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人长期相处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有意无意地发现别人的一些隐私,面对别人的隐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有的人乐于替别人保密,打死也不会到处宣扬,就算与别人聊天时,没有什么话题可聊,也绝不会谈论同事的隐私,这样的人算得上是品质优秀的人;而有的人,不仅不保守秘密,还故意四处宣扬,以揭露同事隐私为乐,在办公室哗众取宠,将大家的目光吸引到自己的身上,这是典型的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不良行为,也是社会道德所不能容忍的。
两种做法相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前者能够广交朋友,建立良好的人脉关系,而后者身边的朋友却非常少,人缘关系极差。换一句话说,我们若想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在生活、职场之上左右逢源,就应该学会尊重他人,做一位流言的终止者,而非传播者。
沈燕是公司是个典型的美女,在公司,比她漂亮的女孩扳着指头也找不出几个,不仅如此,她工作能力突出,销售业绩在部门经常名列前茅,与同事相处融洽,很受大家欢迎,也很受老板的赏识。
同事们经过长期观察,从沈燕和老板的接触中,嗅出了一丝敏感。虽然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是大家都心照不宣地保持沉默,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从没有人提起过这件事,但是,好景不长,这种局面很快就被打破了。不久之前,公司来了个叫李思的漂亮女孩,进入销售部任职。李思长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好像随时能滴出水来,她的皮肤白净细腻,气质也很好。销售部一下有了两位大美女,俗话说得好:“一山不容二虎。”她们之间必然会有一场恶斗,这让公司的好事者异常兴奋,他们跃跃欲试,都等着看好戏呢。
经过几个星期的相处,同事们都发现李思有点喜欢揭露别人的隐私。比如说,当她知道同事小张的双眼皮是割出来的,就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个秘密宣扬到全公司,人尽皆知。
沈燕的业绩一直很出色,但李思也不是盏省油的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双方势均力敌,很难分出上下。在与沈燕斗争的过程中,李思心里很清楚,沈燕在公司时间长,人际关系很好,要想扳倒她并非易事。于是她每天细心观察沈燕的一举一动,希望能发现她的秘密。皇天不负有心人,李思发现沈燕的反常行为——她每天晚上下班以后都会打扮得十分漂亮,走出公司大门后,大约在离公司一站地远的地方,老板的小汽车就停在那里,等着沈燕。李思心想,这个肖肖还真厉害,难怪在公司里神气十足,原来背后有老板给她做靠山。
李思心想,光自己看见,没有证据是不能说服大家的,于是她拿出专业的侦探精神,尾随了沈燕多天,并且拍到了沈燕和老板在酒店约会的照片。拿到这些证据后,李思十分兴奋,她觉得自己打败沈燕的机会来了。
李思将所有的照片都冲洗出来,并在同事中大肆宣扬,每次在茶水间说起沈燕和老板的事情,李思都描述得绘声绘色,看着每个人满足的目光,她内心也得到了极大满足。这个秘密掀起了滔天巨浪,这件事被老板的老婆知道,并到公司大闹一场,坚决要求离婚,老板忍痛将沈燕从公司开除,平息了这场风波。
虽然李思打败了沈燕,但她并没有得意多久。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渐渐地发现:老板不愿意将重要任务交给她,同事也不愿意搭理她,都害怕她那张嘴随时传出一些“绯闻”。
思思没有想到,在自己揭露别人隐私的同时,也引起了他人的警戒心理,人们都不愿意接近他,这无异于自毁人脉关系网。在现实生活中,偶然间发现别人的隐私是在所难免的事,虽然每个人都觉得听听别人的“故事”很有意思,但是他们在听的同时,会认为你是一个喜欢说三道四、到处传播别人隐私的人,心中自然十分讨厌,更别说与之打交道了。
——拒绝做“播音筒”
一般情况下,隐私是人们不愿意提起,更不愿意让人知道的心理伤痛。每个人都不想隐私被别人抖露出来,不想成为别人茶余饭后谈论的焦点,更不愿意在背后被人指指点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做“播音筒”,既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听过的话,随它去
虽然每个人都懂不要传播他人隐私的道理,但是往往很多秘密是大家在玩得尽兴、忘乎所以时说出的,话一出口,可能立即就后悔了。这样的事情太常见了,要避免此类事情发生,最好的办法就是知道别人的隐私后,让它烂在肚子里,警惕“祸从口出”。聪明的人对别人的隐私不闻不问,即使无意间听到,也左耳进,右耳出,当作没发生。
——不把隐私当话题
很多人喜欢谈论别人的隐私,并以此为荣。这些人在谈话过程中,喜欢将别人的隐私当作讨论的话题,上班的时候与不错的同事谈,下班后与家人、亲戚谈。虽然他们没有在大范围内向外人宣扬,但是他们的行为也严重影响了别人。因此,即使与人交谈时没什么话说,我们也不要将别人的隐私当话题。传播别人隐私,在别人名誉下降的同时,我们自己的荣誉也会跟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