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55600000016

第16章 “幸存者”——一个博弈模型

对博弈论的关注,我们要追求的不仅是“术”——如何打败对手赢得胜利,更应该是“道”——寻求更好的合作关系,获得更多的成就和快乐。

幸存者游戏几年前,一档名为“幸存者”的“真人秀”出现在美国的电视上,随即风靡全球,各国都出现了这个节目的变种(通常名为“挑战”、“赢家”之类)。

尽管变种很多,但万变不利其宗。它们的规则都差不多,大致是:游戏者被分为两组,被送到一个封闭环境中(如海岛或绿洲),一方面,他们要通过分工合作解决食宿等基本需要,另一方面,要在组织者提供的各种任务中击败对手,获得奖励。同时,每隔几天,每个组的成员要分别投票,选出一个被淘汰者……等两组或其中一组人数所剩无几,再合并为一组,继续淘汰……直至最后只剩下两个候选者,再由观众(或所有被淘汰者)投票,选出最后的“幸存者”——此人将得到百万奖金(或者其他什么诱人的奖励)。

为什么这种节目受到如此的欢迎?首先是巨额奖金的诱惑——还有什么游戏比争夺一大笔钱更激动人心的吗?而且它还精明地利用了人们的移情心理。在观看这个节目的时候,人们会不自觉地投入其中,为自己喜欢或讨厌的每个游戏者的命运牵肠挂肚,更高明的是,在满足观众好奇心的同时,它甚至还提供了某种联想,让人从中体会到某种与生活竞争相关的感悟——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一个关于人类竞争的博弈模型。

如果用心琢磨一下,你会发现这个游戏确实很有意思:从最后的结果看,这是一个零和游戏——一个人赢,其他人输。但是过程中却也包括“合作”的内容,一个小“部族”里的成员,基本上是“既勾结又斗争”:一方面,他们要保证自己不被淘汰(那同时就意味着别人要被淘汰);另一方面,他们又必须通过合作维持生存,并在与另外一个“部族”的竞争中赢得胜利。这有点儿像一个实行“末位淘汰”的公司,大家要一起赚钱,赢得市场;同时又要内斗,争取提升,避免被淘汰。大家有共同利益,也有利益冲突。

既然是一个博弈,其中就包含了各种诡计和策略。现在,我们就来玩一下这个游戏,并把这作为博弈策略的实战演习吧。

信息与策略如果一个博弈专家玩这个游戏,他会怎么做呢?当然,即使你是这样一个专家,也不能保证自己不被淘汰;但是同样也不能否认,这方面的知识还是可以帮助你做得好一些。

你会发现,在游戏的不同阶段,博弈论的用处也是不同的。在游戏的开始,它几乎不能提供什么具体的建议——对博弈论来说,复杂的局面(从多人博弈到股市搏击)一直是最富有挑战性的难题,而越到最后,博弈策略就越清晰,这主要是因为局面简化了。事实上,在复杂的局面下,在选择策略方面,博弈论给人的具体帮助并不多,但是一些原理还是可以提供一些启发的。

首先要做的就是尽快适应环境,与他人打成一片(要知道,建立互信正是合作的基础)。事实上,大多数人在这个阶段还处于新来乍到的兴奋和忐忑之中,还没有好好进入角色,所以能在这个时候领先一步,一定会增加一些胜算的。

再就是收集信息——在一个信息不对称的竞争中,谁的信息越多,处理信息的能力越强,他的胜算就越大。

收集和处理哪些信息呢?

首先是弄懂游戏规则。可以说,好的策略,就是较好地利用规则的策略。

当然,规则本身可能很简单,弄懂它似乎很容易。但果真如此吗?比如你是否想过,为什么要把人们分组呢?显然,在这个游戏中,不能指望“长期共处”激发合作的动机——这只是一次性的豪赌。至少在原则上,你不能相信任何人。

如果只是一大群人,那么最可能的结果是——人人都是伊克人,各自为战,相互拆台。那么游戏就有些单调了,也不会那么吸引观众了。尽管人都有自私的一面,但是也并不希望总是看到“邪恶本性”的表演。在这种情况下,分组就是一个聪明的制度安排:在一定程度上,使人成为了团队,可以表现更多合作和互助。

但是这样的合作注定是脆弱的,是权宜之计。小团体内部也是充满竞争的,而且也注定要分分合合。在这个过程中,忠诚不是必需的品质——这有些让人泄气,但事情往往就是这样。

你还要研究你的对手——其他的参与者。这些人是怀着和你一样的目的加入到游戏中的,而且和你一样,他们也是聪明的,懂得为了实现目的而选择的决策者,你的任何选择都必然与他们有一个“互动”,万万不可把别人都想象成一群傻瓜或者木头人,那样吃亏的是你自己。

当然,这些人可能是各不相同的:有些人存心成为赢家,有些人只是听天由命;有些人容易合作,有些人却是自私到家;有些人非常冷酷(或者说,非常理性),有些人就很讲究绅士风度……换言之,你必须知道人们作选择所依据的原则是什么,只有这样,你才可能做到“知己知彼”。

做个“领跑者”吗人们常常会陷入一种思维误区而不自知,比如我们都认为:成为一个众人瞩目的、很有影响力的人意味着成功,所以在玩这个游戏时,我们也力求做到这一点(只要能够做到,参加游戏的人都是很醉心于当“头”的)。可是我们却忘了,一个策略是不是成功,往往要看它和规则的适应程度。在生活中的成功是否意味着在游戏里也能成功呢?不要忘了,生活里的成功就是成功,是实实在在的;而在这个游戏里,即使你一直扮演着“明星角色”,只要最后的获奖者不是你,你的所有成功都是一种假象。

看中长跑比赛时,你可能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途中领跑的人经常不能赢得比赛。

一个高手会自然地跑在前面,因为他实力确实很强,他要战胜对手,或许还希望打破纪录,所以他必须跑在前面。但是另一方面,领跑者的处境其实并不利,如果空气阻力可以忽略不计,但心理压力肯定比紧跟在他身后的人要大,而且他不能根据对手的行动决定战术——他看不到对手,但是对手时时都在看着他,他不知道对方会在何时加速超过他。

在这个游戏中,自然会有人尝试扮演领袖的角色,同样因为他们有实力,而且想赢。再者,成为一个领袖还会吸引一些跟随者,这是很有好处的。但是不要忘了,在一个零和游戏里,没有什么人的忠诚是可以依靠的。

在生活中,我们能见到很多“枪打出头鸟”的例子,在这个游戏中也是这样,一个领跑者会不知不觉地成为很多人心目中的竞争对手,一旦出现什么差池,被人算计是很容易的。

相反,做个韬光养晦者其实也是很有好处的,可以不那么引人注目,遭人算计;可以在暗中观察每个对手——对方越是风光,在你面前暴露得也就越多;最妙的是,你还可能成为很多人力图拉拢的对象(因为你看上去“不那么有威胁”),你可以不动声色地比那些风光一时的人“活”得更长。

在这个人人都随时可能背叛的群体里获得“安全”并不十分容易。长相漂亮可能会给你增加朋友,但也并不可靠,要知道,你所在的组织内部竞争是非常严酷的,如果你不希望成为被抛弃的一个,你就要表现出你对别人是有用的。

比如你很会采集野果,或者会做饭,一个人在刚刚吃过了你提供的食物后,马上投票淘汰你并不是一个容易的选择。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更准确点儿说是:多做一件“好事”,不如少做一件“坏事”。

好事是指你对所在群体的贡献,如你擅长采集或捕猎,对维持集体的生存有好处;或者你有某种运动天赋,可以帮助集体在比赛中战胜对手,这样就可以暂时减少这一集体被淘汰的人数。不用说,这些优良品质对你的存在很有好处,正如在现实中,人们的收益与他的才能有很大关系。但是这些并不能保证你就一定是那个笑到最后的人。

你促进的是集体福利,对此并不是每个人都心存感激。正如“公共困境”证明的,人们最关心的还是他个人的福利。

不要忘了“帕累托效率”:“你好我也好”并不是普遍规律,有时情况是“你好我不好”甚至“你不好我才好”。

而且,大家都有动机“除掉”一个强者——弱者希望以此增加自己的安全感,其他强者希望取而代之。可怜的是,“强者”自己通常看不到这一点,他已经把自己看成了这一伙人的“头儿”,他甚至以为离开了自己,这一伙人都玩不转,陶醉在自己说了算,做得好的表象里,直到被大家淘汰,才会如梦初醒地体会人们是多么容易“背叛”。

强者都有弱点:专横、自大。这些弱点其实对别人无害,但却给了别人最好的理由。

理由或者借口,在人们作选择时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正如“观众选美”的例子告诉我们的:入选者并不一定是最漂亮的,而是大家都认为别人会选的,因为她们有某些“特点”(如红头发之类)使之可以成为焦点。对于希望入选的美女来说,这样的特点当然是好的,可是对于大家要选出一个牺牲品这样的游戏,你引人注目(比如办砸了一件工作,或者在选举前说了有人不爱听的话)就不大好了。

这不仅是来自策略本身,也是来自人的心理:在做一件可能损害别人的事时,人们通常是喜欢给自己找一个理由的,这会让他们的自我感觉好一些。比如一个女孩可能会说她和男朋友之所以分手,是因为他的某种行为表现得对自己不够关心,其实如果这个男人更英俊一些或更有钱,她是可以容忍这样的小小不快的。

在这个游戏中同样的心理也会起作用,很多人在解释淘汰别人的理由时都会说,她身体不好,退出可能更好些,或者某某人犯了一个不能原谅的错等等。所以越到投票临近之时,越要小心谨慎,因为此时的一点儿小错就可能成为别人把淘汰票投给你的理由。

投票的“极小极大定理。”

在这个游戏中,最为关键的部分无疑是投票,这是直接决定每个人命运的行动,选择起来尤其要慎重。

在投票之前或投票过程中,你是否该透露一些信息(包括假信息),比如我要投谁的票。你可能会说:这不是得罪人吗?的确如此,可是不透露信息,似乎谁也不得罪,但是也可能谁都得罪——大家都会把你看成一个潜在敌人;相反,透露信息得罪一个人,但在别人看来,至少这一轮你的威胁不大。所以这个“信息战”打不打,你还真要三思而行。

当然,即使你不公开宣称自己将投谁的票,这些信息也可能在日常表现上流露:某个和你发生冲突的人,或者横竖看你不顺眼的人都会让你觉得芒刺在背。所以如果你不得不得罪某些人,在每一轮投票过程中也不要超过一个,不可太多。

是否可以清楚地给大家排序?比如你十分坦率地告诉别人:“嗨,哥们儿,我们都是理性人,都明白大家到这里来就是为了赢得那100万,所以我一定会努力干掉你——我知道,你也会这么对我。但是不要担心,我现在还不想干掉你,按照我的计划,这要在三轮投票以后才发生,所以现在我们合作吧!”猜猜对方会怎么想,他会因为你这一轮不要求淘汰他而与你合作吗?没错,你是够理性的,但这绝不是好主意,因为别人并不总是那么理性。

投谁的票?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获胜,合理的把淘汰逻辑似乎是干掉最有力的竞争者;但是站在“不被淘汰”的角度,似乎应该把淘汰票投给最有可能被淘汰的那个人。这或许也可以叫做“极小极大定理”:你的目标固然是坚持到最后,但前提是这一轮你能坚持过来。

可是如果每一轮你都投票给那个最可能被淘汰的人,是不是一个好主意呢?

一个合乎逻辑的结果是:因为剩下的都是劲敌,所以游戏越往后,竞争就越激烈,而你成功的可能性越小。这样看来,似乎首先淘汰强手才是更好的选择——如果可能的话,这样每经过一轮投票,你都离那100万近了一步。

可是问题在于:这样一来,你也许活不到成为最后的竞争者那个时候。举例来说,现在你的小群体有6个人,你们要选掉一个。你有两个选择:投票给似乎最不被看好的那个人,或者投票给你认为威胁最大的那个人。为长远打算,你选了后者。可是因为只有你一个人投他的票,他安然无恙,而那个地位最差的因为你没有投他的票也逃过了一劫,这无疑增加了你自己被淘汰的危险。

虽然“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但是计算得过于长远,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凯恩斯曾对“长远派”说过一句嘲讽的话:从长远的观点看,我们都会死。如果你想得太远,结果可能并非你想要的。比如你认为应该趁某个有竞争力的对手羽翼未成之时除掉他,一种可能是你达不到目的,反而给自己树了一个敌人;还有一种可能是你淘汰了这个人,但是你却不是受益者。事实上,你根本不可能准确地预测未来,因为有太多不确定因素:你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不知道什么人会突然冒出来,也无法确定你的选择会带来哪些影响,所以有时你只能随机应变。

游戏开始时,你面临的其实是一个“混沌”:由于参与者太多,情况复杂得几乎难以计算,你的任何策略所起的作用也都很难清楚地评估。在这种情况下,“自保”也就是避免最坏情况(被淘汰)可能是最佳选择,也就是说,在无法对结果作出合理评估的情况下,你应该淘汰比你弱的,而不是比你强的。

总结一下,玩这个游戏的“极小极大原则”是:在开始时追求“避免最坏”——被淘汰,等到机会出现时再转而追求“争取最佳”——赢得大奖。

很多游戏者其实并不想那么多,他们投票给谁,起决定作用的可能只是情感因素,比如某个人他不喜欢,或者投票给某人他的负疚感最轻……这都不一定是错的,但是能不能做得更好一些呢?不要忘了,你参加这个游戏的唯一目的,就是成为最后的“幸存者”,赢得那一大笔钱,你的一切行动,都要为这个目的服务。

“不道德”的小帮派如果你不是年轻英俊、身强力壮、魅力难挡,也没有什么其他突出素质,总之一句话,你不是一个有力的竞争者,除了给别人做分母,还有什么别的指望吗?

不具备其他资源优势的聪明人想到了“人力资源”:拉帮结伙。在人群中找到几个人,与他们达成交易,共同进退,在每次表决时统一决定投某个“圈外人”的票。

因为缺乏互信,共谋并不容易。如果你要建立一个同盟,你不能只靠许愿,而要让对方明白这对你和他都是划算的。

不管你把这看成团结还是勾结,但是必须承认,这种可能被认为是“不道德的”拉帮结伙是很有效的。一个成功组织了小帮派的“领导者”洋洋得意地谈到别人的批评:“有人说这很不诚实……”我的回答是:“好吧,往下看!”

蓝彻斯特定律告诉我们:人数优势的效果估量不是用加法,而是用乘法,同样,拉一个同盟者的效果也不仅是减少一个可能投票反对你的敌人,而且还增加了一个和你一起投票反对别人的朋友。它带给你的好处不只是一或两票,而是可能扭转局面的决定性优势。

那么,一个团伙的理想人数是多少呢?是不是越多越好?当然,团伙如果很小(如两个人),影响力就有限,可能不足以改变投票结果;但也不能太大,过半数的团伙不但没有必要,而且有随时面临崩溃的可能。

小帮派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同样要面临麻烦的问题:1.他人的反抗。被排斥在外的人也被迫组织同样的联盟,如果你的帮派势力不够,就可能被各个击破。2.内部的勾心斗角,因为说到底,这是个零和游戏,合作不可能长久,每个人都有先背叛的动机。

假如你组织了一个团伙,共有4人,你们一直在决定别人的命运。现在只有一个团伙外的“幸存者”,5人投票决定这一轮淘汰谁,你有信心4:1淘汰那个外人吗?

当然,这似乎很容易,但是想想“强盗分赃”,这时每个同伙都要打自己的小算盘,计算这个人被淘汰之后自己的处境。如此一来,问题就复杂了,团伙中地位最差的同伙(比如和头头关系不好,或者入伙最晚)就会这样考虑:这个人被淘汰,下一个就要轮到我,所以,我的策略就是支持他,和他共谋,选掉另外一个人。

现在,局面是3:2,你们还是可以胜出,可是,排名第三的同伙也会感到自己不安全,也有反戈一击的动机,这样做对他有好处:在新同盟中,他的地位由第三变成了老大;反过来说,即使这一轮他不背叛,下一轮也一定要背叛,因为到那时他就成了团伙中地位最差的了。可是,如果他选择那时背叛,双方就是2:2打成平手;而如果他现在就背叛,结果就是他们胜出。显然,晚背叛不如早背叛。得出这个结论后,他也会选择和那两人联合,局面就扭转为2:3了。

事情还没完,你最信赖的伙伴看到这个危险,他可能认为继续支持你没有好处,反会成为新同盟的敌人,所以他也会投票反对你。这一来,局面完全倒过来了:你这个“带头大哥”被1:4淘汰出局。

这个结果可能叫你伤心不已,大叹世态炎凉。其实不必,一个“强盗同盟”本来就是只讲利害,不论道德的。

“三个快枪手”

当游戏者只剩A、B、C三个人时,在以往的竞争中,A的表现最好,竞争力最强,B次之,C最差,现在,需要这三人投票淘汰其中一个,你认为谁被淘汰的可能性最大?

答案是A。为什么会是他?想象一下,如果你是B,那么在最后一轮,你希望和谁竞争?和比你强的,还是比你差的?显然,和后者竞争你的胜率最高,所以,选择淘汰强者是你理智的策略,如果你是C这道理也同样适用。虽然这两个人都比你强,但是和B竞争,你的机会多少还大一些,因此,你的理智选择也是淘汰A。既然B、C都投A的票,无论他投票反对谁,都难逃出局的命运了。

回想我们曾经讨论过的“三个快枪手”,三个人的准确率分别是80%、60%和40%(而且三人相互了解),谁最有可能获胜?是最不准的那个人。根据前面故事里的逻辑,两个劣势者会合伙对付优势者,这样第一轮他被淘汰的机会最大,第二个人被淘汰的机会次之(优势者当然会对他下手),那个只有40%准确率的人这一轮的风险是零。他很有可能这一轮就胜出(如果另外两人被同时干掉)。即使只干掉了一个,他还是有机会——尽管小一些。我们都懂得“优胜劣汰”的进化原则,可是在生活中,又总能看到“劣币逐良币”的现象,原因之一就是优势者过于引人注目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就是这个道理。

二人世界,一地鸡毛好了,现在只剩你们两个了,你们的命运要由别人(过去被你们淘汰掉的人)来决定,不必再勾心斗角、相互算计了。现在或许是个回顾的时刻,自豪的时刻,享受生活的时刻,可是,那个悬念还是如同“达摩克里斯之剑”悬在你头上,叫你放心不下:谁能赢得那100万?我还是他(她)?

一看资源(包括长相、人气、社会号召力等),不要小看这些,制作这个节目的电视公司当然喜欢选出更有广告效应的人,他们可能会对投票施加影响;二看过去的表现(如果你是不择手段坚持到最后的,你就会得罪很多人),当然,对这两点你即使不是完全无能为力,所能做的也极其有限。

那么,到了这个时候,除了听天由命,你还有没有更好的策略?

你或许可以抓住最后的机会,赢得大家的喜爱,正如一个政客,抓住竞选之前的最后几天频繁亮相,到处许愿,亲吻小孩,或者表现出胜券在握的样子,这些行为可能有效,但也可能有麻烦。

首先,对方也可能针锋相对,和你竞争人气,即使对方本来不想这样做,你的行为也会刺激他。而这种竞争是胜负难料的——这样你们就又进入了一个精巧的“囚徒困境”。其次,你的表演可能产生相反的效果,原来打算支持你的人因为感觉你“矫揉造作”转而投对方的票;或者,你的优异表现倒增加了大家对“弱者”的同情,如你为了表现绅士风度,处处照顾你的同伴,而对方一副小鸟依人、我见犹怜的柔弱样子,给别人的感觉是:你是一个强者,这100万给你不过是锦上添花,给对方才是雪中送炭,他(她)比你更需要这笔钱。如果是这个结果,你的表演岂不是弄巧成拙?还记得那个因“表现太好”反遭淘汰的竞选人吗?

相比之下,另一个策略更值得考虑,可否共谋?你可以和对方私下商量(当然,这也许是规则不允许的,但你们可以找到机会):无论最后奖金归谁,都由你们平分。

这要看双方如何评估自己的处境,假如你自以为胜券在握,你是不会提出做这个交易的;如果对方这么提,你也不会接受。可是天下哪有那么可靠的事呢?

我们讨论过“交换信封”悖论,在那个悖论中,双方冒险的动力是所得大于所失。这里没有这个动力,所以,双方都未必愿意冒险。同样,我们也已经讨论过:失去的痛苦大于得到的喜悦,这么共谋的结果,是将“要么全有,要么全无”变成了肯定得到50万,尽管奖金减半,但不要忘了,那100万只有50%的概率到手,所以,这个交易对你对他都是值得考虑的。

假如怕对方拒绝,或者你怕白白损失一半奖金,也可以修正交易:胜者拿70或80万,败者拿剩下的部分。这样赢家损失不大,输家也不致空手而回,是不是更合理?可以想象,一定会有一个比例是双方都能接受的。也就是说,达成共谋的可能性很大。

这里的问题是:规则是否允许私下交易?假如不允许,而且一旦发现犯规就被判出局,达成共谋的可能性就很小了,你怎么知道对方不会告发你而坐收渔利呢?不要忘了,在“只此一次”的“囚徒困境”中,合作几乎是不可能的。

人人都是幸存者如果我们把这个游戏看作一个特定条件下的博弈模型,它会给我们很多启发;但是如果你不希望陷入“囚徒困境”,就不要把它看作人类生存状态的缩影。同时,这个故事也提醒我们:其实是在这样一个“零和游戏”中,博弈论的用处也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它对结果的预测,也并非总是十分准确。所以,如果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博弈论,就应该明白它在这两方面(预测和运用)的作用都是有限的。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世界不是一个“幸存者”游戏。在这个“零和”游戏中,胜利是排他的:一人胜利,意味着其他人失败,但在生活中,并不一定这样。

世界广阔,不局限于一个小圈子。在这个游戏中,你一旦失败就意味着永远出局;然而在现实中,从未经历过失败的人也许并不存在,我们应该懂得一个道理:失败并不是世界末日,相反,它未必不是获得成功必须经办的烦琐手续。事实上,那些游戏中的失败者,在现实生活的竞争中也许比那个“幸存者”做得更好。

世界复杂,不局限于一个标准。人的追求不同,对“成功”的理解也不同,有人追求金钱,有人追求某种卓越表现,有人追求生活的平衡,他们都有道理,不必强求一致。

我们对博弈论的关注,不应只是为了学会如何战胜别人,而是为了明了人生为什么如此,并从中汲取知识,致力于实现更合理,也更符合群体利益的合作方式,换言之,我们要追求的不仅是“术”——如何打败对手赢得胜利,更应该是“道”——寻求更好的合作关系,获得更多的成就和快乐。

其实,换一个角度看,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说是一个“幸存者”,一个生活的胜利者。英国作家史密斯曾自嘲地写道:“谁能说我不是个成功者?我不是在这辈子里,成功地避免了被人吃掉,并给自己弄到了足够的食物吗?”是的,每个活着的人都曾赢得了亿万精子参加的赛跑,都经历了无数潜在风险的考验,都在人生无常与世事险恶中安然幸存,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成就!作为如此辉煌的胜利者,我们应该有信心和能力,找到某些方法,平衡各自的利益诉求,共同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后记书店里有很多书指导你如何生活、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应付这样那样的问题,杂志上也连篇累牍地告诉你如何说话、如何察言观色、如何八面玲珑。不用说,这些人生指南常常是相互矛盾,甚至是自相矛盾的。你应该诚实,但又不能太老实;你应该友善,但也要偶尔发发脾气;你应该能干,但又不要弄到被别人嫉妒的地步;你应该聪明,但要装得傻一点;你要讨领导的欢心,但不要被认为是个马屁精;你要多交朋友,但未可全抛一片心……即使你没让这些东西弄糊涂,也不免感到,想好好活下来真是不容易,你得学会踩钢丝才行。

人生有无数答案,我们很难确知哪个最标准。如果你想把答案弄得很复杂,那是你的权利,但不是唯一的解决之道,其实你也完全可以用简单的方法对付它,那就是:不管周围如何,你为自己制定几条原则,并照此行事。

这很愚蠢吗?其实未必。环境是无法选择的,也是无法完全控制的,你在上面花费的心思,就不一定划算。因此,我们再次重复强调一些通则,不过这么做有点儿冒险,因为人们倾向于过度简化生活,尤其是在这个头条标题取代新闻、纪录片取代真实故事、书摘取代书籍的年代里更是如此。所以别忘了另外两句没有列入这些通则中的话:怀疑是权利的保证;要“拿来”,不要“接受”。

这是我的第三本与博弈有关的书(前两本是《博弈游戏》和《关于博弈的60个有趣话题》,后者主要由郭兴文先生执笔,我其实只不过是个“材料提供者”,承郭先生厚意,仍忝列第一作者,在此致谢),所以我必须给读者,也给我自己一个说法:为什么还写这本书?

《博弈游戏》出版后,得到一些读者的好评,高兴之余,也颇为惭愧,因为这本书的纰漏不少。由于时间仓促,更由于对“学术”与“可读”之间的关系把握不准,常常过于刻板琐碎,逻辑上也有混乱不清之处。常听人说电影是遗憾的艺术,其实写书也常常如此。

我并不仅仅希望这本书只是原来那一本的“升级版”,而希望它能表达更清晰的思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理性人”都希望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而这个目的又不可避免地受到环境、制度和他人的制约,因此人们必须作出选择(也就是“策略”);而人们策略的相互作用(这正是博弈论研究的课题)又可能导致更多的、更高层次(群体、国家乃至人类)的问题和选择……对这些问题,我们也许不一定都能找到最佳答案,但是思考这些问题,无疑将大大提高我们的理解能力和决策能力。

朋友告诉我网上有人在写《博弈游戏》的读书笔记,好奇地搜索一下,果然找到了。这位叫“侯哥”的网友也许是一个作者所能希望碰到的最佳读者,不但认真,还颇有见地,我很高兴在本书中讨论他和其他网友的部分见解。

对博弈论了解得越多,就越疑惑:它是科学吗?我们应该在多大程度上相信它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在本书中,我希望和读者分享这些新的思索和疑惑。

我以为,与其说博弈论是一门科学,不如说它是一种思维方式,我认为这是一种简单明了、人人都该具有的思维方式,这可以让我们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可惜的是事实并不是这样,很多人似乎从来就没有机会建立起一种正常的观念,结果正如那个晴天发愁、雨天流泪的老太太一样,生活中总是麻烦不断。

最后,我想说的是:尽管我并不推荐读过前两本书的朋友买这一本,但是我还是希望,即使是前两书的读者,也能从这本新书里得到一些新的启发和收获。

同类推荐
  • 人气操控术

    人气操控术

    在社会节奏越来越快的时代,人气正在越来越疯狂的发挥它的马太效应。甚至有人不惜以丑化自己为代价来博取知名度,并且真的从中获取了巨大的利益。而很多才华横溢的人因为缺乏足够的人气操控能力,被时代淹没在了日复一日的机械工作中。人气反映出的是一个人的社交力,具体来说,就是对别人的驾控能力和对自己的约束能力。它给人们在人际上带来巨大效益,能把周围的人调动起来,达到目的,实现成功。真正的成功者他的才华属性由两部分构成的:能力和人气。只有能力的人容易被埋没利用,只有人气的人只能活在小圈子里,而成功者必须兼具。
  • 挺起精神脊梁(人生高起点)

    挺起精神脊梁(人生高起点)

    天地万物均有脊梁,大地以高山为脊梁,所以壮丽不已;苍穹以日月为脊梁,所以光普宇内;国家以士人为脊梁,所以立于世界之林,而士人以精神为脊梁,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本书介绍了信仰、志向、信念、自信、斗志、追求、自立这些精神脊梁。信仰是生命的崇高亮色、志向是人生蓝图的绘制者、信念是强者的人生法则、自信是成就卓越的阳光、斗志是永不褪色的生命彩虹、追求是滋润生命的雨露,而自立是成功者的精神支柱。
  • 策划女性:女性未来人生与事业的10大系统策划

    策划女性:女性未来人生与事业的10大系统策划

    现代社会为女性提供了非常广阔的表演舞台,也创造了广泛的成功机遇,使得女性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广大女性应该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创造女性的人生价值。特别是在这个以经济为主的世界里,越来越有利于女性生存和发展。正如歌德所说:“伟大的女性正引导着我们上升!”
  • 激励成长

    激励成长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忠诚敬业没借口

    忠诚敬业没借口

    一个不忠诚、不敬业、寻找借口的人是不会很好地完成工作的,因此,他们总是在寻找工作。升职、加薪的机会总是垂青那些忠诚、敬业、不找借口的人,同样,每一位老板也都在寻找那些忠诚于公司、工作敬业、遇到问题不找借口找方法的员工,并以他们的表现来奖赏、重用他们。而这,也正是本书向每位职场人士传递的工作理念。
热门推荐
  • 情深似海深几许

    情深似海深几许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情爱时光是假的,痴缠岁月是假的;本想全身而退,最后落得一无所有。空有深情,无人懂。
  • 承君一诺,十里红妆

    承君一诺,十里红妆

    女主很强,男主也很强,这是个强强联手的玄幻文。
  • 境界的记事本

    境界的记事本

    无形之物,只能被有形之物创造所以,面对平淡的日常生活,这个世界却已经面临着绝望。因此,在人类不断重复的每一天,终究诞生超越境地的人类。而这个故事,是一位名为方伽境的少年,在成为魔法结社会长之前,所面临并体验的经历。小说内容,主要是以这名少年,以及周围一群超出常人价值观的魔法使。相似非似不同他人的价值观,所编织出来的故事。本故事内容非网络文,带着推理的感官,或许才能更好的理解其内容。
  • 可爱总裁:遇见冷血萌妹

    可爱总裁:遇见冷血萌妹

    霸道总裁对青梅竹马从最初的厌恶转变成愤怒到最后的宠溺仿佛爱恨纠葛就在一瞬间
  • 浮世阴曹

    浮世阴曹

    天道,人道,妖道,魔道,鬼道,在乾坤万物天地失衡之际,妖魔横行,屠戮人间。酆都大帝的影子使者因怜悯苍生,偷偷用幽冥原始之气逆转轮回,更改鬼道。犯下大错,致使九幽之渊大门提前封印崩裂,逃走了众多恶鬼妖魔。酆都大帝震怒,将幽冥原始之气封印在他体内。罚他渡十世轮回,受十世人间生老之苦,收服逃出地狱的妖魔,斩杀停留在了人间的恶鬼。经十世光阴完成命运之折,修复鬼道,重塑修为,承载天命,才可重新修成正果。影子使者历经九世轮回,第十世的时候,他带着天命降生现代,维护正道,而后随着整个历史揭开了主人公的传奇成长经历,而主人公并不知道他就是酆都大帝的影子使者转世。
  • 青春校园之恋爱

    青春校园之恋爱

    十年分别后的相遇,爱情的奇迹,使他们相遇,不再分离,他们之间的倾世爱恋
  • 网游之逆天之子

    网游之逆天之子

    一个神秘的孤儿,步入了这个世界的第一个虚拟网游,他的目的是什么,他到底为什么而来,随着一步步走来,他逐渐发现了答案,是希望?还是毁灭?
  • 沫然离颜

    沫然离颜

    打算回炉重造,支持这本小说的亲们抱歉了!!!
  • 呆萌小宠:顶尖总裁强宠妻

    呆萌小宠:顶尖总裁强宠妻

    “莫先生,我们……我们不是说好,婚后没有我的允许,就不可以碰我的么?”他笑得一脸促狭,“我没有碰你啊。”她红着脸,小手拉着他在她身上乱摸的手,抗议道:“那莫先生这是在干嘛?”“笙笙,我这是在摸你,我在调戏你,我表现的这么明显,难道你没有看出来吗?”小清纯碰上大灰狼,只有一个结果:吃的连渣渣都不剩。
  • 缘起缘灭:君心遥

    缘起缘灭:君心遥

    六界生灵万千,冷情如神,薄情如魔,皆逃不开一个情字。卿绾看过人间百态,叹过世间情事,却从未想过自己有一日也会为情所困。当生来坚持的信仰与措手不及的情意两相对立,她究竟该如何抉择。“若这情意皆是你布予我的一场局,我甘愿陪你做这局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