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52100000074

第74章 大原、太原与固原

古大原非今山西省会太原市的前身,而是今固原市境内的古大原城,也可以说是固原古城的前身,得出这个结论是有充分根据的。

一、大原地名的出现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它产生于周代,时间断限大约上起于西周初年,下迄于春秋中叶(公元前11世纪~前618年)。《诗经》中有一首诗,题为《六月》,这首诗共六组,是一首叙事诗,其内容为赞美周宣王派大将尹吉甫北征游牧民族猃狁而大获全胜的故事。诗中有“薄伐猃狁,至于大原”两句。

诗歌只是文学创作,而历史上有没有这场战争呢?查《汉书·匈奴传》,确有所谓“宣王中兴”的记载。传曰:“至懿王曾孙宣王,兴师命将及征伐之,诗人美其大功,曰:‘薄伐猃狁,至于大原’,‘出车彭彭’,‘城彼朔方’,是时四夷宾服,称为中兴。”而且这条史料并不是孤证,因为在《汉书·韦玄成传》中也记道:“周室既衰,四夷并侵,猃狁最强,于今匈奴是也。至宣王而伐之,诗人美而颂之曰:‘薄伐猃狁,至于大原’”。不同时代的文史互为印证,说明《诗经·六月》所述这次战争是符合历史真实的。那么诗中所述故事和地名也应当是可信的,也就是说周伐戎人确实曾打到了“大原”这个地方。

猃狁在何方?

大原是在征伐猃狁的战争中,周军所到达地方的地名,只要查清猃狁的活动范围,也就等于找到了“大原”的地点。在中国的史书中,对于北方游牧民族的称呼,是随着时代不同有不同的称谓,大约在尧舜时代以熏粥呼之,禹夏时代以淳维呼之,殷商时代以鬼方呼之,西周时代以猃狁呼之,战国时代以犬戎呼之,秦汉时代才普遍改称为匈奴。史书中又往往统称为“胡”、“番”、“夷”、“狄”、“羌戎”、“翟戎”(戎狄)等,这些统称似乎是将周边的少数民族都涵盖在内。但是从史料上分析,因《史记》记载了“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后汉书》也记:“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河关之西南羌也是也。”文中所提到的“三危”,历来被史学家认为在今敦煌市境内,而“河关”即指金城郡(今甘肃兰州地区)。另外,还有姜姓之居地在姜水一带(即今陕西宝鸡地区)的说法。近代学者顾吉刚认为在秦岭,但仍不越西北范围。所以古史一般认为羌戎之先“居西土”,故在其部族称之前都加一个“西”字而称之为“西戎”、“西羌”,对这些部族的讨伐,也都称为“西征”。那么,羌戎的居牧地是否在西部呢?又具体在什么地方呢?史书有无比较明确的记载呢?经查《史记》在追述周先祖的历史时,说该部落的先祖后稷因“失官”,在夏后氏末年“奔戎狄之间”。后稷死后由儿子不窋继统,居住在“不窋故城”(今甘肃庆阳境内),后不窋孙子公牛又“邑于邠”(邠,又作豳,今陕西旬邑境内),再后传至公牛嫡孙古公亶父时,因受到戎狄的侵扰,才举族南迁到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境内)。这段历史告诉人们,因周先祖后稷和不窋族众是生活在“戎狄之间”的,因而才免不了受到戎狄的侵扰。不窋故城和邠邑都在今陕甘交界地区,则与之毗邻的戎狄也应居牧于这一地区。所以殷商称他们是“西落鬼戎”(《竹书纪年》)。《后汉书·西羌传》还记录周穆王时,曾“西征犬戎……遂迁戎于大原”。《史记》和《汉书》也都有此事的记载,并记得更加具体,说是“放逐戎夷泾、洛之北”。以上三史互参,大原即在“泾、洛之北”地方。此地既不靠近周京,时时受到侵扰,又不能距周太远,从而失去就近控制的作用,所以选择泾、洛之北,即今六盘山地还是恰当的。

二、大原在何处?

《诗经》的另一首《出车》诗中,还有“天子命我,城彼朔方”的句子,读后可知,周军在征服了猃狁之后,又于此地筑城镇守,这个城建在朔方。所谓朔方,就是在周京畿(今陕西关中地区)的北方。从史料分析,“大原”、“泾洛之北”、“朔方”,三者所指应是同一个区域,而大原则是这个区域中的一个点——大原城。

但是关于古大原在西北的经络之北这一观点,却有过很长时期的误解,自从宋代大文人、著名理学家朱熹在批注《诗经》时,把古大原指在阳曲县(今山西太原)之后,古大原城就与古太原城画上等号了。直到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首先对朱熹的观点提出了质疑,他在其名著《日知录》中说:“以为今太原阳曲县者,始于朱子,而愚未敢信也。”他认为要考定古大原,“必先求泾阳所在,而后太原得而明也。”查夏、商之时,史书在记录中原王朝征伐戎族时都使用征“西戎”、“鬼方”和“西落鬼戎”的文字。因为夏、商都城都在今河南省境内,戎在西北且距离很远,故称“西戎”和“鬼方”(鬼方即远方),如果所征伐的戎人在今晋地太原,从今河南省过黄河就进入晋界,相比之下并不算遥远,而且位在豫省的北方,就该称“北戎”了。到周代,因周幽王被戎兵攻杀,其子周平王才不得不迁都,从镐京移都雒邑(今河南洛阳境内)以避西戎的威胁。也说明戎部落的活动中心大原在周京的西北而不在东北。如果在今太原,周迁都洛阳不是更加靠近戎方了吗?所以顾炎武持太原在“泾阳”之说是正确的。从方位上来说,泾阳,系指泾水之北。《春秋糓梁传》曰“水北为阳,山南为阳”,这是我国古地学约定俗成的通例。它与史书所记商周时,犬戎已被迁赶到“泾、洛之北”的大方位是一致的。再从地名上来看,泾阳为古县名,在今甘肃省平凉市和宁夏固原市之间的泾水之北,属安定郡(今宁夏固原原州)的辖县。将以上区域与地名两相结合,就是中原政权征伐的地区,换句话说,征伐所筑的大原城也就在泾阳县境内。这不仅仅是一种分析,在同时代的《诗经·六月》诗中也是这样叙述的。诗曰:“猃狁匪菇,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再以史文相互印证,古大原城的地点就清楚了,在泾水之北(阳),在古泾阳城之西北。这样的定位当然就把坐标定在今固原地区了。所以《清一统志》最后认定,“此大原在今甘肃固原北界”。难怪当代许多著名学者如郭沫若等都持“固原说”了。

三、“大原”的涵义

大原,亦即太原。在我国上古时代,文字创造还很有限的情况下,为了交流的需要,就出现多字通用、假借的惯例,这些字被称之为“通假字”。古文中先只有“大”字,而后才有“太”字。如《春秋》中的“大子”,《尚书》中的“大誓”,《战国策》中的“大王王季”和《史记》、《汉书》中的“大上皇”、“大后”等,本来都不可读作“太”字,是后人才把它读为“太”字的,或者干脆就将书中的“大”字改为“太”、“泰”二字。所以《诗经》中的“大原”也同样被后人读作“太原”,也就出现了“大原”与“太原”相混淆,以今太原代指古大原的错误。

大原,其涵义是什么?据《尚书大传》解:“大而高平为大原。”所谓大,是形容面积广,体积高厚,容量多;而原,则通常指原野,或形容地貌,对地势广平或高而平的地方称为平原、高原。高平,当然就指地势既高又平的地方。固原地区位于黄土高原上,由于亿万年的风雨侵蚀,山洪冲刷和大自然风化,形成了许多深度切割的大塬,这是西北黄土高原上特有的地貌特征。大塬高而平,人们在塬上建房、筑城、种地,往往以某塬、某崾崄、某峁为地名。固原的地名继大原城以后,汉代称高平城,南北朝称平高城,隋唐改称原州城,明代在废墟基础上恢复重建,改名为固原城。而且“固原”二字也是依“古原州”、“故原州”的转音而得到的新名。可见,这座古城的名字不论如何变更,却自始至终与大原的本义不离不弃,这并不是一种偶然的现象,而是因为大原才是这座古城的根和初名。所以顾炎武在《日知录》的“大原”条下解释说:原州,“亦是取古大原之名”。

史书对今山西省太原是否也有这样的记录呢?查《春秋公羊传》有一段记载曰:“晋荀昊帅师败狄于大原。此大卤也,曷为谓之大原?地物从中国,邑人名从主人。原者何?上平曰原,下平曰隰。”这部形成于战国时代的儒家经典著作,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作者首先记录了晋师败狄于大原的史实,然后又对其中的地名提出质疑,认为晋师败狄应在“大卤”,为何记成“大原”呢?这是把京畿的地名与诸侯国的史事相混淆。接下来作者解释道“上平曰原,下平曰隰”。马融在《集解》中也说:“上谓原,下谓隰。”所以《公羊传》的作者认为:此处的大原,应改写为“大卤”。卤,是低平潮湿,水流不畅地方所形成的盐碱地貌特征;隰,也是指低湿的地方。这与晋省太原城,位于太行山、吕梁山两大山脉之间,汾河河谷的低而平谷地的地形也是相符合的。综上所述,结论就出来了,此大原非彼大原也。古大原,可书写为太原,亦可读音成太原,它是宁夏固原古城的前身,与晋省太原城没有承传关系。千年之误应予纠正,以正本清源,还历史的本来面貌。

(《共产党人》2007年第8期)

同类推荐
  • 三国之无双猛将

    三国之无双猛将

    长坂坡,赵子龙在百万大军中七进七出,来回割草,割草!当阳桥,燕人张翼德以一己之力挡住曹魏大军,化身防御塔跟对面玩起了塔防游戏!吕奉先你辕门射戟原来不是一百二十步的距离而是一千二百步!?你带的多少度的眼镜看的这么清楚?轻轻抚了抚额头,对此,李越深表震撼:“原来三国也可开启超高难度的地狱模式……”
  • 飞鹰

    飞鹰

    鹰!是一种凶猛的禽类,它感知敏锐、出手凌厉、喜欢自在翱翔。飞鹰!林少逸的代号!很难想象,一个不善言辞、略显迟钝的富家子弟,会成为一个特种兵,还当上了华夏军中王牌精锐飞鹰特战队的队长。林少逸同样没有想到的是,在休假之时因为意外为了救弟弟而死的他,会穿越到了平行空间的民国,成为了一个大地主的智障傻儿子。地主的儿子,家有良田千亩,半个县城的店铺,看似衣食无忧..可这是乱世,地主的身家也不保险啊!想要在这个乱世生存下去,想要过安乐无忧的日子,手中得拿着刀片子,身上得背着枪杆子,胆子要大,手段要辣,脑子还要好使..
  • 三国有武神

    三国有武神

    张角并非病逝,而是死于真龙神力的反噬?九节杖绝不是什么圣物权杖,而是封印龙子的法器?《太平经》表面上看是太平教经文,实际上竟是御龙法诀?等下,怎么又不是御龙法诀了,会不会有什么阴谋?关羽一刀斩下,青龙咆哮,响彻九霄。赵云一枪刺出,寒芒乍现,龙吟奏响。张飞蛇矛乱舞,天昏地暗,黑龙滚滚。这是不一样的三国,这是最精彩的三国。
  • 历史上的那些事

    历史上的那些事

    本书截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影响历史进程与文明的事件进行介绍,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以及生动经典的历史大事向大家展示一个真实的历史。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各个方面。
  • 大唐我是阎王

    大唐我是阎王

    2019年大年三十的夜晚,本是合家团圆之夜,一起看春晚嗑瓜子放鞭炮,享受一年忙碌的的成果。可是在这夜色之中一支神秘的队伍正在机场悄然集合,他们就是华夏中最神秘的部队龙组......机缘交合下,主人公重生到了大唐,做了李世民的二子李宽...面对将来的一切,他如何翻云覆雨......且看历史中没有李宽的故事.....
热门推荐
  • 腹黑萌宝:亿万新娘已出逃

    腹黑萌宝:亿万新娘已出逃

    他是传说中的帝国总裁,冷面冷心,手段凌厉狠辣,最关键的还是不近女色,却独独对她无限宠溺,纠缠不放。“老公,今天我看你助理挺好看的。”“哦。”当晚助理就被辞退了。“夜先生,有人在珠宝店买了戒指和太太求婚。”话音刚落,坐在高位的男人已经不见了。敢嫁人?“给我封街,准备大炮瞄准,我看她敢答应一个试试。”
  • 星星冥明

    星星冥明

    看一场盛世的烟花;用一生轮回的时间。星星之城是一片神秘的大陆。东方云之城,西方墨之城。如果星星坠落......
  • 凤染君策

    凤染君策

    那年,她是相府三小姐,却无人所知;那年,他是温润若水的离王,却韬光隐晦,敛尽锋芒。她巧布暗阵,费尽心机,只为逃离他;他禅思竭虑,铺下天罗地网,只为囚住她。十里红妆,铺就的凤凰路,她却只是他的皇贵妃,只因,他的心里,皇后的位置,留给了另一个人。无数次,做着人生中最大的豪赌,可是终究,输了一切。他从小就发誓,有朝一日,东云的铁骑必将踏遍四野,这万里江山将由他主宰。为了这个目标,什么都可以不要,什么都可以放弃。而她,却是江山之外的一个意外。对于一个意外,无论是利用还是伤害,他都不会……觉得不忍。可是,为什么当她引剑自刎在他跟前时,他的心却如碎了般疼痛?
  • 半疯半傻半纯洁的青春

    半疯半傻半纯洁的青春

    开学第一个星期遇到两个帅哥,暖男和男神......暖男和他做朋友另有目的,男神却冰冷的难以靠近......在这些人之间,在学校里面他们会怎么样选择。乖乖的遵守校规?还是叛逆的成长?青春的故事再继续......
  • 九界逍遥仙

    九界逍遥仙

    天分九野,一野为一界。灵界中一个资质平凡到极点的少年无意中得到一条碎裂的剑魂,从此人生轨迹发生巨变,参与到九界纷争的乱世争霸中……
  • 我的身边不是你

    我的身边不是你

    他们相识相知相恋相爱最终却没有在一起到底是时间流逝还是命运捉弄我想告诉你我爱你可是陪我走进婚礼殿堂的那个人却不是你
  • 傲娇王子的拽公主

    傲娇王子的拽公主

    【五大美男独宠冰山俏甜心】十年前的一个灾祸,南宫世家家族灭亡,只留下一个活口。南宫冥看着怀中睡意懵懵懂懂的女儿,“沫沫,对不起”家族灭亡,不得不这样做,他把南宫世家的独女放在孤儿院,“沫沫,爸爸在九泉之下保佑你”南宫世家被如今的四大家族瓜分。也罢,她要毁灭…自灭…获得碎片,往事重现,是爱,还是逃避?善良的姐姐昔蔚然为亲情,爱情而对她产生纠纷;善解人意的叶菱为爱而对小时候的璃沫姐姐下手?
  • 无尽黑域

    无尽黑域

    后黑暗历记载为大破灭的一天,因古墓启世而打碎虚空的光柱,将地球的坐标发往茫茫星海。有殿虚影自天际浮现,上书大贤二字,碎落万千星域。这漫长而又无边际的宇宙,燃烧着数不尽的种族与文明,星系走到尽头会灭亡,纪元也终将结束,可我们,我们能被毁灭,但决不低头!!璀璨第六纪边荒,一颗黑色的妖星蛮横升起于大星河时代。******(新书需要多支持与呵护,希望大家能投个推荐、点个收藏。)
  • 星鑾言

    星鑾言

    当林尘第714次逃婚终于成功之后,这个世界都沸腾起来了。只因为一个能无视天道反噬可以帮人无限逆转天命的腹黑小正太从保护他的氪金笼子中逃了出来。上古的神魔,远古的万族,陨落的仙灵。绝世的妖孽,不朽的存在。一个个变态都从隐秘的角落跳了出来,只为了让那天命逆转。不过“转生的十万仙石,找人的五千仙灵念,复活的五块三生石,那个谁,你是要逆天吗,快给我一百块逆生神骨。”
  • 金三角之谜

    金三角之谜

    "20世纪50年代末期,潜伏在大陆的国民党特务组织梅花党蠢蠢欲动,配合盘踞在台湾的蒋帮阴谋策划各种破坏活动。在东南亚金三角地区有一个特训班,从1948年起每期只招40个学员,其中20个男学员,20个女学员,来自世界各地,两年一期,毕业后分赴世界各地执行特殊任务。毕业生名单藏在金三角特训班教务长黄栌的书房里。深夜黄栌经常被书房里的警铃惊醒,是谁潜入书房企图盗取梅花图?是中共特工,苏联克格勃,还是美国的F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