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52100000068

第68章 宁夏、朔方、塞上江南

一个人在幼童时,一般都以乳名(小名)唤之。成年以后,或是在进学校读书时,要起一个正名(大名)。在旧社会,凡是有点身份的人,尤其是文人和官吏,他们又往往要给自己起一个或多个别字和雅号。他人则多呼其人的字或号,而不称其名,以表示尊重,显得文雅。如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可以说是古今中外无人不知的名人,其实“雪芹”,只是曹氏的雅号,而他的正名为“曹霑”,同时还有两个别字叫“梦阮”和“芹圃”,另外又有一个雅号是“芹溪居士”。另一部名著《水浒传》中的108位英雄,则人人都有一个诨号,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鼓上蚤”——时迁、“母大虫”——孙二娘等等。至于乳名,基本上人人皆有,如明太祖朱元璋的乳名叫“重八”,蒋介石的小名叫“三发”,马鸿逵的小名叫“三元”。这种文化现象在地方建制的取名中也有所表现,如南京又雅称“金陵”(类似号)和“石头城”(类似诨名)。当然,宁夏也不例外。

“宁夏”,算是正名(大名)。它是怎么产生的呢?这要追溯到元朝建国以前。

12世纪后期,我国北部的蒙古族迅速强大起来,其中最强大的一个部落首领叫铁木真。他于1206年统一了蒙古各部,创建一个蒙古汗国,并被公推为大汗,称成吉思汗(蒙古语“海洋”或“强大”之意),被后世追尊为元太祖。他从1205年开始,曾先后6次率蒙古铁骑攻打西夏国,但却遭到顽强抵抗。1225年,成吉思汗西征欧亚凯旋漠北,次年春又迫不及待地再伐西夏。这回他下了最大的决心,从东西两路实行夹击,西路由西域(今新疆)东进,成吉思汗亲自指挥东路10万人马直扑夏都(今银川),但直到第三年,即1227年夏,西夏都城仍然没有攻打下来。成吉思汗只好命蒙古大军继续围困西夏国都,自己则暂赴六盘山(今甘肃泾源凉殿峡)避暑。此行却一去不返,病故于山中。后来蒙古大军虽然消灭了西夏国,但对于西夏人又恨又惧,在占领城池以后便进行报复,四处搜索,残酷杀掠。正如史书所记:“其民穿凿土石以避其锋镝,免者无一二,白骨蔽野。”

为了加强对原西夏国地区的控制与震慑,蒙元统治阶级一直在六盘山地区驻有重兵,监视故夏地区的动静,以防止夏人死灰复燃。就在这一期间,即1259年7月,元宪宗蒙哥在进攻南宋合州(今四川合川)时病死于钓鱼山,其第忽必烈与幼弟阿里不哥为争夺皇位而兵戎相见。时陕西行省左丞相阿难答儿和六盘山驻军将领浑都海均叛忽必烈而支持阿里不哥。忽必烈夺取大汗以后,非常重视故夏地区,便急急忙忙于中统二年(1261年),以西夏国原国土范围设立“西夏中兴等路行省”,任命开国元勋女真族粘合重出之子、中书左丞粘合南合为首任行省最高长官。后几经变更与兴废,到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正式称帝,建立了大元王朝,于是又恢复西夏中兴等路行省。再后又与甘肃行省分分合合,直至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时,西夏行省又降格而成为隶属于甘肃行省的一个府路,第一次命名叫“宁夏府路”,宁夏地名始见于此。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甘肃行省再次分治,析为甘肃、宁夏二省,以宁夏为省名,是从这时开始首次出现。元廷为什么用“宁夏”二字命名这里的府路和省级建制的名字呢?它的寓意是希望西夏故国京畿中心地区永远安宁,不要出事。这说明蒙古统治阶级对西夏人是心有余悸的,尤其是对夏国腹地(今宁夏北部)的安全很不放心。

如果以人的命名比拟,宁夏算是正名了,那么还有没有别名雅号呢?有的。它的别名雅号便叫“朔方”。这样说也不过是一种比喻而已。

朔方本来不是指地名,而是对北方或京都以北地方的统称。它首见于《尚书·尧典》,文曰:“申命和叔,宅朔方。”而后来朔方为什么又与宁夏发生了地名关系,说来话更长。它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由四个方面的历史因素逐渐综合而形成的。

其一,“宁夏”与“朔方”两地名相互有所联系,最先源出于2000多年前的西周。《诗经》中有《出车》和《六月》两首诗,其中有诗句曰:“王命南仲,往城于方……天子命我,城彼朔方。”另一句又曰“猃狁匪茹,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至于大原。”诗中所提到的“方”、“朔方”和“泾阳”、“大原”,都在今固原市及周边地区范围。而且周大将南仲还首次在这里修筑过朔方城,来震慑西戎,保护周王朝西边安全。这样,朔方便与今宁夏南部六盘山地区第一次发生联系了。

其二,到了汉朝,今宁夏北部黄灌区属北地郡,南部六盘山地区属安定郡。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在全国设立13个刺史部,北地郡隶属于朔方刺史部管辖,安定郡另隶平凉州刺史部管辖。如此,朔方便与今宁夏北部地区也发生了联系。

其三,有唐一代,今宁夏地区是防御北方突厥等少数民族部落南犯的军事要冲,唐廷以灵州(今宁吴忠利通区境内)为北方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于是在灵州先派朔方行军大总管镇守,后改为朔方军节度大使驻节。唐代的著名将领李靖、李道宗、郭元振、张仁愿、李怀光和郭子仪等都先后充当过朔方节度使,镇守北国。时朔方军在全国实力最强,统辖范围最广,北、东北至今内蒙古包头市以西,西至今甘肃兰州以东,南至今陕甘交界地区以北,指挥7个军府和3个受降城,军马强盛。后来,到唐玄宗时发生了“安史之乱”,太子李亨又逃到朔方,在灵武继承皇位,并诏郭子仪率中外各部族大军一举收复京都长安,完成了光复大业,于是朔方便成了所谓再造唐室的中兴发祥地,朔方从此更加闻名天下了。后来的史书便以朔方代称灵州地区,亦即今宁夏北部黄灌区。于是,宁夏地名已不仅仅是与朔方发生联系,而是基本互代和等同了。

所以在唐代以后诗人的文字中,往往便以朔方来指代宁夏。如唐代皇甫冉的《送节度赴朔方》诗,就是叙述他送常大夫到宁夏赴任的一首名诗。到了明朝,人们不仅在诗中以朔方代指宁夏,甚至连宁夏镇城(今银川)也以朔方代称。如明朝兵部尚书、三边总督唐龙《出塞诗》中的“矻矻朔方城,洸洸灵武兵”和宁夏巡抚杨应聘的《定西捷诗次韻》中的“兵符夜出朔方城”等诗句,其中“朔方”都是指代宁夏镇城的。

其四,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控制了民国政权,民国2年(1913年),北洋政府命令全国各省一律实行“废府存道”行政改革。甘肃省府命令裁撤宁夏府,保留宁夏道,但因宁夏道与所辖首县宁夏县(今贺兰县)重名,北洋政府内政部不批准,要求道、县必有一个改名。因宁夏古称朔方,唐代以后已为国人所认可,所以便改宁夏道为朔方道。1929年宁夏重建行省,也命名为宁夏省。直到今日,宁夏名称延用不变,但人们同时又往往以朔方雅号称宁夏,朔方便成为宁夏的别名、小字和雅号了。

读着可能要问,既然以人名比拟地名,宁夏有了正名和字、号,还有没有诨名和代称呢?当然也是有的。就如同看《西游记》时,提到“齐天大圣”和“弼马温”时,人们就知道是指孙悟空。那么,如果提到“塞上江南”,人们也一定毫不迟疑会想到宁夏。可以说,“塞上江南”也就如同是宁夏的代称和诨名了。

其实,这个代称由来也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南北朝时期,北周周武帝建德三年(574年),朝廷大力推行移民实边政策,一次性从南方大规模“迁二万户”于宁夏黄河西岸,并建立怀远县和怀远郡,就是今银川市的前身。到宣政元年(578年),南朝陈国大将军吴明彻在北伐时,于吕梁(今江苏徐州东南)地方被北周上将王轨打败,所部3万之众惨遭斩俘。其中大部分俘虏被集体迁赶到宁夏黄河东岸的灵州境内进行屯垦,就是今宁夏吴忠市的河东灌区。这数万名官兵及其家属子女大多是今江苏、浙江省人氏,于是他们便把南国先进的生产经验、生产工具和先进的文化,以及南方的风俗习惯随之带到塞上,对宁夏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风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宁夏黄灌区的水稻种植,可能就是这批南人带来的。对于这段历史,除了国家正史《二十四史》中有明确记载外,而且在北宋著名文学家、地理学家乐史所撰写的《太平寰宇记》名著中,记载得更为具体。该书大约在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7~984年)完稿,在书中第三十六卷“灵州”条下的“风俗”内记道:“(灵州)本杂羌戎之俗。”后周宣政二年(应是元年)破陈将吴明彻,迁其人于灵州,因江左之人尚礼好学,习俗相化,因谓之“塞北江南”。从此以后,人们习惯以“塞北江南”来代称古灵州地区。继乐史之后,到宋仁宗朝期间,又有大臣曾公亮主修成《武经总要》大型兵书。该书《前集》卷十八的“怀远镇”条下写道:“本河外县城,西至贺兰山六十里,咸平中陷,分为伪兴州……有水田、果园。本赫连勃勃果园,置堰分河水灌田,号为塞北江南即此地。”灵州在宁夏黄河段的河东,怀远则在河西,纵观上述宋人两书的看法,可以看出,宁夏黄河东西两岸即整个黄灌区都被古人称为“塞北江南”的天府沃区。但是,“塞北江南”的美称,不是从北宋时期叫开的,它的起源要大大早于宋朝,因为早在唐代宗(847~859年)时,已有一位名叫韦蟾的诗人,在他的七言绝句诗中吟曰:“贺兰山下果园城,塞北江南旧有名……。”诗中写得明白,今宁夏地区以“塞北江南”来代称,已不是从唐朝开始的,因为唐朝时已经是“旧有名”了。后来人们在传诵之中,又渐渐将“塞北江南”口语化改为“塞上江南”,于是以“塞上江南”诨名(外号)代称宁夏就为人公认,世代相传,家喻户晓。

同类推荐
  • 话秋

    话秋

    唐有上道院,文功武治,桃李遍天下。将军有一子,入院而习,三年尽其书。且看他,与四方枭雄逐鹿天下,打得十二神宫高手满地找牙……
  • 宗室之王

    宗室之王

    世界上还是好人有好报!王宗默默不起眼的小人物,在地铁站里救一个小孩,于是乎...光荣了...接着..重生了。重生在辫子朝,著名的十全老人乾隆是他爹;而王宗重生为皇子,却并不是未来的嘉庆帝永琰,也不是还珠格格里的永琪,而是两岁就挂了的乾隆嫡子:永琮!好不容易又活了,咋不也能在早死了,因为不知道还能重活了,所以...奋力活下去....
  • 夏商英雄传

    夏商英雄传

    夏朝末年,帝桀履癸荒淫无道,对内宠信奸佞残害忠良,对外大肆挣炼奇珍异宝,搜刮民脂民膏。他以酷刑对待反对他的人,以至于天下民怨沸腾,怨声载道,在此时刻商国之主子履心怀天下,在伊尹与仲虺等人的帮助下公然返抗夏桀的暴政。众人齐心协力推翻了夏朝的暴政,流放帝桀履癸于南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强大的奴隶制王朝,在对夏王朝的战争中谱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辉煌史。
  • 天生成王

    天生成王

    我不要,看不到的未来;所以,我选择这条路。我要的是这个天下,而给予你们的是人生。我不在乎天生如何,我相信的只有成败的世界。
  • 观澜之黑水绕城

    观澜之黑水绕城

    --将军可曾登临过这阅江楼一览我疆域的广袤?-不曾--那今日将军与朕一同观览这豪疆广域又有何种想法?-想法?陛下是想问臣下的是跟何种景致有关的想法?--哦?爱卿对不同景致还有不同见解?-不知陛下想听的是有关这漫山间如血的枫红,还是山下那绕城的黑水,亦或者是水那边千倾一碧的农桑?……又或者是那如黛的远山?--朕的疆域可不是仅仅局限在那黑山的这头喝。-当然,陛下的疆域还有山那边那连天的沧海!--呵呵,爱卿所言极是,起风了……爱卿可知,朕的所思所想?-臣下不敢妄自揣测。--朕此刻,只希望朕的天下能一直像现在这样,笼罩在这晴空万里的苍穹之下!
热门推荐
  • 天外咸鱼

    天外咸鱼

    揭露一段宇宙的尘封历史。开启一个地球的新纪元
  • 汇神学院

    汇神学院

    一场别致的穿越,使得主角冷秋遥来到现代,获得不可估量的异能:九龙玄冰,冰凌镜,技能有木有?冰属性,雷属性,要不要?面对未知的旅途,主角立志要拯救世界“毁我家园者,死;亏我善战者,亡!”......
  • EXO之时间暖心

    EXO之时间暖心

    转校后,我第一眼看见吴亦凡,便喜欢上了他,直到灿烈的离开,我才知道我爱的人是你,你可以再给我一次机会吗?
  • 河图续

    河图续

    小说是仙侠,但是又带着一些玄幻色彩,主角没有牛逼金手指,没有天才与废材,没有穿越与后宫,有的只是一颗坚毅的心,一个平凡的身,但是却走出了一条多彩的路。PS:小说原名《河图续》,还有另外2个名字:《镇界帝尊》、《河图仙诀》引子:传闻上古开天地,分三界,有扶桑木相连,上古在其上记录开天之法,被后世称之为《河图》。上古恐各界的人神冥互通而扰乱三界秩序,故把通天神树——扶桑树震碎,《河图》散落三界,而三界彼此间也失了联络。
  • M小姐

    M小姐

    M小姐~~靠揣度人心过日子的小女子~~~但是不高冷,和平常人一样也有各自各样的烦恼~~努力的生活
  • 圣帝斯的夏影

    圣帝斯的夏影

    她是池影乔,所有人都心爱的女生,唯独只有那个叫仰夏旬的男生让她难以捉摸。十五岁时,她因为他冷漠无情的话语而选择远走他乡,遇上了一个与安特维亚&塔诺&卓然有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去的阁汀优。三年后,她重新回到了回到了安特维亚古堡。物是人非,池影乔不再是爱整人池影乔,仰夏旬也不再是不懂感情的仰夏旬。敬请期待,上演在法国圣帝斯学院的爱情拉锯战。没看过《卡莱特的午后》的朋友,慎入。《卡莱特的午后》续集。献给一直支持我、鼓励我、喜欢我、喜欢《卡莱特的午后》的朋友们。
  • 早安,我的霸道娇妻

    早安,我的霸道娇妻

    “夕夕,我饿了!”“去吃饭。”……“夕夕,我想做运动了!”“给。”“什么?”“健身卡。”……“夕夕!”“嗯?”“夕夕!”“嗯??”“夕夕!”“嗯???你他娘有病吧!”某男贱笑“相思病!”“我不在这吗??有事儿??”“做吗???”“滚!!!”某女汗颜,原以为摊上个能帮她的有权有势有钱有颜的高富帅!这是她的打开方式不对吗???这就是个黏人又黏人的傻子嘛!啊!谁能救救她!……
  • 南山经

    南山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公主的爱情

    公主的爱情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她是仙界最美、最善良、刁蛮的仙女她是神父、神母最宠爱的小女儿她是圣公主她还是...他是性格多变的圣君他拥有迷倒天下人的脸他在别人是眼中冷漠、无情他...他遇上她,却变得不再冷漠,难道他爱上她了吗?那她会爱上他吗?但是他和凡间公主一而再再而三的伤害她,她也因此走上了漫长的女娲之路,当命运的轮盘开始转动,他们能否再次相遇?害她的人真的是他吗?他们的爱情会长久吗?伤她的人真的是他吗?
  • 王妃自带金手指

    王妃自带金手指

    齐波穿越了。来到了一个剧情狗血,人设天雷的世界。遇到了一个自带男主标签的王爷。齐波看着对方头顶那金光闪闪“男主”两个大字,怒而掀桌。你说你是男主你就是男主啊!要不要脸!【情节虚构,请勿模仿】