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64400000098

第98章 梅尼禅诗联想

诗是最容易引发联想思维的。

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载有未留法名的一首尼姑咏春禅诗,权名为《梅尼寻春》,诗云: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读此诗有三个联想:

联想一:此诗借梅悟禅,从治学上不妨可作为治学方法论去悟读。

《历代名媛诗词》评此诗时,就指出:“诗有悠然自得之超,此尼已悟道,不特诗句之佳也。”这与“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爛珊处”有相同的意境,相近的悟性。我说“相近”,是因为从佛教“悟道”角度理解,无论“顿悟”、“渐悟”,对治学之道又多了一层理解。此咏梅诗不写寒梅在冰天雪地中的傲骨与清雅,也不写遭姤的孤梅和报春的早梅,而是从梅的香沁肺入心的惊喜嗅觉中,顿悟到春的意境和事物的本原,可谓别具一格。此诗已超越了一般诗人眼见目睹的视角,而从嗅觉吸进肺心,体现了禅诗的人生潇洒境界。

悟性不仅为佛教所独有,对科学研究的入室升堂也特别重要。在学术上真积力久,固然是成功的基础,持久努力,日积月累方有所成。但学人拥有如火光照耀的真知灼见,却并不是那样容易。《荀子·劝学》中所说的“真积力久则入”,但真积力久者入学术之门而成为知者固然很多,而有些人苦功不可谓不够,由于缺乏悟性而终生炼不出真金、跨不出人性弱点的门坎最后也不能成为智者。为什么?这多半是因为人性中不珍惜自己拥有的可炼悟性,而一味去追求得不到之物的弱点所致。这个致命弱点,使许多学人弃置自己具体任务去苦苦寻觅远处的东西,因而总是不经历漫长的寻求历程,难以克服这一人性弱点。

追寻而后,回首领悟,可以使人珍惜已拥有的。眼在远处,手在近处,学而思,思而疑,疑而求真。如清代江永《近思寻集注》中所讲:“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渐渐有疑,又其次节节有疑。过此一番后,疑渐渐稀,以至融合贯通,方始是学。”这就是炼学术悟性的过程,有此过程,才有“自得之见”。

联想二:禅诗为中外文明交往的艺术美学产物,值得治诗史者研究其中深意。梅尼禅诗又令人有感于此。我把这些粗浅的想法,概括为禅诗四大特点:禅境、禅趣、禅理、禅语,而这四大特点又为“诗味”一线贯通为禅诗的整体。现简要分述如下:

①禅境:寂静、清幽、空灵、超脱、冷寒,是对古诗的禅化。唐代皎然《闻钟》诗云:“古寺寒山上,远钟扬好风。声余月松动,响尽霜天空。永夜一禅子,冷然心境中”。这首诗体现了禅诗的心灵境界。

②禅趣:淡泊、潇洒、悠然、清虚。此种禅趣是古诗中的佛谛。宋代灵澄《山居》诗云:“因诗问我西来意,我话山居不计年。草鞋只裁三个耳,麻衣曾补两番肩。东庵每见西庵雪,下流常留上涧泉。半夜白云消散后,一轮明月照窗前。”佛典上有“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此种禅趣之味,是佛教的文化世界所特有,而入诗即表达为独特风格。

禅理:思想性、哲理性、机智性。此种禅理是禅诗诗味之魂,是佛理以诗的形式的体现。唐代神秀和慧能回答五祖弘忍的两首诗,在这方面具有代表性。前者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缘”。后者是“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种以“渐悟”与“顿悟”的学佛参禅之理,用诗的形式表现,成为长期传颂不衰的名篇。

禅语:生动、朴素、自然。此种禅语是禅诗存在的独特形式,是诗味之衣、之面。唐代诗僧寒山有许多诗堪称绝唱。如:“东家一老婆,富来三五年。昔日贫于我,今笑我无钱。渠笑我在后,我笑渠在前。相笑倘不止,东边复西边。”诗近白话,其平易深处,却蕴藏着佛教看待人生的无常思想。

此外,禅诗注重形象性,寒山的《自乐》、从谂的《鱼鼓颂》,特别是五代无则的《百鸟舌》诗云:“千愁万恨过花节,似向春风怨别离。若使众禽俱解语,一生怀抱有谁知?”这首诗有移仿唐白居易怀古诗的痕迹,但又有浓厚的禅诗的情味。

联想三:禅诗既有古诗个性,又有古诗共性,所抒发的情感从佛教文化角度为人们联想留下巨大空间。这是由禅的思想,玄而又玄,妙在其中有关。何况诗歌这种想象力极强的艺术,一经禅意进入,那想像空间就更大了。

看禅诗要从佛教文化与中华文化之间的交往关系上着眼,即从佛教的汉化上去思考,方可居高临下,发现其中玄机。佛教研究者认为,佛教分为印度佛教、汉化佛教和藏传佛教三个地缘文化圈,而用心灵逻辑、神秘主义和日常超越的特征,来表明这三种佛教文化的不同境界。实际上这三种不同地缘上形成的特征,是受文明交往互动规律所制约的,三者之间互相包容的。汉化佛教有神秘主义特征,但并非缺乏心灵逻辑和日常超越要素的。禅的思想及其诗歌就可以说明这一点。

禅诗在汉化佛教文化中占有何种地位,是一个有开拓性研究的问题,有一系列文章可作。纵向研究和横向比较,更是有待大力开掘的资源。从诗入史、从诗入文、从诗入理,确实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待以时日。

从禅诗中所表现的佛教文化的特征之外,其共同点至少有两点:①共同的东方的“空”的宇宙精神,包括神的境界;②它只是为人类把握宗教精神提出了一个出发点,其中包括禅的境界。禅诗的个性,是汉化佛教的美学思想,其独特审美意识体现了佛教文化与中华文化互动性之深、之远,它从印度佛教之源而汇为中华文化之流。流超越了源,涌现了一代代诗僧诗尼和篇篇奇葩般的禅诗。

同类推荐
  • 士子名流(兰州历史文化)

    士子名流(兰州历史文化)

    《兰州历史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全景展示了兰州的历史与文化全貌。“历史沿革”生动介绍了兰州如何从远古蛮荒时代发展成为雄居大河之滨的“黄河之都”
  • 辞旧迎新:除夕

    辞旧迎新:除夕

    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讲可谓最为重要的节日,似乎每一个中国人对它都十分了解,但是我们真的了解春节,了解除夕吗?你熟知除夕的历史来源吗?除夕之夜压岁钱放鞭炮又是出于何时何种典故?南方北方及个少数民族在除夕之夜所备食物又有何差异?本书就对关于中国传统节日——除夕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解析。
  • 国学知识大全

    国学知识大全

    本书收录吕思勉先生《国学概论》《经子解题》《先秦学术概论》《理学纲要》《中国文化史》《历史研究法》《史学与史籍》《中国史籍读法》,是迄今讲授国学入门门径最全面的指导书。
  • 岁时节俗

    岁时节俗

    民俗文化是产生并且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袭的文化事项,具有集体性、地域性、变异性、传承性、规范性等基本特征。民俗文化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贯穿于每一个人从生前到身后的全过程,包括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人生礼仪、民间信仰、岁时节日民俗、社会组织民俗、民间文学艺术等等。这种最日常生活化的图景,体现出绵延不绝的世代传承,唱响起生命热力的动人弦歌。
  • 甘肃文化传承与发展述论

    甘肃文化传承与发展述论

    《甘肃文化传承与发展述论》是一部关于甘肃历史文化特色及其发展的专题性研究论著。《甘肃文化传承与发展述论》共分四个专题。每个专题又针对不同的特色及方向,对所研究的文化资源进行了重点的介绍与评价,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该历史文化资源对甘肃近现代文化的影响,
热门推荐
  • 力庄严三昧经

    力庄严三昧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朝阳秦月录

    朝阳秦月录

    随便看看就好!喜欢就收藏一下!写的不好可以指出来!
  • 王爷太腹黑:家有傻王妃

    王爷太腹黑:家有傻王妃

    一觉睡醒,发现自己竟然穿越了!好吧,穿越就穿越,怎么还是一个傻子!好吧,傻子就傻子。照样上的厅堂,下得厨房,斗得了小三,杀得了小强!
  • 火影最强忍者

    火影最强忍者

    在火影完结之际,还自己一个火影梦,有爱情,奋斗,友情和智慧。叶风是一名高中生,魂穿到了火影世界,努力的想将腐朽的制度改革,但是,他并不知道这个世界只有他一个穿越者?本书支持原著,尊重主线,不会有太多的变化,二卷中第二个穿越着参见。多谢支持
  • 无上修仙界

    无上修仙界

    凡人一个,误食朱果,踏入仙途。半生坎坷半生缘。仙途易登,仙果难求。一骨功成万骨枯,弱者莫入。
  • 今夜:鬼敲门

    今夜:鬼敲门

    一场诡异的谋杀案打破了小村庄的平静,一次离奇的经历改变了我的生活。奇异的梦境、槐树上的飘荡女影、百年前的神秘古事、地底深处的无尽秘密??这些的一切究竟引出了怎样的惊世之谜?它们之间到底又有那些关联?“天呐,我的生活是怎么了!”
  • 安能于君相决绝

    安能于君相决绝

    一个懵懂无知的女孩,遇见了他,从此心中便多了一份守候。有一天,她发现了他有了女朋友,她的心就像撕裂了般疼痛…他们是否能相守不分离?请看详细内容。【求推荐,求月票,求打赏,求包养[本人节操已离家出走多年]】
  • 尘剑九天

    尘剑九天

    落魄青年李亦尘车祸重生到另一个神奇的世界,心愿未了,为了找到重回地球的路历尽艰辛,从一个山野小子,逐渐成为顶尖的人物。在这一过程当中遇到了红粉知己,携手江湖,几番生死离别爱恨情仇,和种种奇遇......
  • 万界神御

    万界神御

    落尘阁《落翎赋》—落翎诀一樽冷月散尽九玄杯,天魂清风拗去烟尘归。寒寂泪弦情断折扇灰,轮回梦幻吟风谁孤飞?落花飘飞谁在伞下偎,残戟战痕苍殆千爵淚。数尽万载秋水倾城毁,捧起绚烂惨淡星云醉。叶幕逝衿抚汝衣前袆,念余万劫龙袍往事辉。子铭覆添阁儒沉香睡,忆王朝淋宫月双眉催。水墨丹青玉之簠,冰凝雪凛幽林谷。霜霖紫露渺仙处,炽焰烶烬御魔都。瀚海恕容琴澜睹,不忘怒冠负此辜!—叶·落凡尘
  • 惟我魔煌

    惟我魔煌

    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一颗玄胎种灵府,一个人,就能造化一个世界。陆玄,身兼魔神传承,胸藏百家至道,从边城崛起,一脚踏入改天换地的大动荡。封魔诛神,再造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