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53500000020

第20章 甫到银川

在1958年“大跃进”的年代里,她因他来到了边疆,而后他又因她来到了宁夏。边疆是雄浑壮丽的,宁夏川更是风光无限。但在那特殊的年代里,这里留下了他们的美好与辛酸。

列车风驰电掣地奔驰着,进入内蒙古的大沙漠地带开始减速了。由于地基松软,列车进入宁夏地界,似乎是在爬行,开得更慢了。据说这段铁轨刚接通,还在试运行期间。

30多个小时过去了,列车上终于播出:“前方是终点站——银川,请旅客们拿好自己的行李,准备下车。”

一下车,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光秃秃的黄土地。我们有点儿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问列车员:“这是银川吗?”

列车员很肯定地回答:“是。”

我问:“站台在哪里?”

列车员说:“下车的地方就是站台。”这明明是一块荒地,怎么是站台?我们知道西北荒凉,但没有想到荒凉到连个水泥站台都没有。抬眼望去,不远处有3个小帐篷。帐篷旁边停靠着几辆绿色的军用卡车。几个工作人员和军人在忙碌着。

我们爬上了一辆军用卡车,坐在各自的背包上。车子一开,尘土飞扬,不一会儿,一条长长的黄龙紧跟车后。我们浑身上下全变成土黄色的了。大家互相看看,彼此都快不认识了。好在我们早就有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倒也乐在其中。

一个多小时以后,我们抖落了身上的尘土,背着背包,提着旅行袋来到支边人员接待站。接待人员给我开了一封介绍信,叫我自己去自治区工业机械局报到。

穿过大街走小街,在利民街的一侧,一座有着两扇大红门的比较像样的平房出现在我眼前,我想这大概就是我要找的单位了吧。疾步走向前,白底黑字的大牌子呈现在我眼前: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业机械局。对了,就是这个单位。

迈进大门,有个天井,天井的两侧是一个一个的小房间,房门的上面伸出一个个小牌子,上写某某科(室)。我找到人事科,报到以后,科长说:“你先住下。明天到这里来上班。”我愣了一下,心想:我是学法律的,怎么到人事科上班?是我听错了?又一想:不要想太多,明天上班就是啦。

一位女同志把我领到她们的宿舍。这个宿舍就在机械局的后面,走几分钟就到了。宿舍的木门、木窗很古老,地面是夯实的黄土地,有点潮湿,面积有20多平方米。这个宿舍室内除了4张床之外,只有1个小桌子。桌子上有2个暖瓶,几个杯子。没有自来水和下水道,更没有卫生间。据说,这在当地已属上好的房子。能住上这样的房子,我已很知足。晚饭后,同宿舍的女同志交谈了一会儿,原来我们4个人都来自北京,其中有两位是学机械制造的,一位是搞行政的大姐。

机械局刚组建不久,科室多,人员少。人事科只有3个人:科长、副科长外加一个小兵——我。我在科里干打杂和跑腿的活儿。一次外出办事,科长特别吩咐:“这里是回族地区,回民占三分之一,他们信仰伊斯兰教。清真寺是他们的宗教场所。回民禁食猪肉。你说话办事一定要尊重回族的信仰和生活习惯。要注意民族政策。”我牢记在心。

为迎接自治区的成立,各单位都很忙,机械局也一样。需要清除周边垃圾,打扫室内卫生,还要张灯结彩,悬挂庆祝横幅。我是哪里需要哪里去,服从分配听指挥。

白天忙忙碌碌,时间过得很快。最难度过的时光是周六下午和周日(当年每周工作六天)。机械局规定:周六下午不办公,过组织生活。局里大多数同志是党团员,我们宿舍4位女同志,2位是团员,1位是党员,只有我1个人是群众(即非党、团员)。一到周六下午,他们都有归属。1949年,我当兵的第二个月就加入了青年团(那时还不叫共青团),此后一直到大学毕业前夕,我一直过组织生活,把团组织看成自己的家。在组织生活会上,大家都是同志,平等对待,无话不说。现在,生活中的家没有了,政治依靠的家也不要我了。看着他们一个个开会去了,我独自留在宿舍,心如针扎,欲哭无泪。

有人说,不是党、团员,不用过组织生活,当个党外人士,自由自在,这不很好吗?有什么可难过的?

不同年代的人有不同的想法,这很正常。20世纪50年代。在党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坚信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最理想、最美好的社会。人人都仰慕共产党人,崇敬共产党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早日加入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布尔什维克(即共产党员),这也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崇尚革命,追求进步的标志。若是党员,各地区、各单位的党组织就会把你看成自家人,就可以得到信任或重用。否则,你就是一个局外人,即使你很有才干,也很难得到信任或重用。这与现在的政治环境大不相同。

周日最盼的是加班,因为只有忙碌,才可以忘掉一切烦恼与痛苦,才不会感到冷清与孤寂。但加班的机会不多,那怎么度过周日呢?

最愉快的是给家麟写信,在信里,可以倾诉思念之情,可以倾诉一周的酸甜苦辣。但我在信中,多是报喜不报忧,一则怕他担心,二则怕农场监管右派的领导拆看私信。在政治斗争高于一切的年代,在反右斗争深刻的教训中,对“左派”先生不得不防。万一他们无限上纲,给我飞来一顶右派帽子或反革命帽子,那可吃不消。家麟每周给我来一封信,在信中,他更是报喜不报忧。

同宿舍的一位大姐和我一样,孤身一人在集体食堂吃饭,下班以后无事可做。这位大姐让我和她一起去上夜校。她去听文化课,我有时听文化课,有时听文学讲座,这是一个去处。

银川市有一个人民电影院,常放电影。电影院的门口有一个宣传栏,需要观众供稿。一个月能被选登两篇稿件,就可以享受当月免费看电影的优惠。于是我想,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既可练笔,又可免费看电影,何乐而不为!于是,我常给电影院宣传栏投稿,也常被选登,免费看电影成了我的又一去处。

有时也去逛街、游园。当年的银川没有什么可逛的,全市只有一条大街,从东到西只有半个小时的路程。街上没有下水道,下雨天,污水横流,有的地方还堆放着垃圾。两旁多是低矮的小商店。最气派的要算邮电大楼,它位于市中心的十字路口,大玻璃窗,水泥墙面,三层楼,可算是鹤立鸡群。其次,就是有着二层楼的百货大楼。全市有一个中山公园。最吸引游客的是一汪湖水。湖面平静,波澜不惊;水清透碧,游鱼可见;两岸垂柳,婆娑起舞;湖中泛舟,心旷神怡。夏末初秋,荷花盛开,缕缕清香,沁人心脾。园中有一个小动物园,但动物不多。

当时流传着一个顺口溜“一条马路两座楼,一个警察看两头,一个公园两只猴”可以算是对当年银川市区的一个概括。

1958年10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我们参加了盛大的成立庆典。庆典前后,通过阅读宣传材料,通过与当地干部、群众的交谈,我了解到,宁夏目前虽然落后,却是个好地方,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素有“天下黄河富宁夏”之说,更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美称。确是这样,我们在这里吃的是大米、白面,南方籍的支边人员在大米的供应方面还有特殊的优待。黄河大鲤鱼是金黄色的,个大味美。

深秋的银川,满街落叶,随风飞舞。它告诉人们冬天就要到了,赶快准备过冬。这时,家家户户开始了新的忙碌,腌大白菜,储藏萝卜、土豆,要知道,整整一个冬天,吃菜全靠它们了;买煤,准备好取暖的炉子,在炉子上架好烟筒;给大门挂上棉门帘。

11月,寒风飕飕,各单位已生火取暖了。我被调往自治区综合电机厂工作。分配给我的任务是与一位来自上海的支边同志一起创办电机厂小报(周报,内部发行)。我们既当记者,又当编辑,还兼刻写、油印和发行。可能是刚来不适应,我们觉得那年的冬天特别冷,寒风刺骨、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滴水成冰,据说最低温度-21℃。为采写,我们尽管已全副武装(皮衣、棉裤、棉帽、棉鞋、毛手套),手脚还是长了冻疮。为按时出版发行,我们夜以继日,干劲十足,虽然辛苦、忙碌,但是我们以苦为荣,以忙为乐。

阳春3月,树木尚未披上新绿,可能是政治条件不佳的原因,我又被调往自治区工业中等技术学校工作。

这所学校的校园不大,四周是土筑的围墙,南面有一大门,大门里面是一排排用土坯垒成的平房,一半用来做教室、实验室和办公室,一半用来作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宿舍。后面有一较大的平房,那就是食堂。大门外面是一大片低洼的盐碱地。

这所学校位于银川市偏东北面、被称为东教场的地方。宁夏解放前,东教场是军阀马鸿逵的兵营,也是关押囚犯的地方。据说,在这儿杀过许多人,一到夜里,阴风呼号,令人毛骨悚然。

这所学校成立于1958年,设有3个专业:机械制造、冶金、采矿,十几个班,教职工30人左右,学生和教职工全都住在学校里。

我被分到教务科打杂,但仍旧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做好科长吩咐的每一件事情。

后来,我了解到,我们一同来宁夏的22人中,大多数人改行了,干什么的都有。我和他们相比,算是幸运的,一是留在宁夏首府银川市工作,二是没有干繁重的体力劳动。那些改行的同学在临毕业前都受过不同的处分。当时的说法是,政法部门是要害部门,是掌无产阶级刀把子的地方,政治上不可靠的人绝对没有资格进入这个领域。

4年苦读,付诸东流。

同类推荐
  • 十八学士

    十八学士

    唐太宗李世民在长安城设文学馆,王府属杜如晦、记室房玄龄、虞世南、文学褚亮、姚思廉、主簿李玄道、参军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咨议典签苏勖、天策府从事中郎于志宇、军咨祭酒苏世长、记室薛收、仓曹李守素、国子助教陆德明、孔颖达、信都盖文达、宋州总管府户曹许敬宗共十八人常讨论政事、典籍,当时称之为“十八学士”。
  • 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精英(下)

    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精英(下)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科技精英。如詹姆士·麦克斯韦、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本森和基尔霍夫、罗伯特·科赫、巴甫洛夫、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约翰·汤姆逊、克斯·普朗克。
  • 化茧成蝶:李宁向左 俞敏洪向右

    化茧成蝶:李宁向左 俞敏洪向右

    一个用自己的名字做产品,做成了中国第一体育品牌,与耐克、阿迪达斯一起傲视群雄;一个由培训班起家,成为中国最富有的老师,在千万人当中传递希望的力量。
  • 孤独与大胆

    孤独与大胆

    本书收入胡适本人所写自传类文稿。胡适在这些文稿里,记述了自己的母亲、父亲、家世、个人经历,在基本反映他一生的同时,也记述了胡适个人思想变化的历史过程。
  • 抗日战争时期的胡适

    抗日战争时期的胡适

    本书主要描述了中日战争期间,对胡适由主和变为主战提出了新的见解,并对其主张转变的背景与《墨子》非攻篇的关联作了论述。同时有对胡适作为民国使节和驻美大使在美国作的演讲活动作了系统性的总结和分析。其中有关胡适的演讲和外交活动,均使用日本当时的报纸、杂志为主要材料,以证明演讲活动的影响及其重要意义。
热门推荐
  • 万病回春

    万病回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枫慕

    枫慕

    【本故事有感于游戏君成录,取自其中剧情,如果非要说是抄袭,我也没办法,但是还是稍作了更改】他是千古一帝,一统天下,只为他。他是放荡不羁的王爷,身世曲折,朝如青丝暮成雪。待到世事结束时,他问他:“我已经厌恶了皇族的争权斗势,尔虞我诈,你可愿放弃王位,跟我走?”
  • 月眸

    月眸

    当颜洛倾生下来就在人类城市,可她毕竟是一个吸血鬼啊,而且还是一个,惟一一个圣女,但是她不知自己真实身份,想过平凡的生活,在她在赏金猎人中遇到的吸血鬼乔装成的猎人,当血族遇到狼族的侵略时她会以自己圣女身份回去帮助血族吗?还是……
  • 初向

    初向

    每个人都是彼此路途上的一个路人,可总有人想成为戈弋路途的终点,没办法,戈弋只能让其成为自己路程上的一个路标。
  • 吞天

    吞天

    九洲大地,仙魔妖灵亿万,有大神通者可移山倒海,踢星踏月。杨凌,本是一介凡人,偶得“吞天舍利”而踏上修真道路。至始至终,杨凌心诚志竖,勇猛精进,凡挡我修真之路者,杀无赦!太古八符,上古剑仙,洪荒巨兽,仙界大能,擎天魔神,战天妖王,面对这漫天神佛无所畏惧,我命在我不在天!层出不穷的法宝,神奇瑰丽的道术,成仙成圣的功法,万古不灭的各教巨头,一切尽在《吞天》。
  • 天创奇才

    天创奇才

    五族动乱,人族式微。机缘巧合,天创奇才。看万血之血,千魂之魂如何在乱世中带着人族能人终结这乱世,成就一番霸业。
  • 我的鬼妻狐妾

    我的鬼妻狐妾

    幽冥大厦,怪事不断......被锁住魂魄的女鬼,还有陷入邪恶诅咒的黑寡妇,更有妖媚惑人的狐狸精,可是他们为何偏偏都要对我以身相许?一块来历不明的银锁,把我卷入了怎样一场血雨腥风?面对阴阳两界的敌人和陷阱,我将如何走出这重重的困境?
  • 游戏与妹妹

    游戏与妹妹

    兄妹俩在现实世界与游戏世界中的不同的经历体验……主要记叙了一个死亡游戏闯关的全过程,从现实的兄妹到游戏中的队友,从不是真兄妹到…
  • 带血的影子

    带血的影子

    生活在两个不同世界的人,他是她的影子,她亦是他的转折。时间与时间的节点交织出一处处的诡异巧合,是他站了她的道,还是她被黑暗吞噬了影子。一场场案件,难道只是巧合?缘分在白纸上画出了命运的赤裸,带血的影子出现在黑夜与白昼的终点
  • 独家专宠:极品校草的最美校花

    独家专宠:极品校草的最美校花

    她一家小公司的董事孙女,生性善良,一双水澈的双眸总是放着清灵般光泽,却从小失去父母,爷爷不认,家人不疼的处境。他是世界第一大家族的独子,面容俊美,如同一只妖孽,遇上瘦小的她,死死抓住她,要吃她,更要保护她。(苏沫雪:你会疼我吗?夜泽熙:会;苏沫雪:你不离不弃吗?夜泽熙:会。;苏沫雪:嗯……你还会什么?,夜泽熙:我还会吃你。;苏沫雪:如果你吃不到呢?,夜泽熙:我不会吃不到!)扑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