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56500000042

第42章 完成即终结,残缺乃完美

本章讲《庄子》寓言“王骀之道”

应与世界共成长,不因世界而终结。

王骀比孔子还高

鲁有兀者王骀,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常季问于伸尼曰:“王骀,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固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邪?是何人也?”

仲尼曰:“夫子,圣人也。丘也直后而未往耳!丘将以为师,而况不若丘者乎?奚假鲁国,丘将引天下而与从之!”

常季曰:“……何谓也?”

仲尼曰:“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乎德之和。物视其所一而不见其所丧,视丧其足,犹遗土也。”(《庄子·德充符》)

庄子说:

鲁国有一个被砍断一只脚的人叫王骀,跟他求学的人和孔子的弟子一样多。

孔子的学生常季问孔子:“王骀站不能给人以教诲,坐不能议论大事。跟他学的人空虚而来满载而归,好奇怪啊,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孔子说:“他是圣人,学识和品行都高于我,我将拜他为师,我要引导天下人去跟他学。”

季常说:“王骀是怎样运用心智的呢?”

孔子说:“他只求自由自在,忘心而忘形,忘形而忘情。在忘情的境界之中,看自己断了一只脚就像失落了一块泥土,超尘绝垢,大家都乐意跟从他。”

庄子这个故事讲王骀为人通达,为当时所重。具有极大的亲和力。

通达之人豪爽,豪爽比智慧更能帮助人渡过困难,豪爽的人善于忘却不快。

这样,王骀看自己断了一只脚就像掉了一块土,又有何惜哉?

不知朋友们注意到没有,残疾人脸上多半带着微笑,并且做人做事神态自若,这是他们经历了一番死亡又战胜死亡后的不平凡的修为。

所以正常人要向残疾人学习。

其实世上人人都有缺点,人人都有“残疾”。不承认这一点就是自欺欺人。

庄子关心三种人

庄子讲的寓言故事的主角有三类人:

一类是圣贤神仙,如鸿蒙、黄帝、老子、孔子。这类人是庄子所说的道的传承者,比如广成子传道黄帝,老子传道孔子。

一类是做手工活的劳动者,如匠石、庖丁、灌园老人。庄子曾为看林人(漆园吏),对同行的关注使他的知识里面充满泥土的智慧与木屑的芬芳。这类人是道的创造者,级别比前者还高。

一类就是残疾人,如本篇讲的王骀,及支离疏、申徒嘉等人。这类人另创一道,或说另显一道,显示了人真实的一面和唯一的出路。级别最高。

庄子如此关注残疾人,当然不是猎奇,而是有他深刻的思考。

与世界同步成光

一者,天生残疾者揭示了人与人命运的不同,这种先天的不同证明了世界是有多样性的,完美与残缺伴生,幸福与不幸同体。

手脚完好的人看见残肢断体者总是如此震撼,身体是人的全部,身体的先天损坏揭示了人类本身的缺陷——人不可能完美,总有一两处重大缺陷困扰终生。

庄子曾借孔子之口说:“丘,天之戮民也。”“天之戮民”即上天所残害的人。庄子揭示:说到底,人是上天所生,上天生人又害人,人类头上的星空并非只是那么美丽。

庄子由此又推出:这个世界说到底是不适合人类的。

并且,庄子发现,这个世界正在生成,绝非成品,而最多是个半成品。

你看,我们所生存的世界只是一个未完成之物,我们不可能依靠它真正完成我们的人生。

因此,应与世界共成长,而非借世界而成长,更不能因世界而终结。

二者,后天残疾者是由社会与家庭造成。在庄子生活的年代,打仗就像吃饭。各国杀人者人为制造出了无数的残疾。战争最惨烈时,只有残疾人才能避免上战场,越是重伤,越是得福。

庄子面对当时那个非人的世界,想说的已不再是老子讲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了,而是直接说:“人其尽死,而我独存乎!”翻译过来就是:那些人都死去吧,让我独自存在。

庄子借孔子之口赞美王骀这个残疾人,用意何在?庄子是赞美王骀的心态好。管他残疾不残疾,反正我是个人。不但如此,人无完人,只要客观完美。

同类推荐
  • 中华家训(第三卷)

    中华家训(第三卷)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齐家”文化源远流长。“家训”、“家诫”一类著作,起源于东汉而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是当时世族社会教育制度的产物。
  • 道德情操论(经典超译本)

    道德情操论(经典超译本)

    《道德情操论》是亚当?斯密出版的第一本主要着作,他一生中共修订过六次。斯密从人类的情感和同情心出发,讨论了善恶、美丑、正义、责任等一系列概念,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秘密。《道德情操论》对于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行不可或缺的“圣经”,堪称西方世界的《论语》。译者在领会原著者思想脉络的同时,于编译中巧妙加入了现代理解与思考,缩小了阅读中的历史距离。行文简洁、有力,一改以往译文的晦涩拗口。该译本可从任何一页翻开阅读,精致的排版与精巧的开本适合随时、随地、随意、随性翻阅,特别适合非专业、非学术人群。
  • 旷野呼告

    旷野呼告

    俄罗斯思想家列夫·舍斯托夫毕生规避理性,倡导神明启示,远离思辨,崇尚信仰。在本书中,作者尤其以独特的感悟理论向人们阐释了西方思想界与文化界巨擘克尔凯郭尔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神明启示下所显露出来的思维的魅力。同时,作者更深刻地向人性的深处拷问理性,在思想旷野发出在他认为没有回音的无声的呼告。
  • 云上的日子

    云上的日子

    本书分浮生、物语、风情、流光、玄谈五部分,阐述了禅宗智慧。禅在路上,有得而心安,活在当下,云上的日子。
  • 墨家的智慧

    墨家的智慧

    本书以墨家思想对生活和生命的认知,提出了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和人与自我关系的一系列方案。
热门推荐
  • 神雕逍遥录

    神雕逍遥录

    现代少年偶的系统穿越神雕世界,附身杨过,他不但继承了杨过的逆天天赋,更凭借着逆天的圆梦系统得以修习各大神功以及各种技能,琴棋书画,堪比大家;奇门八卦,黄药师自叹不如;一身医术,更是精妙绝伦;帅气的面貌,英俊的外表,加上高强的武功,这如何能不使得美女倾心,群雄俯首。
  • 绝世女王:给宝宝抓个爹

    绝世女王:给宝宝抓个爹

    当男儿离我们而去,当性福成为传说。当子母河水,只能让我们变成女儿国。是继续沉默,还是努力拼搏?穿越少女卫青青,带领着广大女儿国同胞,大声的宣言:我们需要男人,我们不能只生妹子。我们需要男人,我们不能孤枕入眠。我们需要男人,我们不忍孩子单亲。我们需要男人,这才是完整的家庭。这是一个朦胧爱的妹子和一群糊涂爱的妹子逆袭男儿的故事。
  • 妃常了不得

    妃常了不得

    轻轻那一抹笑,当现代名医轻儿遇到古时极宠富家女笑笑,当一个个极品帅男美少出现,谁是谁的缘,谁又是谁的劫。是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只羡鸳鸯不羡仙?还是不负如来不负卿,但愿君心似我心的群美男相伴?当一切尘埃落定,繁华落幕,只愿彼此相安,幸福永远。
  • 邪魅老公找上门

    邪魅老公找上门

    他是她的哥哥,却爱上了她,原本逃离不安的心,在追逐中爱上了他,相互伤害,相互远离,最终还是相互原谅。只是这禁忌之爱,真的能修成正果吗?幂幂之中,有种命运,是关于她和他。
  • 盛世禁宠:铭少的蜜制妻

    盛世禁宠:铭少的蜜制妻

    她曾爱他上瘾,却为了自由逃离他身边,她为报恩竭尽所能,却被他挥手拒绝,他修长的手指捏住她的下巴,“养育之恩,如何能报?”她惊叹愕然,他抿唇轻笑,“以身相许,陪我一辈子。”
  • 三国兄弟情义

    三国兄弟情义

    讲述六兄弟的奇异三国之旅!是一统三国还是隐姓埋名度过一生!精彩尽在三国兄弟情义
  • 狐遥传

    狐遥传

    狐妖墨狐遥,善良少女夏依涵,因为一场拼上性命的善良,开始了这场邂逅的故事,日常的高中生生活被妖魔鬼怪打碎,夏依涵的生活从此与妖怪挂上了钩。中华众妖的故事,从此展开......
  • 自尊自爱的故事

    自尊自爱的故事

    美德是“1”,任何名誉、财富等都是“0”,只有写好了前面的“1”,后面才可以有无数个“0”,否则一切都只是“0”。植根于爱的土壤,吸取古今中外伟大先贤的美德智慧,致力于帮助父母、老师和儿童,为中国培育有品格的下一代而努力。
  • 都是愚人节闯的祸

    都是愚人节闯的祸

    林夏,作为一枚跟正苗红的腐男,从来没有想到自己去了大学居然喜欢上了一个直男,在痛苦的暗恋中越陷越深,终于有一天压抑的情感爆发了,对于林夏突如其来的表白,作为一枚直男的宋泽会怎么做呢,林夏的爱情最终能雨过天晴么?他们的关系又将何去何从呢?
  • 一起开始的旅程

    一起开始的旅程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是指个人按社会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性,是人们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