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交通运输路线的发展,丝绸之路的作用在逐渐淡化。在古代丝绸之路沿线的一些地区,骆驼等传统的工具仍然是运送物资的主力。为了促进国际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致力于国际交通的建设。从1992年12月1日起,横贯亚欧两大洲的铁路大通道——新亚欧大陆桥开通运营。新亚欧大陆桥是从中国连云港起到荷兰鹿特丹港的铁路联运线,全长1.09万多公里,途经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荷兰等7个国家,辐射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1年8月4日,哈萨克斯坦邮政发行的“哈萨克斯坦铁路”纪念小全张含邮票3枚,其中面值15坚戈的那枚票面上注有纪念文字:哈萨克斯坦—中国铁路通车10周年,图案是与中国边界接壤的哈萨克斯坦火车站德鲁日巴。除亚欧大陆桥外,中国在各区域也不断完善“丝绸之路”,以新疆喀什为始发点的中巴、中吉乌铁路于2006年列入国家发展计划,作为中国西部面向亚欧诸国的门户,新疆的国际运输线路增加到79条,极大地提高了运输能力,加快了物流速度,增进了经贸交流水平。
此外,国际丝绸之路大会也成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交流与合作的一个平台。在2007年5月份召开的第四届国际丝绸之路大会上,中国交通部称特别注重与丝绸之路沿线邻国的路网连接,并投入大量资金对通往边境口岸的道路进行改扩建。
为了让古老的丝绸之路重放光彩,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2008年2月19日,来自俄罗斯、伊朗、土耳其、中国等19国交通部长和高级官员在瑞士日内瓦签署了一个意向书,决定通过230个工程项目,在2014年前改善古丝绸之路等欧亚大陆通道的公路、铁路、港口、入关等软硬件条件,2000年前的丝绸之路重现辉煌。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交通运输部门负责人巴里·凯布尔说:“这是丝绸之路的新生,这一项目不仅会为那些被包围在内陆的中亚和东欧国家提供机会,也使那些与海洋相隔较远的贫瘠地区受益,通过这笔高额投资,沿线国家都将分享到全球化为各国经济带来的好处。”陆路交通的发展可以大大缩短运输时间,极大地推动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在这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时期,为宁夏的交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四通八达的交通线为宁夏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包兰铁路线从宁夏北部穿过,312国道从宁夏南部通过,福(州)银(川)高速公路和宝中铁路贯穿宁夏南北,建设中的太(原)中(卫)铁路从东西方向贯穿宁夏,已建成银川河东机场和在筹建中的中卫机场、固原机场。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活动的开展,文化活动也被提上议事日程。由中亚5国和我国的河南、陕西、宁夏、甘肃、青海5省区联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申报丝绸之路为世界文化遗产。经过中国申遗专家和丝绸之路沿线省区文物部门共同商讨,初步确定48处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宁夏的开城遗址、固原北朝及隋唐墓地、须弥山石窟被列入名单之中。
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宁夏经济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丝绸之路宁夏段在新的时期中将会再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