以礼相待,惟说及招降二字,独毅然不答,寻遣骑士送思齐还,至塞下,语思齐道:“主帅有命,请留一物为别。”思齐道:“我远来无所赍送,奈何?”骑士道:“珍玩财宝,我主帅并无所爱,但爱公一臂,幸乞相赠!”欲取思齐之臂,是嫉他不以臂助,扩廓之意如见。思齐知不可免,遂拔出佩剑,自砍左臂,臂断血流,竟致晕倒。痛哉痛哉!骑士替他裹创,并敷以药,至思齐苏醒,即拾起左臂,作别上马去了。思齐负创归来,见过太祖,不数日即报毙命。最不值得。徐达闻扩廓不肯受诏,兼程疾进,直抵安定。扩廓退屯车道岘,达遣左副将军邓愈,步步进逼,步步立栅。扩廓复退驻沈儿峪,两军隔沟立垒,一日数战,彼此戒严。明左丞胡德济,即大海子。扎营东南,时至夜半,突闻营外火起,仓猝不知所为,一营大乱,元军乘势杀入,亏得徐达自督亲兵,前来相救,才将元军杀退。原来扩廓夜遣千余人,从间道逾沟,潜劫德济营,德济未及防备,几致陷没。至徐达出援后,立传德济入帐,责他怠弛,喝令左右将他绑下,并语诸将道:“德济违律当斩,念他是功臣后裔,权寄头颅,械送京师,请皇上自行发落便了。”言毕,又饬拿德济部将,自赵指挥以下将校数人,统行推出营外,一律正法。真是军令如山。诸将不敢请恕,大家瞠目伸舌,震悚异常。次日整众出战,全军争奋,片刻逾沟,扩廓尚未成阵,明军早已杀到,亮晃晃的大刀,威棱棱的长枪,泼刺刺的硬箭,一齐都至,仿佛似电掣雷轰,无人敢当。元郯王、济王,及国公阎思孝,平章韩札儿、虎林赤、严奉先、李景昌、察罕不花等,都纷纷落马,被明军生擒活捉,扛抬而去。扩廓知不能支,忙挈妻子数人,落荒遁去,慌忙中不及辨路,狂奔了一日夜,但闻流水声潺潺不绝,立足细看,原来已是黄河沿岸,待要过河,恨无船只,正踌躇间,只听后面喊声又起,不禁叹道:“前阻大河,后有追兵,真天绝我了。”言未已,忽见上流有一段浮木,随水漂来,长约数丈,大可十围,不觉转悲为喜,忙率妻子跨上浮木,将手中所持的方天戟,当了篙桨,飞摇而去。后面追赶的兵将,正是明都督郭英,望着河边,寂无一人,只道他奔入宁夏,还是觅路穷追,及到宁夏相近,仍然杳无踪迹,方才回军。哪知扩廓帖木儿,已奔投和林去了。这场大战,明军获得元将千余人,士卒八万余人,马万余匹,骆驼驴畜,亦差不多有二万余只,遂进克淝州,入连云栈,攻下兴元。邓愈亦自临洮进克河州。可见兵贵有律,亦贵作气。惟都督孙兴祖,率孤军出五郎口,猝遇敌军,力战身死。奏报南京,由太祖追封为燕山侯。胡德济械送至京,太祖念大海功劳,不忍加罪,立命释放,只传谕徐达道:“将军欲效卫青不杀苏建故事,难道不闻穰苴立诛庄贾么?且将军在军中,执法如山,不妨立诛,今械送来京,朕且念他前功,不忍正法。自今以后,将军休得姑息,轻纵法度!”太祖此言,仍以权术待人。达将此谕传示军中,将士益遵约束,不敢怠慢,这也不在话下。

且说李文忠出居庸关,降服兴和,进兵察罕诺尔,擒元平章祝真,入骆驼山,击走元太尉蛮子,平章沙不丁、朵儿只八剌等,乘胜捣开平。元平章上都罕等,惊得甚么相似,无可设法,只得把开平图籍,双手捧献,乞降军前,会闻元顺帝病殁应昌,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嗣位,秩序未定,遂乘隙进兵,倍道往赴。元嗣主爱猷识理达腊迭接警报,哪里还敢抵当?忙带同嫡子买的里八剌,及后妃宫娥,诸王将相官属数百人,开城出走,不防明军前锋已到,竟将他一班人众,截作两段。元将百家奴、胡天雄等,保着爱猷识理达腊拚命北走,剩下买的里八剌等,生生被明军擒去。应昌没有主子,自然被陷,李文忠率军径入,搜得宋、元玉玺、金宝玉册、镇圭、大圭、玉斧等物,并驼马牛羊无算。又麾兵追元嗣主,直至北庆州,未及乃还。道出兴州,遇元国公江文清,战不数合,即将他擒住,降兵卒三万多人,至红罗山,又降杨思祖部众万余人,当下遣使告捷,并押解买的里八剌等至南京。太祖临朝,群臣称贺,中书省臣杨宪,且请献俘太庙,太祖道:“古时虽有献俘的礼仪,但周武王代殷时,曾否有此制度?”杨宪道:“武王事已不可知,唐太宗时曾行此制。”太祖道:“唐太宗待王世充,原有此举,若遇隋朝子孙,自不出此。况元主中国百年,朕与卿等父母,统赖他生养,后王不肖,乃致灭亡,何忍将他子孙,作为俘虏?”言毕,即令买的里八剌,以本服朝见。见毕,太祖温言慰谕,赐他冠带,封为崇礼侯,所虏妃嫔人等,只令入朝中宫,马后也好生待遇。退出后,又由太祖赐第龙光山,畀他居住。元代子孙,得此优待,总算天幸。还有宝册等物,令贮府库,不必进呈。先是诸将克元都,得所有宝物,一律上献。马后语太祖道:“元有是宝,乃不能守,大约帝王自有宝呢。”太祖笑道:“后意谓得贤为宝么?”马后拜谢道:“诚如陛下言!”好皇后。太祖记着,因命宝册悉贮库内,一面颁平朔漠诏于天下。阅数月,徐达、李文忠等,振旅入朝,至龙江,太祖亲出郊劳,还都欢宴,不消细说。越二日,以武成告郊庙,令大都督府暨兵部,叙诸将功绩。太祖自定次第,妥为处置,乃于洪武三年十一月丙申日,亲御奉天殿,大封功臣,王公以下文武百官,分列两阶,只见御炉香袅,集万道之祥光,旭日晨升,启九天之阊阖。重睹汉官仪制,束带峨冠,备聆盛世元音,敲金戛玉。赞扬语原不可少。群臣拜舞毕,即由丹陛传下纶音,进封李善长为韩国公,徐达为魏国公,常茂即遇春子。为郑国公,李文忠为曹国公,邓愈为卫国公,冯胜为宋国公,汤和以下皆封侯,共得二十八人,所有分封诸臣,悉赐诰命铁券。善长、徐达等顿首拜谢,太祖即退朝。越数日,又封中书右丞汪广洋为忠勤伯,御史中丞刘基为诚意伯,史称太祖屡欲相基,且累拟进爵,基再三辞谢,所以基功不亚善长,善长封公,基只封伯,这是基所自愿,并非太祖薄待。表明刘基谦德。小子有诗咏明初功臣道:

入朝拜爵作公侯,功到成时应重酬。

不是沙场经百战,旗常安得姓名留。

太祖既封功臣,尚有一篇议论,表明开国情由,容小子下回再述。

关中四将,毫无智略,一经大敌,非降即死,此所谓乱事有余,成事不足者也。张良臣降而复叛,力竭被杀,事虽未成,心尚可恕。王保保为将门子,乃前败于太原,后败于沈儿峪,屡蹶不振,孑身远遁,明祖称为奇男子,得毋为不虞之誉耶?元太子爱猷识理达腊,昔在燕都,好预军事,以致瓦裂,嗣入应昌,未经迎敌,即已狂奔,嫡子被俘,母妻不保,是殆所谓景升之子豚犬耳?然尚得苟延残喘,幸存宗祀者,得毋由元世祖之待遇宋裔,犹为尽礼,天特留之以示报欤?然明祖之封侯赐第,禁令献俘,亦不可谓其非仁,宜乎其遗祚之长,不亚唐、宋也。

同类推荐
  • 消失的三国

    消失的三国

    将星闪耀的时代谋士如雨的时代刘青摸了摸鼻子,笑道“那算什么!”
  • 三国之亮剑

    三国之亮剑

    三国,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一个铁血的时代。成者为王败者寇。李成,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他没有惊世骇俗的武艺,也没有神鬼莫测的智谋!有的只是一个男儿的满腔热血,有的只是保家卫国的壮志……天下之大,舍我其谁!
  • 强迫妄想

    强迫妄想

    一场精心策划的爆炸案,准时在设计的时间内炸响。案件的制造者赵国梁被公安控制,但由于赵国梁被抓捕前服用了过量安眠药陷入昏迷状态,赵国梁被送入医院进行抢救。有强迫妄想症病史的赵国梁,在医院慢慢里苏醒过来,不过他的语言功能还没有回复,四肢也不能动弹,只能躺在床上。在医生的建议下,赵国梁开始了催眠疗法。治疗虽有些疗效,但赵国梁的意识却停留在一部叫做《梦回民国之谁与争锋》的小说里……赵国梁的强迫妄想症能治好吗?他什么时候才能从虚幻中回到现实?男儿从来不恤身,纵死敌手笑相承。仇场战场一百处,处处愿与野草青。七尺男儿,无惧无畏;刀口舔血,铁血锄奸。
  • 执鞭大唐

    执鞭大唐

    一个现代人穿越回到了唐朝,这里是唐玄宗天宝年间的大唐。山雨欲来风满楼,在极盛的外表皮之下,早已隐藏着一系列不稳定的因素,无数的暗流涌动、蛰伏着,准备随时给予这个国家以致命一击……生活在这个大变革时代的现代主角,又该当如何去应对?猎猎旌旗,烽烟四起,且看主人公如何弄影天下,执鞭大唐!
  • 莫名瞳色

    莫名瞳色

    青春,是一场纠结又放荡的美梦。也许,是不断的妥协。那是遵从本性的放荡与理性思考的纠结。青春是理性与感性之间的矛盾,也许青春存在的本身就是一种矛盾。青春是美梦,那一定会醒吧,回想来路,一般来说会有两种感触----后悔?还是想继续睡下去呢?还是继续睡下去更舒服吧!那就睡吧。哪天醒来,脑中只剩下两种想法之一,那么----无论哪个,你长大了。
热门推荐
  • 音落渐远

    音落渐远

    乱世离殇,无奈逃亡。不求天荒地老,只求你平好便好。"朕,愿一生一代一双人!""本王,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本尊愿,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可我只愿和他,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在这乱世中,爱、情又算什么?分分合合,已是家常便饭。何时,我们才能长相厮守……本故事纯属虚构,切勿当真(=^▽^=)
  • 偶像再相遇:EXO你别走

    偶像再相遇:EXO你别走

    他因为一个承诺,放弃梦想。她因为一句誓言,放弃自己。如果可以重来,或许会有不同的结局。
  • 不良粉黛

    不良粉黛

    一只葩女横穿入古!开挂式帅GG古今相随!美男一只只出现、却是争相欲与其一比高下!苏女女长叹:世风日下、深表蛋疼…………——————(木木声明:本书女主不经商、不种田、不宅斗、不玩心机、要斗都是明枪斗!反正不是一个人穿来的有人罩!要打、找保镖!要钱、找保镖!要上战场———自己来吧…
  • 矢志不渝:幸运草之恋

    矢志不渝:幸运草之恋

    她(夏初瑶)、他(圣凌轩)、他(安逸恒)他们之间的爱情会有怎样的纠葛,到最后会选择哪个男生呢?是霸道圣凌轩?还是温柔的安逸恒?拥有着被诅咒的四叶草胎记,她能否拥有幸福?命运的安排,会发生怎样不可思议的事情?他们的爱情能否经过时间的考验?敬请关注《矢志不渝:幸运草年华》!
  • 浮沉时光

    浮沉时光

    她是豪门千金,家中唯一的女孩儿,受尽宠爱他是邻家豪门子弟,与她青梅竹马他大她两岁,从小保护她到大她小他两岁,从小就爱粘着他同一个幼儿园,同一个小学,同一个中学,同一个大学所有人都以为他们会在一起可惜,两家是世仇她的父亲被他间接害死他是一代名模随心所欲却对她一眼倾心他爱她,对她无比包容即便她的心里有另一个人他说:“我不愿你一个人”她说:“我的心里有另一个人”他们三人该何去何从,她的心又该属于谁
  • 我的终极

    我的终极

    大风吹乱了我的眼,在茫茫的世界中寻找到你是我的幸运(胡乱写的,不过这就是主角的情感路线了吧)
  • 蛮皇崛起

    蛮皇崛起

    有人以为,我在这里生活是为了神的荣耀,有人以为,我在这里生活是为了满足巨大的野心,有人以为,我在这里生活是为了挖掘山中巨大的宝库,更有人以为,我在这里生活是为了山里的美娇娘,可是,只有我自己知道,在这比原始社会还原始的地方,老子只想活的像个人。
  • 逍遥本曦:桃花满枝

    逍遥本曦:桃花满枝

    意外穿越,她变成了一只紫貂,没关系,马上变成人。运气太好,紫貂竟是神兽,变成人了还有好多福利,逆天,运气好到爆,纵横异世。。无心缠绕红尘,,怎奈得被红尘所缠。他,他,他,他.....他们,一个个皆为天之骄子,出色不凡,却独独将心留在了她一人的身上……“我若决定,山崩地裂,犹不更改。”;“你若死了,我要世间万物都为你陪葬。”;“都说平生不懂相思,才懂相思,便害相思,这句话,我终是领会了。”;“你曾说泡一缸话梅,陪我吃到地老天荒,你曾说陪我看日升日落,云卷云舒”这便是宠了吧。皇帝,王爷,皇叔,皇子……当她,素手指点江山,挥袖惊起波澜,一笑倾倒众生之时,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 异界小酒馆

    异界小酒馆

    最强六式,却是一句无奈话语。本心为剑,能注定什么?历史的年轮因他的到来转动起来,悲与喜的漩涡中,谁都无法自保。那式,那剑,那人,那世界,那明天......神魔之争已然开始,异世大陆的人们正在崛起,柔弱的我们该何去何从,一个人,一把剑,一主六式,如何才能守护呢?
  • 西游忘情录

    西游忘情录

    “你会忘了我吗?”“不会,就算死了,轮回了,我也不会忘了你,你是我的世界,我不能没有世界,不然我活不下去。”“好高兴啊,我终于能站在你身边了,而不是在你身后默默的看着你,我爱你,我不想你死,所有你要忘了我,忘了我的脸,我的声音,我的手,我的一切,你只要记得活下去就是对我最大的安慰。”白衣少女依偎在一个身影上,望着他的眼,带着不舍与决然。渐渐变淡的身影,不论悟空怎么伸手去抓去却都留不下那人,那人的温度渐渐消失,消失在他怀里消失在他记忆里消失在他心里。再也看不见她的脸,听不见她的音,握不紧她的手。不能拥你入怀,不能再你耳边轻语,不能再次握紧你的手面对这诸天神佛,那还有什么意思。那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