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果妈妈:“果果三岁半了,近来我发现,孩子一个人玩的时候,总喜欢自言自语,对着布娃娃说,对着小玩具讲,津津乐道,十分有感情色彩。对孩子自言自语的行为,我不知道该引导孩子呢,还是该制止孩子?”
孩子自言自语多出现在3-4岁时期,这是孩子在语言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的正常现象,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内部语言的逐渐发育,与人交往增多,自言自语的现象就会减少了,所以家长不必忧心过虑。
孩子自言自语的行为,多表现在孩子做游戏或一些事情时。孩子在游戏中,会思考自己要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像讲故事一样地说出来。有时,还会先要把自己想像成某种角色,然后按照这个角色的行为说话。比如,在玩布娃娃的过程中,孩子可能会把自己想像成妈妈,和布娃娃说个不停。孩子日常遇到新奇事物或者不知道该怎么办时,常通过自问自答来表示自己的怀疑、惊奇和困惑。比如画画的时候她可能会寻找蜡笔:“咦,蜡笔到哪里去了?”“这只小青蛙该怎么画啊?”孩子自言自语反映的是自己的思维过程和要采取的办法,这时孩子思想放松,畅所欲言,其语言充满了感情色彩,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感情上得到宣泄和倾诉,这样做有助于孩子的情绪稳定。而且孩子在自言自语时往往全身心地投入,注意力集中,这样有助于孩子的学习和认知水平的提高。孩子通过自言自语也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一个好机会。
绝大多数的父母并不压制孩子的自言自语,但仍然把它们看作毫无意义的行为,置之不理。基于自言自语对孩子的重要意义,父母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学会倾听孩子的自言自语。孩子在自言自语的时候,家长不要打断孩子,也不要横加干涉。从倾听中,父母可以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了解孩子的想法和不足的地方,选择适时的时机给予引导。
2、不要压制孩子的自言自语。孩子喜欢自言自语,有的父母听到以为是孩子做事不专心或是不服从父母的安排,想尽办法压制孩子的自言自语。
3、不需要特别鼓励孩子自言自语。有些父母认为自言自语可以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和语言能力,鼓励孩子多说。其实,自言自语行为只是一个过程,过多的鼓励也会影响孩子自然进入内部语言的进程。
4、多用言语提示孩子的自言自语。孩子自言自语时,父母可以站在一旁认真倾听,适时适地告诉她一些常识,或是给孩子提一些她力所能及的简单的问题,让她自己思考并作出回答,便于孩子丰富自己的言语,并用来指导行动。
随着年龄和能力增长,孩子大声的自言自语会变成小声的嘀咕,最后转变为思维过程中静默无声的内部言语。孩子的自言自语正是这一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健康的话题应答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