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固原战国秦长城调查报告之四
冯国富 王金铎 杨宁国
古代长城上的马面、城楼、女墙、瞭望孔等等,最初都是城邑军防设施,在长城出现以后,被应用到长城墙体上来。长城墙体上这些设施出现的时间,在史书文献中缺乏明确记载,我们只能通过实地调查加以探索。现存于山东境内的齐长城修筑于战国初年(路宗元,齐长城,山东友谊出版社,1999),是我国境内最早的长城。在齐长城石垒墙体的外侧,可以看见许多墙垛子,顶面为3米×4米,彼此相距很近。这种墙垛子用于加固墙体,防止墙体向外倾斜坍塌。长城上的马面到底出现于何时,文献缺载,城楼在汉代即已在都邑流行,但长城上的城楼最早出现于何时,仍不清楚,女墙、瞭望孔在春秋时期城邑墙体上已经出现,何时出现于长城墙体上却不见记载。亦只能通过长城调查来探索求证。
城障、城堡:据《史记·武帝本记》注上引颜师古解释说:“障,山中小城。汉制,每塞要处,别筑为城,置人镇守,谓之候城,此即障也。”另据《汉书·张汤传》颜师古注:“障,谓塞上险要之处,别筑为城,因置吏士而为障,以捍寇也。”在长城沿线内侧,交通要道以及险要的地方,每隔一定的距离,就修筑一座城池,较大的城池称为堡或营,较小的城池称为障。实际上都是供守卫长城的军队驻扎储备军需的大小兵营,用以管辖附近一段长城和若干墩台,执行着长城沿线的防务任务。障与城的区别就在于“城”的大小不一,城内有居民,而“障”内只住官兵,不住居民。也有城和障结合在一起的,既住官兵,又住居民。
关城:也叫关口、隘口或关隘。它是长城沿线的重要据点,主要是为了加强长城沿线的守备力量,通常是设在交通要冲,并设有几道关墙,设置关门等。而且驻兵把守,扼守着出入长城的咽喉要道。成为管辖调遣附近长城及峰火台戍卒和军事行动的指挥所。
固原战国秦长城沿线(内侧)城障、城堡、关城,俗称古城堡,为长城的附属设施,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据调查大多数创建于战国秦以及秦汉时期,修筑年代为秦汉及后代。保护单位为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各县区文物管理所。
本文就固原战国秦长城资源试点调查暨长城沿线内侧现存城障、城堡、关城略作简介。
一、彭阳县境城障、城堡、关城
1.PYCZ001,涝池城障。所在位置为城阳乡涝池村张沟圈村民小组。创建年代为战国秦,修筑于秦汉。地处东经106°48′730″~106°48′812″,北纬35°50′193″~35°50′240″,海拔1603米~1607米。平面为不规则长方形,墙基周长为350米。残存墙体长44米,残存高度1.8米~5.5米。底部最宽8米,最窄2.6米。顶部最宽5.1米,最窄1.2米。夯层厚为6厘米~10厘米。墙体类别为土墙,构筑方法为土夯筑,墙体为人工基础。城障所处地势北高南低,城内现住有农户4户21人。
无其他建筑物,东临公路,南、西、北三面为耕地。损毁严重,仅存城障四角墙体,合计长度为44米。城障东西长125米,南北宽50米。西北角墙体残长15米,基宽8米,顶宽3.1米,高4米。西南角墙体残长8米,宽8米,高3.5米。东北角墙体残长15米,宽10米,高5.5米。东南角墙体残长6米,宽2.6米,高1.8米。
2.PYCZ002,白岔城障。所在位置为白阳镇白岔村下岔村民小组。创建年代为战国秦,修筑于秦汉。地处东经106°44′536″,北纬35°52′208″,海拔1693米。周长也不清,残存墙体长39米,高1.5米~6.2米。底部最宽9米,最窄4米。顶部最宽5米,最窄2米。现存高为6.2米~1.5米。夯层厚为8厘米~11厘米。墙体早年已平为耕地,所留残垣,形状不明。墙体类别为土墙,构筑方法为夯筑,墙体为人工基础。损毁严重,所处地势北高南低。城障四周为耕地,四面墙体均有损坏,现存残长39米,最宽5米的椭圆形墩台。东北为台地,西南临沟。北距长城墙体232米,距城阳至陡坡公路179米。
二、原州区境城障、城堡、关城
3.YZCZ001,郑磨城障。所在位置为清河镇郑磨村委会所在地。创建年代为战国秦,修筑于秦汉。此城已毁,郑磨村二组党员活动室就建在城障遗址中,西距固原至将台公路15米,其余三面为耕地。墙体已平为耕地及村委会建设用地,原形状不明,所留残垣。残存长度为32米,残存高度1.5米~2.8米,东西宽13米。夯层厚为8厘米~13厘米。墙体类别为土墙,构筑方法为土夯筑,墙体为人工基础。现存东南两侧部分残段,其余均被推为耕地或被农户院落占用。现存墙体长32米,底部最宽3米,最窄1米。顶部最宽6米,最窄3米。现存高为1.5米~2.8米,严重损毁。
4.YZCZ002,郑磨城障。位于清河镇郑磨村南王堡台地上。创建年代为战国秦,修筑于秦汉。地处东经106°16′857″,北纬36°03′711″,海拔1711米。墙体残存,城内外均已平为耕地,长方形,所留残垣周长424米。墙体残存长度为411米,东西宽13米,残存高度1.8米~3.5米,夯层厚为20厘米~21厘米。底部最宽11.5米,最窄6.5米。顶部最宽9米,最窄3.2米。墙体类别为土墙,构筑方法为土夯筑,墙体为人工基础,比较完整。基本呈方形,东、南、西三面墙体初顶部被损毁外,底部保存完整,北侧墙体中间有一缺口。城障开南门,内外均为耕地,墙体底部略有损坏,据当地群众说,城中经常出钱钞(货币),在城障四周及内侧散布大量泥质灰陶粗细绳纹板筒残瓦片。该城障东西长111.5米,东侧南北长92米,西侧南北长103米。所处地势西高东低,东为坡地,距固将公路210米,西北距长城墙体150米。
5.YZCZ003,十里城障。位于清河镇十里村。创建年代为战国秦,修筑于秦汉。地处东经106°15′724″,北纬36°03′489″,海拔1802米。墙体残存,呈不规则方形,城内外均已平为耕地,所留残垣周长200米,残存高度1.4米~4.5米。墙体类别为土墙,构筑方法为土夯筑,墙体为人工基础。墙体周长为50米,底部最宽10米,最窄4.2米。顶部最宽1米,最窄0.3米。现存高为4.5米~1.4米。夯层厚为10厘米~12厘米。比较完整。位于清河镇十里村三组塬上台地中,形制呈正方形,开北门。所处地势北高南低,城障内外均为农民耕地,西北距长城(墙体)63.5米。在城墙四周散布少量残瓦片。除顶部损坏外,底部保存基本完整。
6.YZCZ004,海堡城障。位于清河镇海堡村四组。创建年代为战国秦,修筑于秦汉。地处东经106°14′769″,北纬36°02′748″,海拔为1848米。现残存墙体长55米,残存高度0.2米~1米。底部最宽5米,最窄1米。顶部最宽3米,最窄0.5米。夯层厚为8厘米~10厘米。城内外均已被平为耕地,形状不明,周长不明,墙体类别为土墙,构筑方法为土夯筑,墙体为人工基础,严重损毁。位于海堡村塬最高台地上,毁坏较严重,现存东面墙体,其余三面被毁。北距长城墙体125.5米。城障四周散布有较多泥质灰陶粗细绳纹残瓦片。
7.YZCZ005,明庄城障。位于清河镇明庄村一组。创建年代为战国秦,修筑于秦汉。地处东经106°13′781″,北纬36°07′746″,海拔1862米。墙体残存,城内外均已被平为耕地,现存部分墙体,形状基本为方形,现存周长240米,残存高度0.9米~3.4米。底部最宽5.4米,最窄1.5米。顶部最宽4米,最窄0.5米。夯层厚为9厘米~11厘米。墙体类别为土墙,构筑方法为土夯筑,墙体为人工基础,比较完整。位于明庄梁塬地上,高于地表5米,形制基本呈方形,南北长63米,东西宽57米。城障四面墙体仅存东面40米长一段墙体,其余三面均被毁。所处地势北高南低,西距长城墙体40米,东距村庄1000米。
8.YZCZ006,陆家庄城障。所在位置为清河镇长城村陆家庄。创建年代为战国秦,修筑于秦汉。地处东经106°12′845″,北纬36°01′25″,海拔1830米。墙体残存,城内外均已平为耕地,现存墙基部分形状基本呈方形,墙基周长200米,墙体残长18米,残存高度0.7米~1.3米。底部最宽5.5米,最窄3.5米。顶部最宽5米,最窄3米。夯层厚为6厘米~12厘米。墙体类别为土墙,构筑方法为土夯筑。墙体为人工基础,现严重损毁。仅存东北角一段长18米墙体。城障高于地表0.9米~2.5米,从地面遗留同时代的瓦片及迹象看,城障形制呈方形,西距长城墙体55米。四周地面散布大量泥质灰陶粗细绳纹板筒瓦残片。
9.YZCZ007,后磨河城障。所在位置为原州区中河乡小沟村后磨河组。创建年代为战国秦,修筑于秦汉。地处东经106°09′200″,北纬35°59′067″,海拔1974米。墙体残存,城内外均已被平为耕地,现存墙基部分形状呈长方形,周长280米。现存墙体残长135米,底部最宽15米,最窄5米。顶部最宽7米,最窄1米。现存高为1米~3米,夯层厚为10厘米~12厘米。墙体类别为土墙,构筑方法为土夯筑,墙体为人工基础,较完整。南北两侧墙体除顶部塌落外,底部保存完整,西侧墙体保存15米,东侧墙体不存。整个城障高出地表1.2米~7米,城障基址保存完整。顶部墙体部分损毁,主要原因为自然风雨侵蚀塌落。东面墙体不存,距外侧地表1.2米~1.85米,南侧墙体底部保存完整,底宽10米~15米,顶宽3米~7米,外侧距地表高5米~6米,内侧高2.2米~3米,西侧残存墙体15米,底宽5米~8米,顶宽1米~3米。外侧距地表高3.5米~7米,内侧高0.5米~2.8米。北侧墙体底部保存完整,底宽6米~10米,顶宽2米~6米。外侧距地表高3.5米~5.5米,内侧高0.5米~1.5米。
10.YZCZ008,红庄城障。所在位置为张易镇红庄村二组(西山)。创建年代为战国秦,修筑于秦汉。地处东经105°05′284″,北纬35°53′160″,海拔2234米。墙体残存,城内外均已被平为耕地,墙基部分基本呈方形,周长260米。现存南墙墙体残长48米,残存高度1.5米~3.1米。南墙底部最宽10.6米,最窄4.2米。南墙顶部最宽3.8米,最窄2米。现存南墙外侧高为4米~4.8米,内侧高为1.5米~3.1米。夯层厚为8厘米~13厘米。墙体类别为土墙,构筑方法为土夯筑,墙体为人工基础。保存较完整。整体呈方形,四周边长65米,保存基本完整,现存南侧墙体48米,其他三面墙体由于风雨侵蚀和人为耕种取土原因不存。整个城障高于地表4米~7.8米。所处位置在红庄村二组的西山梁上,地势南高北低。城障内部及四周散布大量泥质灰陶绳纹残瓦片、筒瓦残片等。东距固将公路1000米。南为山顶台地,距红庄墩台50米,西距村庄590米,北距红庄村向西的村公路950米。
11.YZCZ09,樊西堡城障,所在位置为原州区张易镇黄堡村八组(樊西堡)。创建年代为战国秦,修筑年代为秦汉。地处东经105°59′49″,北纬35°46′51″,海拔1954米。古城位于长城南侧,城内外均已被平为耕地,现存部分墙体形状为方形,墙体残长334米,残存高度1.4米~2.7米。夯层厚为7厘米~11厘米。北墙底部宽3.5米~8.2米,西墙底部宽1.2米~4.3米。北墙顶部宽1.5米~2.42米,西墙顶部宽0.8米~3.4米。现存北墙墙体高为2.1米~2.7米,西墙墙体高为1.4米~2.7米。墙体类别为土墙,构筑方法为土夯筑,墙体为人工基础,现严重损毁。现仅存北侧114米及西侧220米长的两段墙体,东侧墙体不存,南侧墙体位于地梗上,仅存墙基,顶部墙体毁坏不存。据当地群众说毁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主要是当地群众在城墙体下引渠放水、长期水流浸泡使墙体倒塌及耕地取土破坏,现在在西侧墙体下仍为群众放水水渠。东南距黄堡塌城子230米,南临大河,北距固将公路100米,西距马莲水库450米。
12.YZCB010,十里城堡,俗称小古城子。所在位置为清河镇十里村二组。创建年代为战国秦,修筑年代为秦汉。地处东经106°17′471″北纬36°03′388″,海拔1685米。城内外均已被平为耕地,墙体残存,现存部分墙体基本呈方形,周长546米,南墙墙体残长273米,残存高度0.7米~2.4米。底部最宽5.4米,最窄3.5米。顶部最宽2.0米,最窄0.5米。现存高为0.7米~2.4米,夯层厚为9厘米~10厘米。墙体类别为土墙,构筑方法为土夯筑,墙体为人工基础,损毁严重。西、北两侧墙体保存较好,东、南两侧墙体损毁严重。城址东西长138米,南北宽135米。西北侧基本与外侧地表平行,东南侧高于外侧耕地1.2米~3米。城址四周及内部均种植农作物,周围散布大量泥质灰陶粗细绳纹板筒瓦残片、瓦当及汉代灰陶罐残片等。据当地群众说在该城址中,每年耕地时都发现有灰陶罐等器物。
13.YZGC011,什里古城,俗称古城堡。所在位置为原州区清河镇十里村。创建年代为明。地处东经106°17′504″,北纬36°03′124″,海拔1698米。现存墙体周长980米,墙体残高为5.5米~6.8米。底部最宽10米,最窄8米。顶部最宽2.5米,最窄1米。夯层厚为11厘米~16厘米。墙体保存较完整,城内外均已被平为耕地,现存墙体基本呈方形,墙体类别为土墙,构筑方法为土夯筑,墙体为人工基础。保存完整。东西长245米,南北宽245米,开南门,设瓮城,瓮城形状呈半圆形,东西长50米,南北宽50米。城址东北两侧为耕地,西南两侧紧临北十里村村落,西南两侧紧靠住户的墙体部分被损毁。20世纪70年代城内为固原师范学校开辟成农场耕地,城址中还存有旧房子10间。
14.YZGC012,固原古城。位于今原州区政府所在地。内城始建于西汉,有“高平第一城”之称,后经北周大规模重修,唐、宋、金、明各代均增修。据宣统元年(1909年)《新修固原直隶州志》、陈明猷标点本《宣统固原州志》记:“固原州城:北周时筑之,明景泰时重修,成化时增设堞楼,弘治时挑成壕堑。万历三年,总督石茂华以土筑不能垂远,乃甃以砖。”“内城:周围九里三分,高三丈五尺,垛口一千四十六座,炮台一十八座。外城:周围一十三里七分,高三丈六尺,垛口一千五百七十三座,炮台三十一座,壕深、阔各二丈。”共有城门十道:“东城:三道,万历时建。有名者二:曰安边,曰保宁。南城:四道,万历时建。有名者二:曰镇秦,曰兴德。西城:二道,万历时建。有名者一:曰威远。北城:一道,万历时建。曰靖朔。同治兵乱后封闭。”另据1986年征集于固原县(今原州区)城关,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那彦成撰并书《重修固原州城碑记》载:“兰郡迤东,形势莫如陇,陇之险莫若六盘。六盘当陇道之冲,蜿蜒而北折,有坚城焉,是为固原州治。州本汉高平地,即史所称‘高平第一’者也。北魏于此置原州,以其地险固,因名固原。城建自宋咸平中。明景泰三年重筑,疑就‘高平第一’旧址为之。今年远不可考,然观其城内外二重,内周九里,外周十三里许,规模宏阔,甲于他郡。国初特设重镇。康熙庚寅,乾隆己卯,修葺者再。”
15.YZGC012,黄堡古城。所在位置为张易镇黄堡村六组。创建年代为宋代,修筑年代为后代。地处东经106°59′056″~106°00′053″,北纬35°48′332″~35°48′038,海拔1954米。现存部分墙体形状为方形,墙基周长618米。现存墙体残长430米,残存高度1.5米~6.1米。夯层厚为5厘米~20厘米。底部:东墙最宽9米,西墙宽9.6米,南墙12.8米;东墙最窄5米,西墙5米,南墙2.5米。顶部:东墙最宽5米,西墙2.8米,南墙2.6米,东墙最窄1.8米,西墙1米,南墙1米。现存北墙墙体高为2.1米~2.7米。现存高度:东墙最高6.1米,西墙5.8米,南墙5.9米,东墙最低3米,西墙最低3米,南墙1.5米。北墙严重损毁。古城亦称塌城子,城墙东、西、南三面墙体保存较完整。北墙被北夹河水冲跨不存,仅有北侧中间一小墩。东墙外围挖有护城壕,现保存完整。古城开东门,两侧有门墩。三面墙体均筑有马面。古城位于长城南侧,城外四周为河滩,南北两边为两条小溪由北向南流过。城内已被平为耕地,墙体类别为土墙,构筑方法为土夯筑,墙体为人工基础。地理位于张易镇黄堡村六组,界于夹河与大河之间,地势东高西低。其形制为梯形,可能是根据当地地形而建,夹河和大河在其西部交汇融合,形成三角地带。因此,该城东宽西窄。东侧墙体在城门北面长8米,城门南面长132米,门宽5.5米,墙体顶宽1.8米~5米,底宽5米~9米,高3米~6.1米;南墙长250米,墙体顶宽1米~2.6米,底宽2.5米~12.8米,高1.5米~5.9米;西墙长47米,顶宽1米~2.8米,底宽5米~9.6米,高3米~5.8米。东侧墙体外有保存较好的壕堑,长145米,壕堑底宽9.5米,顶宽13.5米,深1.5米~2.1米。
三、西吉县境关城、城障、城堡
16.XJCZ001,明台城障。所在位置为西吉县将台乡明台村四组。创建年代为战国秦,修筑年代为秦汉。地处东经105°50′948″,北纬35°49′023″,海拔1832米。墙体残存,城内外均已被平为耕地,现存墙基形状基本呈正方形,周长267米。现存西墙墙体残长64米,东墙32米。残存高度1米~2.1米。西墙底部宽11米~15米,顶部宽3米~8米,高为1米~2米;东墙底部宽1米~2米,顶部宽0.3米~1米,高为0.3米~0.5米。夯层厚为6厘米~11厘米。墙体类别为土墙,构筑方法为土夯筑,墙体为人工基础,现损毁严重。位于将台乡明台村的川地上,形制呈方形,高于地表1米~2.8米。位于南山与北山之间,所处地势较为平坦,东距固将公路363米,南距将台乡政府东1500米,西距葫芦河1200米,北距202省道580米。西北距长城墙体17米~38米,东墙现存墙体32米,高0.3米~0.5米,西墙现存4米~6米,高1米~2.1米,南北墙体不存,城中农民种植农作物。
17.XJGC002,将台古城,古称西萧关古城。所在位置为西吉县将台乡明台村二组(南侧墙体位于明台村和明荣村交界处)。平面基本呈方形,创建年代为秦汉,修筑年代为后代。地处东经105°50′25″~105°49′76″,北纬35°48′39″~35°48′56″,海拔1814~1826米。现古城东、西两面残存有墙体,南、北两面只存墙基。残周长589米,残存高度1米~2.1米,夯层厚为5厘米~9厘米。现存东墙墙体残长32米,顶部最宽4.5米,底部最宽7.3米,最窄4.2米。最高:内侧为2.78米、外侧为7米;最低:内侧为0.9米,外侧为1米。西墙墙体残长64米,顶部最宽2.5米,底部最宽9.8米,最窄8.9米;最高:内侧为3.5米、外侧为7米;最低:内侧为2.2米,外侧为6米。南、北两墙现存墙基部分,墙体类别为土墙,构筑方法为土夯筑,墙体为人工基础。古城内外均已被平为耕地,四周构筑物7个(小型淀粉厂5个,大型淀粉厂1个,均为宁夏佳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洋芋窖藏1个)。除西墙保存较完整外,其余东、南、北三面严重损毁,只存部分墙基。位于将台乡政府的南侧200米,地势比较平坦。南北方向北偏东25°,东西方向为东偏南5°。东距东山150米,南侧为将台乡明荣村川地,也是将台乡的主要产粮区,西距战国秦长城遗迹110米,北距将台堡380米。主要河流为葫芦河,位距古城西侧110米处,战国秦长城正好在河东岸边。在古城四周挖有壕堑。整个古城毁坏比较严重,202省道南北向从城中横穿而过。现存西侧墙体及壕堑保存较好,东侧现存墙基65米以及8米长的两段墙体。南侧在202省道的西面壕堑保存完整,墙体被当地村民辟为村间小路。北侧墙体、壕堑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修水库时辟为耕地,据当地群众说,北墙、壕堑原址外侧正好是现在所在的东西向村间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