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53300000002

第2章 国际交往惯例

(一)举止文明

首先,在公共场所必须做到的是始终保持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更不能随地吐痰。在公共场合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

其次,应当遵守传统的礼仪,照顾老人、孩子和妇女,要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

再次,要维护当地的名胜、文物,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二)求同存异

经常会涉及应当如何对待中外礼仪与习俗的差异性?下面,将对这两个问题略作探讨。

首先,对于中外礼仪与习俗的差异性,是应当予以承认的。更为重要的是要明确:它们只有在各自的适用范围之内,才有其“对”与“错”可言。客观地讲,它们都有自己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谈不上有什么“优”“劣”之分。

举例来说,就有关数字的民俗禁忌来看,在中国、日本、韩国、朝鲜等国家,人们最讨厌的数字是“4”。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4”在上述国家语言里的发音与“死”的发音相近。但是,在信仰基督教的欧美国家里,人们却认定最不吉利的数字是“13”与“666”。因为在《圣经》故事里,“13”与基督遇害被联系在了一起,而“666”则被视为魔鬼撒旦的化身。

再者,以有关色彩的民俗而论,在阿拉伯国家里,绿色因与伊斯兰教有关,因而深得人们的喜爱。然而,到了日本,绿色却是人人忌讳的,因为日本人普遍认为绿色很不吉利。

这些事例证明,世界各国的礼仪与习俗是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性的。在涉外交往中,对于类似的差异性,尤其是我国与交往对象所在国之间的礼仪与习俗的差异性,重要的是要了解,而不是要评判是非,鉴定优劣。

在国际交往中,究竟遵守哪一种礼仪为好呢?一般而论,目前大体有三种主要的可行方法。

其一,“以我为主”。所谓“以我为主”,即在涉外交往中,依旧基本上采用本国礼仪。

其二,“兼及他方”。所谓“兼及他方”,即在涉外交往中基本上采用本国礼仪的同时,适当地采用一些交往对象所在国现行的礼仪。尤为重要的,是需要对交往对象国的主要礼俗禁忌心中有数,并且在实际操作中尽量加以回避。

其三,“求同存异”。所谓“求同存异”,是指在涉外交往中,为了减少麻烦,避免误会,最为可行的做法,是既要对交往对象所在国的礼仪与习俗有所了解,并予以尊重,更要对于国际上所通行的礼仪惯例认真地加以遵守。简而言之,“求同”,就是要遵守有关礼仪的国际惯例,要重视礼仪的“共性”。“存异”则是要求对他国的礼俗不可一概否定,不可完全忽略礼仪的“个性”,并且要在必要的时候,对交往对象所在国的礼仪与习俗有所了解,并表示尊重。

从宏观上来看,礼仪的“共性”寓于礼仪的“个性”之中。礼仪的“个性”是礼仪的“共性”存在的基础,没有前者,便不存在后者。另外一方面,礼仪的“共性”不但来自礼仪的“个性”,而且也是对其所进行的概括与升华,所以其适用范围显然更为广阔。就这一点来讲,在涉外交往中,在礼仪上“求同”,遵守礼仪的“共性”,也就是在礼仪的应用上“遵守惯例”,是更为重要的。

比如,在世界各国,人们往往使用不同的见面礼节。其中较为常见的,就有中国人的拱手礼,日本人的鞠躬礼,韩国人的跪拜礼,泰国人的合十礼,阿拉伯人的抚胸礼,以及欧美人的吻面礼、吻手礼和拥抱礼。它们各有其讲究,都属于礼仪的“个性”。与此同时,握手作为见面礼节,则可以说是通行于世界各国的做法。与任何国家的人士打交道,以握手这一“共性”礼仪作为见面礼节,都是适用的。所以在涉外交往中采用握手礼,就是“遵守惯例”。

一般而言,在国际交往中应用礼仪时“遵守惯例”,其实就是要求人们遵守涉外礼仪。与各国的国别礼仪所不同的是,涉外礼仪的基本内容,就是有关礼仪的国际惯例。

在涉外交往中,应用礼仪之所以需要“遵守惯例”,主要是因为惟其如此,才更易于人们取得共识,便于沟通,避免周折,达到互动。有人曾说过:“参与国际体育比赛,就必须遵守比赛规则,严禁另搞一套。在涉外交往中应用礼仪时需要‘遵守惯例’,其作用与参与国际比赛时必须遵守比赛规则,实际上完全是一样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一说法大有其道理。

(三)入乡随俗

“入乡随俗”,是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它的含义主要是:在涉外交往之中,要真正做到尊重交往对象,首先就必须尊重对方所独有的风俗习惯。在前往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工作、学习、参观、访问、旅游的时候,尤其要对当地所特有的风俗习惯,加以认真地了解和尊重。做不到这一点,对于交往对象的尊重、友善和敬意,就好似敷衍了事,无从谈起。

在涉外交往中,之所以必须认真遵守“入乡随俗”原则,主要是出自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原因之一,是因为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的具体进程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宗教、语言、文化、风俗和习惯,并且在彼此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局面,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也是世间任何人都难以强求统一的。

举例而言,在用餐之时,东亚国家的人多使用筷子,欧美国家的人爱用刀叉,而阿拉伯人则大都直接以右手取用食物。人们各有各的说道,并无高低优劣之分。

再如,就肉食禁忌而论,有些民族忌食猪肉,有些民族忌食狗肉,有些民族忌食牛肉,有些民族忌食羊肉,有些民族忌食禽肉,有些民族忌食鱼肉。此外,还有某些民族则禁食一切肉类。他们讲究不同,做法自然各异。

所谓习俗,亦称风俗习惯。它所指的,是因地域、种族、文化、历史的不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相沿成习的特殊的精神文化方面的传承。具体而言,它涉及衣、食、住、行以及交往应酬等主要方面。在涉外交往中,对外国友人要表达尊敬、友好之意,至关重要的,就是要首先对对方特有的习俗予以尊重,否则其他的一切都会成为空谈。

原因之二,则是因为在涉外交往中注意尊重外国友人所特有的习俗,容易增进中外双方之间的理解和沟通,有助于更好地、恰如其分地向外国友人表达我方的亲善友好之意。简而言之,注意入乡随俗,是促进中外双方人士彼此之间相互理解与沟通的一条最佳捷径。

在对外交往中,如果对交往对象所特有的风俗习惯了解不够,往往就会无意之中做出一些被对方视为伤风败俗的事情来。

例如,在大部分欧美国家,鲜花都被当做最有情趣的礼品之一。但是,并非所有品种的鲜花都能享受这一“待遇”。比如,在国内备受青睐,甚至被许多城市选为“市花”的菊花,在不少欧美国家里都是被打入“另册”的。其原因是:在那里,菊花乃是常用于丧葬仪式的“葬礼之花”。

在涉外交往中,怎样才能做到入乡随俗呢?最重要的,是必须注意到下列两个问题。

第一,必须充分地了解与交往对象相关的习俗。古人早就要求一切正人君子,都必须认真做好“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充分了解与交往对象相关的习俗,本是“知己知彼”的应有之义。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入乡随俗就根本无从谈起。

比如,准备前往德国参观访问,要同德国人直接打交道,就应当事先对德国人在衣、食、住、行、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各个方面所特有的讲究与禁忌,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这样,在与德国人接触往来时,就会胸有成竹,落落大方,表现自如。至少,也不大容易惹麻烦,或者出洋相。

第二,必须无条件地对交往对象所特有的习俗加以尊重。在国际交往中,对于其他国家所特有的习俗,没有必要照抄照搬,全盘引进,生吞活剥。对于本国的传统习俗,则需要发扬光大。这一切,与入乡随俗原则并不矛盾。然而对于别国所特有的习俗,是不能少见多怪,妄加非议的。如若以我画线,以我为尊,厚此薄彼,则更是有害的。正确的态度,应当是无条件地、认真地对其予以尊重。

例如,与阿拉伯人打交道时,就必须对其忌食猪肉、忌酒、忌用左手与人接触、忌送雕塑玩偶,以及对方在“斋月”期间日间禁止饮食的习俗,认真地表示尊重,否则就可能会冒犯对方。

对外国友人所特有的习俗,总之是既要了解,更要尊重。没有了解,就无所谓尊重。了解的目的,则是为了更好地尊重。尊重,从来都是建立于了解基础之上的。

在涉外交往中,当自己身为东道主时,通常讲究“主随客便”;而当自己充当客人时,则又必须讲究“客随主便”。在本质上讲,这两种做法都是对“入乡随俗”原则的具体贯彻落实。

(四)信守约定

作为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所谓“信守约定”的原则,是指在一切正式的国际交往中,都必须认真而严格地遵守自己的所有承诺,说话务必要算数,许诺一定要兑现,约会必须要如约而至。在一切有关时间方面的正式约定之中,尤其需要恪守不怠。

人所共知,在人际交往中,尤其是在跨国家、跨地区、跨文化背景的人际交往之中,取信于人早已被公认为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本前提,同时也是任何一个文明人、现代人所应具备的优良品德。而在一切国际交往中,遵行“信守约定”的原则,就是取信于人的主要要求之一。

在现代社会里,信誉就是效率,信誉就是形象,信誉就是生命。对于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都是如此。人们早已公认,讲究信誉,遵守承诺,口碑良好,言行如一,实际上就是对交往对象,同时也是对自己最大的尊重。相反,在人际交往中出尔反尔,言而无信,有约不守,或是守约不严的人,不仅仅是不尊重交往对象,而且也是不尊重自己。不守约定,是世人公认的严重有损于个人形象的一种行为。对此,每一名懂得礼义廉耻的人,均应闻者足戒。

令人遗憾的是,迄今为止,仍有极少数的国人,或许是对自己缺乏严格要求,在涉外交往中,照旧乱许诺,乱开空头支票。求人之时,对于对方的任何要求都来而不拒。兑现之时,却“一推六二五”,翻脸不认账。即便是在一般性的人际交往中,也到处乱说大话、假话、空话,并且就连约会的时间也不予遵守。有人还以在约会时姗姗来迟为荣,要是不迟到一会儿,不让别人恭候自己一阵子,似乎就显示不出自己的重要性来!他们的这种想法和做法,非但失礼,而且有害。

在涉外交往中,要真正做到“信守约定”,对一般人而言,尤须在下列三个方面身体力行,严格地要求自己。

第一,许诺要谨慎。在人际交往中,许诺必须谨慎。不管是答应交往对象所提出的要求,还是自己主动向对方提出建议,或者是向对方许愿,都一定要深思熟虑,量力而行,一切从自己的实际能力以及客观可能性出发,切勿草率从事,头脑一热,便承诺“满天飞”。即使对于必须作出的承诺或约定,也必须慎之又慎。对其一定要字斟句酌,考虑周全,既不要含糊不清,模棱两可,也不要大而化之,信口开河。

第二,承诺要兑现。对于自己已经作出的约定,务必要认真地加以遵守。承诺一旦作出,就必须要兑现;约定一经作出,就必须如约而行。惟其如此,才会赢得交往对象的好感与信任。在涉外交往中,真正地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还将有助于让外国人确信:“我们中国人历来说话都是算数的。”为了落实已有的约定,不仅要认真地如约而行,同时还应当尽可能地避免对已有的约定任意进行修改变动,随心所欲地乱作解释,或是擅自予以取消、否认。

第三,失约要道歉。万一由于难以抗拒的因素,致使自己单方面失约,或是有约难行,需要尽早向有关各方进行通报,如实地解释,并且还要郑重其事地为此事向对方致以歉意,并且主动地负担按照规定和惯例因此而给对方所造成的某些物质方面的损失。千万不要在碰上这种情况时得过且过,避而不谈,一味推诿,企图赖账,甚至拒绝为此向交往对象道歉。

总而言之,在涉外交往中,必须诚实守信,说话算数,办事讲究信誉,绝不在信誉方面进行“形象自残”。

(五)热情有度

“热情有度”,是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它的含义,是要求人们在参与国际交往,直接同外国人打交道时,不仅仅待人要热情而友好。更为重要的是,要把握好待人热情友好的具体分寸。否则就会事与愿违,过犹不及。

在待人热情友好的同时,又需要把握好具体的分寸,这指的实际上就是热情有度之中的“度”,对于这个“度”的最精确的解释,就是要求大家在对待外国友人热情友好的时候,要切记,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必须以不影响对方,不妨碍对方,不给对方增添麻烦,不令对方感到不快,不干涉对方的私生活为限。与外国人进行交往应酬时,如若不注意恪守这个“度”,而是一相情愿地过“度”热情,处处“越位”,必然就会引起外国人的反感或者不快。

具体而言,中国人在涉外交往中要遵守好“热情有度”这一基本原则,关键是要掌握好下列四个方面的具体的“度”。

第一,要做到“关爱有度”。也就是说,不宜对外国友人表现得过于关心,不要让对方觉得我方人员碍手碍脚,管得过宽。

比方说,你向外国人建议:“今天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多穿上几件衣服呢?”他却会认为你是在干涉他的个人自由。在他们看来,这纯粹是他们个人的选择,想怎么干就可以怎么干,与你有什么相干,你管这么多干什么?

万不得已,在与外国友人打交道时,非得涉及此类问题不可的话,应当尽量使用委婉一些的语气,并且要采用商量、建议的方式,最好不要采用祈使句,免得对方听起来有“下命令”之嫌。要是以“如果我是你,我今天一定会多穿几件衣服”这一表达方式,来取代意思基本相同的“你为什么不多穿上几件衣服”,或者“你应该多穿上几件衣服”,听起来恐怕就更易于为外国友人所接受。

第二,要做到“指正有度”。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对待外国友人的所作所为,只要其未触犯我国法律,不有悖于伦理道德,没有有辱我方的国格人格,尚未危及其人身安全,那么通常就没有必要去评判其是非对错,尤其是不宜当面对对方进行批评指正,或是加以干预。这一做法,有时亦称“不得纠正”。

这是因为,一方面,外国人讲究的是独善其身,反对别人多管闲事。他们认定,除去法律明文禁止做的事情之外,其他任何事情自己都有权利去做。别人对此是无权干涉的。另一方面,由于中外文化、习俗本身多有差异,双方在日常生活之中的许多方面,是非曲直的标准未必一致,有时甚至还会大相径庭。国内许多司空见惯之事,到了国外却未必尽然。因此,以自己的见解强加于人,显然是不适当的。

例如,中国人举办舞会时,假如男多女少,两位男士在一起跳跳舞是很普遍、很正常的。可在西方国家里,两名男子在社交场合一起跳舞,却有同性恋的嫌疑。要是一位中国男士不知道这一点,在涉外舞会上硬要去邀请一名没有舞伴的西方男子共舞,那么非吓跑对方不可。可见,在这类情况下,双方之间的孰是孰非是难以评判的。

涉外交往中,讲究友谊为重。如果当着外国友人的面,甚至当众指出他人的失误或短处,比如,告知一位男士他的体味太重,对一位女士说她所穿的衣服不合身,不仅会使对方难堪至极,而且也会使自己显得为人尖刻。所以,这种无关宏旨,甚至毫无必要的批评,还是不说为妙。

第三,要做到“距离有度”。也就是说,与外国人进行交往应酬时,应当视双方关系的不同,而与对方保持与双方关系相适应的适度的空间距离。

中国的人口多,因此一般人在人际交往中对于交往双方的空间距离不太讲究。有时,为了表示亲近,有的中国人还喜欢有意靠近交往对象一些。但是,在国际交往中,人们却对人与人之间的空间“交际圈”,也就是交际距离,是备加关注的。与外国人打交道时,与对方相距过近,会使对方产生被“侵犯”之感;而与对方相距过远,则又会使对方感觉到冷遇。

根据惯例,在涉外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的正常距离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四种,它们各自适用于不同的情况。

其一,私人距离。其距离在0.5米之内。它仅适用于家人、恋人与至交。因此,有人称其为“亲密距离”。这种情况一般允许身体之间的接触,相互之间足以嗅到彼此的体味,并且可以仔细地审视对方面部的细微表情,甚至感觉到对方身体的体温。

其二,交际距离。其距离为大于0.5米,小于1.5米。它适合于一般性的交际应酬,故亦称“常规距离”。这是办公室、社交场合、聚会以及人们之间普通友谊来往时的距离。

其三,礼仪距离。其距离为大于1.5米,小于3米。它适用于会议、演讲、庆典、仪式以及接见,意在向交往对象表示敬意,所以又称“敬人距离”。

其四,公共距离。其距离在3米开外,适用于在公共场所同陌生人相处,它也被叫做“有距离的距离”。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西方,同性之间的交往千万不要过于亲近,应该达到交际距离甚至私人距离即可,不然双方都会感到不安。在涉外交往中,身体距离应视具体的环境和场合的不同而随机应变,当然,还应尊重他国的习俗。

第四,要做到“举止有度”。

也就是说,与外国人相处之际,务必要对自己的举止动作多多检点,切勿因为自己举止动作过分随意,从而引起误会,或是失敬于人。

要在涉外交往中真正做到“举止有度”,最重要的是应当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不要随便采用某些意在显示热情的动作。在国内,朋友相见时,彼此拍拍肩膀;长辈遇见孩子时,抚摸一下对方的头顶或脸蛋;两名同性的人在街上携手而行;等等,都是常见的亲热之举。可是,外国人却绝对接受不了这些行为方式。

另一方面,则是不要采用不文明、不礼貌的动作。有些动作,比如,当众挖鼻孔、抓痒痒、脱鞋子、抠脚,或是在与人交谈时用手指对对方指指点点,高跷着“二郎腿”乱晃乱抖不止,早已被世人公认为是既不文明,也不礼貌的。在外国友人面前,自然更是应当被禁止。

(六)女士优先

所谓“女士优先”,是目前国际社会所公认的一条重要的礼仪原则,它主要适用于成年的异性进行社交活动之时。“女士优先”的含义是:在一切社交场合,每一名成年男子,都有义务主动自觉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尊重妇女,照顾妇女,体谅妇女,关心妇女,保护妇女,并且还要想方设法、尽心竭力地去为妇女排忧解难。倘若因为男士的不慎,而使妇女陷于尴尬、困难的处境,便意味着男士的失职。人们一致公认,唯有如此这般的男子,才会被视为具有绅士风度。反之,则会被认作是一个没有丝毫修养的粗汉莽夫。

“女士优先”原则还要求,在尊重、照顾、体谅、关心、保护妇女方面,男士们对于所有的妇女都要一视同仁。

外国人强调“女士优先”的主要原因,并非是因为妇女被视为弱者,值得同情、怜悯,最为重要的是,他们将妇女视为“人类的母亲”。他们认为,对妇女处处给予优遇,就是对“人类的母亲”表示感恩之意。

在国外的社交应酬之中,“女士优先”作为一条礼仪的基本原则,早已逐渐演化为一系列的具体的、可操作的做法。它们不仅已是世人皆知,而且在社会舆论的督促之下,每一名成年的男子均须将其认认真真地付诸实践。

以下,就来简要地介绍一下目前流行于世的“女士优先”的种种具体的做法。

参加社交聚会时,男宾在见到男、女主人后,应当先行向女主人问好,然后方可问候男主人。男宾进入室内后,须主动向先行抵达的女士问候。女士们如果已经就座,则此时不必起身回礼。而在女宾进入室内时,先到的男士均应率先向其致以问候,已入座的男士亦应起身相迎。不允许男士坐着同站立的女士交谈,而女士坐着与站立的男士交谈则是许可的。当女士在场时,男士不得吸烟。在女士吸烟时,则不准男士对其加以阻止。必要的话,男士还有为女士点燃香烟的义务。

主人为不相识的来宾进行介绍时,通常应首先把男士介绍给女士,以示女士在此刻的地位“后来居上”。在男女双方进行握手时,只有当女士伸过手来之后,男士方可伸手与之相握。男士与女士握手时如果抢先“出手”,被视为是严重的“犯规”。为了表示对女士的尊敬,男士还必须在与女士握手时摘下帽子,脱下手套,而女士在一般情况下则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做。

在发表演说、讲话时,如果需要同时称呼许多人,也要注意“女士优先”。合乎礼仪的称呼方法是“女士们,先生们”,或是“玛丽小姐,威廉先生”,而不允许颠倒这一顺序。

男士在同女士交谈时,言辞必须文明高雅,表达必须把握分寸。切不可当着女士的面,大讲脏话、粗话、黑话,或者乱开低级下流的玩笑。若因为用词唐突,而使女士难堪,则男士必须为此而郑重地向女士道歉。

在室外行走时,若是男女并排行走,则男士应当自觉地“把路让给女士”,即请女士走在人行道的内侧,而自己主动行走在外侧。这样做,既是为了交通安全方面的考虑,也是为了防止女士因疾驶而过的车辆而担惊受怕,或是为了防止因汽车飞驶而溅起来的污泥浊水弄脏女士的衣裙。

当具体条件不许可男女并行时,男士通常应请女士先行,而自己随行于其身后,并与之保持一步左右的距离。其目的,既是为了避免因男士步伐过大,使女士难于跟进,也是为了将“选择行进方向的权利”让给妇女。

不过,“女士先行一步”有时也有某些例外。当需要开门、下楼梯、通过拥挤之处或者危险、障碍路段时,男士则被要求先行在前,以便为身后的女士开门、开道、探险,或为之提供必要的保护。

当男士与女士在某些狭窄的路段“狭路相逢”时,前者不论与后者相识与否,均应“礼让三先”,请后者率先通过。

乘坐车辆或飞机时,男士应主动帮助同行的女士携带沉重或较为难拿的物品,并照顾其上下。假如不需要对号就座的话,男士不仅要为女士找到座位,而且还应当将较为舒适、较为安全的座位让给女士就座。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如果尚有女士没有坐席,则其他男士不管与之是否相识,都应当主动为其让座,而不应视若不见,置若罔闻。

出席宴会、舞会、音乐会时,男士应主动照顾或帮助同行的女士就座。在必要之时,还应协助其脱下外套。

在宴会上,为了显示对妇女的尊重,一般不会雇用女侍者。通常,女主人是宴会上“法定”的第一顺序。也就是说,其他人在用餐时的一切举动,均应跟随女主人而行,而不得贸然先行。按惯例,女主人打开餐巾,意味着宣布宴会开始;女主人将餐巾放在餐桌上,则表示宴会到此结束。

在交谊舞会上,女士可以拒绝男士的邀请,而男士却不得回绝女士的邀请。当女士无人邀舞,或遭遇个别男士骚扰时,每一位男士都有义务挺身而出,“见义勇为”“英雄救美”。

出席音乐会时,倘若没有领位员提供服务,则男士要主动为同行而来的女士带路。此外,男士不但应陪同女士一道前来,而且还应充当“护花使者”,将女士送回居所。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女士优先”的具体做法,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在实践中,它主要适用于社交场合,换句话说,在公务场合,人们强调的是“男女平等”,或者是“忽略性别”,因而是不太讲究“女士优先”的。

另外一方面,“女士优先”除了适用于国际交往之外,在西方国家里也是非常通行的。不过在阿拉伯世界里,东南亚地区,以及日本、韩国、朝鲜、蒙古、印度等东方国家里,人们依然奉行是“男尊女卑”,对“女士优先”并不买账。

同类推荐
  • 没有什么不可能

    没有什么不可能

    全书共10章,包括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方法总比问题多,头脑是日用品不是装饰品,别犯迷糊,找准方向,不抛弃,不放弃等。
  • 方与圆的人生智慧课

    方与圆的人生智慧课

    方圆之道,自古至今便被视为生命之大道,做人之大智,做事之大端。方,就是做人要正气,具备优秀的品质;圆,就是处世老练、圆融。在方圆之道中,方是原则,是目标,是做人之本;圆是策略,是手段,是处世之道。千百年来,“方圆有致”被公认为是最适合中国人做人、做事的成功心法,成大事者的奥秘正在于方与圆的完美结合:方外有圆,圆中有方,方圆相济,方圆合一。
  • 工作要有好心态

    工作要有好心态

    本书作者从大量的职场人员实际案例中,经过分析,总结出这套保持乐观心态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希望每个职场人都能够从中受益,永远让快乐的阳光照耀你工作、生活的每一天。
  • 女人的气质与修养

    女人的气质与修养

    本书描述了气质的四个方面,即有吸引力、好修养、好心态、良好形象。并指出了女人要有独立的人格,要走自己的路,这样才能保持女性的气质与修养。
  • 这样的员工最受欢迎:优秀员工要有好心态、好人品、好能力

    这样的员工最受欢迎:优秀员工要有好心态、好人品、好能力

    《这样的员工最受欢迎:优秀员工要有好态度 好人品 好能力》系统、全面地论述了态度、人品和能力的重要性,以生动的实例阐述受到企业欢迎的员工所应具备的心态、品格和能力,为读者带来提升自我的妙法,帮你打开职场的“法门”,让你的职场之路走得更宽阔、顺畅。世界500强企业首选的职业精神培训工具书!态度决定高度,人品决定产品,能力创造价值!投资你的态度,拥有美丽“薪”情;亮出你的人品,拥有光明“钱”途;提升你的能力,拥有过硬业绩!
热门推荐
  • 宠物小精灵之小果

    宠物小精灵之小果

    宠物小精灵之巅峰之路,我现在重写,请大家尽请期待!
  • 枫花雪夜

    枫花雪夜

    为什么我的人生不能由我掌控?!我要站在世界的巅峰,我要这天,再也遮不住我眼;我要这地,再也埋不了我的心;我要这众生,全都明白我意,我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我只求站在世界的巅峰,我要成为这世界的主人!我要这人类诚服与我,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 网游之假面骑士团

    网游之假面骑士团

    罗飞是一个在最后的骑兵部队里,当了两年骑兵的复员军人,本来在马背上进行砍杀的技能,在平常生活中是没有任何用处的,但一款叫做《中古世纪》的虚拟现实网络游戏,却给他提供了一个驰骋的平台。
  • 异魔纵横

    异魔纵横

    九天之上方为仙,仙人掌三千大道,武者弱肉强食,这个世界宗门从里,只有强者才有选择的机会,弱者只有生存的能力。
  • 守护爱情

    守护爱情

    “学长!”杨玉庭兴奋的跑了过去。严旭看了看眼前一脸天真的女孩,“你是夏若馨的同班同学?”“嗯”杨玉庭使劲的点了点头。“这个能帮我交给夏若馨吗?”严旭拿出一漂亮的信封递给杨玉庭。严旭:“若馨那样的女孩子我是不会喜欢的。”贺伊羽:“我把你当姐妹,你呢?却横刀夺爱!”罗云:“若馨,我真的没想到你会是这样的女孩子。”齐霖:“别跟我抖,你一个小小的艺人,能把我怎么样?还是乖乖的听我的话吧。”曲逸风:“你们谁都别想再欺负她,从今以后,谁再欺负她,我一定让他不不好过。”曲逸风与严旭街头巧遇,两人并没有打招呼,只是相视一笑,然后各走各的。“若馨还好吗?”走了几步后,两人仍旧忍不住同时转身问了这么一句话。
  • 罪臣之女的锦绣芳华

    罪臣之女的锦绣芳华

    苦逼的傅瑶穿越到尚书家里,本来家庭和睦,生活快乐,谁知道一道圣旨压了下来。她爹被生生的打上了奸臣的称号,然后是全家被流放到一个不毛之地。不过好在精通穿越史的傅瑶没有被打败,迅速调整心态原地满血复活为励志女汉子开荒、种粮、修茅屋。左邻右舍看不得她家好起来,尽找茬,还有极品小人制造麻烦。于是她还要和他们各种争,各种斗!好不容易等到极品都收拾光了,家业也兴隆了的时候,一道圣旨又压了下来。回京!再不是傻里傻气被皇帝利用的棋子了,再不是别人想陷害就陷害的软蛋了。且看傅瑶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惩治那些伤害她们家的人。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一剑逆仙

    一剑逆仙

    没有逆天般的功法。没有无敌般的运气,也没有至尊级的武器,只有被别人鄙视般的资质,林凡有一句名言:“我不想一路高歌成为至尊,也不想成为名留青史成为一派的开山祖师,我只想平凡的过一生,一生逍遥自在。”
  • 七宿录

    七宿录

    绝氏绝境,天罗大劫。星海七宿,穹顶镇妖。千载匆匆,扶桑孕子。焱冰现,天瞳出。君子谦谦,潇潇雨歇。佳人依依,盈盈笑靥。陌途寒寒,扰扰人间。月殇华华,冷冷千夜!
  • 开国功贼

    开国功贼

    一个码头上扛包的苦力,只想着吃上碗饱饭,娶个媳妇伺候老娘。命运却一次次地将他抛上天空,然后又一次次摔下来,鼻青脸肿。历尽艰难,梦想依旧。他是巨贼张金称麾下的小头目。他是窦建德麾下的治乱能臣。他是大将军李旭眼中的爱民好官。他是唐高祖李渊眼中的开国功贼。他什么都不是。他只是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