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客人来访,就涉及迎送、接待和举办各种双边活动。接待外国客人的礼仪要求,自然有许多特殊之处。
(一)迎送礼仪
迎来送往是人们在交往中的一种很常见的交际礼仪,在国际交往的迎送中,要视其身份、两国关系、访问目的等来安排迎送工作。
礼宾工作的迎送分两类:官方性的和非官方性的。
1.官方性的迎送
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的正式访问是官方的,某一机构的有特殊身份的也属官方迎送。官方迎送的特点是: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反映在机场、宾馆、车站、码头、新闻宣传报道等方面,从这些可反映隆重程度。隆重仪式一方面反映在群众场面,另一方面还反映在政府官员和新闻记者出席的多少上,其三还反映在新闻报道上。欢迎仪式一般安排仪仗队、检阅式等。现在一般都略去繁杂的仪式,重要访问才安排欢迎仪式。访问分两种:国事访问和友好访问。对来访者,不论是民间团体、官方人士、知名团体还是知名人士,都要在各处进行迎送。
(1)迎送的规格
对迎送规格,各国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友好访问或本国邀请来的就要特别隆重,工作访问等可以简单些。主要陪同人员要注意与来宾的身份相当,如果遇到访问首脑突然来不了,改由副职访问,那就要灵活改变迎送方法,注意与来宾身份相当,主人的身份与客人身份不要相差太大。
接待来宾有升格接待和降格接待。在特殊情况下,有时从发展两国关系或当时的政治需要出发,打破常规接待,安排较大的迎送场面和给予较高的礼遇,叫升格接待。升格接待要注意尊重国际惯例,注意必要的平衡,避免其他国家产生不必要的误会,造成厚此薄彼的印象。升格体现在接待人数、场面隆重、下榻宾馆等级等方面,也体现在宴会上,宴会隆重不是指菜谱,而是指餐具的等级,比如是镀银或纯银等。
(2)掌握抵达和离开的时间
要把时间安排等通知各部门,如:交通、公安、宾馆等有关单位和有关合作者,遇到误点情况,要安排好后续工作。一般迎送要提前1个小时到达,在客人到前排列好,客人走后才撤离。
(3)献花
迎宾仪式中都有献花的内容。可以献的花有:兰花、玫瑰花、马蹄莲、满天星、长青绿色叶等。忌送:菊花、石竹花、杜鹃花、荷花,黄色花不能送。不能送假花,且花束要保持新鲜、整洁、鲜艳。而且在西方许多国家送花讲究送单数,如:1,3,5,7,9……枝花,因为他们认为双数枝花一般都是送到墓地祭奠已故的人。送花不能由男士送,必须是30岁以下的女士或儿童,女士要未婚,儿童要7岁左右,太大太小都不行。送花人不能有残疾,要面目清秀,送花时间是主要领导人握完手15秒后送,送花人距客人1米左右。
(4)介绍
介绍一般由礼宾工作人员负责,不能是翻译介绍,先把谁介绍给谁很有讲究。需要掌握的原则是,当介绍双方认识时,将男子先介绍给女方,将年轻者介绍给年长者,将职位低的介绍给职位高的人。
(5)陪车
客人抵达后欲到下榻处或要离去时要陪车。当主客同乘一车时,客人坐主人右侧,警卫坐前面。引客乘车时,要从车尾引;如在引车时引其坐错了位,就任其自然,切不可更改换回。
2.对民间团体及一般客人的迎送
(1)对民间团体的迎送
迎送民间团体时,不举行官方正式仪式,但需根据客人的身份,安排对口部门、对等身份的人员前往接待。对身份高的客人,事先在机场(车站、码头)安排贵宾休息室,准备饮料,并在客人到达前尽可能将住房和乘车号码通知客人。如果做不到,可印好住房、乘车表,或打好卡片,在客人到达时,及时发到每个人手中,或通过对方的联络秘书转达,以便客人做到心中有数,主动配合。
(2)对一般客人的迎送
迎送一般客人,主要是作好各项安排。如果客人是熟人,则可不必介绍,上前握手,互致问候即可;如果客人是首次来,又不认识,接待人员应主动打听,主动自我介绍;如果是大批客人,也可事先准备特定的标志,如小旗或牌子等,让客人从远处就能看到,以便客人主动前来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