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74600000020

第20章 白兰瓜的来历

兰州白兰瓜,又名“兰州蜜瓜”,是大名鼎鼎的知名品牌,因外形美观,甘甜爽口,清香扑鼻而驰名中外,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白兰瓜形似圆球,色泽美观,白中带绿,绿中透黄,瓤色碧绿,非常诱人,且个头匀称,外皮较硬,便于贮运。既是清凉解暑的佳品,餐桌上百食不厌的珍馐,也是馈赠亲友的珍贵礼物,因此,畅销中外,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白兰瓜并非本地所产,而是来自遥远的美国,是具有“三重国籍”的杂交品种。1944年,美国副总统华莱士访华,应农学家张心一的要求,带来了美国著名的“蜜露”甜瓜的籽种,并在路过兰州的时候交给张心一。张心一将这种甜瓜籽种交给雁滩农业改进所与当地瓜农在黄河北岸的旱沙地中试种。当地有一个叫徐本仁的瓜农,他于1934年得到了数粒前苏联的甜瓜籽,并于1935年种得两株甜瓜,取名“俄国瓜”。徐本仁精心培育了九年,当美国“蜜露”来兰后,“俄国瓜”便与其杂交,于是便在兰州的土地上诞生了一新的优良品种。为纪念华莱士送籽之情,便取名“华莱士”。

全国解放后,朝鲜战争爆发。1952年,为了适应当时的形势,甘肃省政府决定将“华莱士”更名,并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兰州人踊跃参与,人们根据“华莱士”瓜的名称特点想出了很多名字。张心一的意见是改名为“蜜兰瓜”,以显其“甜”,同时也突出兰州的地域特色,但没有被采纳,后更名为“绿瓤白兰瓜”。1956年,经当时的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席邓宝珊批示、并征求省政协的意见,又更名“绿瓤白兰瓜”为“兰州瓜”,俗称“白兰瓜”。从此以后,兰州白兰瓜的大名就一直叫到今天。

兰州地区气候干燥,又多为沙田,年降水量只有300多毫米,且集中在8~9月份,白兰瓜生长期是4~7月,这期间兰州相对湿度为53.1%,日夜温度平均相差14.1℃,这对白兰瓜生长和积累糖分极为有利。

白兰瓜主要产于兰州青白石乡。青白石地处黄河北岸,南临滔滔黄河,北依重叠山峦,为兰州优良瓜种的重要产区。这里出产的白兰瓜品质好,产量高,亩产最高可达2500斤,20世纪80年代包产到户后,全乡12000多亩地几乎都种白兰瓜,成为名副其实的“瓜乡”。

由于白兰瓜的种植历史较长,加上气候变化、品种混杂等原因,白兰瓜的质量曾一度下降。从1970年以来,科技部门和瓜农携手合作,采取早播种,出苗后覆盖保温,适时喷灌浇水等措施,解决了因春寒、夏旱等使发育受到压抑的问题,白兰瓜的质量有了很大提高。经过多年的培育改良,如今的白兰瓜品质更优,平均含糖量14%以上,最高达18%,高于美国的王牌甜瓜;色彩更加美观,靠地的一面白,向阳的一面黄,真可谓白中透黄,美丽诱人;个头更加匀称,一般个体重约3~4斤,加之外皮坚硬,耐贮耐运,在市场上极具竞争力。

白兰瓜因其优良的品质,一直供不应求。1972年以来,地处腾格里、巴丹吉林沙漠的民勤、金塔和古瓜州安西等地,种植白兰瓜大获成功,质量可与兰州的白兰瓜相媲美。由于种植面积扩大,消费市场日趋好转,白兰瓜远销港澳台、东南亚和欧美等国,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1986年12月24日,时任中国农学会顾问的张心一复函给甘肃省农业厅,对兰州白兰瓜的来历谈了自己的看法,特附上他亲自撰写的《兰州白兰瓜的来历》一文,全文如下:

“兰州号称瓜果城市,但白兰瓜不是它的土产。1943年美国生态学家及水土保持专家罗德明博士(W。H。Lowdermilk)与蒋德麒、张乃凤等到兰州考察水土保持时,参观了我在兰州河北徐家坪(今徐家山)的光山坡上挖水平沟拦蓄雨水种树的试验,并问我:‘明年1944年美国副总统华莱士将访问兰州,他和你是同行同学,你要他带些什么东西给你?’我说:‘请他带些能抗旱的饲草种子’。罗回到华盛顿就向华莱士讲了我的要求,同时,根据甘肃的生态环境特点,他自己建议华也带些美国的‘蜜露’瓜即白兰瓜种子,和小脚妇女可以站着锄草的三角锯齿铲子,因为他曾看见当时甘肃小脚妇女都跪在田里锄草,很辛苦。第二年(1944年)6月底华莱士到兰州,带来了几十种饲草种子(其中有二年生白花草木樨种子)、‘蜜露’瓜种子和几个铲子,另外,华莱士本人送给我个人一些维生素和两套由我们上大学的伊奥华(lowa)州生产的Sheffeurs牌钢笔。我把饲草种子的大部分交给了天水的水土保持试验站,瓜种子交给了甘肃农业改进所在兰州的旱沙地中试种。铲子让雁滩的妇女们试用。这种铲子,路易·艾黎也拿了几个在山丹培黎学校试用了。

“1945年,兰州收获了第一批美国‘蜜露’瓜,我品尝后,觉得瓜的甜度高于美国产的。当时,大家就把它叫作‘华莱士’瓜。1946年,兰州有沙地的农民开始推广了这个瓜。这个新瓜种是美国人送给中国的,不是中国人引进的。为了互惠,我选送华莱士一些‘珍珠梅’的种子,因为我引他去兴隆山参观成吉思汗陵(当时暂存在兴隆山的庙里)和天然林时,他看见了珍珠梅,很喜爱,并说在美国他没有看见过这种植物,因此,我到秋天收了种子寄给他,希望他种在华盛顿。1947年我离开兰州。50年代常吃到白兰瓜,味道仍很好,后来,听说品种退化了。退化的原因很多,自然杂交是其中的一个。但据一位兰州老瓜农给我说,沙田里种这种瓜,种了一年需要歇三年、五年,才可再种。但兰州市要求生产这种瓜的每年计划任务太大,兰州附近沙田有限,在同一田里不得不连年种植,不能轮作,使病虫害日益严重,瓜的产量、质量都大大下降。他说这是主要原因。我从1972年起几乎每年托亲友从美国带来比较抗病的新瓜种交甘肃农科院、农大和公社试种,希望有助于这种瓜的发展。1985年带来‘糖母杂交改进种’的Grossman格柚斯曼博士曾来中国三次,每次都带来白兰瓜种子,现在甘肃推广的‘绿肉’品系,就是他先带来的。他是医学院的教授,对中国极为友好。

“1956年(注:1952年)邓宝珊任甘肃省长(注:任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席)时,认为‘华莱士瓜’名称需要改掉,写信征求我的意见,我建议改为‘蜜兰瓜’显示其‘甜’的本质特点和半干旱的兰州产地,但未蒙采纳。‘白’没有显示出瓜的真价值。

“引进草种及白兰瓜事件,解放前试种阶段和解放后没有很好宣传,所以至今还缺乏系统的书面资料。当时在改进所工作的李竞雄、刘亚之以及在徐家山工作的李守经,他们可能知道一些有关情况。

“去年(1985年)我赴美参加我在lowa农学院(现称lowa大学)毕业60周年的返校庆祝会时,我代表种过和吃过白兰瓜的中国人在加州拜访了96岁的罗德明夫人,为罗博士建议华莱士送‘蜜露’瓜种子给我的事表示了谢意。我也拜访了华莱士创办的种子公司的人向华的家属转达我的两点意见,一点是:1985年是我国收获白兰瓜的第四十周年,我们兰州种了瓜、吃了瓜的人想念着华莱士,很感谢他给中国带来了‘蜜露’瓜的种子,这种瓜在中国已扎了根,现在日益发达。另一点是:华在兰州参观徐家坪水平沟种树时,他说这种办法可行,但黄土高原的荒坡面积这样大,问我要多长时间才能按这种方法绿化起来,我说‘二百年’。那时按旧中国的情况估计的,在新中国不需要那样长的时间了。我还拜托了他们把我的感谢、纪念华的一封信转寄给华的家属。这封信他们送到了华莱士的女儿JeanWallaceDouglas手中。她回信要我给她一点她父亲带到兰州的种子的后代,以便她种在华莱士在纽约的家庭农场以纪念她父亲。原信见附件。今年四月她托她的朋友WallaceStabler夫妇到京时找我要这种子,我把吴大康叫张勤寄给我的两种种子给他带去转交华的女儿。

“有关白兰瓜的引进,传说很多。有的说华莱士带来的是瓜,不是瓜的种子。华莱士是1944年6月30日到兰州的,那时美国的‘蜜露’尚未成熟,华莱士是无法带瓜的;有人说,最先种瓜的人的瓜种是在瓜贩子切瓜时偷来的,那末瓜贩子的瓜又是从哪里来的?我希望以后大家少讲那些没有根据的话。

“我向大家保证兰州的白兰瓜是两位著名的美国学者送进中国的。我希望甘肃的科技专家、瓜农群众不要彼此保密而要互相合作,同心协力选育出这种瓜高度甜、香,又能长期保鲜的优良品系并创造出在沙田、旱地能够稳产高产的科学种植方法,使甘肃的瓜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强大的竞争能力。”

同类推荐
  • 执掌朔方

    执掌朔方

    在这混乱不堪的世界里,在这你死我活的战场上,为了生存,他义无反顾的走上了一条独一无二的王者之路。在这里,他可以肆无忌弹的尽情杀戮;在这里,久违的善良被他弃之如敝履。礼崩乐坏的国家,日渐式微的王室,十二家诸侯纷乱,群雄混战不止,终铸朔方问鼎中原、成他君临天下之势。诸王毕,四海归一。
  • 残唐再兴

    残唐再兴

    唐昭宣帝天佑四年,国贼朱温篡位称帝,国号大梁。天下由此分崩离析,诸雄并起,分割天下,战争连绵不断,朝纲崩坏,天地闭,贤人隐,王者不作而乱贼盈天下,导致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唐朝基业分五国,历五十三年,共八姓十三帝,国号:梁、唐、晋、汉、周,因恐前后混乱,所以各加一个后字。再有与这五朝不相统属的过度,共计十国。因此内乱,外夷乘隙而入,喧宾夺主,社稷被灭,君臣被囚,契丹、吐蕃趁机掠夺壮大,由此神州板荡,四夷交侵,大中国成了盗贼世界,夷虏奴隶,可悲可叹。龙洞探险的李祚,被神龙吞噬后重生为唐末帝昭宣帝,厚重的复国重任就是摆在李祚面前的道路,看小皇帝如何披荆斩棘,安内攘外,光复大唐盛世!
  • 疯狂考古直播间

    疯狂考古直播间

    新建了一个群:542888123,砍刀营大家好,我是主播曹飞,欢迎来到疯狂考古直播间。在这里,我将带领大家探秘那些有意思的古代课题,吕布什么样?曹操长什么样?关羽和秦琼谁更厉害?杨玉环到底有没有狐臭?李白是怎么死的?武大郎到底是不是日本人的祖宗……所有这些问题,都会在这里得到解答。……观众:加油,飞哥!我们就喜欢看你这样一本正经的吹牛逼……
  • 群星帝国

    群星帝国

    一个帝国的开始与中兴,开启一个四帝时代。
  • 三国成长记

    三国成长记

    一个穿越到三国时代的现代普通年轻人,在经历残酷的故事之前,又需要什么样的心理建设呢?
热门推荐
  • 鬼迹寻踪卷

    鬼迹寻踪卷

    商陆既是一种花,也是一个人。当它是一种花的时候,可以作药救人治病。当他是一个人的时候,便是一位权势高掌的江湖人物。商陆认为兄弟情义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之一。所以商陆穷极一生都是为了他的哥哥。就算遍体鳞伤,就算童颜白发,他也在所不惜。
  • 别样守护:樱花下的爱恋

    别样守护:樱花下的爱恋

    就是这样的相遇,欢喜冤家,成为朋友,分开,原谅,尽情期待哦
  • 好性格成就一生

    好性格成就一生

    成长的花瓣在天空中轻盈地飞舞,装扮着五彩缤纷的世界。在成长的过程中,你可曾跌倒?可曾失意与彷徨?学会做人的道理和处世的方法,会让你获得启发,为你的人生锦上添花,使你收获生活的真谛。
  • 修界狂徒

    修界狂徒

    一把断剑,一道孤影,从南到北横推无敌手。管你是天骄还是美女都给我放倒,我乃修界的异类,谁搞我我就搞谁。
  • 雪色缱绻之倾世诛颜

    雪色缱绻之倾世诛颜

    世人皆知东离大国,天之娇女,姬千雪。梦里,我是最高贵的公主,非玉露而不饮,非雪锦而不着。笑容灿烂,天真无邪梦外,我是天雪山的诛颜,银白的长发直至脚裸,身畔跟随一只数丈长的雪蟒。手执凤凰羽剑,杀人不过眨眼间…这一世的宿命,才刚开始,我爱你,可以为你生,为你死。我在赌…当我某一天剪断羁绊,让过去都过去,我会赠你一份好礼,让你永世不忘,何为生不如死…
  • 桐谱

    桐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花千骨之爱恋三生

    花千骨之爱恋三生

    《花千骨之爱恋三生》是由《花千骨之爱恋轮回》第一部和第二部和成的,也叫《花千骨之情定三生》,讲述了花千骨和白子画的三生,在她们的分分合合之下,又进一步加深了画骨情恋,在这三生中,又会擦出怎样让人叹为观止的火花呢……
  • 小鸥和小雪的童话

    小鸥和小雪的童话

    小鸥和小雪是一对好朋友,但是在她们身上却不时的发生着有趣离奇的事,精彩纷程有趣的很
  • 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

    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

    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可以看作是一个人立身于世所必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也可以看成是关键时刻做事所表现出来的个性与态度。它大到可以决定一个人命运的战略举措,小到一个人日常举止的每一个细节。它既包括获取物质财富的绝妙策略,也包括对自我精神的完美塑造。可以说无数成功人士都是精于做人之道的高手,他们纷纷将成就归功于做人拿得起放得下的策略。
  • 洪恩灵济真君集福午朝仪

    洪恩灵济真君集福午朝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