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产方式和生产力还十分落后的原始人来说,勇敢和力量不仅是生存的条件,而且是财富的源泉。他们装饰个人,是为了表现自己,表现自身的肉体和肌肉的力量。起初用从泥土或野生植物果汁中取得颜料涂身、涂牙、染指甲,过渡到永久性装饰的纹身、纹面,进而发展为用猎物装饰和美化自身。谁捕获的猎物愈多,谁的装饰品也多。装饰品开始具备了它的社会功能,装饰品的多少便变成了勇敢、力量和智慧的象征。显示装饰品,无非是要显示主人的力量、勇敢和高超的狩猎技艺,满足企求他人的赞许和尊敬方面的需要。
于乃昌撰写的珞巴族风情《巫术·服饰·心灵美》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当走进珞巴村寨,不仅在人们的身上看到了各种猎获物的牙齿、皮革、骨片,而且在珞巴木屋、竹楼的门前、檐下,可以看到一排排野兽的头骨和蹄甲。”据珞巴族传说,最初,人们打到猎物,是把兽头挂在胸前,到各村寨游行示威,夸示自己的勇猛、威力和取得的胜利。但这种方式实在不便,才取其轻小的牙齿、骨片做成装饰品,而把重量较大的兽头、蹄甲之类悬于门前檐下。人类以自己创造的方式装饰自己,力求最大限度地表现自身,以博得人们的称赞和尊敬。而服饰从它的开始时起,就充当了这种表演的成功角色。
(二)表现门第,满足虚荣
古代的埃及,当平民的服装还只能是一根带子和一条围裙时,贵族就在腰带和围裙上绣花,以显示自己的高贵。在中世纪欧洲国家,王后和公主的面纱一直拖到脚,而平民女子的面纱只能到腰部。在19世纪,妇女拖裙的长度用来表示门第的高低,王后的拖裙长达15.5米,公主9.1米,王妃6.4米,公爵夫人则只能到3.6米。
以现代意识审视服饰演变过程中的这段历史发现,人们为了满足心理上的虚荣感,几乎到了可笑的地步。在17世纪的英国,妇女高低木底鞋的高度,表示穿着者的社会地位,不得不使一部分妇女两边有人搀扶,才能保持身体平衡站立起来。当流行以短裤的大小显示自己的身份时,居然“有一个男子可以从他肥大的短裤里取出他的床和桌子。”
(三)反映年龄,表示婚嫁
有人说青年是服饰的宠儿,这话一点不假,人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就注意起自己的服饰打扮,是普遍的社会现象。尤其到了青春期,可以说是人生最讲究打扮穿着的时期,不管男女都要尽自己所能,挑选最满意的服饰。世界上许多民族服装从式样到穿着方式,一直沿用着区别婚嫁状况的明确标志。外人一看就知道对方的年龄和婚姻状况。
中国西双版纳哈尼族(鸠为支、吉座支①)姑娘,从开始进入青年初期年龄到举行结婚仪式,日常的装束要作多次变动。15岁时,姑娘系上围襟,围襟由两片组成,绣有特殊的花纹,到了16、17岁,换下以前戴的圆帽,改为被称作“欧丘”的帽子,帽上有银牌,表示发育成熟,可以接受青年男子求爱;到了18岁,改戴一种叫做“欧昌”的帽子,帽子后面挂有银沧,明确表示,男子可以娶她为妻。
哈萨克族少女戴马皮制成的圆形小帽,平平的帽顶上插一撮猫头鹰羽毛,胸佩珠串;已婚少妇则蒙白头巾,一般遮住头、肩及腰部。
在日本,姑娘是否结过婚一看她穿的和服款式,就能知道个大概。未婚姑娘一般穿宽袖外服和红领衬衣,梳钵体状发型;已婚妇女穿紧袖外服和素色衬衣,梳圆形发髻。
希腊马其顿地区,穿紫色花边紧身上衣的是少女。穿白色花边上衣的一般是已婚少妇。如果看见穿淡紫色花边上衣的女人,则可能是一个寡妇。
(四)吸引客人,增进交往
增进友谊是各国人民友好往来的根本目的。在进入信息社会以后,以增进友谊、互通信息为目的的交往活动空前活跃,随之兴起的旅游业给服饰生产带来了空前繁荣的前景。
一方面,世界不同国家的服饰在此得到了交流。服装商很会利用人们对新颖商品的特殊注意力,以及他们那种以洋为荣、先睹为快的心情,将别国的服装,尤其是那些有声望的名牌货大量倾销到另一个国家去。偏爱甚至盲目崇拜进口洋货,看来是有它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心理原因的。这种事在中国有,在美国和英国等西方国家也属常事。美国妇女以用一条法国短大衣上的丝带为荣,成千上万的妇女抢购后将它缝到自己国产的短外套上,表示自己大衣的“洋味”;1902年美国人正在抢购巴拿马草帽,而巴拿马人却喜欢美国的草帽、中国是服装鞋帽的出口大国,近几年偏偏有人只热衷购买进口时装,对自己能否承受经济负担则全然不顾。
另一方面,交流和友好往来促进了服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反映在服饰上,各种具有职业特色的服装,为了吸引客人而设计的服饰,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商店、餐厅、宾馆和机场,令人耳目一新。一家中西合壁的餐厅,在西餐厅里,服务员身着白色西装,系着红色领带,彬彬有礼、气度不凡;在中餐厅里,则红色旗袍在清一色的中式陈设中大放异彩。这样的场面无疑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服饰需求指向
作为人类服饰起源根本动力的服饰需求,从一开始就明确地指向了服饰的保护功能和服饰的社会功能。一天也没有中止过的需求动力,保证了服饰持续不断地由单一向多样、由贫乏向丰富、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今天的服饰,以它出色的保护功能和它有效的社会功能,达到了高度统一。在某种具体服装上有时会侧重点不同,然而只追求单一功能的眼饰已很少见,也是不会有生命力的。换言之,保护功能和社会功能达到完美结合的服饰,才能占领市场并且经久不衰,在服饰的变化中立于不败之地。
心理需求与服饰运动
和一切事物由生到灭的运动规律一样,一种服装款式从出现、流行到最终衰落,也有它的运动规律。
一、服饰运动
(一)周而复始的服饰循环
除非由于历史原因使某种服装款式退出舞台彻底消失,一般说来,服装运动轨迹呈现周而复始的循环。现在认为时兴的款式,经过流行阶段,便慢慢地衰落下去,直至被人遗忘。但是在经过了相当的时间以后,这种被人们淡忘了的款式,又因某种原因奇迹般地重新活跃起来。虽然这种复苏不一定就是原款式的再版,复苏后的款式大多数有所改动、变化或进步。然而,只要稍加剖析,便会发现它的变化依然是原型的翻新,其基本模样并没有多大的变化,出现了又回到曾经时兴过的款式。
西装款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被列宁装、中山服和老式中装所取代,到了20世纪80年代又在中国大陆流行起来。这一次流行,其来势之迅速,影响之广泛都到了史无前例的程度。
中式棉袄,在经过了近20年的沉默以后,于60年代初期又出现流行,一直持续到70年代初,前后持续了近10年的时间。在不久将来的一天早上,当人们醒过来之后发现它又开始复活了,这种可能完全存在。
妇女穿的裙子、旗袍,也都出现过这种循环式的运动,而鞋子的变化不外乎总在鞋头的尖、宽,鞋帮的扁、窄之间徘徊。
在外国服装流行中也出现了这种现象,亨利三世时衣服的突出特点是皱领,到了伊丽莎白女皇时期,它又以显耀的地位重新流行,一直到19世纪的后期。
有人十分形象地概括了服装运动的这种规律:时装循环象钟表的指针一样,在一个圆圈内出现,经过不同的间隔又重新出现。它只是不象钟表指针那样均匀地移动步子,而是以跳跃的步伐时快时慢地走动着。
(二)“轰动效应”
每种新式服式的出现并产生流行,可能具体原因不尽一致,但是都必须在有人带头以后,产生一定的社会震动,才在他人的模仿下推广开来。新生服饰出现,引起社会震动而出现流行的服饰运动现象,称之为服饰轰动效应。
既然称“轰动”,自然有“突然”、“偶然”的意思,指这种过程不一定有事先确定的动机,当事人缺乏心理准备,或者是始料不及的过程。
当今的白色网球服给人以美的享受,但是为什么会始终是白色的呢?据说这要归功于法国路易十世国王的风流。路易十世当朝,为年轻美貌的宫廷女厨师倾倒。一天,他潜入厨房威胁女厨师就范。哪知道这位女厨师还是一个刚烈女子,不但坚决不从,竟然动手了,猛地一推,国王准备不足,一个趔趄仰面掉进面粉桶。女厨师趁势溜走了,路易王从面粉桶里爬出来,也没动怒便跑到网球场上打球。大臣们以为国王身上白花花的面粉是一种新式的运动服,个个出来捧场赞美并纷纷仿效,争先恐后穿起白衣服打网球。从此,白色运动网球服,便成了现代网球运动的代名词。
1907年,澳大利亚女运动员安妮特·凯勒曼,第一个在海滩上穿裸露肩膀和手臂的衣服游泳,而被当地法庭指控为犯了猥亵暴露罪。1920年第一件游泳衣在美国出现以后,设计师们便设法如何使泳衣遮盖身体的面积更小一些、式样更奇特一些。比基尼是美国在太平洋中的一个小岛,由于小岛上原子弹试验而闻名。第一件三点式泳衣问世的爆炸性新闻,对国民心理上的冲击程度,不亚于比基尼岛上的原子弹爆炸的震惊。今天人们将比基尼和三点式泳衣作为同名词,实在是事出有因。
(三)强制推行
强制推行是服饰运动中的特殊情况。一般是出于社会政治、经济或军事上的原因,由统治阶级出面强制性地推广某种服饰或者是禁止某种服饰,以法律的形式公布,要求百姓遵从。
中国到了商代,生产力发展迅速,蚕丝织品相当丰富,已有锦、绮、绸、绢之分。能看出当时的服饰造型优美,左边舞女皓衣阔袖,飘带绞绕,右边臣服长袖过首,轻盈飘逸。
到了战国,诸侯各国之间战火连绵、兼并频繁。当时地处西北的赵国,见到北方游牧民族(胡人)的装束是短衣长裤,脚穿革靴,行动方便、奔跑自如。胡人的短衣紧裤比起赵国官兵的长袍笨甲来更有利于骑马作战。于是,赵武灵王决定实行军队装备改革的同时,对全国的服装实行改革。这便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由上而下强制推行的服饰改革。“法度制令各顺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的改革原则,遭到了王室大臣这些既得利益者们的抵制。然而赵武灵王为了赵国的强盛,决不在保守派面前退让,不仅亲自率先穿起胡服,而且下令要求所有王公大臣、庶民百姓一律改穿胡服,得到了人民的拥护,使服装改革得以顺利进行,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服装改革终于成功。
出于政治或经济上的考虑,几乎所有的国家都采用过限制生活奢侈的有关法令。在英国爱德华三世执政时,法律规定一顿饭不能超过两道菜,每一道菜不能超过两样品种;法国查理六世当政时,任何人都不允许多于两盆菜和一个汤。规定只有公主和公爵夫人才可以穿丝绸,上流社会人穿皮货,女裙裙撑宽度限制在0.9~1.37米。这些法律规定都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利益,给服饰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部分服装因此而维持原状,长期得不到发展。
(四)名人影响
顾名思义,名人影响是指有影响人物对服饰的推动作用,这种推动是人们自觉自愿接受的,而不是出自强制性的规定。它是服饰运动中的名人效应现象。
据报道:当年尼克松访问杭州,浙江湖州绸厂将一批特号葛绸缎,作为礼物赠送给总统夫人。此后一年中,或在白宫的绿草坪上,或在出访西欧的专机上,总统夫人时常穿着特号葛绸缎面料制成的服装出现,顷刻,美国各州乃至整个欧洲,兴起了一股“特号葛风”。
“从众”和“攀比”心理,是名人影响服饰运动状态的心理原因。有名望的人为了使自己和一般人有所区别,力求突出,寻找新颖、引人注目的服装;中等阶层的人想与名人取得同等的地位,而底层的人又不愿意从服装上被人看出自己的逊色。这些表现或处在潜意识下的心理倾向,促使人们有意无意地争相模仿,导致一种服饰的流行。名演员、名模特、歌星、著名运动员,都可以因他们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使他们穿的服装由于偶像崇拜作用而风靡社会,前几年轰动一时的“光夫衫”、“里根服”就属一例。
心理分析表明,制约服饰运动变化,除了政治、经济上的原因以外,服饰变化的速度,一种新款式服装能不能在社会上形成流行,主要取决于以下心理因素的需求满足状况。毋容置疑,它们是衡量某种服装自然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心理标准,满足需求标准的服饰,受人们欢迎,就具备了流行可能。
二、服饰需求的心理标准
(一)实用性
服饰的实用性,主要是指服饰的使用价值,它是服饰自然功能的主要指标。虽然现代服饰都力求实用性和美化功能相结合,单纯实用的观点不再时兴,其实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若非特殊场合的需要,服饰的实用性还是第一位的。尤其是在我们这种经济还不发达、人民手中还不十分富裕的国家里,没有实用性,服饰便失去了基本群众。
所以,服饰的实用性问题,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衡量服饰质量的首要问题。例如,水兵服的设计,它就十分注意水兵生活、作战的需要。水兵的帽子不上帽沿,是为了防止舰艇高速前进时帽沿兜风,或在观看仪表仪器时,帽沿碰撞设备。水兵服上衣无衣领、采用套头式,紧领口,下摆塞进裤带里头,是为了在狭窄的机舱里进出方便、利索,避免在狂风巨浪中吹开衣服,防止衣领刺激咽喉发生呕吐。水兵裤采用大宽口裤脚,开口放在腰侧,是为了卷裤脚和下海脱卸方便,也有利于爬杆。而头部帽沿的飘带,则是历史遗留下来观察风向之用的缘故,今天成了装饰品,它和披肩一起,每当海风掀动时,飘带和披肩就犹如波涛起伏的海洋在欢唱,给我们的水兵战士带来诗意和美感。
(二)舒适性和方便性
服饰的穿着舒适和使用的方便性能,是从服饰实用性中派生出来的质量标准,是人对服饰需求方面的重要内容。
衣服的舒适性包括衣服同人的形体的配合,衣料的软硬和吸汗性能等,衣服穿着的方便性又包括了使用、携带、贮藏保管和洗涤的方便性能。
起源于132年以前美国加州淘金工人的工装牛仔服,之所以受人欢迎、百年不衰,在国外不仅牧民、矿工、农民喜欢穿,而且那些政府官员、职工、店员、乃至演员、时髦小姐也爱不释手,其重要的原因就是穿着适服、使用方便的缘故。正统的牛仔服布料取自美国得克萨斯州生产的纯棉斜纹布,又粗又厚、染成青兰色,不仅耐穿耐脏而且价格适中,还穿着自如,洗涤方便,厚实牢固,适应性很强。
(三)价格适中,经济合理
根据研究表明,服饰变化速度和服饰价格及社会的经济状况关系十分密切。
公元前6世纪,希腊的社会生产力处在刀耕火种状态,在前后一百年间男女服装几乎没有变化。在欧州中世纪,由于衣服费用昂贵,变化也非常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